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国足协失败的U23政策,毁了联赛,毁了球员,还有必要进行下去吗?

很咸的糖


U23有没有效果,这一场输给沙特的比赛不是最好的校验标准。

虽然输的有点遗憾,但是我们还是看到U23新政之下的年轻人进步和成长。黄紫昌、韦世豪等等这些在联赛中获得一些上场机会的球员在亚运会赛场上打出了令人惊喜的表现。尤其是小组赛,进11球、失1球的惊艳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说U23新政一无是处,肯定是没有道理的。主要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这是U23新政带给中国足球好的一面,但是在另一面,U23强制推行下去的政策到了各支球队中经常会出现畸形的情况,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应付政策而走过场,一些年轻人没有真正获得锻炼机会,另外一些年龄超过U23的,一旦在联赛中刚刚崭露头角,之后到了24岁,他可能就会被球队边缘化。没有政策的光环,24岁或者以上的球员,就失去了保障,慢慢就成为看客。然后下一批U23再顶上,再又一大批会被抛弃。

有消息称,亚运会之后,U23新政将会从中超消失,推行了一年多的政策,这么就要夭折了。

中国足球不怕走弯路,但就怕走错路,弯路只要大方向是对的,终归还是能到终点,但是错路只能越走越错,越走越远。U23到底是弯路,还是错路,不是因为一次大赛输球就下定论,需要论证,而不是拍拍脑门就决定开启,拍拍脑门就决定关闭,这种随意而为的人治,才是中国足球目前最可怕的现象。


跳球


有些意外的从亚运会上早早出局,大家的心理都不好受,发点牢骚也没什么。但是在输球之后,就立刻来质疑联赛的U23政策,仿佛也有些盲目。

其实不光是在网上大家对这项政策有争议,在圈内,大家也在讨论这项政策的好与不好。那么为何上面会出台这项争议非常大的政策呢?因为前些年,我们的青训培养做的是有问题的;当我们的各级国字号在亚洲层面成绩节节败退,有时候连亚少赛、亚青赛都进不了正赛时,这引起了大家的恐慌。

当我们的联赛随着高投入正奔着世界第六大联赛走,联赛进步却未能带动国字号成绩提升时,出台以帮助年轻球员成长,在高水平竞争中获得更多出场机会的政策初衷是好的。通过这两年,有部分年轻球员也确实抓住机会,已经在各自球队成长为球队的核心球员。

但是客观的说,已经快两年了,但是大多数U23球员到目前为止,跟所在球队同位置的老大哥们相比,实力还是有差距的。如果说去年各队也就是每场上一个U23,大不了开场浪费一个换人名额,对于各队的影响还没有那么大的话,那么今年开始执行“外援登场人数和U23登场人数相等”的政策,间接导致今年的联赛,很多队在比赛最后时刻连换两个U23去应付政策时,其实已经影响到中超联赛的观赏性和激烈性,让一些世界级名帅在临场调整受到了限制。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受到政策保护,年轻球员的市场行情、合同都在迅速往上蹿。当原本是扶持中国足球的青训政策成为生财之道,让这群年轻球员很轻松的就可以成为千万富翁,他们还有多大的意愿去继续提升自己呢?

当一项政策有利有弊,确实可以帮助到中国足球,又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时,我们不应该一竿子就把这项政策打死,也不应该在某一两场比赛之后,就盲目的叫好。有利有弊且有着很好的初衷,就意味着在大方向没问题的情况下,接下来在执行和操作的过程中,还有调整和改进的空间。

95年的球员,他们离政策保护期只剩下3个月了

接下来该怎么调?是传闻中的U23打中超,U21打中甲,U19打中乙?还是有关部门在酝酿什么大招?总之无论接下来联赛要怎么调,但愿这一次有关部门可以把眼光放的长远点。毕竟急功近利得不偿失的痛,过去在中国足球身上已经发生过很多回了,那就别再让类似的画面重演了。


刘思远


联赛中,U23方案对错与否暂且不谈。

由U23球员组成的亚运男足队输球了,也意味着联赛中U23方案将继续严格执行;如果亚运男足队赢了,也许联赛中U23方案可能会被取消。

原因何在?

输球了,推出U23方案的足协和专家面子肯定没了,如果这时候取消该方案,则等于承认他们失败,那么权威(也许仅仅是自我认定的权威)将不复存在,后面管理更加难,这是官场和职场大忌,所以为了面子和权威,必须不承认失败,在找了替罪羊之后,必将坚持联赛中U23方案。

赢球了,推出U23方案的足协和专家一定弹冠相庆,完成了任务,也证明自己远见卓识,权威陡然而增。当然,U23方案实际是拔苗助长方法,已经到了怨声载道的地步,足协和专家当然知道。在赢球情况下,没了任务压力,又捞足了面子,可能会“多方听取意见”、“综合考虑”,然后顺应民意,放松乃至取消U23方案。

这就是官场和职场逻辑思维。放在体坛,还可以套用在刘国梁是否能够重新上位的问题上。国乒输球,刘国梁继续失业。国乒赢球,刘国梁还有可能上岗。


君临望江楼


U23男足从亚运会上有些莫名其妙的出局后,对于联赛U23政策的质疑声,也再一次的不期而至。

不过关于U23政策的讨论,我觉得还是应该更为理性的去分析。这项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毕竟我们的联赛的精彩程度和激烈性,已经得到了保障;让更多的年轻人在这样一种高节奏,强对抗的联赛里多踢比赛,确实可以帮助他们成长。而在这两年,也确实有像何超、刘奕鸣这样的年轻人,通过政策获得出场时间后已经成长为球队的核心。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绝大多数的U23球员依旧是靠政策保护得到的出场机会,他们的实力跟同位置的老大哥们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这其中也包括代表国足打过12强赛的邓涵文。论能力,他显然不如张琳芃打右边;只不过因为政策保护,需要给他腾一个位置,张琳芃只能收到中间,去跟梅方、冯潇霆竞争首发中卫的位置。

