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医生推荐:痛风用药总结,饮食总结

抗痛风药

痛风:血尿酸增高及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和组织沉积而引起的综合征。

医生推荐:痛风用药总结,饮食总结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顺序调整TANG。

(1)抑制尿酸生成药。

(2)促进尿酸排泄药。

(3)促进尿酸分解药。

(4)抑制粒细胞浸润——选择性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药。

1、抑制尿酸生成药

【别嘌醇】

(1)别嘌醇及其代谢物均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尿酸生成。

医生推荐:痛风用药总结,饮食总结

 (2)防止尿酸形成结晶并沉积在关节及其他组织内。

 (3)抗氧化,减少再灌注期氧自由基的产生。

别嘌醇——适用于:

①、血尿酸和24h尿尿酸过多;

②、有痛风结石、泌尿系统结石,不宜应用促进尿酸排出药者。

③、预防痛风关节炎的复发。

【非索布坦】

(1)对氧化型和还原型的黄嘌呤氧化酶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更强大和持久

(2)更安全。

医生推荐:痛风用药总结,饮食总结

2、促进尿酸排泄药——丙磺舒、苯溴马隆。

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使尿酸排出增加;亦促进尿酸结晶的重新溶解。

苯溴马隆——需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症状控制后方能使用。

医生推荐:痛风用药总结,饮食总结

3、促进尿酸分解药——拉布立酶和聚乙二醇尿酸酶(新进展,了解)。

4、选择性抗痛风性关节炎药——秋水仙碱

——控制关节局部疼痛、肿胀及炎症反应。

用于痛风急性期、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和预防。

机制:

(1)抑制粒细胞浸润和白细胞趋化。

(2)抑制磷脂酶A2,减少单核细胞和中性白细胞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

(3)抑制局部细胞产生IL-6。

医生推荐:痛风用药总结,饮食总结

(二)典型不良反应

1、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醇:

皮疹、过敏、剥脱性皮炎、血小板计数减少、少尿、尿频、间质性肾炎。黄嘌呤肾病和结石

2、促尿酸排泄药——丙磺舒、苯溴马隆:

尿频、肾结石、肾绞痛、风团、皮疹、斑疹、皮肤潮红、瘙痒、脓疱、痛风急性发作

3、抗白细胞趋化药——秋水仙碱:

(1)泌尿系统损伤——尿道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晚期中毒症状:血尿、少尿、肾衰竭,严重者可致死

(2)骨髓造血功能抑制

,如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医生推荐:痛风用药总结,饮食总结

(三)禁忌证

1、妊娠及哺乳期。

2、肾功能不全者,伴有肿瘤的高尿酸血症者,使用细胞毒的抗肿瘤药、放射治疗患者及2岁以下——禁用丙磺舒

3、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有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或肾结石者——禁用苯溴马隆

4、骨髓增生低下及肝肾功能不全——禁用秋水仙碱

医生推荐:痛风用药总结,饮食总结

二、用药监护

痛风首选非药物治疗——极为重要!包括:

① 禁酒(啤酒、白酒)

② 饮食控制(限制嘌呤摄入)

③ 碱化尿液

④ 生活调节(多食草莓、香蕉、橙橘或果汁)。

如能坚持,可避免或减少抑酸药和排酸药的不良反应和剂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