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大家好,我是那岩,欢迎来到科技美学。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魅族和小米作为国内手机厂商的一对欢喜冤家,这几年来却走向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小米一路稳扎稳打,逐渐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步,而魅族则由于各种原因销量大减,不得不重新改变策略。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代表了小米正代最高端的小米8透明探索版和魅族归来之作的魅族16th,到底二者之间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不同呢,就让我们看看今天的对比测评。

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上,魅族16th采用的是类似于三星上下对称的全面屏设计,按版本不同分别搭载了6英寸和6.5英寸的三星amoled屏幕,分辨率同为2160x1080,这给刘海屏层出不穷的国产市场带来了一股清流。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三星产品的曲面屏可以在视觉上淡化左右边框带来的不适,魅族的平面屏幕很明显没法利用这点。不过既然是黄章归来之作,魅族16th还是带着那种匠人最初始的倔强:你觉得边框太宽不好看,我就给你直接做窄。事实证明他做得不错,左右边框的宽度只有1.43mm,上下边框也做到了7mm的宽度,正面看起来有种对称而和谐的美感。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后盖是一块经过七层蒸镀技术形成的曲面玻璃。放在正中间的竖置双摄稍稍突出,下方是独创的环形闪光灯,整个后盖正下方还是那个熟悉的“MEIZU”字样。

亮面金属的边框和后壳结合相当完美,无论是观感还是触感两者都相差无几,形成了良好的过渡。正下方从左到右分别是耳机接口、type-C接口和扬声器,值得一提的是,扬声器可以和屏幕顶端的听筒形成双声道。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下面我们感受一些双立体扬声器和单扬声器的区别: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实际播放时可能由于设备限制没办法表现出来,魅族16和htc的双扬声器设计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更大的声场,并且在玩游戏时可以更清楚分辨声音的方向,同时也不会因为手掌的遮挡而错过关键信息。

小米8透明探索版在设计风格上和魅族大相径庭,正面搭载的是一块大刘海屏,。虽然平时大家都时不时调侃一下刘海屏,但这次的刘海屏可是给3D结构光模组留下了空间,这才使得小米8透明探索版有底气称自己为安卓首款“Face ID”机型。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边框处理上小米反而是和魅族有异曲同工之处,亮面金属的边框摸起来手感和魅族16th较为相似,下边框从左到右分别是扬声器、type-C接口、扬声器,相比魅族16th少了耳机接口,侧边上红色的电源键成为了一个小亮点。

当然了,关于这个手机,我们最关心的还是在背部。背部的双摄像头选择竖向放置在了左上角,同样稍稍突出于背部的平面。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整个背壳采用的是半透明的四曲面玻璃,从边框不透明部分逐渐往中心透明部分过渡,直到上方正中心可以清晰地看见手机内部的电路板,让上手的人感受到极强的科技感。

当然后来通过拆机也发现,它为了好看而设计出来的装饰电路板,然后贴在主板的塑料盖板上。毕竟真的元器件是不可能这么排列出来给你看的,还需要考虑散热和内部功能的实现。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总的来说两家的新款旗舰都相当地夺人眼球,不管你拿着哪一台上街都会引来路人注视的目光。按照科技美学的计算方式,魅族16th的屏占比为86.4%,魅族16th Plus更是提升到了87.4%,而小米8透明探索版稍低,只有84.3%。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魅族16th正面超高的屏占比相对于小米8透明探索版来说是个很大的优势,配合对称的设计显得十分美观。而小米8透明探索版的背面才是重点,在半透明玻璃背板的衬托下电路板显得相当惹眼,可惜是个背影杀手。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硬件配置与特性

硬件配置的选择方面两家都精益求精。小米一向和零件生产商关系不错,良好的合作使得小米基本不会担心零件问题,而魅族由于一直被诟病使用联发科处理器,这次也是下定了决心使用骁龙处理器来补足性能方面的短板。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基本配置上二者还是比较接近的,同样使用了高通骁龙845和Adreno630的组合来保证性能,内存方面魅族16th依版本不同有6G到8G内存、64G到256G存储的多种选择,小米8透明探索版则是8G+128G的组合。

两者追求的都是行业内顶尖的配置,这些方面自然是没什么大的出入。但两者作为个性鲜明的新科旗舰,在细节上也有着各自的亮点和不同。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在解锁方式上,魅族16th系列搭载了最近火热的屏下指纹技术,而小米8透明探索版为了凸显出后盖透明的科技感,也选择去掉了原版的后置指纹,换上了屏下指纹。但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小米8透明探索版还使用了3D结构光技术,多了一种解锁方式。

魅族16th超窄边框屏幕看起来相当纯粹,并且还非常自信地支持了白色前面板的选配,在额头塞下多个处理器的情况下只有前置摄像头一个开孔,保证了白色面板的完整性。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魅族th16内部还搭载了mEngine2.0横向线性马达,让震感更加真实。同时还定制了“水冷散热铜管”,虽然在我们看来这个“水冷”的定义还有待商榷,但就算只有铜管本身散热,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冷却方案。

其中我们比较关心的是屏下指纹技术,这两个手机厂家不约而同地搭载了屏下指纹技术还是让人十分期待,我们现在就对比一下两者的体验情况。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经过测试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指纹识别整合得还不错,解锁速度几乎一致,两者在亮屏进入桌面时动画效果有所不同,但从按下手指解锁到完全进入桌面的速度在伯仲之间。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当然了,和VIVO NEX相比的话,由于VIVO在前几代机型中有过多次尝试,在这个方面的经验更充足,所以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在速度上VIVO NEX比魅族16th和小米8透明探索版更快。

