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焦菊隱是我國近現代偉大的導演之一,焦菊隱先生曾經是人藝總導演、副院長。以焦菊隱為首的人藝四大導演,創作了《茶館》《龍鬚溝》《雷雨》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創立了人藝流派和人藝風格。

我們通過焦菊隱先生之子焦世寧回憶焦菊隱生命的最後時光,瞭解焦世寧眼裡充滿了慈愛的藝術家父親形象。

《焦菊隱》是百集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話劇講述的人物之一,分三集講述藝苑大師的藝術人生。目前,該片已製作完成,不日將與觀眾朋友見面,敬請期待!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焦世寧和兩位姐姐與父親的合影

2015年清明節前,焦菊隱先生之子焦世寧回憶了父親生命的最後時光。在焦世寧的眼裡,父親不僅是一位了不起的藝術家,更是一個充滿了慈愛的好爸爸……

48歲的兒子再現46歲父親形象

北京衛視播放的紀念人藝建院60週年大型人文紀錄片《人民的藝術》,在其中的情景中,48歲的兒子再現了46歲時父親焦菊隱先生,他成功地扮演了父親焦菊隱。

“因為我比父親胖些,頭髮也短些,不像,但導演說重要的是您在演父親。於是,我的短髮由髮型師用小電夾燙了一個小時,再用髮膠、髮蠟、摩絲,幾乎能用的都用了,才整理好,遠看還可以。說來也怪,在我扮演的過程中,父親的音容笑貌一下子在我的心中變得鮮活,心裡忽然感覺到父親就站在我的身邊……”

追溯焦菊隱走過的路,似乎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耐人尋味的樣本。他一生雖然結過三次婚,也有很多情人,但只有一個是他的最愛,他愛得那麼執著,那麼投入,那麼深沉、狂熱、細緻、永恆,直至最後獻出了全部財產和生命。這個最愛就是“戲”。而那個能創造出至真至美的舞臺,才是他精神最後的歸宿!“無論怎麼說,我父親是一位挑戰者,創新者。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戲劇事業。我覺得,這就是偉大的藝術家與著名藝術家的區別。”

“當然父親的生活閱歷也決定了父親的成功。曾祖父是咸豐皇帝託孤的顧命大臣之一。顧命大臣中,為首的肅順被殺,焦先生的曾祖父相對幸運,只被判決發配新疆,而且還是緩期執行。但無論如何官沒了,於是就隱居起來。所以父親出生時,家庭環境很不好。後全靠在郵局工作的大哥資助他。因為生活經歷的坎坷,所以父親對自己的第一部話劇作品《龍鬚溝》把握十分到位,使這部話劇最終成為人藝和他自己的經典之作。第二是性格決定的。父親對我們幾個孩子都很負責任。他是個極細緻的人,把這股勁用在做話劇上,怎麼能不出精品!第三是天賦。我們家的阿姨洗了很多床單被裡,晾在繩子上,然後就出去了。這時候,父親從屋裡踱出來,走到晾曬的東西旁邊,伸出頭用鼻子聞了聞,然後對母親說:這位阿姨行,洗衣服洗得乾淨,沒有肥皂味。還是那句話,普通人誰會想到用聞味來界定洗的東西乾淨與否呢?一般人是看,父親卻聞,這與文藝理論中所說的‘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是通的。家庭瑣事都能不自覺地用上文藝理論,不是天賦又是啥。”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焦菊隱年輕時的照片

一封家書凝聚了萬般父愛

回憶往事,尤其是童年的往事,會成為人們最美好的記憶,而焦世寧記憶深處有太多父親的影子,多少年過去了,他說父親蘊含大海一般深沉的父愛至今讓他難以忘懷,尤其是留給他的那封家書,如今竟能一字不落地背誦出來。他說自己多年來一直都把它帶在身邊,看到它,就像看到了他的父親,看到了父親對他的殷切的希望。

那是1974年“批林批孔批周公”的高潮中,焦菊隱先生在北京市文化系統召開的千人大會上,再一次被定為頑固不化的、死不悔改的“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這次幾乎讓焦先生徹底絕望了。

