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你見過的精通《易經》的高手都高到什麼程度?

日進斗金是夢


我有一個大姑父,姓楊,他父親是地主,他自己解放前在南京上過大學,父子都是算卦高手。

1945年之前,鬼子經常下鄉掃蕩,老百姓苦不堪言,四處逃命。

楊地主沒事就坐在家裡算一卦,能算得出鬼子什麼時候回來,從哪個方向來,又往哪個方向去,自己和家人該往哪個方向逃命才安全……基本都準。村裡的男男女女看見他逃,就跟著他逃,他不逃命,大家就不逃命。

有一次楊地主起了一卦,算出第二天鬼子會來,但是按卦象看,不逃也不要緊。沒有性命之憂。

於是他和鄉親們就沒有逃跑。

第二天,鬼子果然來了,但是沒有掃蕩。

原來鬼子是奉命撤退的來不及禍害百姓。

大姑父和我將這事的時候已經近80歲了,那時他自己也是金錢課六爻算卦高手了。我聽了覺得就像天方夜譚。

幾年後,我自己也學會了算卦,再想想大姑父講的這件事,不再覺得神奇了。

無他,靈氣而已。

每一個有靈氣的算卦高手都能達到地主楊老前輩的那種境界的。


字畫娛樂圈


我來講講我的父親,已經不在了,藉此緬懷一下他。小學就有幾本書爸爸不讓我碰,有次偷偷的翻了,撕了幾張,最後屁股打開花了,現在清楚的記得,初中的時候天天上學,狗屁不通,初二的時候,有一天星期天爸爸帶我到田邊講了一些奇怪的話,意思是我母親死後一定要葬在這裡,告訴我家裡那幾本書不能撕,要保存好,還告訴我要對弟弟好點,還告訴我一定要對母親好,不管母親做什麼事都要聽話,回家了父親還寫了幾句話話給我,現在還留著,漁網千眼一根繩,兄弟姐妹抱成堆,不怕糖衣炮彈打,春夏秋冬山中恆。那時才十二三歲哪曉得什麼,沒有在意,後來沒有多久父親不在了。

慢慢的長大,接觸了社會,接觸了父老鄉親,才曉得父親是算命的,有一個表叔,他自己講的,他講你父親以前講我最後要養哈牛就這麼算裡,意思是表叔養牛了就到頭了,十幾年前肉牛好買,那個表叔真的養牛了,我給他幫忙建牛欄他講的,投資了三十幾萬,種牧草二十幾個牛,山裡修房子修路修水池 游泳池。

沒有幾年,這個表叔出車禍走了,牛也就沒有養了,現在還空在山裡。

我母親今年六月應病去世,父親以前講好的地,別人不讓埋,別人家族大,說對他們有影響,最後都要換地方了,沒想到要挖井的那天早上,來了兩個老人,一個他們向家老人一個我們姓的老人,我們姓的老人到縣裡當官,沒有想到他會來,平常就走走親戚,他說捨不得太庭我父親的名字。一個向家的老人和我繼父是好朋友,也到縣裡。最後你曉得,母親輕鬆的就埋到了父親以前指定的地方。

母親後事處理完之後,整理遺物,易經三本,奇門遁甲厚厚一本,面相兩本,手相一本,有一本沒有名字了,大慨就是風水來龍和爻變,羅盤一個。各種舊版十圓錢幣,民國幣,糧票,布票,郵票,銀飾,銅錢等


用戶60268933375


有一次跟一個同學去武當山玩,碰見一群人圍在一棵大樹底下大聲歡呼。我跟同學很好奇,就走了過去,扒開人群,看到一個老道士坐在那裡算卦。

這個老道士鶴髮童顏,髮髻高聳,插一根彎彎曲曲的玉簪,聲音薄而尖,身穿淺藍道袍,腳蹬一雙老北京布鞋,小腿著白色稀疏棉布綁腿。正在給一位老太太算卦。

我聽了幾耳朵得知這位老太太年已六十五,卻還沒抱孫子,甚是捉急。他的兒子結婚已經三年半了,兒媳卻仍然顆粒無收,夫妻二人省內各地醫院都去過了,翻來覆去卻找不到原因。

老太太更是心急,中國三山五嶽,三教九流的大神都拜過了,卻仍然沒有哪個神說話算數的。

這次重上武當山,當然是拜真武大帝的,碰巧碰到這位老道長,想求得一卦。老道士此時正在給老太太解卦,然而為什麼人群中會有歡呼聲呢?

