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 不做李嘉誠,就做李自成,鄙視李秀成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面臨著生活方式的困擾,實際上很多是價值觀的問題。比如一直困惑著人的從青年到老年的一個話題就是:人的一生,是平平淡淡的活到百年還是轟轟烈烈的、哪怕短暫的活個痛快?當二者不可兼得的時候,如果讓我選擇該如何面對?

不做李嘉誠,就做李自成,鄙視李秀成

實際上,我們發現,生活中長壽的往往是兩種人,一種是無慾無求的老幹部,生命的最後時光基本上是在幹休所和醫生、護士一起度過的;另一種是清貧的山裡人,生活樸實,飲食簡單,經常勞動。其他的人,生活的轟轟烈烈,山珍海味,美女豪車的,最終都是快放的人生鏡頭。

不做李嘉誠,就做李自成,鄙視李秀成

從現實角度講,大部分人不喜歡一輩子清貧而單調,沒人願意老來回憶的只是清苦失落和人情冷漠。從早早結婚、辛苦勞作到為子女教育發愁,再到兒子回家務農,然後為孫子教育發愁,孫子大學畢業後,在城市裡蝸居打工難以立足。可能沒有幾個人願意過這樣的生活,甚至會羨慕上海灘許文強那樣的叱吒風雲、刀頭舐血的生活,即使生命短暫在在所不惜。

不做李嘉誠,就做李自成,鄙視李秀成

羨慕之後,大多數人還是無法接受打打殺殺的生活,於是會非常羨慕和膜拜胡雪巖、李嘉誠那樣的生活,傾向於後者的會多些。因為看起來,李嘉誠的結局會好一些。一輩子精打細算,很少失手,不缺錢,子女成器,大風浪也都有驚無險。

不做李嘉誠,就做李自成,鄙視李秀成

想過之後,很快清醒,李嘉誠畢竟是少數。但換種活法,生活中曇花一現的成功人士似乎不少,古有霍去病、孔融和年羹堯,近代有陳獨秀和康生,中間還有個李自成。如果不能永享榮華,那麼體驗一陣落魄乃至末路也是人生的劫數,總比毫無建樹、清貧度日等待上帝召喚要精彩得多。

不做李嘉誠,就做李自成,鄙視李秀成

在這其中,我覺得最為窩囊的就是天平天國的忠王,年少清貧,中年從戎歷經百戰,終有建樹,被俘之後,竟然流露出乞憐求生的英雄氣短,最終還是難逃厄運。其氣節和性命一樣都沒保住,忠王的稱號也變得有點輕薄,人也被歷史打上了大大的問號。

不做李嘉誠,就做李自成,鄙視李秀成

人的一生有三成,成就,成功,成敗!大成為上,功成名就,收官完美;中成為平,前倨後平,結局平淡;小成為窪,落魄悲壯,令人嘆息。

不做李嘉誠,就做李自成,鄙視李秀成

不做李嘉誠,就做李自成,鄙視李秀成!不成功,便成仁!

不做李嘉誠,就做李自成,鄙視李秀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