拍照录像

摄像头配置上,小米后置的1200万双摄像头使用的是索尼IMX363处理器,魅族的双摄则是选择了更强悍的IMX380+IMX350的搭配,堆料还是很足的,下面我们就把它和几台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机型做对比。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首先我们来看这组建筑样张,其中小米8和VIVO NEX都得到了亮度较高的照片,VIVO表现最好。一加6和魅族16th的样张相比前两个更暗淡。

再来看看第二组建筑的样张,整体观感上还是VIVO NEX最出色,魅族16th表现一般。解析力上一加6凭借着高像素的优势获得领先,其他机型都相差不大。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在逆光条件下,魅族16th整体相比其他三台机型都有一些差距,同时防炫光方面和米8差不多,出现了明显的炫光。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拍摄植物时,NEX依旧表现最好,米8紧随其后,魅族16th和一加6在通透性上还是稍差一些。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人像部分四台机器都出现了抠图的痕迹,主要集中在脖子和云台附近。相对来说一加6表现最好,NEX的过度美颜显得不太自然,小米和魅族的表现相差不大。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前置摄像头自拍方面,NEX得益于一直以来对自拍的优化,表现得好看且自然。小米8的表现中规中矩,魅族16th磨皮和美白稍稍有些过头,而一加6照片中模特的脸已经有些蜡黄。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看到这里,对魅族16th抱有期待的同学们是不是有点失望,不过不用担心,接下来的夜景才是魅族16th的主战场。

城市夜景下魅族16th的亮度比对比机型高出一个档次,暗部细节的表现十分优秀,并且在提高亮度的同时画面十分纯净,噪点控制较好,与对比机型拉开较大了差距。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夜晚道路上的样张和上一组差不多,魅族色彩还原做得不错。对比机型或多或少地偏黄,米8的标志牌甚至已经变成了橙黄,但魅族还是还原了车辆和灯柱的颜色,墙上的细节也是魅族更胜一筹。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再来看这一组傍晚的花丛的照片,魅族16更通透,在光线不充足的情况下还是可以拍出较鲜艳的颜色,并且在解析力和噪点控制上远胜于其他三台机器。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拍照方面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我们再来看看录像方面这几台机器能不能够延续自己的表现。

画面色彩,NEX色彩表现依旧更鲜艳,而转到大光比场景下,一加6宽容度明显更高,暗部的树叶部分也可以看得较清楚,此时魅族16th的暗部细节已经黑成一片。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在移动拍摄的环节,走路的情况下没有明显差距,在速度加快到跑步时,魅族晃动最厉害,其次是NEX和小米8,而一加6这个环节表现最稳。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前置摄像头录制时魅族16th和小米8表现都中规中矩,而NEX的前置摄像头视角较广,可以拍摄更多的内容,一加6则正好相反,视角较窄。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夜间环境下,米8亮度最高,但噪点很多,观感较差,而魅族16表现不错,虽然亮度低于米8,但画面纯净度高,观感比较好。

在拍摄路灯的情况下也差不多,魅族总是可以在保证亮度够用的前提下压制住噪点,保持画面的纯净。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夜间录像魅族16th在测试期间还出现了几次对焦拉风箱的情况。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最后的对焦测试环节上,白天的对焦表现基本一致。而到了晚上就显示出了一些差距,小米8和NEX表现较稳定,魅族偶尔对焦反应较慢,并且从近景快速转到远景的情况中会出现拉风箱的状况,一加6在最后从近逐渐到远的测试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不过持续时间要更久。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魅族16th在拍摄方面个性鲜明,优缺点都十分明显。缺点在于魅族16th在白天表现较差,宽容度和防抖方面都不如对比机型。到了夜间,魅族才显现出了优势,除防抖和对焦没能控制好外,从亮度、纯净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夜间的拍摄魅族16th在对比机型中排名第一。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续航测试

电池容量方面魅族16th和魅族16th plus的电池容量分别为3010mAh和3640mAh,小米8透明探索版则比普通版少了400mAh,只有3000mAh。接下来我们看看续航测试的结果。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视频播放的测试三台机器差距不大,用电量都在15%左右 。

网页浏览环节魅族16th用电13%,16th plus和小米8透明探索版一样用了11%的电量。

到了游戏部分,魅族16th消耗略大,使用了27%的电量。魅族16th plus和小米8透明探索版分别消耗了25%和24%。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而一小时录像的用电情况和游戏方面表现正好相反。魅族16th用电量最少,只用了24%的电量,魅族16th用了26%的电量,而之前一直用电最少的小米在录像环节反而消耗了29%的电量。

最后16thplus得益于稳定的表现和大容量电池剩下了最多的23%的电量,16th和小米8同样剩余电量21%。可以看到魅族16th的耗电量相比其他两个机子还是较多的,但在录像方面反而最省电。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发热情况上游戏时从16th到16th plus再到小米8探索版温度逐渐降低,温度相差大概在一度左右。录像环节三个机子的温度差异不大。

充电方面由于上都搭载了快充技术,在充电速度上也拉不开太大的差距。半个小时魅族16th和16th plus分别能够充到50%和52%的电量,而小米8透明探索版只能够充到43%,不过小米后程发力,在一小时时已经追回了差距并反超充到88%,此时魅族16th和16th plus分别只有84%和87%。

魅族16th/Plus 小米8透明探索版 对比 vivoNEX 一加6

最后小米以最快的速度充满了电量,而魅族16th plus由于搭载了大容量电池,只能落在最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