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与其说巴菲特遗憾错过了亚马逊,不如说他成功躲过了亚马逊

与其说巴菲特遗憾错过了亚马逊,不如说他成功躲过了亚马逊

不要投资自己不懂的东西。但很少有人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所谓“不要投资自己不懂的东西”我觉得有两层含义:

第一,人的认知能力非常有限,能懂的东西非常少。

所以能把非常有限的几件事、几十家公司琢磨清楚就很不错了。妄图横跨行业广泛研究各种公司和股票,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第二,当你不懂自己在做什么的时候,你就没法经受住市场的波动。

还是举腾讯股票的例子,如果有人回到2010年,给我几十万腾讯的股票,我有多大可能性拿到2018年呢?我觉得概率是非常小的。

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我这几年才开始懂腾讯是一家怎样的公司,而之前这家公司对我基本是非常模糊的。那么当它的股票涨跌的时候,我必然会出现信念上的动摇,可能很快就想止损或者由于盈利了赶快跑了。

就像段永平说的,8毛钱买网易的人很多,拿到100块再卖的可能只有他一个。这种信心和信念来自于什么呢?正是来自于段永平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所以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巴菲特为什么错过了科技股和亚马逊?或者说,为什么他什么也没错过?答案应该很简单明了了:巴菲特并不需要捕捉到全世界每一只牛股,并不需要搞懂世界上每一家公司,并不用抓住每一个赚大钱的机会,也能成为巴菲特。

甚至我们应该说,只有知道自身的局限性,只有深入地把有限的几件事情搞懂,只有恪守自己的能力圈,才有可能成为巴菲特。否则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水中捞月罢了。

对于真正懂亚马逊的人来说,长期持有亚马逊的股票并不是风险。但对于对科技行业一向没什么感觉的巴老爷子来说,亚马逊股票可能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来看看他自己是怎么说的吧,他说:

“事实是,我从一开始就关注亚马逊,我认为亚马逊首席执行官贝佐斯所做的是近乎奇迹的事情,但问题是,如果我认为某件事将会是一个奇迹,我往往就不会下注。所以,未来我还会错过更多的东西。”

这句话是多么“典型的巴菲特”——贝佐斯创造的亚马逊绝对是一个奇迹,但奇迹的定义正是在于极高的风险和极高的回报,这并不是巴菲特的投资风格。

所以与其说“巴菲特遗憾错过了亚马逊”,还不如说“巴菲特成功躲过了亚马逊”。因为做投资最重要的就是恪守自己的原则,否则要原则又有什么用呢。

我想,这就是巴菲特教给我的一件最重要的事。

在这个信息爆炸,杂音众多的时代,我们总在盯着利益最大化的地方,总害怕自己又错过了什么。但实际上,找到自己的原则、践行自己的原则,然后长期、反复地恪守自己的原则,才是真正让我们进步与自由的方式。

长期的盈利模式才是投资所要自始至终践行的,没有自己的盈利模式,犹如市场上裸奔的皇帝,总认为自己高高在上,没有任何风险意识,最后却是一败涂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