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与人相处尽可能让自己的付出大于索取,因为分享有余是能力

与人相处尽可能让自己的付出大于索取,因为分享有余是能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语出《周易》)一个人要有自立、自足、自强的精神,才能生活得踏踏实实,才能最大程度做命运的主人。

万物在这个生命圈中虽然也都有消耗,但都是贡献大于消耗,所以地球才能够生生不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一切,可以说是所有物种经历漫长的岁月共同贡献的结果。所以,要让自己的生命也散发出神圣与庄严,就要树立自强的精神,做一个有余的人,和万物一样,做地球的贡献者。

生命的自信就来自自足与自强。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在一个技校当老师,后来技校解散面临下岗,我就征求我妈妈的意见,接下来应该怎样调整,因为多数同事都转到私立学校去当老师了。我妈妈建议说,我们家经济条件不好,你让我花女婿的钱,我不安心。妈妈还讲了一句俗语,“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丈夫有还得隔道手。”建议我下海经商,当老师工资有限,如果家里有什么问题,没有经济实力也帮不上忙,等别人不如靠自己。我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假如正等着用钱呢,结果跟丈夫正生气,这时候就不得不为金钱折腰,给人家赔好话。夫妻难免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事事都要人家批准,日子也不好过。于是我就选择个体经营,开了一间小书店。

有一次一位老师教导我们说,女性要回到家里相夫教子。我站起来就说:“老师,我不想那样,我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我们为什么一定做弱者,我们也有服务社会的能力。”另外一个同学也说:“老师,为什么您不早讲,现在我们事业也闯出来了,又告诉我们只管做好家务,待在家里就行了。我们打拼了好多年,您告诉我们错了。”

其实我们当时是把老师的话理解狭隘了,女人以家庭为主,并没有否定做自己的事业。因为每个小家庭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有些家庭经济基础不太好,一个年轻人根本养不起家。但如果经济基础好,家里确实需要人照料,在家相夫教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两种形式人生都能活出精彩,因为质量与形式无关,关键是你怎么活。所以,女性是否回到家里相夫教子,一方面与家庭的具体情况有关系,一方面也与每个人的性格、脾气、理想、爱好有关系,不能一刀切。我只能说,我选择创业,创业教给我很多东西,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很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东北民间教育家王老先生在清末就教导女子要告别依赖,走自强之路。你认真体会,花自己的钱跟花别人的钱有很大的不同。自己的钱花着安心,花别人的钱,没伸手眉头就要皱一皱。从小我就勉励自己不要做负数,跟任何人相处都不要做负数,尽可能多付出,尽可能让自己的付出大于索取。

唯有自足,你才能够分享给他人。道的世界、快乐的世界就是分享的世界,如果你什么都没有,日子会是什么样?一个人真正的快乐是为别人做什么。爸爸给的1000块钱跟自己挣来的100块钱,拿在手里感觉并不一样,它们的含金量不同,在你手中不一样重。严格意义上讲,不是你够年龄就能够结婚,也不是我们把孩子养到多少岁,就可以把他推向社会。真正的自足,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足的人。假如你一个月挣1000块但需要消费2000块,你就没有资格结婚,婚姻是建立在分享的基础上。我们要勉励自己做一个能够付出、善于付出的人,这是自信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才能有更高的生命追求。

——选自《你是百分百的自己》(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应你的邀请而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