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微学堂|乐之交响:蝶舞琴弦,听听小提琴版的《梁祝》

1959年,陈钢、何占豪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由当时在上海音乐学院上学年仅18岁的俞丽拿演奏而一举成名。

微学堂|乐之交响:蝶舞琴弦,听听小提琴版的《梁祝》

陈钢

微学堂|乐之交响:蝶舞琴弦,听听小提琴版的《梁祝》

何占豪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按照剧情构思布局,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用奏鸣曲式写成,取材于民间故事《梁祝》中的“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其美妙旋律与忠贞的爱情故事,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微学堂|乐之交响:蝶舞琴弦,听听小提琴版的《梁祝》

俞丽拿

俞丽拿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唱片发行量多达一百多万张,是中国器乐唱片发行量最多、影响面最广的唱片,为此她获得了中国首界金唱片奖,为中国作品演奏风格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

该曲首演后曾得到音乐界一致好评,并在世界各国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广泛演出。

微学堂|乐之交响:蝶舞琴弦,听听小提琴版的《梁祝》

《梁祝》创作过程照片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产生,是中国文化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时的必然产物,是借用西洋乐器的优势来表达中国古典乐曲的一次有利尝试,它充分体现了洋为中用的可行性。此曲即发挥了西洋乐的优势,又充分地发挥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特点,是有别于西方交响乐的。直到现在西方国家的一些著名乐团想把《梁祝》演奏得非常到位、非常得体也绝非易事,因为它是在西洋乐的框架下注入了中国文化的营养。

微学堂|乐之交响:蝶舞琴弦,听听小提琴版的《梁祝》

何占豪、陈钢、俞丽拿在《梁祝》50周年音乐会

这部绚丽多彩、真挚感人并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交响作品,在民族化,大众化方面,作了大胆的创新和成功的尝试,被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交响音乐”。在1960年第3次全国文代会上,与其他一些文艺杰作被誉为:“是一个阶段,一个民族在艺术上走向成熟的标志。”该曲成为中国现代民族化协奏曲形式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名作之一。

如今《梁祝》已飞进世界音乐之林,成为活跃在国际乐坛上绚飞的彩蝶。

老年开放大学视频微课程——何占豪、陈钢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

微学堂|乐之交响:蝶舞琴弦,听听小提琴版的《梁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