我跟同學又聽了幾耳朵才知道,老道士真乃神人也。

他不但算出老太太家裡各種事,甚至連老太太兒子兒媳何日行房都算了出來,他每說一項,老太太就點頭如搗蒜,表示說的一點兒也沒錯。

我聽的都入神了。但是我同學是個堅定的無神論者,完全不信老道士所說,他覺得老太太可能是個託。雖然我將信將疑,但是還想聽下去,可是我同學卻不斷催促我去遊山玩水,於是乎,聽了一半我就跟同學繼續爬山了。

我們在山頂玩了老大一會,夕陽西下才下得山來。

到了山腳下,發現那個老道士還在那裡。我大喜若狂。當時我人生諸事不順,無可奈何之際,也想請老道士算上一卦,再加上我看這老道士和藹可親,大鬍子也非常別緻,於是鼓起勇氣邀請老道士一起去吃個飯,順便給我算一算今後的人生之路。

我同學遊山玩水盡興以後,也想看看這位老道長能玩什麼把戲,於是在一旁也假裝誠懇地邀請老道長務必賞光。因為此時已經到了傍晚,遊客也陸續下山,老道士正沒有顧客上門,就滿口答應了下來。

我們找了一家普通飯館,沒敢去豪華地方,畢竟我人生不順,囊中羞澀,此次來武當求道,遊山玩水,吃喝玩樂都是朋友掏腰包,更不敢找奢華去處了。

我們三人找了一個角落坐定,點了幾樣素餐,寒暄了幾句,就開始接入正題。

我問老道長,為何我這兩年如此不順,您能否給我看看。老道長仔細打量了我一下,突然壓低了聲音對我說,兩位小哥可知我今年多少歲了。

我跟同學對望一眼,開口說到,老爺爺今年怎麼也得七十了吧。

老道長搖了搖手中的筷子說,再猜。

我同學接口說那至少得八十了。

老道長夾了一塊豆腐放入口,笑吟吟地說,二位小哥不必拘謹,盡你們最大之想象來猜。

我同學估計是心有不忿,覺得這老頭裝神弄鬼,隨口就說,二百歲了。

老道長哈哈大笑一聲說,二百年對我只是人生十分之一而已。

我跟同學又下意識地對望一眼,我們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意思是,遮莫我們遇到了一個老騙子?

老道士看我二人滿臉狐疑,又笑吟吟地說,你們不信?那我就給你講一件事。

你們可知宋太祖?

我們說,知道啊。

他接著說,你們可知宋太祖得何人相助當上皇帝的。

我同學說,他不是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嘛,難道你就是當年給宋太祖披上龍袍的大將?

老道長說,非也。我乃學道之人,世俗的事我不會去參與的,但是世俗的事,卻一切都在我的算中。

我於是慢吞吞地接口到,那就請老道長開導開導我們。

老道長就開始講起他在宋朝初年的一段往事。

他說,當初唐朝末年,天下大亂,五代十國不斷改朝換代,而他只好躲到華山隱居,這時候閒來無事,就跟陳摶二人遊山玩水,恍如桃花源人。

等到後周鼎定天下,他聽說後周殿前太尉張永德喜歡求道,也算定宋太祖要黃袍加身,於是從華山出山來到張太尉的府上,授以天機。

這張太尉跟趙匡胤同朝為官,趙匡胤兄弟都特別依附於他。

老道士到了張府就對張永德說,貧道這裡有三十年的富貴要送給太尉,不知太尉有意否?

張太尉此時在後周權傾朝野,富貴在他眼裡不算什麼。於是對老道士說,我身處富貴,這還不夠嗎?

老道士說,太尉此時的富貴恐怕不用幾年就要覆滅,只有我送你的這場富貴可以維持三十年,也就是太尉的後半生。

張永德於是就請老道士授以機宜。老道士說,太尉遇雙豬便可得這三十年富貴。張永德請老道士詳細說明,老道士卻再也不開口了。

老道士問我們,二位小哥可知雙豬是什麼意思?

我同學說,遇到兩頭豬?

老道士說,猜對了一半而已。

我接口道,難道是兩個屬豬的人。

我同學此時拿出手機一百度,發現趙匡胤正好是屬豬的,但是另一個屬豬的又是誰呢?難道是柴世宗?

