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遇见郑州|曾经的城中村是多少人梦想的开始?

城中村

数以万计的毕业生

外来青年在郑州落脚的第一站

它支撑着“郑漂”们的平凡梦想

也给每一颗忙碌疲惫的心带去慰藉

成为这座钢筋水泥构建的城市里

温暖亲切的存在

遇见郑州|曾经的城中村是多少人梦想的开始?

遇见郑州|曾经的城中村是多少人梦想的开始?

城中村对郑漂一族意味着什么?它是闯荡在外的人盛放灵魂的居处!

城中村是数以万计应届毕业生、外来青年在郑州落脚的第一站,因其低廉的房价和便利的生活,备受欢迎,是属于每个郑漂的第一课。随着时代的变迁,城中村逐渐消失,带走了不少人的回忆,同时唤起着过来人的情怀;从繁华潇潇,到满目苍夷,它承载着郑漂人的梦想,坚定了无数人的步伐;

身处这个城市你很难去歌颂它,却又不得不提及它的伟大。

每个郑漂人心中,都有一个城中村!

记忆中的小香港

遇见郑州|曾经的城中村是多少人梦想的开始?

陈寨——老祝

还记得那年,毕业了,拿到学位证毕业证的激动万分,夜晚,寝室几个兄弟们,把酒言欢,畅谈理想,那一夜,醉的一塌糊涂。次日,各自奔前程的身影渐行渐远,老祝只身一人把兄弟们一一送走,自个儿在寝室凝视着六张余温的铺床,该走了。

老祝自身跟城中村有着很深的渊源,上学时的姜寨,后来的大铺,小铺(兄弟们的聚点),陈寨,张家村,庙里,杨君刘,虽然居住不久,但是记忆尤深!有人把陈寨称为郑州的“小香港”,虽然常住人口只有3千多人的村庄,却有13.2万的“郑漂”在这里居住;其繁华热闹可见一斑:熙熙攘攘的街道、各式各样的小吃摊,下班后拥挤的人群,在拆迁之前,所有的城中村都相差无几。“郑漂”们集中于此,渐渐习惯于人声鼎沸的市井味道。

记忆中的小澳门

遇见郑州|曾经的城中村是多少人梦想的开始?

庙李——老赵

刚毕业那会,兜里揣着从家里拿的几百块钱,来庙李投靠朋友,他姓赵,大家都叫他老赵,还没毕业就出来做销售,工作做了几个月,一个客户都没有,穷的喝碗杂浆面条的钱都没,我来了刚好能给他出一半房租,顺便管他一顿晚饭。第一天晚上,老赵带着我来村头的夜市摊,找个位置坐下,桌子上还残留着上一波人吃剩下的龙虾壳, 老赵点了两个凉菜,一筐啤酒,一共花了50块钱。两个刚毕业的愣头青,光着膀子,吃着喝着,吹着牛逼,在嘈杂的庙李夜市上,谈挣钱,谈女人,谈理想,仿佛以后整个郑州都是我们的。

我们逃离着黄土地,城市里再难混,我们也必须留在这里。 老赵喝大了,我扶着他,沿着庙李中街,一路往回走。当时已经夜里十二点,街上仍然人来人往,街边宾馆彩色的招牌灯一闪一闪,在夜里格外的显眼,路边全是卖小吃、卖衣服、卖水果、卖化妆品、卖手机的各种小贩,叫卖声、吵架声、揽客声,声声入耳,当真不负“小澳门”的盛名。

俯首而看曾经的繁华,是每个忙碌人的身影!

记得曼哈顿的繁华么?燕庄的离去,标志着大面积的城中村改造的开始,随着地铁时代的来临,郑州也不忘却他们的存在,刘庄站,柳林站,沙门村,燕庄站,每站地铁都深深打上了情怀的烙印。

早高峰2元钱的早餐,两个包子,一杯豆浆,挤公交车的队伍,晚高峰时带着些许疲惫的身躯,回到灯火通明的小街道,吃点麻辣烫,喝瓶汽水,在二十多平米的小蜗居进入梦乡,整理好梦想再出发!

当时的我们,被形象的称为“蚁族大军”。

这是关于城中村蜗居生活的难忘记忆,随着几声爆破的巨响,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印迹。这里,繁华而凌乱,简单又实在,它收纳了数十万郑漂一族,让那些贫瘠的梦想第一次有了生根发芽的可能。现在想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郑州正在变好,我们也在变好,这些“城中村”有你走过的痕迹吗?

记忆中的刘庄

遇见郑州|曾经的城中村是多少人梦想的开始?

刘庄

这个坐落在郑州三环外的城中村,虽说离市区较远,俯拍下又是一片很小的区域,但“万人挤公交”的盛况就在发生这里。

记忆中的小铺

遇见郑州|曾经的城中村是多少人梦想的开始?

小铺

小铺村和大铺村位于文化路科技市场附近,因为毗邻多所高校,曾经是许多大学毕业生和打工者来郑落脚的第一站。

记忆中的柳林

遇见郑州|曾经的城中村是多少人梦想的开始?

柳林

柳林因柳得名,新中国成立前是郑州北部区域中心,曾经的“小康村”!怀念柳林村的大牌子!

记忆中的关虎屯

遇见郑州|曾经的城中村是多少人梦想的开始?

关虎屯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虎”名之下,曾经的传奇化作时尚之地。

一颗漂泊的心何处安放?

奋斗的日子辛苦而又难忘,生活过的点点滴滴都会成为记忆。但是,我们相信,随着郑州大踏步发展,郑州将会提供给郑漂更多更优质的工作机会,当然也会有更舒适的生存环境,会让我们的青春得到最美的安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