如果只是一个U23或许还好办,但是现在每场比赛,各队在不愿意舍弃外援的情况下,不得不上3个U23,很多球队选择比赛最后时刻连换两个U23去应付政策时,整个联赛的观赏性、激烈程度都出现了下滑,很多教练的临场指挥也受到了一些影响,这就是U23政策受到诟病的地方。

当U23政策并没有给我们的国字号带来特别明显的提升,这项政策接下来还会调。至于是不是传闻中的U23、U21、U19去打联赛,只能说可能性很大,但一切还都说不准。


搜达足球


U23新政是否有用也不能光看这次U23国足能否取得好成绩来判定,实质上就是本届亚运会取得冠军也与足协推出的U23新政,毫无关联。

相反,恰恰是本次亚运的U23球员的抽调,对于中超联赛的精彩程度提升不小。因为本次U23国家队的抽调,让恒大、上港、国安、鲁能等队可以享受U23球员抽调后的“新政”,不难看出此“新政”顿时让这几个球队焕发出勃勃生机,看上去这几支球队更像运转正常,球员轮换更趋合理,球队水平顿显提升。

第二,都说U23国家队水平低下,与他们参加比赛少有关,实质上这是一个欺骗广大球迷们的一个伪命题。正解应该是因为U23球员的水平低下所以参加不了高水平的比赛。现在,足协出台U23新政,逼迫俱乐部让这些水平低下的球员上场比赛,这是典型的拔苗助长行为,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必定会招致现实的冷酷打击。

第三,要培养U23以下球员,国家完全可以为此设立一个联赛制度。比如,中超以下联赛规定使用一定数量的U23球员;比如,球队的预备队比赛必须使用U23球员;比如这样的预备队比赛成绩可以适当计入主队联赛排名等等。让他们能在比赛中全身心的投入,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要么十几分钟被换下,要么还有两分钟才被换上。这样的用人制度,既影响球队正常运转,又没有起到U23球员锻炼价值,真正影响到的是让中国足球与世界足球越走越远。

当U23国家队作为东道主在亚洲锦标赛被淘汰出局之时,当本届亚运会再一次被羞辱淘汰之时,不知我们的足球管理部门是选择变本加厉的U23联赛的“新新政”?还是能改弦更张,修正自我,让足球规律主导足球事业?事实多次证明,中国足球只要能谦虚的、好好的向足球先进发达国家学习,从娃娃抓起,何必年年自找麻烦般的瞎折腾。





寅弘


其实关于U23政策我早就说过很多次,这是一种揠苗助长的方式方法。现代足球发展至今,早已经不是摸索阶段了。已经拥有了非常成熟的培养机制和体系,足球已经形成了自己规律,我们哪怕照搬过来,一直坚持下去也不至于到今天这种地步。



可现在我们依然还是拍脑门决定,或者为了眼前的成绩去强行出台一些违反足球规律的东西。更可笑的是为了坚持自己的错误必须用更多的错误来掩盖。比如说亚运会抽调U23,在联赛中他们觉得取消U23政策朝令夕改不好(这次竟然能认识到这点)然后出台了一系列复杂的规则去弥补这个错误,其实这时候联赛已经做不到最基本的公平可言了。完全不知道他们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前一阵我参加过一次调研会议,某领导带着一群初出茅庐的学生,他可能是博士或者是研究生导师。这帮大学生根本就不懂足球,然后他们提出一些想法和对足球的看法业余的令人发指。我在想真的要让这样的一群人来管理中国足球,来出谋划策吗?那岂不是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踢球是救不了中国足球的。


球员王伟


这是主教练的问题!上半场对方进第二个球已经可看出我们的漏洞在哪,教练却没有呼应一下,球队也就没有太大改观或换人,等到对方打入第三球就基本上宣布出局了。我们的球员阅读比赛的能力太差。高准翼还算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却被别人耍弄,打成了筛子。


友益多


又成了失败的政策??之前小组赛把新政策吹上天的媒体大把,一输然后就马上怪到新政策。问问你们这些做媒体会不会无条件坚持让自己小孩踢球??大环境就是如此,体制就是如此,不用找人甩锅,有一天不用为小孩的就业发愁,不用为小孩成绩发愁,每个小孩能够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发挥成长,那时中国足球自然就会腾飞。


家有小结枸


四个丢球如出一辙,教练组怎么准备的?临场调整在哪?被小两岁的对手按在地上胖揍,无能为力……虽然对手大比分领先后有所收敛,我们追回三球,但这种虽败犹荣更可怕。他会给足协,某些主管领导,部分无良媒体提供一块遮羞布,最少不让他们全裸……至于,是遮脸还是遮屁股,无所谓了,因为他们的脸和屁股没啥区别。赛前豪言万丈,开赛形势一片大好,关键场次遗憾落败……多么熟悉的剧情,一遍遍,一次次,除了总结留给中国足球的时间不多了,足协还能干嘛!急功近利,倒行逆施,完全不顾足球自身规律的折腾到死,中国足球死鱼于人祸。期望中国足球出成绩,只能奢望天灾了……


赵坤140278226


现在来看,U23的政策是对的。中超联赛里有很多世界级的球星,能与这些球星对弈,本来就是一个认识自己和提高自己很好的机会。U23的球员,能在俱乐部站稳脚跟,也是球队对球员能力的认可。至于成绩,没有想的那么快,现今的U23政策,应该继续下去。中国人应该相信中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