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對於網上關於詩詞創作的新韻、舊韻之爭你怎麼看?

趙天諾


不少朋友以新陳代謝、與時俱進作為支持新韻的理由,以為用韻只是解決詩詞壓韻的工具,怎麼順口、怎麼方便就該怎麼用。這是一個相當大的認識誤區,忽視了韻的本身就是個系統理論問題。



無論是《平水韻》還是《詞林正韻》,並不全是根據古人講話發音來規定的,而是理論研究出來的。古代人講話莫說南北有別東西差異,隔個三五十里,口音都大不一樣。舊體詩詞的韻,本身就是一門系統嚴謹的詩學理論。依據現代漢語拼音,來搞一個所謂的新韻以取代舊韻,本身就是不懂詩學、不諳詩史的膚淺之見。



比如,元代初年編印的《平水韻》,其實是唐人用韻的梳理集成,之後的明清兩代包括民國,一直在沿用。這一千多年間,語言發音習慣不知改變多少,但詩韻沒改。說明什麼?詩韻本身就是一個固定的約定俗成的綱領性規制,寫詩的人應該尊崇它,而不是要它來遷就你。



舊體詩韻無疑是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已經深入到中華文化的血脈,不可擅動,更不可輕廢。新韻寫詩,也許是方便一些,但寫出來的詩真的是不倫不類。所有以舊體詩韻不的;方便為由呼籲新韻的,大多是沒有研究過古體詩、不願認真學習舊體詩論的懶人、狂人、急功近利之人。



抱庸淺見,一家之言,問候朋友。


抱庸詩書


所謂“新韻和舊韻之爭”,其實是《平水韻》反對《中華新韻》。

愛好詩詞的詩友都知道,當今已是《平水韻》和《中華新韻》雙軌並行,本應是井水不犯河水,可平水韻粉絲仍舊耿耿於懷,痴心在懷念“單軌獨行”的往日時光,是其頻頻

出軌衝撞《中華新韻》,而《中華新韻》的愛好者只好被迫招架。就這麼簡單。

比如,我用《中華新韻》寫作《七律·蝴蝶》等詩詞在《悟空問答》發出後,就被平水韻粉絲用《平水韻》標準來橫加指責,說“你這是仄仄仄仄仄仄平,不是七律”(我還被義憤填膺的平水韻老師傅跟帖怒斥說,“就是你們這些人斷送了中華古典詩詞”)。你不承認就不承認吧,可我卻依然以為:不管是七律還是八律,要一律以意境為上才是定律;說什麼正格和偏格,要寫出境界才是“真格”。虎皮雖然斑斕美麗,缺少了虎魂,也就是一張斑斕美麗的虎皮而已。

詩韻雙軌,我為何選擇乘坐《中華新韻》的高軌,棄用《平水韻》的慢軌。

簡單講,使用《中華新韻》創作當代新詩詞,就是用我從小學習的普通話來寫作,不用死背韻書和準備韻書;使用《平水韻》主要是閱讀古詩詞時,為“知古”做點學習研究。如果用《平水韻》創作當代詩詞給今人讀,這問題就來了:

一 · 寫平水韻詩詞給文學愛好者看,他們說你這詩詞不押韻。我說用了古入聲字,這詩詞中的韻字,如白字的讀音是念bo而不是念bai,完全互符合古韻標準。人家說你創作當代新詞給今人看,就別拿古腔古調來唬弄人了,我們看不懂咯。得了,我這還給大眾讀者製造閱讀障礙了不是?可見創作新詞搞復古,在平水韻圈子外的結局,只能是慘到:當代人拎不清,古代人也聽不懂(如果能超越)。所以《中華詩詞大會》的主持人董卿面對電視觀眾,只用普通話朗讀詩詞,這自然而然就遵循了中華韻書的後起之秀《中華新韻》。外國留學生舉辦《中國古典詩歌朗誦比賽》更是如此。


二 · 須知當今全國十四億人使用的普通話,沒有入聲字。古入聲字雖未消失,但都被分派到了普通話四聲即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裡(600個常用入聲中,去聲約佔40%,陽平佔31%,陰平約佔21%,上聲約佔7%至8%)。也就是說,使用以普通話為基礎,以《新華詞典》的注音為標準讀音的《中華新韻》,對於從小學就掌握了普通話,只是偶爾寫寫詩詞的業餘愛好者來說,沒有半點問題。可他們若想學習《平水韻》創作古典詩詞,就得把600個常用入聲字給背下。要不你就得隨身攜帶韻書,以防詩神靈感來襲時找不著譜。

