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厚积薄发 南昌LED产业领跑全球

凭借硅衬底LED技术优势, 南昌已建成LED全产业链研发、制造和应用基地

厚积薄发 南昌LED产业领跑全球

晶能光电生产车间

每到夜晚,在穿城而过的赣江两岸,近300栋建筑同时上演LED灯光秀,流光溢彩。

“按原计划,灯光秀的LED灯全部使用进口产品,但我们的技术团队有优势,就想尝试下。”晶能(江西)光电有限公司CEO王敏说,经过争取,企业承担了其中难度最大的高楼部分。事实证明,在这场“高楼上的世界竞争”中,“南昌制造”毫不逊色。晶能光电的核心技术团队——南昌大学江风益科研团队“十年磨一剑”,成功研发“硅衬底LED技术”。立足这一技术优势,南昌已经建成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LED全产业链研发、制造和应用基地。

在国际大厂逐步退出和沿海LED(半导体照明)企业寻求梯度转移之际,南昌正凭借硅衬底LED技术优势,由技术高地向产业高原迈进。

研发“中国芯” 南昌打破国际垄断

作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和国家“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南昌在数十年间已积累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LED产业链。

虽然LED产业在南昌已经进入繁荣时期,但繁荣背后却是多数企业和资本的低效率。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CEO王敏说,在硅衬底技术出现之前,全球的半导体照明技术一直被美日垄断。

2007年开始,晶能光电在南昌高新区建立了硅衬底LED材料与芯片制造基地。8年后,来自晶能光电的核心技术团队——南昌大学江风益科研团队“十年磨一剑”,研发出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荣获2015年度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成为全球第三条蓝光LED技术路线。

在彻底打破日本公司垄断蓝宝石衬底和美国公司垄断碳化硅衬底半导体照明技术,排除了国际LED巨头过去十多年来精心埋下的专利地雷之后,南昌拥有了打开全球千亿美元级市场的“金钥匙”。

从此,中国LED产业拥有了一颗纯正的“中国芯”。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格局也自此重新定义。

打造强磁场 LED企业纷至沓来

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的“裂变式”扩张后,南昌LED产业链已日趋完善。

“硅衬底LED技术主要应用在移动照明、手机闪光灯、汽车照明、紫外LED等高端市场上。”晶能光电副总经理邵文良向记者表示,目前,手机闪光灯每月出货量已达到1000万片,主要提供给中兴、华为、联想等国产手机厂商;汽车照明已应用于知豆、江铃等新能源汽车,在后装市场的出货量位居国内前列;紫外LED产品已大量应用于美甲;户外照明领域中,硅衬底LED光源应用被推广到世界多个地区。

自2014年9月南昌市第一家LED封装企业落户投产至今,以欧菲光、兴飞科技等为龙头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以晶能光电、晶和照明等为龙头的LED产业;以菱光科技、一元数码等为龙头的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纷纷入驻南昌。

目前,高新区、经开区是“南昌光谷”的主战场,高新区光电及通信产业集群已超400亿元规模,经开区光电产业集群已超300亿元规模;昌东工业区电子信息产业升级达产后产值将超过百亿元。至此,“南昌光谷”雏形已现,2018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力争突破千亿元大关。覆盖LED衬底、LED外延、LED芯片、LED封装和LED应用各产业环节的企业,让南昌在国内半导体照明产业中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打通上下游 全产业链初具规模

南昌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强攻产业、决战工业”的战略,将加快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列为“一号工程”。由此,南昌迈开了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步伐。

随着硅衬底LED技术的突破,南昌已经成为全国极少数具备外延炉制造、MO源、外延片、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显示屏、照明产品全产业链的城市,南昌LED产业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

对于更多的LED上下游企业来说,南昌已成为一片LED产业的“热土”——2016年8月,鸿利光电LED产业基地项目投产;2016年10月,欧菲光产业园新型薄膜感应器及模组项目投产;2016年11月,凯迅光电LED及太阳电池产业基地项目投产;2017年3月,芯诚集成电路产业园项目投产;2017年12月,彩虹集团LED外延及芯片生产项目签约……从上游到中游再到下游,LED全产业链已初具雏形。

在硅衬底LED技术高地上,如今已经聚集了欧菲光、航天通信海派手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南昌硅衬底LED产业链已经形成了以“晶能光电-晶瑞光电-中节能晶和照明-绿野汽车照明”为主力企业的高端LED产品线,还在不断变长、不断变强,并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

完善产业链 布局高端产品研发

“硅衬底LED技术”因其良好的散热性能和发光品质,被业内人士称为“就是为大功率照明的高端市场而生”。在实施产业化的过程中,晶能光电将照明产品研发聚焦在了汽车照明、手机闪光灯等LED应用的高端领域。

硅衬底LED在照明领域市场上表现不俗。在手机闪光灯应用领域,晶能光电是国内出货量最大的生产企业,去年增速达300%。在汽车前照灯应用领域,应用硅衬底LED技术的江西省绿野汽车照明有限公司2016年11月投产,该公司具备年产50万台(套)整车LED车灯及LED光源模组的能力。在移动照明领域,中国每2个出口的手电筒中,就有1个使用了硅衬底LED灯珠技术。此外,硅衬底紫外LED产品已在3D打印等工业固化领域有了大量应用……

如今,LED光源技术做强了,芯片控制技术也不落下,南昌LED产业链正朝着日趋完善的方向靠近,正是由于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势必会吸引更多相关企业进驻。“当地政府给出各种优惠政策,但现在这些并不是吸引企业落户的唯一原因,产业生态集群成为最重要的因素,这个质变将会越来越显著。”相关企业人士如是说。(南昌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高学斌 文 杨紫韬 图 实习生 解文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