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看了这么多年医生,我发现你啥都不知道!

看多了“黑诊所”“假医生”等报道,难免担心自己也会不小心入坑,花了钱还伤身体就糟糕了!今天深圳卫监给大家送上一份“就医指南”,快快分享收藏哦~

怎样选择看病就医的地方?

如何做到安全就医理性就医?

法律上都有哪些保障呢?

看了这么多年医生,我发现你啥都不知道!

1.有什么可以快速辨认医疗机构是否正规的方法吗?

有!你抬头看!场所显眼位置如果悬挂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中医诊所备案证,说明已得到相关部门许可可开展诊疗活动。但如果遇到没有任何证照,喜欢隐藏在城中村、出租屋等地方,还打着“包治百病、质优价廉”幌子的你就要注意了。这种地方不仅容易因为环境脏乱、消毒不严带来传染病隐患,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还会人去楼空,真的是“大坑”。

看了这么多年医生,我发现你啥都不知道!

2.有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什么病都可以看?

当然不是!医疗机构要按照执业登记的范围来开展执业活动!打个比方,如果一个诊疗许可科目只有“内科”的诊所,肯定是不能看妇科或口腔科等诊疗项目的。还有一种情况,医疗机构需要另行取得单项诊疗服务许可,比如医院或者妇科诊所要做人流术,需要另外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许可证。医疗机构如果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手术,诊疗行为还需要跟医疗机构的级别相对应。比如,有些手术可能在一级医院不能开展,要到二级或三级才可以。

看了这么多年医生,我发现你啥都不知道!

医疗机构分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深圳规定市、区人民政府不得投资举办或者与社会资本合作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比如人民医院)的收益只能用于其自身建设和发展,营利性医疗机构(比如个人诊所)的收益可以作为投资者经济回报。

看了这么多年医生,我发现你啥都不知道!

4.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收费价格上有什么不一样?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政府指导定价,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的是自主定价,大家可根据自身经济情况理性选择。但是,不管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都必须在场所内显眼位置公示诊疗时间、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等信息。

看了这么多年医生,我发现你啥都不知道!

5.除了这些,就医时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选择一家医疗机构,大家最好先了解一下这家医疗机构是否取得了相应的资质等基本情况,不要受医疗广告的诱惑,谨慎理性选择。另外,如果在就医过程中遇到医托搭讪,千万别中计!可以直接拨打110向公安机关举报。

看了这么多年医生,我发现你啥都不知道!

其实就是指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的医生。还有一种叫执业助理医师,即使他们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也要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才能行医,不能单独从事诊疗活动。

看了这么多年医生,我发现你啥都不知道!

2.执业类别和执业地点是什么意思?

医师执业证书上会写明是内科、外科、妇科还是儿科等执业类别,比如,执业类别如果是外科的医生,原则上是不能接诊内科病人的,其他类别同理。执业地点也一样,医师只能在注册地点接诊患者,所以,注册在甲地点的医生也不能在乙地点行医(备案多点执业除外)。

看了这么多年医生,我发现你啥都不知道!

3.乡村医生可以在深圳这样的城市看病吗?

乡村医生是指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医生。乡村医生要在聘用其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深圳城镇化率100%,并不适用《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

看了这么多年医生,我发现你啥都不知道!

4.怎么查看病的医生是不是有资质?

按照规定,医护人员在开展医疗卫生技术活动时,都要佩戴有本人姓名、照片、职务或者技术职称的标牌。大家可以通过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网进行查询医师的执业注册信息。(https://cx.gdwst.gov.cn/)

看了这么多年医生,我发现你啥都不知道!

1.在诊疗过程中涉及病人权益有哪些?

● 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患者病情、诊疗措施、医疗风险以及医疗费用等医疗服务信息。不宜或者无法告知患者的,应当告知其近亲属或者陪同人员。

● 医疗机构实施手术、输血、麻醉、器官移植、辅助生殖、实验性临床医疗以及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时,应当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的书面同意。

● 因抢救生命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书面同意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医疗机构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 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应当依法签署医学文书和医学证明文件,按照有关规定书写、保管病历,并对患者的个人资料及隐私保密。

● 医师未经亲自诊查、调查,不得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医学文书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医学证明文件。

看了这么多年医生,我发现你啥都不知道!

2.正确的纠纷处理途径是什么?

发生医疗纠纷,可以选择下列途径解决:

● 自行协商;

● 向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 向医患纠纷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调解组织、仲裁机构以及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医疗纠纷,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调解。

这些不可取的纠纷处理途径不要做:

● 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要挟医疗机构,实施敲诈勒索,或者医疗机构寻衅滋事;

● 聚众闹事、围堵医疗机构,强占或者冲击医疗机构执业场所;

● 侮辱、威胁、恐吓、谩骂、伤害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其他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

● 盗窃、抢夺、故意损毁、隐匿医疗机构的医疗设施及病历、档案等重要资料;

● 其他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秩序、威胁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其他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行为。

看了这么多年医生,我发现你啥都不知道!

3.做到理性维权,发生医疗纠纷该如何保存好证据?

● 在就诊过程中如果产生医疗纠纷,要保存好相关的证据。包括与病情记录有关的医疗文书、收费票据等。

● 特别要注意以上资料的盖章是否与医疗机构的名称一致,以及病情记录的相关文书是否与医生的签名一致。

● 如果担心医疗机构篡改病历,也可要求对相关资料进行封存或者复印保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