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年级学生要提前学拼音吗,为什么?

缘分206695736


现在的小学一年级教材都把拼音移到后面了,学龄前的儿童更没必要学习拼音了。


其实 拼音法学习汉字,是当今语文学习中最大的误区,

虽然教育主管部分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在小学语文教材上开始改变,先学汉字,再学拼音,识字从天地人、我你他开始,拼音没在放在第一位,是好的苗头,但也只是形式上的改变,汉字学习方法的实质,没有太大的变化。


本人不是要抹杀拼音的作用,反而认为,解放后,拼音法的推广,对中国人的扫除文盲,起到很大的作用,后面在计算机处理方面(特别是汉字输入)发挥着作用,但现在它帮助识字的历史使命基本已经完成,应该回归到次要的位置。用拼音语言的方式学习汉字汉语,弊端已经显现。



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沟通用的文化信息载体符号,它具有“形、声、义”三种属性。严格区分“文字”和“语言”是有差异的,“语言”是以“声”言说,“文字”是以“形”记录。世界上除了汉字,其它语言都是拼音文字,而拼音文字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形、声、义”合一,一维线性信息语言文字,严格来讲拼音文字只是语言,其“说”和“写”合二为一,其文字是语言,其语言也是文字,其字母形在拼音单词中只是构成“形”和“声”而并没有特别单词义。


拼音文字就象流水一样,历史长河的流水,下游的水与上游的水是不一样,现代的人读不懂他们祖先的文字。


中国汉语与世界上其它拼音语言不同,汉语是三维立体信息语言,汉字中字“义”由二维平面表意文字“形”和一维线性表文字“声”构成表达,以“形”表文字义,以“声”说言语声。这是汉语独具的优势特点,也是成就中华几千年文化传承延绵不断的根本原因。

正因为汉字是表形文字,在过去2000多年时间里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因为读音的不同而改变其形,中华大地上虽有方言很多,相互可能听不懂,但也不影响国人之的沟通。即使100多年之前东亚地区,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大量使用汉字,即使彼此语言不通,但都可以通过写字而彼此交流。


也就是说,语文的核心是文字,语言(拼音)只能是辅助的,只有理解了汉字中的字义,才能打好语文的基础。


拼音识字法,说白了就是用拼音语言方式学习汉语,具体点就是用学习英文方法学习汉语,用单词法学习汉语。


也就是说,学英文的方式,基础是单词,如:手臂、手套、山羊等。


而中文的学习,基础是单个的汉字,如果也按上述单词的学法,需要重复学习许多遍才有可能学会。


但恰恰是这种重音不重形的拼音单词式学习方法,让汉字学习变得更困难,也造成中国国内的语文平均水平是历史最低点。


现在的语文学习法(包括小学教材),把字,词是分割开的,比如: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初级掌握100个单词,桌子,椅子,房子,孩子就是四个单词,单词学习法,实际也是拼音文字的学习方法。


而实际上,桌、椅、房、孩四个汉字就表达了,也就是说,单个汉字,本身就是词,并且从理论上讲,任何两个汉字之间都能组成词,100个汉字理论上能组成上万个词。比如:学会了一、人两个字,就学会组词一人,人一;学会一、人、天、地四个字,就有了一人、一天、一地,人一、天一、地一、天人、地人、人天、人地、天地人等许多组词自然就会了。


只要两个字组在一在,用得多了,约定成俗了,就成了现代汉语的词了,比如:同志、革命等都应该是五四之后才出才出现的词,现在网络上创出不少新词也是如此。



事实上,想大规模识字,又能理解字义,回归汉字图形文字的源头,明白造字原理,才能开启识字旅程。


儿童识字启蒙时,只有在识字的同时,还能理解字义,汉字之间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决定这种关系的逻辑是什么?有些字相互能组词,有些不能,有字出现正反两种意思,有哪些规律可寻。



.

.