不多講了,我希望《中華新韻》的愛好者和《平水韻》的愛好者雖則分道揚鑣,但可齊頭並進。放下爭論多寫詩才是硬道理。

請欣賞電視劇《長征》主席的扮演者唐國強,用普通話朗誦《沁園春·雪》。——本想找個平水韻的朗誦視頻,結果眾多詩歌朗誦教材和朗誦大賽視頻,無論是專業的和業餘的都清一色選用普通話朗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85362f1fff1b28d4aced49832a954cb4\

默金cc


韻:形聲字,本意是指和諧的聲音,也指風度、氣質、情趣。韻的本意是舒服,韻律指讓人感到舒服的聲音。


舊韻,又稱為平水調,是按照古代音律宮商角徵羽來分成上平、下平、上聲、入聲和去聲五個聲調的。音樂與詩詞完美的融合為一體。

新韻,由21個聲母,35個韻母,5個聲調為主構成的漢語拼音及普通話發音遂成為現今漢語的通行標準,在其基礎上所編撰而成的新韻也為很多詩詞作者採用。為與平水韻相區別,故又簡稱新韻。

古今讀音已不同

《過故人莊》 孟浩然 【唐】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其中,“斜” 古音讀 “xia”,與家押韻,今人讀“xie”

文字讀音和語調的變化,在古韻可以入韻,在新韻就不能入韻。普通話的發音,與古音已經存在很大差異,如果仍然遵循舊韻,讀起來則是雜亂無章,沒有絲毫的美感可言。語言文字的不斷變化,也是漢字傳承下來的關鍵,從最早的甲骨文,到今天的漢語拼音及普通話,一直在變化發展。



今人所創詩詞,為今人而讀,為後人而讀,不採用當下的語言習慣,便很難為大眾所接受,詩詞的鮮活不在書房,不是老學究,考古發掘的古董,而需要成為易被世人接受的作品。

詩詞的靈魂不在韻律

韻律,只能是方法,卻並不是核心,更不是詩詞的靈魂,押韻的本身是為了體現詩句的和聲共鳴,讀起來更富有感染力,所以詩也稱為詩歌。與時俱進的文學方法,結合普羅大眾的語言習慣,便於詩詞傳播學習。選擇新韻用於詩詞創作,也應該成為順應時代的明智之舉,讀起來讓人舒服的聲音,才是韻律!


文第二


新韻舊韻都是韻。

簡單介紹一下幾種韻。

一般來說,不宜使用太古老的韻。平水韻是中古時期的官韻,所以被廣大詩詞愛好者接受,也是舉子們為了考試而必須學的,所以流傳很廣。詞林正韻合併了許多韻部,更接近新韻,年代也更近一些。這裡一個主要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是入聲問題。

新韻是以普通話為基礎的,所以只要學過漢語拼音的人,都能辨認。

舊韻四聲為平上去入,新韻為陰陽上去。入聲本來不是韻,但是被當做韻來使用。入聲是一種獨特的發音方式,屬於機械發音,而非表意發音。

至於新舊韻之爭,大可不必確定必須要用哪個韻。新舊韻並存是比較科學的,但是不能交錯使用,不然,沒有理論知識的人就難以分辨,也會產生某處不押韻的感覺。

寫舊體詩建議使用舊韻,但不是必須使用舊韻,也可以使用新韻。舊韻難以掌握之處還在於聲律問題,比如某處使用入聲好還是去聲好,這就難度很大了。

詩韻是為了使詩歌更美,更能完美表達情感,而不是故弄玄虛,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明白。用韻不注意用聲,那是很初級的。

新詩,就是現代詩,有很多借鑑西洋詩學,用韻與舊體詩大不一樣,用韻的形式也很不同。比如交韻,抱韻,隨韻,濟慈式等等,所以用韻同時要講究格式,所謂文道合一,缺一不可。

新詩押韻,首先要自己感覺押韻,不要拘泥韻書,那怕是新韻,也不要完全照搬。比如你完全可以衣魚押韻,也可以爭真押韻。當然自由詩可以不押韻也麼樣押韻。自由詩只是格式自由,但操作起來最難,沒有一定功底的人,最好不要寫自由詩。有人說梨花體是自由詩,但是從詩的本質上說,梨花體不是詩。

無論有多少人不願意承認,詩確實是高大上的體材。當然了,被一些不良詩人寫歪了,誤導了許多人對詩歌的認知。

本人認為,不宜使用地方韻,就是一方言入韻。因為方言侷限性很大,出了那片地域,別人就不容易分辨了。但是平時寫詩是可以用地方韻的。

其實這些人爭來爭去,都是對詩歌本身的特質和命脈沒搞清楚。詩歌的命脈絕不在格式和韻上,更不在意境上。我不是說聲韻和意境不重要,請不要誤會。

希望寫詩的人都去研究一下詩歌起源和發展,就知道從哪裡下筆了。很多人連最基本都知識都懶得去學,比如我看到很多人寫對聯,絲毫都不管對聯的規矩,還美其名曰改革,把一些規矩冠以枷鎖的名銜,給自己懶惰找合理的藉口,這就不對了。我們知道,天下沒有任何一種文體藝術,是沒有任何規矩的,也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不需要遵守規矩的。


