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舊時山西北路梆子藝人“十三旦”,是怎麼出名的?

545288856875


喜愛山西戲曲的戲迷都知道,山西戲曲有四大梆子,而山西北路梆子就是其中一個,因形成於山西北部而得名。“十三旦”是山西北路梆子舊時著名藝人侯峻山的藝名。



侯峻山生活在19世紀中後期到20世紀初,活了82歲,那是一個社會動盪、民不聊生的時代,但侯峻山卻通過自身的努力,在戲曲道路上達到了很高的高度,被人們稱作梆子戲的一代宗師。據說,侯俊山9歲時進了河北張家口的山西北路梆子戲班,開始學習旦角,進而在張家口、大同一帶演出;13歲時,侯俊山出科併成為頂樑柱,“十三旦”的藝名傳遍河北、山西北部一帶。



說到真正出名,就如現在的很多唱歌的藝人一樣,一定要在北京首都體育館、“鳥巢”開演唱會,或在香港的紅磡體育館開“個唱”,這樣才能證明自己在演藝圈的地位與成就。作為當時國內最重要的兩個城市——京城和上海,侯峻山是必須要去的,而且當時的統治慈溪太后和光緒帝也要聽他的戲,於是乎他就去了。他天資聰穎,加上技藝超群,唱、做、念、打樣樣精通,結果是自然的,他名聲大噪,得到了民間和官方的一致認可。

天時地利人和,他依然在努力,在當時最繁華的都市——上海,上海百代公司專門為他錄製了唱片。之後,他把山西梆子的精華融進了河北梆子,開創了唱腔風格獨具的京梆子。同時,他又不忘參加賑災義演,名利雙收。



從小到老,侯峻山一直都是很紅的演藝名家,為中國戲曲文化的發揚、傳承做了很大的貢獻。目前,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北路梆子,依然流行與山西、河北北部一帶,受到當地人的歡迎。


太原晚報


中國的國粹是戲曲,雖然在歷史的演變中出現了非常多的劇種,但是都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精華,每當濃妝豔抹,扮相一上,站在舞臺上的時候就是最迷人的。戲曲是中華民族偉大的藝術,裡面蘊含的不管是唱戲的法子還是畫本里面的道理都是奇妙無比。

山西地帶一直流穿的就是晉劇,在這個流派裡面,曾經有一個人,真的是享譽中國,風姿高潔。這個人就是侯俊山 ,他生於1854年,那個時候的中國已經是日落西山,但是文化藝術依然非常的活躍,人麼在古老的藝術和新的事物之中不斷的吸取和開發新的東西,而侯俊山不僅晉劇唱的好,還是河北梆子的創始人之一。才華世無雙。
侯俊山自幼學習晉劇,天資十分聰穎,後來經過名師相傳,唱唸做打俱佳,旦行及紅、黑、生、醜均臻於上乘。清末民初時,北京演藝界梆子腔鼎盛,名伶輩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推“十三旦”侯俊山。著名的國家的勇士魯迅先生更是說:“老十三旦七十歲了,一登臺,滿座還是喝彩。”


山西新鮮事


“十三旦”,藝名,他自幼開始學北路梆子,原名侯俊山(洪洞人),在太原喜字科班學戲。13歲扛正樑,成為名噪一時的紅角,“十三旦”的藝名不脛而走。後來,他常去宮廷為帝后獻藝,深得西太后慈禧和光緒的賞識,被賜黃馬褂,賞六品頂戴。他首創而唱紅的《小放牛》取材於晉北等地,不僅平民百姓喜歡,而且帝后及王公大臣們也交口稱讚,清大學士徐桐麟曾讚譽“狀元三年一個,十三旦蓋世無雙”。

像“十三旦”有這樣藝名的藝人們,什麼時候進入的梨園行,以及他們成名於何時,一看藝名就知道答案了,比如“十一生、十二紅、十三旦、十三紅、九歲紅”等名角的藝名,都是根據他們學藝或唱紅時的年齡起的。9歲唱北路梆子出名的高玉貴被稱為“九歲紅”。他自幼跟著舅父“九條龍”學藝。他的爺爺“茭杆紅”、外祖父“絳州旦”、父親“靈芝草”曾在北京搭班唱戲,進過紫禁城。五人在北京素有山西梆子“五仙”之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