我是汉字谷主,【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K12大语文、海外汉语,古汀汉字谷 独创的《人字学习体系》(人字学习法、快速识字、汉字创新思维、汉字国学、古诗文)】

汉字创新思维训练

提升中小学生想象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读懂国学经典!欢迎关注、交流及合作!

如何获得上述 人字学习法 相关资料,请关注本头条号,私信 “1001”


汉字谷主


这个问题我刚好可以回答一下。我儿子今年9月份刚上一年级,最近正在学习拼音。之前在幼儿园完全没有学习过。在刚开始学习拼音时的确有一些困难,特别是声母和韵母的拼读。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拼读,发音不准确。我倒觉得这没什么,慢慢就会好,可是孩子自己比较着急。我就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声母和韵母可以组合的拼读分类整理出来,和他一起读。平时在生活中也开始拼读一些生活中的东西,孩子自己去读一些注音书。孩子觉得学拼音是件很有趣的事儿,而且有用,学会了不认识的字也可以读。这种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孩子学起来很快。慢慢的老师教的孩子自己就都会读了,拼读也没那么困难了。


所以,我觉得是没必要刻意的提前学习。更不提倡早早的在幼儿园就开始给孩子学这些。找不到方法,孩子学起来又困难,大人孩子都痛苦,反而让孩子产生厌恶,丧失了学习拼音的兴趣和热情。到上小学真正开始学的时候,不想学了就麻烦了。


而且提前学习了未必就有好处。大人可能会觉得提前学了,让小学开始学的时候就会比其它孩子轻松一点,学的快一点。实际上这样的抢跑未必就是好事。小学低年级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提前学了,反而会觉得小学也没什么吗,或者是觉得自己反正都会了,上课认不认真听,回家学不学,复不复习都没什么。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开好学习的这个头。


但如果孩子本身对拼音感兴趣了,想学了,提前学习也是可以的啊。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感兴趣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乐趣。只要孩子想学,有兴趣,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学,而且效果还好。


所以啊,如果孩子自己没这方面的兴趣啊,我建议您不用提前让孩子学。等一年级跟着老师一起学也不晚。学拼音并不难,只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只要我们不要那么着急,有点耐心,给孩子一点时间,在找一些方法帮助孩子,孩子跟上进度完全没问题的。


上班又带娃的80后宝妈,带的好团队带的了娃。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都来自于自己的实践。欢迎关注,获取更多的育儿知识,成为更好的妈妈。

小晗晗爱阅读


我觉得一年级有必要提前学一下拼音,但不要过度的去学拼音。



我家孩子刚上一年级,在此之前我们上的是公立幼儿园,幼儿园没有教授任何拼音知识,听从身边朋友的建议,所以让孩子提前接触了一下汉语拼音!我朋友只用了一句话就让我接受了她的建议,那就是:你要不想以后鸡飞狗跳你就让他提前学。听完我就笑了,我当然想以后母慈子孝了!

上一年级之后,第一节课老师就问:谁学了拼音?然后班级三分之二的同学都举了手,老师说:那既然都学了,咱们就加快速度!整个拼音学完,用了一个星期,我家孩子学过了,有时都试着跟不上,更何况那些零基础的孩子呢!所以有时不是家长非要让孩子上幼小衔接,而是老师逼着家长让孩子超前教育!

但是也不要太让孩子超前教育了,如果学太多,孩子上一年级上课就不会认真听讲了,因为他觉得老师讲的自己都会了,没必要听了,容易让孩子养成骄傲自满的坏习惯!其实我觉得让孩子多认点字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好多孩子读题都都不懂!有时单拿出来一个字他认识,但放在句子里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所以幼儿园的超前教育应该多教孩子识字,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一年级之前可以适当的学习一点拼音和汉字,这样在孩子上一年级之后家长和孩子都能稍微轻松一点!