老道士說不是,另一個屬豬的人是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

我同學一搜,果然不錯,這個張永德不但幫助趙光義娶到符氏為妻,讓趙家攀附上符氏這個大家族,後來更是給趙匡胤黃袍加身,助其當上皇帝。

宋太祖登基以後,對這位張太尉感恩戴德,加官進爵,寵信有加,而宋太宗趙光義繼承帝位以後,對張永德的寵信更是變本加厲。於是這位張太尉果然得了三十年的富貴。

聽完老道士的講述,再加上我們蒐集的歷史資料一一驗證,我們二人對老道長佩服的五體投地,無以復加。當場邀請老道士明日無論如何要給我們算一卦。

可是老道士卻推脫了。

他說,天機既已洩露,此處不便再住,他要去別處隱居了。

臨走前他對我說,我看你這位小哥濃眉大眼,心地淳厚,將來必然是一位編故事的高手,無中生有之事,也能說出花來,如果刻苦研究《易經》,老夫當讓出一頭地來給你。

然後老道長飄然而去。

我跟同學恍然若失,如南柯一夢。

從此以後我便刻苦研究《易經》,雖然剛入門,但是已經小有心得了。

每當我翻來《易經》,看到亥字時,我便會想到老道長雙豬之事。

正是,古今多少事,都付《易經》中。


西堤君


我也來分享一下遇到過的經歷。

2012年的時候,一個人去西安旅遊,我以前看新聞就特好奇終南山隱士。所以到了西安,睡了一覺,然後馬不停蹄的趕赴五臺鎮。從那裡直上終南山。過了韓湘子的隱修洞窟時。

遇到一箇中年道士,大概40歲左右,髮髻高挽,面容奇古,道袍飄逸。我當時盯著他目不轉睛。他衝我微微一笑,用手指指前方不遠處的一個山頭。

我當時莫名其妙。然後不管他。走到他指的那個山頭。轉了轉,發現了一個茅棚。裡面剛好走出一個面泛紅光的和尚。直接跟我說:“施主,請進來吧。”我心中一動,跟進茅棚,坐好後,和尚直接說:“小梁,你去做好飯。飯後就可以拜師了。”我當時心裡震驚極了。我是有一半如果拜訪到高人就拜師的心理,還有一半是好奇高人。這和尚如何得知。

他指指之前所在道士的方向,講,吳道友剛剛給我算了一下才知道的。

我當時懵了,第一次來終南山,就遇到這震驚的事,莫非真是易道高手?我趕緊拜了和尚為師。


剛日讀史


我學易時間不長,六年多而已,在易學界屬於學習時間比較短的。當年我看了《梅花易數》2個小時,就開始在網上給人測卦,反正免費,而且只說結果,時有蒙中,後來又四處跟群友學習,拿一個卦給人看,有時神準說一堆很細節都對,有時卻錯的一踏糊塗,然後自己還找不到原因。

2013年拜師梅花易數方面的師父以後,才又迴歸本質,測卦一卦佔一事,就在這個事情上定象,讓卦有落處不在多贅述其它,反而將卦看的明白些,也有時會錯,開始知道自己為何錯了。

八字方面遇到的師父也是個很厲害的,但是他只是擅長八字中的一類,就是那些不極端旺或者衰的八字,師父佔這一類八字,能推的很細,這人這一年各時遇到的事情,各時的心態變化都比較準確。與師父經歷有關,他把一個人的心性放在首位,看八字也尤其注重這個,用八字看出一個人心性,再結合大運流年的外部環境變化就能看出一個人成敗的各種原因。

學有涯而知無涯,沒人能夠算無遺策,有些初學之人也偶有神準之處,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只是占驗入門而已。

今人對比古人,我們是站在古人肩上的,按理我們學易更有優勢,其實不然,古人把易當成樸素的世界觀,去解讀世界萬物,能對易道體會很深,而今人世界觀與古人不同,在學易中難免受到不少影響,還很少有人再拿易學的世界觀去解讀萬物。古人占驗技術只能在故事或歷史資料裡窺見一二,但今人炒作盛行,許多網絡大師也只是炒作的結果。

命是註定的,但是任何人算到的都不是你絕對的命運,因為誰都不能所有細節全中,全對,諸事還是多信自己。命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因為命理師都是人,不能全知全能。



