08.29 娃才5岁,你就跟我说幼升小择校晚了?!

娃才5岁,你就跟我说幼升小择校晚了?!

东西物语: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01

在幼升小这件事上,我一直很乐观。觉得以自家小孩的水平,在成都这种非一线城市考个私立妥妥地。你看我们平时阅读量不错,数学桌游玩得也很溜,要说才艺,现场来段钢琴、跳个舞什么的也没问题。在鸡血的北上广,可能照样被碾压,但咱这毕竟是温和很多的成都,就拿去年某知名私校的招录比来说吧,录216个孩子,800人报名,我掐指一算,大约四个里面挑一个,只需PK掉三个人就能顺利上岸,压力不算大。

但今年开始,感觉情况不一样了。这是六月成都某知名私校面试时的盛况,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娃才5岁,你就跟我说幼升小择校晚了?!

说是去年只有800人报名的学校,今年涨到了3000+,报名人数涨了快四倍,录取人数却降到了190人,待我家姑娘明年升小学时,报名人数还会增加,录取人数将持续缩减,这样一来,PK难度大大增加。

我心想,不行就读公立吧,其实我们按户口分的学校排名也还不错。

但先生考察之后,带回一个更严峻的消息:

原本我们用来托底的公立学校现在也不稳妥了,据说要开始实行多校划片制,多校划片后,像我们用来托底的这种排名靠前的学校,也要搞面试筛选……

02

这种形势下,我也开始有点担心,权衡一番后,决定带千寻去一家学前培训班试试水。之前她从没参加过类似的培训班,因为我觉得平时中英文绘本阅读没断过,数感培养也一直在做,对一个学龄前儿童来说,知识储备量应该够了。

上课时,坐我旁边的妈妈问我打算给孩子选什么学校,我犹豫几秒后,自觉低调地讲了几个在我看来排位中等的学校,这位妈妈赞叹说:“听说某某学校今年很多人报名,很难进的,你们家孩子好厉害啊……”

接着又指了指自家孩子说:“我们就差得远了,这不,趁着最后一个暑假赶紧来补补。”

结果啪啪打脸,“差得远”小朋友不到十分钟就刷刷搞定好几道测试题,我家姑娘就比较慢了,每道题都得想半天,虽然也会做,却超了时。

现实残酷啊!我不禁想到,假如千寻同学明年不得不参加面试,而面试时又碰巧遇到几个像这样“差得远”的对手,该如何是好?

反省了一下,觉得还是自己认知上有偏差。

总觉得平时基础知识也在教,只要孩子脑袋里有货就不虚。殊不知,知识储备是有了,系统训练却不够。

比如,“差得远”小朋友的妈妈三句话不离的“七大能力训练”,我仔细听来,觉得这些能力训练涵盖的内容和我们平时教千寻的东西,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像逻辑能力中对规律性的把握、对因果关系的推理,我们玩桌游时也有涉及;表达能力中的故事复述,和我们正在做的“精读计划”不谋而合……

可问题是,千寻掌握了基础,却没像那个小朋友一样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她在输出上就有了欠缺,好比踢球时,力量有了,技巧也有了,缺的是临门一脚。

忽然就想到自己身边一个比较现实的案例:

千寻有个比她大一岁的小伙伴,一个非常优秀的男孩子,聪明活泼、思维开阔。他爸爸妈妈都很重视教育,平时通过潜移默化地方式教给了孩子很多知识点,对于小学面试,他们是很有信心的。

结果出人意料,今年6月开始,这孩子陆续参加了三个学校的面试,三次都没通过。

事后分析原因,还是平时练太少。说白了,就是没“刷过题”。虽然孩子脑袋里有知识储备,但面对具体的题目,因为不熟悉、没练过,就很难把之前储备的知识用起来。

03

本着力挽狂澜的决心,我专程去了小学任教十五年的朋友家中,跟她讨教如何解决学龄前孩子系统性练习这个问题。

她给我推荐了“七大能力实训课堂”,开玩笑说:“你家千寻要能把这套书里的题目搞定80%,我跟你保证,幼升小面试绝对没问题,小学一二年级也会学得很轻松。”

我看了一下,所谓七大能力实训课堂就是七大能力的练习手册,共七本,分别是:

  • 记忆能力
  • 动手能力
  • 运算能力
  • 观察能力
  • 表达能力
  • 空间想象力
  • 逻辑能力
娃才5岁,你就跟我说幼升小择校晚了?!

对刷题向来不感冒的我,不敢确定千寻的接受程度。

要知道,从出生到现在,除了用Workbook练过字母,她还没正经做过什么练习题呢。现如今,为了把系统练习这一课补上,只能把她“踹下火坑”,我严重怀疑会招来对方的奋力反抗。

没想到,这位小朋友拿到书就十分投入地玩了起来,叫她吃饭,头也不回,跟我说:“等等,这道题还没做完!”

娃才5岁,你就跟我说幼升小择校晚了?!

刷题能刷出这感觉,还真是出乎我意料。不过,我认真看了那些题才发现,这哪里是刷题,明明就是玩游戏嘛。

娃才5岁,你就跟我说幼升小择校晚了?!

像上图这个“找小朋友游戏”,千寻就很喜欢。

我记得去年有一道很流行的面试题:“小朋友排队领冰淇淋,小明前面有三个小朋友,后面有两个小朋友,请问总共有几个小朋友?”感觉玩熟了上图的游戏,这类面试题一点问题都不会有。

娃才5岁,你就跟我说幼升小择校晚了?!