最美幼儿缘


现在的家长,真是充满了教育的焦虑啊,最近邀请我回答的问题,多数都是与暑假班、补课、兴趣班有关的。

现在,让孩子提前学习,好像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所有的家长被这种潮流裹挟着,不随大流好像不行。

开学后,我的女儿就读三年级了,作为一位“过来人”,作为专注于小学语文和教育的亲子教育者,我就来说一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供题主参考。

我女儿当初上的幼儿园,是公立幼儿园,没有学前班,所以,当时班里的部分家长,都给自己孩子在校外报了幼小衔接班。我没有给孩子报,但是,这不等于说不让自己孩子对一年级的学习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其实,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和数学学习,内容都比较简单,很多内容,其实孩子们平时在生活中都有接触到,也都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比如说,许多孩子,在上小学前,其实就已认识了不少字,比如说,很多孩子都会10以内的加减法等等。

对于即将踏入小学的孩子,是否需要提前学习拼音,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家长可以提前让孩子学习拼音,但重在拼读,可以先不学写。

因为,拼音的书写比较专业,写法、笔顺都必须正规,而家长离开学校多年,差不多都忘光了,可能教孩子会不太准确,那些幼小衔接班的老师,也不一定专业。如果孩子在一开始养成了书写的不好习惯,上了小学,比起从未学习过的孩子来,反而难以纠正了。

在我女儿上一年级的时候,记得有位同学家长跟我吐槽说,孩子上幼小衔接班的时候,写的拼音,老师都给算“优”的,可是上了小学,语文老师全给打了错号,说是书写不规范,还得从头学起。

一年级功课比较少,孩子都是很聪明的,只要在学校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会拼音的正确书写,并非什么难事。

所以,在上小学前,家长可以采取拼音卡片加拼音视频的方式,让孩子正确地认识和学习拼音。

孩子年龄较小,家长晚上抽点时间,和孩子一起玩拼音卡片游戏。在玩耍的过程中,就学会了拼音。还可以让孩子看一些拼音教学的视频,网上有很多,有教学视频,也有以故事的形式来让孩子学习的。比如,巧虎拼音城堡等。

还可以给孩子买几本注音故事书,让孩子在阅读中,强化记忆与练习。

这样,提前认识下拼音,上了小学,上课就比较轻松了,可以很快就学会巩固拼音的各方面知识,到那时就重在书写了。


小作家起跑线


需要提前学习,因为很多小学入学有面试,会问到“拼音”知识!

我们家孩子昨天新生报到(9月1日),今天第一天上学!

8月初孩子报名时,就有简单的面试,考的内容很简单:父母名字、父母电话、家庭住址、拼音表(声母表、韵母表)、10以内加减法、认识简单的汉字等。

父母名字与电话,这个孩子们基本上都知道。

可是拼音表(声母表、韵母表)如果没有上过幼儿园的都不会。

我们家孩子面试直接过关了,因为所问的知识在幼儿园都学过。

可是一起面试的还有个小朋友,从老家来到父母身边上学(家是外地的),没有上过幼儿园,面试老师出了几道题后发现这个小朋友都不会,肯定没有上幼儿园。面试老师直接就说:“面试不及格,不能办理入学手续”!

现在人们用电脑、玩手机,拼音输入法是最流行、用的人最多的!

所以说,上小学一年级前还要是学拼音,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在风上走



不知题主的孩子读学前班没?我们这里,一般孩子在上小学之前都应该有学前班。加上幼儿小班、中班、大班,一共是四年,最少都要上三年。孩子如果上了学前班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因为学前班会学,但是如果孩子没上的话,就应该让孩子提前学学拼音。

至于原因嘛!且听我慢慢道来:

1、孩子会跟不上教学节奏

拼音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年级的老师,一般都是比较认真我负责的。但是如果其他孩子有拼音基础,你家孩子没有,无疑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老师想慢慢教你家的孩子,但是其他孩子已经会了,不可能全班的孩子来等你一个吧!如果老师不单独教,让其自由发展,孩子一定是越来越跟不上。这让老师很为难的哟!