“此時,我的爸爸視力也越來越差了,看書和寫字都很費勁兒。”但是即使這樣,焦菊隱先生仍然用充滿童心童趣的筆觸給兒子世寧寫信。

寧寧:

你今天早晨走得太匆忙了,爸爸又病病歪歪,沒有來得及叫你吃一口東西再走,你又沒睡好,爸爸不放心,怕你又暈車,在路上出事,爸爸心疼,直流淚。爸爸一生病,你在這裡就苦了。不得吃,不得喝,還得受大人、孩子們的氣。希望你有志氣,當毛主席的好學生,長大爭口氣。回去把作業補齊,多睡覺。

臨走,衣服都沒有幹。你走後,發現黃襯衣收在箱子裡,沒有叫你帶走。再來又得兩星期了,那時天氣怕有些冷了。所以,爸爸決定,本星期六下午三時半,到白廣路2路汽車站,把你的衣服全送去。如果那天爸爸病好了,就帶你去吃一頓晚飯;如果病不好,見完面我就回來了。定下心來上學!爭氣,當好學生!!!

祝進步!

爸爸

1974年8月13日 星期二下午

一個深愛兒子的老父親,在信中惦憶著孩子的胃口和身體,還估計到孩子不認識的字上細心地標註上了漢語拼音。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安娥、梅蘭芳、歐陽予倩、馬少波、張庚、田漢等合影(後排右二為焦菊隱)

“直到19歲那年,我去日本留學,媽媽才把這封信交給我。這是父親留給我的最珍貴的禮物,是父親留給我的唯一一封家書。現在,信裡的哪個字,哪個標點符號在哪,我都記憶深刻。多少年來,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我都一直把它帶在身邊,看到它,就像看到了我的父親,看到父親對我殷切的希望……”

“1975年,我爸突然感到胸部疼痛住進了協和醫院,經檢查確診為晚期肺癌,動手術已無濟於事了。醫生沒有告訴他,可他懂拉丁文,一看病床上的卡片,他就明白了。父親一直很堅強,他提出要見見遠在陝西插隊的大姐。大姐趕到他的床邊,他吩咐說:我在‘文革’中寫了幾百萬字,要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一生的著作都寫得多,可惜全是交代自己反動罪行的材料。現在我的來日不長了,沒有別的東西可以留下來,但還有一些多年做導演的心得體會,一定要把它留給後人。我自信自己還可以再活兩年,你要把我說的都記錄下來……這可要為難你了,孩子!大姐做好了一切準備,還買了一個像樣的大本子和一支鋼筆。沒想到,連這一最後的願望都無法實現就離開了人世……”此時,焦世寧先生沉默了好幾分鐘,他獨自往自己的杯裡續茶,一口一杯,再慢慢地嚥下去,眼裡滿含淚水。

老來得子父親興奮得脫掉衣服舉杯狂奔

焦世寧先生坦言,他的父親對他的疼愛真是世上少有。

1964年,焦菊隱與舞蹈演員潘小麗結婚了。家就安在乾麵衚衕人藝宿舍的一個小跨院裡。那段時間可以說是焦菊隱先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時光,因為他們夫婦將迎接世寧的到來。兒子世寧的出生,給這個家帶來了無限的幸福。在新中國建立之前,由於社會的動盪,生活的飄搖,焦菊隱第一任太太為他生下的兩個兒子都不幸夭折,痛如亂箭穿心,讓人難忍。一晃好幾十年後,他的第二任太太為他生下了兩個女兒,雖然他對兩個愛女如心肝寶貝對待,但內心深處還是祈禱著有個兒子的。

那天,當焦先生接到醫院來的電話,被告知自己再次當了父親且是個男孩時,他竟脫掉了外衣,舉著酒杯,在自家的小院子裡狂奔,並忘形地喊:“我有兒子了!”此刻,老來得子,59歲的焦先生是何等的幸福。