石三2132


不管新韻舊韻,只要是有意義的好詩詞都值得大家品味。看詩詞如果只盯著韻部看不是跟坐井觀天一樣嗎?每一個人詩詞作者都有自己的用韻喜好,這個也去拘束別人無異於封建社會的裹腳布,三寸金蓮真的美到可以摧殘婦女嗎?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智能時代的人為什麼還要抓著小辮子在那裡做拉據之戰。沒有韻書詞譜格律之前,古人之詩詞難道就沒有韻味之美?每一個人時代的產物都有其歷史的侷限性,一部韻書真的就搜盡天下之韻美了嗎?一個編寫者的精力是有限,他是無法搜盡天下之詩詞,更無精力羅列完美的韻書。新韻也好,舊韻也罷,都只是為了合乎韻之美,但真正的詩詞之美真的只用一個小小的韻味來概括不成,那詩詞創作的空間也太狹窄了。

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經歷,對生活也有不同的愛好,要表達的情感也各不相同,怎麼可以千篇一律去複製沒有感情的文字。古代可以百家爭鳴、各領風騷,新世紀難道就不可以百花齊放,非要一枝獨秀嗎?

如果創作者連創作的自由也沒有,誰又會以詩言志,以文傳情?


水寒雅芙


應文小姐、半坡222等好友邀答:

在宋詞中,有一些詞牌是例押入聲韻的,也有一些我們非常熟悉的詞作,如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蘇軾的《念奴嬌•大江東去》等。其選押入聲韻。



我之所以用此兩例起文,是想讓在討論爭執前,先弄明白,我們寫詩詞為什麼要依韻律。

依詩詞韻律創作,目的無非兩種,其一便是使作品具有韻律美,其二便是讓韻律為主題服務。就如上述兩詞,之所以其選押入聲韻,是因為入聲字相對短促的發音,可增強句子的力度。

我相信任何一個合格的創作者,寫詩詞的目的都不會是為了迎合新韻或舊韻。對於他們來說,用什麼韻書,絕非創作的關健。他們都會在相應的框架下,選用到合適的韻字去表達主題。



但就初學者而言,我建議先學平水韻,因為你將閱讀到的詩詞,可能全部都是依平水韻創作,而你又必須從這些作品吸取養份。再之平水韻已經過了歷代詩人的創作實踐檢驗。產生的困惑會小一點。待你充分了解平水韻的優點缺點時,如真覺不堪,再轉用新韻不遲。

畢竟,只有充分了解和熟悉一樣事情時,我們才有資格去支持或反對。

網絡上的爭執,大可一笑而過。我說過,這年頭一切與詩歌相關的熱點,其實與詩歌都沒有什麼關聯。一首好詩問世不會熱,熱的是餘麗華罵李敖。同樣,新舊韻的爭執和詩詞創作也沒有什麼關聯。寫詩的還在堅持每日寫詩,爭執的還在堅持每日爭執。


詩詞書院


關於網上詩詞創作的新韻舊韻之爭,暫時沒有確定的結果,而且會長期爭論下去。我個人認為,其實也不要去過於爭論,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時代總是向前發展的。用哪一種韻隨個人喜好,不能厚此薄彼。

舊韻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了,唐詩宋詞都是用舊韻,就是說,舊韻肯定不能丟,那是中華的傳統文化精髓。但是,舊韻也不止一種,律絕通常用平水韻。而平水韻是北宋時期的韻書了,一千一百年了。許多字的字音古今變化較大,比如“斜”字等。另外平水韻很窄,比如上平之“一東”與“二冬”等,現在看來,完全沒有什麼區別的。最麻煩的是入聲字,普通話中已經不存在入聲了,單獨去背幾百個入聲字,拗口,只能從古詩詞中去慢慢體會。

填詞通常用詞林正韻,清朝人編的,也有三百年以上了。詞林正韻基本上按照平水韻為準,將一些鄰近的韻部加以合併。詞林正韻較之宋本《廣韻》和《佩文韻府》寬鬆全面一些,廣受歡迎。