其它训练题也都是图文并茂的游戏款,像上面这种当小侦探的题目小朋友也很感兴趣,好玩又有趣,怪不得孩子“刷题”刷得这么起劲。

如果“刷题”是这种遵循孩子兴趣,一点也不痛苦的模式,我还真不反对。孩子不抗拒是关键,加上能把她平时积累的知识具象化、系统化,轻松应对面试,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这七大能力的归纳有它的科学依据,不只是对面试有用,也覆盖了小学低年级的需求。

你看,运算和逻辑是数学的必备技能,空间想象是几何的基础,语文阅读少不了记忆和表达……

娃才5岁,你就跟我说幼升小择校晚了?!

而且,这套实训手册采用的方法还都很科学。我用三个版块来举例:

运算能力:蒙氏教具+建模思维

为了搞定小朋友头疼的大位数加减,它引入了蒙氏教具中的金色串珠和计数架两种学具,经千寻同学亲测,用这种方式来理解大位数加减,的确浅显易懂很多。

再看下面这幅图,这是千寻前几天做过的“运算能力”练习题。

娃才5岁,你就跟我说幼升小择校晚了?!

我之前写过《四步搞定学龄前孩子的“加减法”!(内附超实用工具推荐)》,里面提到了新加坡小学数学极力推崇的Model drawing建模思维,用画图算法把抽象的数字转换成具体图像,帮助孩子思考和理解计算。

这幅图里的题目看似简单,其实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既包含了建模思维,又包含了常用的“凑十法”,是非常科学的学龄儿童运算能力培养法。

记忆能力:联想发散记忆法

在记忆能力版块,采用了联想发散记忆法,巧妙地将散点式的若干图片有机结合在一起,小朋友易懂易学,还可以举一反三,极大提高了记忆的实效性。

娃才5岁,你就跟我说幼升小择校晚了?!

这个图就是帮助练习短期记忆力的,小朋友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先观察第一幅有很多小蛋糕的图,再根据回忆在下面图的空白处画上相同形状和颜色的小蛋糕。还是有点难度的,我试了一次,都不能完全回忆准确。千寻做了一次,能达到80%的正确率,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空间想象能力:福禄贝尔24砖块模型

关于几何空间,我欣喜地发现,它借助了教育学家福禄贝尔的24砖块模型,设计出了诸如“水晶塔”、“藏身专家”、“百变巧克力”等题目,孩子完全可以从这些有趣的图形中去感知到立体组中点、线、面的完美结合。

娃才5岁,你就跟我说幼升小择校晚了?!

这套书的其它版块,也和这三个版块采用的方法一样,都是通过直观的图形加上做游戏这种孩子喜欢的形式来帮助他们练习,进一步理解和吸收知识,效果真的很不错!

好吧,我开始觉得,哪怕不参加面试,也很有必要给娃补上这堂系统练习课了。

其实,了解的家长也都知道,现在小学进度拉得很快,如果能提前给娃搭好框架,备些知识在框架内,这样孩子小学轻松一点,我们也才有空间、有余力搞素质教育!

说到底,真正的快乐还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学前一点准备都没有,临到头才兵荒马乱地赶基础,孩子哪还有时间做快乐的事,发展所谓的综合能力呢?

娃才5岁,你就跟我说幼升小择校晚了?!

我在个人简介里,明确过自己的育儿立场:拒绝佛系,也不做虎妈,既不推崇所谓的“快乐教育”,也不想用极端的方式把孩子逼成学习工具。

因为我坚信学习和快乐,这两者是可以融合,可以产生交集的,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很庆幸,这套书的理念和它采用的知识传递方式正是我所期望的。

对了,它附赠的《幼小衔接红宝书》也是深得我心,包含了以下内容:

  • 幼升小拼音的学习
  • 汉字易错笔画总结(21个)
  • 幼升小汉字学习大全(600个)
  • 幼升小语文古诗词(123首)
  • 幼升小英语单词学习大全(430个)
  • 幼升小常用英语短句(100句)
  • 幼升小面谈攻略(7个)
  • 幼升小能力测试题(20道)
娃才5岁,你就跟我说幼升小择校晚了?!

之前我也在网上搜过类似的具体知识点,冒出好多,搞得我眼花缭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信息量太多太杂,反而会让人越看越焦虑。

这本红宝书虽然不是全面覆盖,但它起码做到了提前帮我梳理好清晰的条理,一目了然,少了焦虑感,多了掌握的信心。

当然,这套实训手册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比如它不太适用于零基础的小朋友。如果孩子平时很少阅读,也没有进行过简单的数感、逻辑锻炼,做这些题会觉得有点难度,容易产生挫败感。期望借助一套宝典,临阵磨枪搞定面试的爸爸妈妈还是要慎重。

还有一点,这套书里有部分内容是小学阶段会涉及的拼音练习,这部分我觉得对刚满5岁的千寻来说稍稍有点儿早,加上她正在学英语的自然拼读,有点担心混淆,想待明年上学期再学,所以千寻做练习时,我会特意带她避开拼音部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我知道现在很多小朋友都很厉害,家有学霸娃的爸爸妈妈可以自动忽略这点。

这段时间,千寻每天放学回家就自个跑去“刷题”,主动积极性出乎我意料。我就想,既然这套书很实用,为什么不推荐给更多家有学龄娃的爸妈们呢?

于是,我告诉逃妈,逃妈请团队找到了货源,咱们今天就开团

关于“幼升小”,我想我们接收到的焦虑已经太多,说心里话,我真的很反感那些只传递焦虑又不讲方法的文章。

与其焦虑却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又导致更焦虑,我们还不如本着科学的态度,踏踏实实地行动起来。

前几天,还有妈妈问我:孩子都满5岁了,才开始愁幼升小,是不是有点晚了?

我想说:晚不晚,跟时间无关,只跟方法有关!

[七大能力实训课堂]现已开售9月2日(周日)晚22:00结束!

现在购买享4.9折优惠,原价228元

团购价:112元包邮

赠送一本幼小衔接红宝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