路曉


其實我覺得並不一定是易經的原理推斷的吧,我在2012年的時候在萍鄉開石礦,山上有一個很破舊的小木房子,裡面住著一個五六十歲的老人,聽人說是坐牢放出來的。以前他在那個山上燒石灰石賣,後來不讓燒了,他就住那木房子,孤家寡人一個。一開始我們不熟,不聊天,一天他來我們那裡叫我們第二天不要放炮,會出事。我聽完莫名其妙,我和他不熟,他怎麼知道我們打了一個大炮眼,第二天要放大炮,我便問他怎麼知道的,他沒回答問題,就說讓我們相信他,不要放炮,不然會出事。我口頭答應他說炸藥沒批下來,等批下來了再放,他就走了。第二天我們照常放炮果然出事了,一個放牛的老頭從那裡過,耳朵背,沒聽到我們的哨子聲,被碎石打到了,賠了十幾萬。從那次後,我和那個老人的接觸就多了,才知道他會出卦,而且是神準的那種,神到他居然算到了我們其中一個貴州的工人老家會出事,讓他提前去買火車票。那個工人那時候不信他那套,還把他罵了幾句,那老頭什麼都不說,走了,第二天那工人父親在給別人家建房子,裝模板的時候從2樓摔下,死了。除了能出卦,那老頭還懂醫術,教了我一些簡單的東西,收驚之類的。現在我叫他叔叔,他以前不和人來往,深居簡出,後來附近村莊的人找他幫忙,他會幫,不收錢,自己種一些菜還替人採藥過生活。現在好像會給人起卦,生活的特別好,和中鐵都有關係,在家裡建了房子,找了個四十歲的女的過日子,經常會給我郵寄些藥材,真的很感嗯遇到這樣的貴人。我現在經常會去看他,他的事情很多,一下說不完,以後有機會,我拍視頻給大家看他如何起卦。


天下事我先知


清末,我們這有個皮匠,他家孩子腿上長了個毒瘡,看了好多大夫也無濟於事,後來,來了個南方的遊方郎中,郎中說:你這叫人面瘡。皮匠仔細端詳,還真是有人臉的模樣。郎中說治這種瘡比較麻煩,我得在你家住些日子。皮匠一聽孩子能治好,自然同意了郎中的要求。

不久瘡真的治好了。皮匠從郎中口中得知其會算卦,便請求郎中給孩子算一卦,郎中也沒推辭,要過了孩子的生辰八字,郎中說:你家孩子不如空門入黃門啊。算完郎中便走了。

皮匠一想,入空門當和尚沒什麼前途,那就入黃門吧。清朝我們這比較窮,好多苦人家的孩子都被送進了宮裡。皮匠便託人把孩子送進了宮裡。後來那個孩子成了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叫~~李蓮英


河北吳彥祖666


我父親就是六爻高手,村裡的人丟東西,在哪個方位找,能否找到;相親能否成功,病人有沒有危險,哪天去世,基本都準。他去世之前算出自己沒有除災日期,結果也應驗了。村裡曾經一婦女的肚子疼,一邊是去縣城裡看病,一邊家裡人要我父親給算算,父親算出來她會死,結果是腸扭轉,那時候醫院說平不行,失誤耽誤病情,幾天後也應驗了。他的師傅是個盲人,也很厲害,在我父親年輕時就給我父親推過八字,推到57歲,就不往下說了。我父親生前說過多少次這件事,懷疑自己只能活到57,結果真是的。父親六爻準,他師傅沒傳八字給他。我父親是農村會計,經常照顧這個盲人,所以傳給了我父親一部分,後來我父親讀古籍,《卜失正宗》,把黃金策都背下了,所以在六爻上很厲害。其他高手我沒見過了,因為有父親這些事,我挺相信易經的神奇。


東邊有河


高手一

汪曾褀先生寫《故鄉的食物》,提到炒米,還說了一個有關易經的故事:

我父親有一個很怪的朋友,叫張仲陶。他很有學問,曾教我讀過《項羽本紀》。他薄有田產,不治生業,整天在家研究易經,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個人用蓍草算卦。據說他有幾卦算得極靈。有一家丟了一隻金戒指,懷疑是女傭偷了。這女傭人蒙了冤枉,來求張先生算一卦。張先生算了,說戒指沒有丟,在你們家炒米壇蓋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時侯就不大相信,算卦怎麼能算得這樣準,怎麼能算得出在炒米壇蓋子上呢?不過他的這一卦說明了一件事,即我們那裡炒米罈子是幾乎家家都有的。

果然是高手!