兩年美好的生活很快就滑過去了。到了1966年初,焦菊隱一家也沒有能逃脫厄運。焦世寧談起這段時間,明顯感到心情的沉重。他說:“父親受折磨時,我才兩歲。他是第一批被以‘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的罪名而關進牛棚的……”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那時,從小聰明活潑的世寧對忽然見不到面的父親那張慈祥的面孔而恐慌過。還好,他是一個很安靜的孩子,即便自個兒在院子裡玩泥巴也會玩上大半天。他記得家裡養過一隻可愛的小貓,“整天陪伴著我,我每天給它喂水、餵食。它高興時在我面前打滾兒,我視它為我最好的朋友。可是有一天,小貓不見了,我著急地到處找它,不停地問媽媽:‘我的小貓呢?’媽媽只是一個勁兒流淚,她無法告訴我,是造反派逼著她親手把小貓給掐死了。那時,我媽把小貓偷偷地葬在我家門前的一棵小樹下,夜裡沒人時,媽媽會去樹下看望它,跟它說說話,媽媽痛苦得快要崩潰了……緊接著,就是紅衛兵不許我媽拉窗簾,理由是要日夜監視我們的行動。”

“媽媽沒有工作了,為了生存,她去做過臨時工,乾的都是男人乾的活。她幹過瓦工、焊工、木工等工作。一次不小心,胳膊還骨折了。醫生建議她把胳膊鋸掉算了,可媽媽想,我兒子誰來照顧,說什麼也不讓大夫給鋸掉,她一次又一次地將接錯的胳膊在沒有麻藥的狀況下拽開重新接。也可能是老天有眼,媽媽的胳膊竟奇蹟般地保住了。”說起這些,他的聲音幾乎哽咽。

“眼看著形勢對我們越來越不利,爸爸為了保護我。對媽媽發話,你們逃命去吧。媽媽痛在心裡,只好違心地跟爸爸離了婚。”這麼小的孩子就失去了幸福的童年,失去了父愛,父親的內心更在滴血。

“但我們仍然擺脫不了焦菊隱的小老婆與狗崽子的身份,媽媽無奈,只好嫁給了一個根紅苗正的造反派頭頭。在那個家裡,他們全家仍把我看成反革命的兒子——一個狗崽子。他們想讓我改姓,但是媽媽不同意,媽媽是用自己的犧牲來換我的平安,她要為爸爸留下這條根,因為只有媽媽知道,在生下我的那一刻爸爸是多麼高興……”世寧說起媽媽的愛,至今感激不盡。

印象最深的是爸爸教他對書籍的愛護

很久之後,焦菊隱終於離開“牛棚”,在週末,總算可以看見小兒子了。那時,他住在史家衚衕人藝大院宿舍大樓後面的一間小屋裡。那裡終日不見陽光,又陰又潮,且離公用廁所很近,牆上都是黴斑。每個週末,是父子倆相處最幸福的時光。

焦世寧說,他印象最深的是爸爸教他對書籍的愛護。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1925年燕大校友募捐委員會合影,後排右三為焦菊隱

“我爸爸告訴我,書是最好的老師,最寶貴的財產。我每星期六到爸爸在人藝宿舍的小屋,星期日爸爸送我回去。每次到爸爸家時,這一星期出版的連環畫都整整齊齊地擺在桌上。那時父親也帶我去東四新華書店,在街上對人總是笑嘻嘻的。他去書店買最新出版的小人書,然後細心地包上書皮兒,告訴我,看書看到一半時要用書籤,看書時不要折壞書角,對書要愛護。他還告訴我怎樣按出版日期、書的大小放回書架上。爸爸那時也帶我去頤和園,爸爸會指著長廊上的每一幅畫,給我講畫的由來和畫裡的故事。有一次,我得到了一張進步生的獎狀,當我把這張小獎狀給爸爸看時,他竟舉著這張小紙在小屋裡轉來轉去,最後選了一個最顯眼的地方,把小獎狀貼了上去。父親誇我:寧寧,你進步啦!你有進步啦!現在我才體會到,我爸最高興的是,他看到兒子也可以像別的孩子一樣獲得榮譽了。所以,我那時很守規矩,而且也努力地做好每件事。記得有一次,我功課沒有做完就跑去看打架,回來後被爸爸大罵一頓。我第一次看到爸爸那樣嚴厲,這也是爸爸唯一一次對我發脾氣。爸爸還教我做人的禮貌,對長輩的尊敬,就是對姐姐,也要稱‘您’。”


