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安塞沿河湾茶坊村:走出党员教育“新路子”

今年以来,安塞区沿河湾镇茶坊村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提升组织力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强堡垒、树先锋、促发展,不断创新活动载体,通过建立“讲习所”“村史馆”“廉政室”,用足用活各类资源,使支部的战斗堡垒和政治引领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走出了一条党员培训教育“新路子”,为促进乡风文明,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新方式 讲出新精气。“这家门口的新时代讲习所办的太有必要了,以前对大棚补助、农机补贴、养殖政策等总是搞不清楚,不知道该问谁,现在通过讲习所举办的各类讲习活动我现在才算真正搞清楚了,尤其是还邀请咱们村产业大户带头讲技术可解决了我的技术难题,现在我对脱贫致富更有信心了!”沿河湾镇茶坊村贫困户陈起兵正乐呵呵地和村民交谈着。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活动方式创新,充分发挥党支部职责,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沿河湾镇茶坊村创办了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把讲习所和远程教育平台有效整合,将全镇的技能人才、产业骨干、先进典型集中聚拢,采取集中授课、个人自学、交流讨论、现场教学、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根据农业季节节点和农村工作实际以群众易听、易记、易懂的方式讲懂讲透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讲好讲会紧贴党员群众在发展生产、推动改革、改善生活等方面最期盼、最关心的农业政策法规等问题,真正做到“群众需要什么,群众想听什么,我们就讲什么”。截止目前,茶坊村讲习所共开展讲习活动10余次,辐射周边5个村子,受益学员400余人次,受到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新载体 传承新乡风。为了让更多茶坊人追寻传统、铭记历史、感恩先贤,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茶坊村党支部充分挖掘村上的历史资源,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忆进行收集整理,再现当年的艰苦岁月,于2018年7月建成了茶坊村村史馆。村史馆以“历史沿革”“知情插队”“流金岁月”“美好生活”“领导关怀”“未来展望”六个主题,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文字和生产生活用具,真实的再现了茶坊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村史馆建成以来,突出教化育人作用,通过对村风、民风、家风的传习,教育群众远离陋习,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树立孝老爱幼、文明向上、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同时,派驻专人负责对村史馆进行讲解,让村民在今昔对比中感受农村发展成就,感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党的感恩之情,教育群众知党情、记党恩、永远跟党走。目前,茶坊村史馆共接待参观学习人数300多人次,已成为管理教育农村党员的重要载体,成为加强农村党建、教育党员群众的重要平台。

新作风 展现新形象。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干部作风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助推乡村振兴,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茶坊村党支部利用村级活动阵地的空余用房建立了党风廉政室,以作风促进村风、民风的转变。一是加强学习教育,提高依法履职意识。先后对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纪实文学《梁家河》开展多次专题学习,召开冯新柱案“以案促改”和高家峁村白成元“以案促改”专题组织生活会。二是畅通信访渠道,着力化解矛盾纠纷。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凡符合政策能解决的,立即备案解决;对不符合政策的诉求,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耐心细致解释,做实做细群众的思想工作,同时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化解各类问题。三是加强监督考核,增强惩腐警示效应。充分发挥村监委会主任职责,紧盯精准扶贫、“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召开内部警示会,不断加大惩治腐败的警示效应,提高村干部依法履职办事的自觉性,展现党员干部新形象。

新时代新征程,茶坊村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区委“严、深、细、实、活”的党建工作要求,用活用实各类资源,进一步提升支部的引领能力,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为建设美丽沿河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