2、拼音的掌握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每个小朋友都是很好面子的,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如果孩子没学拼音,只靠上课时间来学,孩子接受能力强,能跟得上还好。至少孩子会读、会写,不会影响孩子太多。但是如果孩子不会读,也不会写。久而久之,同学就可能取笑他,甚至他自己都会觉得自卑,觉得学语文没意思。这样孩子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就会大打折扣,学习热情也会慢慢消失,这样的话就对孩子影响太大了。

3、拼音学习是一个长期巩固的过程

拼音学习与识字教学交替进行,音不离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一般情况下,孩子一次性掌握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孩子有一定基础,学起来就会轻松很多。我们就可以把时间更合理的利用。


我觉得关键不是学不学,而是怎么学的问题:

1、让孩子在游戏中认识拼音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我们不要把教孩子认识拼音弄得那么正式,家长可以用手势,顺口溜,儿歌等教孩子认识拼音,还可以孩子一起做一些小卡片,甚至可以用树枝在沙滩上写拼音。这样边玩边学,既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2、让孩子在生活中巩固拼音

每一个物体都会有名称,等到孩子拼音学到一定的程度,可以鼓励孩子给家里物品贴商标。让孩子学习自己注音。孩子如果能看到自己注的拼音贴在物品上,一定很有成就感。

3、和孩子利用好零碎时间

学拼音其实跟学英语有些相似,我们利用零碎时间记英语单词,同样可以让孩子利用零碎时间记拼音。比如和孩子散步时,家长就可以通过做手势和唱儿歌来区别"b""d""p""q"这几个极易混淆的声母,可以用唱儿歌的方法来记忆“m""n".


3、多读拼音读物

拼音读物一般都故事性极强,非常有趣。家长应该趁着假期好好地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睡前阅读,遇到不会认的字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拼拼音,自己想办法解决。

4、对于写的建议

如果家长能够正确的写拼音,包括拼音的笔顺和笔画,占格都没问题,就可以去教孩子写。但是如果家长自己都不会写,或者写得不规范,最好不要教,或者要先自己学会,学好了再教。


5、让孩子在鼓励中快乐学习

孩子的进步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孩子的学习热情会在家长的鼓励声中越来越高,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所以家长不要对孩子太过苛刻,而应该多给孩子鼓励,在鼓励声中愉快地学习。这对孩子的学习和性格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年级的孩子对拼音应该提前接触、学习,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关注语文教育,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个人认为没有必要特意在孩子上小学之前,正式地报个班教给孩子学拼音。

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

1,孩子识字不是从拼音开始的,而是从阅读开始的。这是一个真实自然的过程。

听说读写顺序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

2,幼儿期的学习主要是靠的兴趣和好奇心,学习是无压力的。如果提前过于强调学习拼音,枯燥的拼音重复哪里有故事来得有兴趣。

3,我从实际生活中观察过不少孩子,发现在普通教授拼音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拼读学习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上小学之后,提前正式学习过拼音的孩子和那些只是接触过没有特意正式学习过拼音的孩子表现并没有什么出色之处,反而是那些在幼儿期已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更能理解老师的讲课,在学习上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建议:

幼儿期,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的阅读和其他多种生活能力、习惯的培养、做事的专注性等,不要强扭着孩子去按照家长的想法去做事学习。也没有必要特意为孩子上小学提前学习一些以后还要学习的东西,当然如果孩子有兴趣另说。至于拼音,可以提前涉及接触,但没有必要上培训班之类。


快乐庭院


奶爸【DAWA】大力出奇迹 奶娃靠智慧小学一年级的拼音在幼儿园最后阶段都会提前学习,而且还会准备一年级的数学,英语。都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就是为了避免上学后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



01,我认为每一科的学习都应该进行提前的学习,这样会让学生再跟老师学习时形成良好的沟通互动,而不是一直跟着老师的节奏,老师单方面说教孩子被动听。



02,碰见的老师,教育方式是以自己认知为基础去教育学生的话,那学生就会变得非常麻烦,学生根本就不会听得懂老师在说什么。


03,运气好碰见好的老师,以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基础进行沟通教育的话,那么孩子的学习将会变得非常顺利。