那麼,是什麼時候才發覺自己的父親是位藝術家的呢?“我記得是讀初中二年級時,我們語文老師讓我們每人寫一篇有關父親的文章。當時老師看了我寫的作文後,非常興奮地說:“啊,焦菊隱,你父親竟是大藝術家焦菊隱,真了不起啊……”

父輩的輝煌仍在眼前

19歲時,遠在東洋的世寧的外婆打來越洋電話,希望世寧和媽媽一起到日本,在外婆身邊學習與生活,從此,世寧一下子離開祖國26年,整整26年呀!他人在日本,心繫祖國,通過自己的公司把中國的氣功、中醫等一系列真正的傳統文化介紹到了日本。

“我在國外時,通過網絡蒐集到《人民日報·海外版》的‘人藝往事’專欄,讀到了《焦菊隱先生一無所有時留給兒子玻璃彈球》一文,那是他童年時發生的而他本人卻不知道的故事,那個故事一下子把他帶入童年往事中,久久不能平靜。回到國內,他迅速找到濮存昕夫婦讓他們幫助他終於找到了該文的作者牛響玲。他們是在人藝的大院裡長大的,見面親切如故。他們一起談了很久,“‘文革’開始時,我兩歲,父親去世時我十歲。我曾經認為父親除了帶給自己許多的苦難以外,沒有留下什麼,現在長大成人以後才發覺,父親不但留給自己,而且留給中華民族一大筆寶貴的財富……如果我爸再堅持一年,他看到了希望,就決不會這麼匆匆地離去了……”

一天,世寧對響玲說:“響玲姐,我不走了。如果我為我父親做一些事,你會幫我嗎?”“那還用說,我會盡我的最大努力。”於是,響玲帶著世寧拜見了“名人俱樂部”的秘書長寶世宜。她是成吉思汗的後人,一直在從事著保護祖國文化遺產的工作,而且是自發的。她為人正直、熱情,得知是焦菊隱先生的公子從日本回來了,非常重視,在家中約了朋友,準備了飯菜,“歡迎會”帶給了世寧極大的溫暖。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老舍(前排右二)和北京人藝導演焦菊隱(右一)及演員於是之(前排左二)等一起討論話劇《茶館》的劇情

在寶老師的支持下,2009年5月19日,在寶老師的私宅召開了“中國傳統戲劇藝術研究中心暨焦菊隱戲劇藝術研究中心”成立的預備會。當天請來了北京人藝的部分老藝術家,金雅琴、呂恩、藍蔭海、李濱、秦在平等,中國人藝導演唐宇,還請到了老舍先生的長女、老舍紀念館的館長舒濟,著名畫家袁運生夫婦,畫家張銘徽,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陳翠年,原中戲教師艾幸,吳祖光的女兒吳雙等。當天有事無法到會的北京人藝藝術家蘇民、藍天野、牛星麗、濮存昕、楊立新等,紛紛打來電話關心此事。在會上老藝術家們爭先發言,回憶了當年焦先生在排戲中對他們一點一滴的要求。舒濟在發言中回憶了老舍先生當年與焦先生的多次合作,產生了像《龍鬚溝》《茶館》這樣不朽的劇目。呂恩阿姨在回憶到焦先生的一生坎坷時流下了滾滾熱淚……

他為父親尋到了一塊墓地,於2008年12月31日隆重地安葬了父親。如今,他和牛響玲成了夫婦。他告訴記者:“這兩年來,我和夫人牛響玲雖然不是人藝的工作人員,但我們的父輩是人藝人,就跟孩子孝敬父母一樣的心情,我們願意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裡為人藝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他意志堅定地說,父親把一生都獻給了中國的戲劇,為了傳承中國的話劇事業,傳承話劇的精神,繼續父輩之志,他要克服一切困難去完成父親沒有完成的事業,比如,他正準備籌拍一部紀錄片《焦菊隱》,為此,他們夫婦一直在努力地打拼,終日地奔波。

