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之前在4月底的北京車展上,就被朗逸PLUS的造型嚇到了(實車看起來很大一輛)。

5月旅遊回來,聯繫上賣我途安L的斯柯達4S店經理(是的,我的大眾車竟然是找斯柯達的經理買的),花2小時簡單試駕了朗逸PLUS,配置是指導價14.29萬的1.5+6AT的自動舒適版,屬於中等主銷配置。以下評價均基於這簡單試駕所得,歡迎指正補充。

先說結論,在朗逸plus上,大眾告訴你為什麼「你大爺還是大爺」,真的將本土需求玩到了極致,12-15萬的價位,厚重,大氣,有面子,都給到了……然後消費者不看重的地方也省得很“到位”。

首先,樣子長得真大氣。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側面線條不臃腫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前臉用了大量的橫向鍍鉻線條,視覺上更顯寬大,但不會有“鋼牙妹”的感覺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新一代大眾車常用的招牌腰線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外觀上的亮點配置在大燈,手動劃重點:全系標配LED日行燈和LED大燈(低配反射式LED,高配透鏡式LED),高顏值還實用,這種騷操作還是第一次在這個價位見到——畢竟20多萬買個低配奧迪或者低配寶馬都還是黃橙橙的鹵素燈泡兒呢。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用了LED尾燈的屁股造型中規中矩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看完可能感覺“也就這樣”?要知道這是售價11.59-16.29萬的車!這個價位漂亮的車也不少,思域、昂克賽拉都十分前衛搶眼,但要“講大氣”,“看起來像個大車”,朗逸PLUS就是是教科書級的示範。比老朗逸氣場明顯更足不在話下,比起隔壁一汽大眾的寶來和速騰,賣相和三圍尺寸上都是要小勝一籌的,甚至有一種這是一輛中級車的錯覺。畢竟朗逸PLUS 4670x1806x1474的三圍尺寸擺在那裡,車長和車寬在A級裡面已經屬於最大尺碼。

外觀講完,回到車裡,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內飾看起來和MQB平臺的其他車款沒啥兩樣,也就是俗稱的“套娃”內飾了,比起老朗逸,內飾的提升還是很明顯的。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MQB平臺的中級掀背車斯柯達速派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MQB平臺的大眾7座MPV途安L

儀表也很MQB,實體指針+黑白液晶,也可以切換中央液晶小屏信息,雖然是金色背光,但順眼不土氣。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大眾MQB裡頗受好評的MIB觸控屏,在這臺中配上也有,車輛沒油能主動問你要不要找附近加油站,並提供導航,很實用。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但……看起來這麼大的屏幕竟然沒有倒車影像?要頂配才給配倒車影像?這點我個人就很不滿意了!!!雖說後期可以加幾百元升級倒車影像,但還是讓人不爽。

另外傳說中低配“風尚版”屏幕位置直接給你個手機支架這種暴力操作也讓人心醉,但當時4S店沒有現車,沒拍到,估計會比較適合滴滴和出租車司機。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老朗逸缺少的後排出風口和USB充電口,朗逸PLUS有了。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後排中央隆起較高,也算是大眾車的慣例了。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除了官方所說的後排座椅長度比老朗逸增加了75mm,提升舒適性外,前排座椅的角度也比高爾夫這些MQB車型更舒服,似乎是做了更本土化的改進?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車內空間和後備箱都比老朗逸明顯更大。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打孔真皮座椅除了最低配「風尚版」外都有配備,質感不錯。另外大眾一直被詬病的用起來超級麻煩的旋鈕式調節座椅角度也改成了正常的扳手式了。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咳咳,到了轉折時刻,前面都說了各種好話,消費者看重的地方朗逸PLUS都做得不錯,但消費者不看重的地方,也節約得很「到位」。

