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1936年山东最大的一场喝喜酒,全国也是数一数二,至今难超越

看到这个题目,诸君一想,不是将相府,就是帝王家,否则没有谁有这么大的排场!其实将相几乎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动静,也有个别差不多这么办的,结果没多久被砍头了。帝王有这声势,但一茬接一茬地换,严肃的政治氛围让老百姓无法参与,没法身同感受喜庆和热闹!

1936年山东最大的一场喝喜酒,全国也是数一数二,至今难超越

这就是千百年来"平民皇帝"、"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的后代衍圣公的婚礼。1936年12月16日(农历十一月初三),孔府里最后一次盛大婚礼,就是今天要讲的孔德成的大婚。新娘子是北京人,思想很潮。头一个月,新太太就带着一帮人众从北京到了曲阜,借住在五马祠街的东五府。结婚当天,穿的是白色婚纱高跟鞋。现在看来平常不过,80多年前,整个山东也只有孔家的新媳妇穿得起,敢穿!

1936年山东最大的一场喝喜酒,全国也是数一数二,至今难超越

结婚前两天,圣府大门外就戒严了。布双岗,除了奉卫队还有警察。头天送的嫁妆,什么桌子凳子椅子案子,衣柜盆架梳妆台大钟等等应有尽有。光成箱成箱的绸缎衣服首饰就几十箱。不到二里的大街上摆满了新娘的嫁妆。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对西式沙发,据说为蒋委员长送来的。那玩意在当年的曲阜可扎了眼,屁股一坐上去弹起老高。

1936年山东最大的一场喝喜酒,全国也是数一数二,至今难超越

迎亲的队伍前面是旗锣伞扇全套仪仗家什。五班细乐分段吹打,后边紧接着是西洋军乐队演奏。那真是锣鼓喧天,人欢马叫。后边的娶亲队伍还没出门,前边的先锋队已进了东五府。大街上看热闹的老百姓人山人海,过年赶会一般。

1936年山东最大的一场喝喜酒,全国也是数一数二,至今难超越

婚礼就在这中西合璧的热烈而又喜庆的氛围中进行着。从北京、省城请来的戏曲名角连唱三天。前上房唱京剧,三堂是昆曲,大门外唱山东梆子。正事那天还下起了小雨,三台大戏冒雨连唱。百年一遇的大场面,老百姓不忍离去,台下掌声、叫好声一浪掀过一浪!

1936年山东最大的一场喝喜酒,全国也是数一数二,至今难超越

与此同时,后厨待客【kei】也早就铲子锅地乒乒乓乓地忙活开来。根据来客身份、档次不同,厨房分"三类大席"同开。内厨负责大客、贵客、娘家人和中央省里领导,以海参、鱼翅为大件。中厨负责演艺人员、军警、大执事和唱诗班的学生,标准是早上"三四席",晚上"海参两大件",外厨负责大门口的"流水席",为贺喜的佃户、商户和帮忙的兄弟爷们等一干人,以大鱼大肉往上堆。

当天的小雨从彩棚上滴答滴答地往下淌,流水席还是照样一个劲地开……从早上一直开到晚上12点还没开完。【注】:曲阜当地饮食习惯是一天两顿饭,喝喜酒也要吃两顿。早上10点的席还没待完,下午3、4点的席就接上了,再加上冬天白天短,所以喜宴哩哩啦啦,扯到晚上12点还没忙完……

1936年山东最大的一场喝喜酒,全国也是数一数二,至今难超越

整场婚礼美中不足,就是该来的主婚人证婚人特重要人物都没到,害得婚礼迟迟等到下午两点还没开始举行,那真是让人等的花儿都谢了!

为何?早在4天前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被扣在了西安,南京政府正乱作一团,谁还顾得上来喝喜酒?连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也打起了如意算盘没到场。当时讯信不通,或为了保密起见,孔府一点也不知情。最后国民党驻兖州72师师长孙桐萱赶来了,说:“您别等了,蒋来不了【liao】了……”,婚礼这才由他主持正式开始……

1936年山东最大的一场喝喜酒,全国也是数一数二,至今难超越

这婚礼,这喜酒,这场面,这喜庆热闹、时尚奢华和尊荣华贵,多少年以后,还被曲阜老少爷们津津乐道,被诸多研究孔学的学者反复引用。

1936年山东最大的一场喝喜酒,全国也是数一数二,至今难超越

文末,感谢冯大川先生的《孔府厨事》,让我们得以开了眼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