舊韻是逐步完善和發展的,為什麼不能接受新韻呢?現代人說普通話,新韻按普通話編輯,有何不可?繼承的是格律這種體裁形式,創作出意境優美的作品才是我們爭取的方向,為何要在用韻上浪費時間呢?雙軌共舉,並行不悖。


綺閣書生


我寫詩的時候用的是《平水韻》,寫詞的時候用的是《詞林正韻》,從來不用什麼《中華新韻》,這只是一個個人習慣而已,並不代表我反對新韻。

我國現在實行的是新韻、舊韻雙軌並行制,今不礙古,古不妨今,井水不犯河水。我覺得沒必要爭來爭去,非得一較高下,拼個你死我活才行。

新韻、舊韻,互有優劣,都有很明顯的缺點。隨著普通話的普及,取消了入聲字,用舊韻寫出來的詩詞在今天不押韻了,舊韻不能夠與時俱進,新韻應運而生。可是新韻太寬泛了,而且存在明顯的不合理。破壞了平上去入四聲的完整性,寫出來的詩詞不倫不類。


新韻不完善,舊韻不完美,所以新韻舊韻還將長期鬥爭下去。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除非有一天,國家出臺政策,規定小學初中高中寫古詩詞必須用《中華新韻》,那樣的話,用不了60年,新韻就將完全取代舊韻,不用天天爭鬥了。





新韻舊韻之爭,就好像當年的漢字繁簡之爭。當初,蔣介石想推行簡化字,遭到了國民黨元老的強烈反對,只好作罷。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大力推行簡化字,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國家強烈推行中華新韻,也會大獲成功的。

中華新韻的缺點太多,有待於進一步完善,主要是因為我國的音韻專家少之又少,部分人自己都搞不明白音韻,又怎能科學劃分音韻呢?部分專家不過是為了騙取國家經費而已,草率地整理出十四韻,又改為十八韻,改來改去,專家的水平令人質疑。



新韻舊韻沒必要爭,新韻寫新韻的詩,舊韻寫舊韻的詩,習慣不同而已,互不相干。我就是這麼做的,偶爾用平水韻寫一兩首小詩,偶爾也會瀏覽幾首標註為“中華新韻”的絕句。


層城鵷雛


新舊韻之爭,具體什麼時候開始不得而知。之前在些詩詞論壇中也沒有看到今天頭條發生的此類事情。因為在詩詞論壇學習古詩詞者明白是承襲古人之法,自然是要用古韻。學詩入門需正,勵志需高,要學就學大家,名師指路方能出高徒。入門不正,起點不高,可想而知……。如果王力啟功之類大家的言論都具說服力,請問當下還能相信誰呢?總之不管誰用不用新韻,筆者始終只用舊韻。那些諷刺用舊韻的人,看看說的話前後是否矛盾,承襲古人之法怎麼就思想迂腐頑固不化了,若按照這種邏輯,那些反對舊韻的人還寫什麼舊體詩,乾脆不要平仄不要押韻學新詩豈不更於古人的思想佔不著關係。

突然想說些題外的話,當初一些人一味的全盤否定舊文化,可時至今日又要復興傳統文化,到底誰錯了?中國人素質於歷史和戰爭有著直接的關係,讀過書的人可能在言行舉止上有所撿點,沒讀過書的人並不知道什麼言行舉止是不合時宜的,大大咧咧作風慣了。在很長一段歷史中,沒讀過書的人很多,為了文化知識的普及,就在文字上動力手腳,順應時代發展應運而生出簡化字,時至今日文盲已去大半多,才發現諸多弊端,又開始提倡恢復繁體字。繁體字是書寫麻煩,這不適合做教材學術研究就有些想不明白。香港和臺灣承襲了繁體字,他仍然用繁體字做學術和教材用書,他們在文化上是退步了還前進了呢?日後長久這樣下去,會不會像韓國人一樣讀不懂自己的歷史文獻呢?


西樓月滿堂


新韻,舊韻,平水韻。漢文化幾千年,或一萬年,人世在變,語聲在變,有自然變,也有人為變,文化從語言語音之聲到文字記載遂漸潤色豐滿之色,再由聲色顯現文字,詩文之意境。即至高境界,形成古今韻律,如要規定某韻為永恆不變,那還會發展麼?世上裉本就不存在永恆的事和物,包括君我,日月,還有今天和昨日。

然而,樹高千尺,其根蔓延入地,如若水土淺薄,自然滅亡。水土肥沃,根深無懼風和雨,日益壯大而久長。不是麼?漢字,漢文化之根,詩文,漢文化之花與葉,聲韻,意味在其中也。猶人之根為骨,皮肉毛髮人之外表,而靈魂才是人的必需。

故聲韻之爭,猶人之靈魂之二性,有不可見,無亦無解,不是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