太史公說:“《易》本隱以之顯”,是隱藏的歷史,雖不是史,卻蘊含著史的精華。卜筮之官,同時也是史官,考察古來的事蹟,總結出一些原則和規律,再用這些原則和規律,推斷現在和未來。

高手二

北宋程頤的易傳,在歷史上影響很大。程子不信邵子之數,故邵子以數言《易》,而程子此傳則言理。各抒己見,各明一義。程頤以為,《易》有四個聖人之道: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佔。而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備於辭。推辭考卦,可以知變,而且象與佔已在其中。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說得相當好!高手!

由來

《左傳》僖公四年有“筮短龜長”的說法,在春秋時期,大約小事才用筮,大事還得用卜的。

最初,《周易》是當時一部實用的筮書。筮法是在卜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八卦似乎也是有了筮法之後才有的。商民族用龜的腹甲或牛的胛骨卜吉兇,先把甲骨略鑽一下,再用火灼,甲骨產生裂痕,便是兆象。卜官憑兆象斷吉凶。·最後將卜的人、卜的時日、卜的問題契刻在甲骨上。據《周禮·春官·太卜》稱卜的兆象有一百二十體,每一體都有十條推斷吉凶的“頌”辭。如果所卜的兆象不能歸到那一百二十體中,便需再造新辭。

後來出現筮法。筮法所用的蓍草,是一種長壽草。筮的時侯用草杆,·方法早已失傳。總之,與數目有關。用此法得出一卦來斷吉凶。筮法的六十四卦,相當於卜法的一百二十體兆象。探尋卦爻辭中的歷史故事和社會風俗,可知這些是西周初年的紀錄。這些卦爻辭文字古奧,還有一些是不聯貫的。令人費解。猜想起來,似乎是把幾次的筮辭列在一起形成的。把這些卦爻辭按順序編排起來,就是《周易》這部書了。這下好了,卦數是固定的,卦爻辭是固定的,到時翻書一查,一清二楚,確實相當簡易。

到了漢代,大家都研究起《周易》這部書來,儒家也不例外,並藉此發揮自家的哲學。道家哲學也在《周易》中留下了痕跡。從此,《周易》的價值和地位得到極大提高,《漢書·藝文志》便把它列為“六經”之首了。另一方面,八卦與五行結合起來,再加點玄學,《周易》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日趨深遠,醫卜星相各路大神掛著《周易》的招牌粉墨登場,紛紛開始進行各自的精彩表演。

觀點

對於卜筮,荀子有一個觀點,講得挺好。《荀子·天論》:“天旱而雩,卜筮然後決大事,非以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兇也。”

天旱求雨,為做重大決定而卜筮,是為了表示重視,而不是為了求以得之。另外還有“以文之”的考量,意思是順人之情,以此為文飾。知道這個道理,吉。不知此理而神化、迷信,兇。


莫安排


暑假遊五臺山,入山十里,山靜水綠,這是一條尚未開放的處女地,因為貪戀美景,沿小經獨入山林。漸漸聽到水聲潺潺,不遠處有山洞曰【白雲洞】。入洞百米,迎面洞壁字跡清晰可見,上寫【某年某月某日,幾點幾分,有失戀者一人到此一遊】,小編看了一眼時間,正是自己到此的時間,而自己又剛剛失戀。驚訝之餘,再觀洞壁,寫有【老僧智善】四字。

大四那年,去峨眉山旅行,偶遇峨眉派掌門滅絕神尼,聽當地人說,神尼從不見客,有緣才能相見。小編當然珍惜這難得一遇的緣,看神尼芳齡不足三十,美豔絕倫,不信有百歲之壽。她纖細的玉手在小編頭上摸來摸去說,出家吧。聞著神尼的淡淡清香,小編說,能和你共修煉嘛?神尼羞澀一笑,【尹志平來了嘛?沒來就和你修煉玉女神功】。小編答應神尼畢業就出家,為了不掛科,懇請她幫助算出畢業考的考題。神尼被小編的真誠打動,當時脫光道服,躺於花叢,用易經心法,隔空猜物,為小編猜出所有考題。感動之餘,看著雙目微閉的神尼,面色紅潤,走火入魔的狀況…………。真神,考題全被神尼言中。

幾年前,上海的馬小剛,出國前讓寒山寺的掃地僧給預測一下,掃地僧一輩子苦修易經,深不可測,他看了馬小剛一眼說【別乘馬航】,然後低頭掃地,再不搭理。看著高僧冷峻的面孔,馬小剛對掃地僧的話深信不疑,結果那年馬航就發生了失聯。看來真正精通易經的高人,確實不是一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