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颱風也喜歡“扎堆”?專家詳解近期雨帶特點和颱風動態

近幾天,我國從南到北降水顯著。華北東北降水頻繁,黃淮江淮風雨明顯,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也有強降雨,為何這些地區都出現了強降雨?另外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三臺風共存,颱風也“扎堆”生成嗎?為此,中國氣象網聯合新華網,邀請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和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高拴柱為公眾詳解近期我國雨帶特點和颱風動態。

專家: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何立富

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美麗 實習記者趙明豪 新華網記者郝多

副高與颱風影響 近期我國從南到北形成三條雨帶

記者:近期我國雨帶分佈是怎樣的?原因是什麼?

何立富:我國目前有三條明顯雨帶:一個是華北到東北地區的東北-西南走向的雨帶,這條雨帶屬於副熱帶高壓外圍降水,主要是由於副熱帶高壓外圍的暖溼氣流與北方弱冷空氣配合造成的,降水以陣性或雷陣雨為主,強降雨區分散性強,局地還伴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第二個雨帶是受今年第14號颱風“摩羯”影響,在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形成的一個東南-西北向雨帶;

第三個雨帶是受今年第16號颱風“貝碧嘉”影響下的華南南部至雲南地區的強降雨帶。

台风也喜欢“扎堆”?专家详解近期雨带特点和台风动态

何立富(左)接受記者採訪。趙明豪 攝影

台风也喜欢“扎堆”?专家详解近期雨带特点和台风动态

“摩羯”攜風雨影響黃淮江淮 維持時間長影響範圍廣

記者:“摩羯”登陸後,還將內陸地區維持一段時間,這將會對我國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何立富:“摩羯”於8月12日23時35分前後在以強熱帶風暴級在浙江溫嶺沿海登陸,登陸時強度雖然不是很強,但它將一路沿西北路徑深入內陸,強度維持時間長,風雨影響範圍廣,所以不可小覷。“摩羯”登陸後,移速仍然比較快,維持為35~40千米/小時的速度,但特別需要注意的是,14日至15日,“摩羯”可能在豫皖魯交界附近滯留,並且有可能與冷空氣“相撞”,給這些地區帶來比較強的降雨,需防範強降水的不利影響。

由於“摩羯”可能在河南滯留時間比較長(預計影響時間超過60小時),高溫高溼的環境條件以及地形的共同影響,河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區的累積降雨量較大,局部可能超過250毫米,需特別防範強降雨導致的次生災害。

西南季風、副高和“摩羯”共同影響 “貝碧嘉”路徑徘徊不定

記者:颱風“貝碧嘉”為何在華南地區徘徊不定?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高拴柱:“貝碧嘉”路徑徘徊不定主要是由於其引導氣流弱,西南季風、副熱帶高壓和颱風“摩羯”共同影響,而並沒有哪個系統占主導地位,導致其行進方向不固定,因而產生了目前“糾結”的徘徊路徑。

預計今明兩天台風“貝碧嘉”將繼續在廣東西部近海徘徊,強度將逐漸加強,最大強度可達強熱帶風暴級。隨著“摩羯”的消亡,大陸氣壓升高,屆時副熱帶高壓西伸,成為影響“貝碧嘉”的主要引導氣流,預計14日夜間開始逐漸轉向偏西方向移動,趨向粵西沿海。

台风也喜欢“扎堆”?专家详解近期雨带特点和台风动态

高拴柱(左)接受記者採訪。趙明豪 攝影

台风也喜欢“扎堆”?专家详解近期雨带特点和台风动态

廣闊的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海域 為颱風“扎堆”提供基礎

記者:目前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就有出現三臺共舞的局面,為何近期颱風不斷,是不是颱風也喜歡“扎堆”?

高拴柱: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海面廣闊,高海溫的面積也比較大,為颱風“扎堆”生成提供了基礎條件。有研究表明,颱風活動確實具有群發性尤其是颱風盛期的7~9月。當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熱帶地區具備適當的大氣海洋環境場時,且具有比較有利的動力條件時,颱風容易成群結隊組團而來。這種現象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算是比較正常的現象,經常會出現“三臺共舞”甚至“四臺共舞”的現象,但在海域相對小一些的大西洋,多臺共舞出現的幾率就要少很多。

台风也喜欢“扎堆”?专家详解近期雨带特点和台风动态

FY-4A氣象衛星監測圖像(2018年8月13日10:00)

台风也喜欢“扎堆”?专家详解近期雨带特点和台风动态

王美麗 製圖

高拴柱:從常年平均來看,8月是颱風生成最多的一個月,今年8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已經有4個颱風生成,近期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活動一直處於活躍期,未來10天,南海及西太平洋還將有1~2個颱風生成,需加強監視和防範。

記者:近期雨帶會給公眾帶來怎樣的影響?適逢暑期,出行應該注意什麼?

何立富:由於近期部分地區降雨比較強,而且可能伴有風雹,所以需防範強降雨誘發山洪及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同時需要關注局地強降雨造成的中小河流洪水、城鄉內澇。

適逢暑期,公眾旅行前一定要提前關注預報預警信息,選擇旅遊目的地時要避開強降雨地區和颱風影響區域。另外要儘量避免去影響區域的山區旅遊。景區、島嶼和沿海地區則需高度重視人員安全管理,及時避險轉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