這輛車的真皮座椅不錯哈,多功能方向盤還帶定速巡航哈,你能猜到這個方向盤竟然不是皮質,是塑料包裹的?正常邏輯都是先解決真皮方向盤,再解決真皮座椅吧。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換擋桿的順滑感,旋鈕的手感,竟然比同品牌的精品小車POLO要差一些。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空調出風口竟然沒有獨立的風量調節旋鈕。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儀表臺和門飾板上這些“按照慣例應該是軟材質”的地方,實際上是硬材質。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全系標配LED大燈,但中低配都不提供自動大燈控制。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像這些小位置的用料,也略顯粗糙,明顯比高爾夫這些同為MQB平臺的車差了點嚴謹。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像發動機蓋沒有用液壓挺杆,後備箱蓋板沒有提手只靠個洞來打開這些小細節就不多說了,我怕被追殺……另外全系沒有後排中央扶手(老朗逸高配有)。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問題來了,和高爾夫、速騰比,朗逸PLUS足夠精緻嗎?不夠精緻。有情懷嗎?還真差了點兒德國工藝情懷。但會影響使用嗎?不影響!

發現了沒有?朗逸PLUS上節約的地方都是一般消費者不看重的,只有老手才容易注意到的地方。換擋手感?按鍵手感?方向盤手感?不那麼重要啦,乘客又看不出來,哈哈哈。

開起來呢?

朗逸PLUS上新的1.5排量發動機和老款1.6開起來動力區別不大,聲音倒是比老的1.6難聽些,在2500轉-3000轉加速時聲音會變得乾澀,但低於這個轉速和高於這個轉速都正常,但據說很省油,工信部綜合工況油耗5.5L/100km(老款1.6是6.1L/100km),總的來說這個1.5悠悠開是可以的,追求什麼加速感就算了。1.4T+7速DSG的開起來才爽,油耗還比1.5低一點點(工信部綜合工況油耗5.4L/100km),只比1.5+6AT貴7000,要是我絕對買1.4T的。

轉向和懸掛相比於同為MQB平臺的高爾夫,沒高爾夫那麼厚實緊繃,呈現較為輕鬆的駕駛風格,方向更輕,懸掛也更軟,80以下走走,隔音似乎也處於同一水平(沒跑高速),總體來說屬於濾震較好,底盤較厚實的。懸掛相比老朗逸那是提升太多了,雖然都是非獨立後懸掛,走在粗糙路面和細碎顛簸時過濾表現要好出太多,隔音也有改善。(咳咳,我一直認為老朗逸底盤舒適性和隔音不咋樣)

最後,朗逸PLUS超越了老朗逸沒有?

我認為是從顏值、尺寸、舒適性各全面超越了老朗逸的。配置上很有戰鬥力,LED日行燈、LED大燈、電子手剎、自動駐車、後排出風口都是全系標配了。當然價格也比老朗逸貴一截。根據本地的價格信息,同配置成交價比老朗逸貴1.5萬元以上。所以目前看來朗逸PLUS並不是取代老朗逸,而是作為比老朗逸高半級的車型存在。

朗逸PLUS1.5:指導價比老朗逸 1.6貴6000,加上老朗逸的14000優惠後,到手價比老朗逸貴了2萬。

朗逸PLUS1.4T:指導價比老朗逸 1.4T貴3000,加上老朗逸的14000優惠後,到手價比老朗逸貴了1.7萬。

有比同級堂兄弟高爾夫和速騰更好嗎?

這個要分兩點看,朗逸PLUS更大氣了,空間也更大更實用,開起來更輕鬆,舒適性、三大件也基本和高爾夫保持一致,功能配置也更實誠,質感和細節相對來說要粗糙一點。總的來說,是比高爾夫和速騰更討好中國消費者了。

購買建議:

預算充足優先選1.4T

朗逸PLUS1.4T+7速DSG 同配置只比1.5+6AT貴7000,印象中是大眾系裡差價最小的,可以看出朗逸PLUS有意主推1.4T版本,和主推1.6的老朗逸形成區隔,防止產品打架。總的來說,預算足夠的話買1.4T,動力足太多,油耗差不多,比較划算。

1.5手動擋系列性價比較高

1.5的手動擋和自動擋差價達到1.5萬,配置差異卻很少,偏好手動擋的話入手12.79萬的1.5MT舒適版,或者最低配做業務用車也不錯。

再度拉皮還是真升級?朗逸Plus真的PLUS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