04,老师有时容易给学生贴标签,分为好学生,坏学生,而对于自我感知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就容易被这些标签影响。



05,我们家长应做最坏打算(碰到了老师的都是以自我认知为基础来讲课的)。帮孩子提前学习好每一门功课,我认为最少要提前学习半学期,语文,数学,英语都要提前学习。

06,孩子一旦提前以后,在班上在学习成绩上会一直名列前茅,帮孩子建立自信心,让孩子认为学习对他来是件很简单的事情,让为孩子以后找到更好的学习办法,打下基础。


07,家长帮孩子提前学习是要注意方法,保证孩子是在确认学会以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孩子的学习成果进行确认,逐级确认,由易到难,由基础到延伸。

08,尽量不要让孩子知道,所有的准备学习工作都提前了。目的是让孩子认为学校学习内容是非常简单容易的,以后克服难度较大的困难时,会显得更加坚韧自信,会更乐于挑战困难。


DAWA育儿


可以提前学、提前熟悉。首先,对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拼音是重点也是难点,孩子会出现拼不来、拼不准、搞混淆、断读等等之类的问题,搞得老母亲是挺抓狂的。上一年级之前熟悉熟悉,至少有一定的基础,学起来相对容易一点。

其次怎么学?一般公立幼儿园是不会教拼音的,所以不少家长会报幼小衔接班,这个看家庭和孩子情况,要报就好好选班。不在外面上班儿的,家长可以在家买拼音卡片,听拼音儿歌、玩拼音游戏。

要注意的是,提前学不是为了掌握多少,而是为了给孩子磨耳朵,重在熟悉重在拼读,家长要端正心态,免得后面焦虑,想“怎么孩子学了还是不会?是不是孩子不认真?”因为就算提前学了,到时真正接触语文课堂,还有拼写、组词、造句,还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提前并不能让孩子全部吃透。


甜甜圈伐木累


语言学的第一性原理

最初,只有语音,尚无文字。若非盲人,不识字可以,不说话不可。毫无疑问:语音先于文字,是语言学的第一性原理之一。其余的吧,不在此赘述。

早教的三大任务

意志力的培养。这是早教的根本法则,是培养正确人格的切入点。养成这样的条件反射:只有通过努力,才可能获取食物,即不劳动者不得食。例如,爬到足够远,才能吃到东西。

协作力的培养。内在协作力,是器官间的协同作业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手脑协作,心灵与手巧互为因果。例如,宁用筷子不用勺子。外在协作力,是人际间的协同作业的能力。例如,亲子间的游戏,小伙伴间的游戏。

语音力的培养。根据牙齿发育进展,有计划地教学不同音位(发音部位)与音节(音素组合),反复矫正,精准反射,逐步过渡到字正腔圆与口齿伶俐。

音形意的对应法则。

形,特指语言符号,有两种:字母形与文字形。意,特指外界形象,有两种:实体形象与简画形象。音形意对应的本质是在大脑图景里,形成条件反射或映射关系。

两两之间的连环对应,形成自然的复杂网络。语音与字母的对应,语音与实物的对应,语音与具象的对应,语音与字符的对应,字符与实物的对应。其中,语音对应是最基础的。

发音的三大训练

你得准备好若干道具。例如,语音教学卡片与语音动画视频。


双唇音的训练。没长牙期间,可用嘴唇发音,诸如:妈ma,摸mo,木mu,米mi,末me,门men;爬pa,泼po,扑pu,皮pi;波bo,布bu,本ben,彬bin。

唇齿音的训练。有门牙期间,可用牙齿发音,诸如:大da,他ta,你ni,丝si,知zhi,字zi,刺ci,捏nie,日ri,让rang,家jia。

舌根音的训练。声带发育好,可用舌根发音,诸如:泵beng,当dang,卡ka,坑keng,影ying,丛cong。

我切身体会的感言

早教很重要,不可放任自流,不可急于求成。语音训练应当贯穿婴幼儿发育全过程。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与高级潜质,是父母的追求与社会的希望。祝福天下年轻父母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