“人藝建院60週年之際,人藝託我給兩位在美國定居的姐姐致電回來參加慶祝活動,她們現在都是60歲的人了。由於時間太緊,都沒有來得及參加此次活動,所以我就代表兩位姐姐參加了慶典活動,在人民大會堂的盛會上,我本人替父親領取了奠基人杯。”焦世寧說:“北京人藝是幾代人打拼出來的劇院,這裡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氣場,無論這些演員在外面成了多大的腕兒,回到劇院也能低頭,這是一個偉大的劇院……”

2015年03月28日 第10版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剪 影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 2015年6月9日,藍天野、鄭榕、顧威、藍蔭海、李濱老師以及萬方女士、焦世寧先生、徐靜媛女士、郭庶英女士上臺,見證《百年巨匠》話劇篇的開機,趙衛東部長、高峰臺長、任鳴院長、呂先富局長、楊京島先生為《百年巨匠》話劇篇開機揭幕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 著名錶演藝術家、《百年巨匠》宣傳片代言人藍天野,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百年巨匠》話劇篇顧問濮存昕,中央電視臺原副臺長、《百年巨匠》總策劃高峰,《百年巨匠》出品人、總策劃楊京島,《百年巨匠》話劇篇總導演吳琦等合影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 《百年巨匠》話劇篇開機儀式後出席嘉賓合影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 焦菊隱 開闢了廣闊的道路 手稿 中國藝術研究院藏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凡本微信刊載的作品(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任何資料),均為《百年巨匠》項目方依法享有知識產權或已獲得合法授權的作品,未經協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機構或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或部分使用;已獲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百年巨匠》官方微信”。違反上述聲明者,《百年巨匠》項目方保留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關於我們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銀谷藝術館聯合攝製,中國民生銀行獨家贊助的百集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是國內第一部大規模、全方位拍攝製作的關於20世紀畫壇巨匠、藝苑大師、文壇泰斗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分為美術篇、書法篇、京劇篇、話劇篇、音樂篇、文學篇,以百集的規模拍攝43位20世紀中國文藝領域的傑出代表——

美術篇: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張大千、潘天壽、林風眠、傅抱石、李可染、劉海粟、吳作人、關山月、吳冠中、李苦禪、蔣兆和、石魯、黃胄;

書法篇:于右任、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舒同、趙樸初、啟功;

京劇篇: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

話劇篇:歐陽予倩、田漢、焦菊隱、金山;

音樂篇:蕭友梅、劉天華、賀綠汀、黃自、冼星海、聶耳;

文學篇: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巨匠軼事|焦菊隱之子焦世寧深情憶父:一封家書

紀錄片《百年巨匠》已在央視一套、三套、九套、十套、發現頻道、國際頻道(法語、俄語、西語、阿語)、中國教育電視臺播出,北京電視臺(光陰、博覽欄目)、重慶衛視、浙江衛視、黑龍江衛視、山東衛視、河南衛視、甘肅衛視、新疆衛視、青海衛視、寧夏衛視、西藏衛視、廣東衛視、廣西衛視、三沙衛視、北京紀實高清頻道、上海紀實頻道、湖南金鷹紀實頻道等二十餘家省級衛視,天津電視臺文藝頻道、重慶電視臺科教頻道、廣州電視臺、安徽電視臺人物頻道、上海教育電視臺、武漢教育電視臺、安慶電視臺、漳州電視臺、江陰電視臺等地方頻道,以及馬來西亞電視臺等國內外50餘家電視臺播出。《百年巨匠》播出平臺,遍佈我國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西北、西南、華南各大行政區。自《百年巨匠》播出以來,屢創同類紀錄片收視率新高,受到廣泛好評。目前,《百年巨匠》已獲得七項紀錄片獎項。

《百年巨匠》系列叢書作為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教材,連續兩年被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發放到全國近300所承接國家級藝術院團和優秀地方藝術院團演出的高校。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國共產黨員網”,也將《百年巨匠》美術篇第一部紀錄片和書籍作為視頻教材和知識講座內容。2017年,《百年巨匠》影像製品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2017年向全國老年人推薦優秀出版物。

中央電視臺重大主題主線宣傳暨重點選題《百年巨匠》,立項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組織實施的“紀錄中國”傳播工程項目,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迎接黨的十九大重點紀錄片項目,已獲得國家藝術基金、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華藝文基金會、北京文化藝術基金、北京市文化創新發展資金資助扶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