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人说“存钱的是傻子,聪明人都贷款”,这是真的吗?

FilmDance


存钱是傻子,聪明人都贷款,这句话搁在过去十多年里都是正确的,因为存款跑不赢通胀,货币的购买力会越来越贬值,而贷款买房真是聪明,因为房价在涨,房贷利率又处于历史低谷,不贷款是傻子。但问题是,即使利率再低,房奴还是要勒紧裤腰带,还贷几十年,做房奴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而现在不同了,一方面,大家也不蠢了,把钱拿出来去买银行的理财产品,获取相对较高的收益率,而另一方面,房贷利率上升,下半年贷款利率超过6%是大概率事件,这就意味着,每年房价涨幅要超过6%能上能下,投机炒房人才能赚到钱,而一旦房价下跌,炒房者一不小心就成了长期的业主,投资风险还是蛮大的。

举个例子,去年一些炒房者看到京郊通州的楼盘刚刚开盘,房价涨到4万/平方米,虽然通州离开北京很远了,但是还有人要去炒房产,而到了现在,这些楼盘的房价已经跌到了2.8万元/平方米,一年时间跌去四成,业主们开始要求开发商退房款。

在这件事情上,聪明人动用了房贷买房,反而是亏损惨重。目前房地产已经进入白银时代,不是想买了房后,闭着眼睛就能够发财的。买房不一定是聪明人,而不卖房租房的也并非一定是傻瓜。


不执著财经


“存钱的是傻子,聪明人都贷款”,我就是那个存钱的傻子,从来没去贷过款。没房没车,总觉得人生区区几十年,活得太累没必要。

那些贷款做大生意的老板,才是活得有魄力。我虽然羡慕别人有房有车,住着大别墅。可我没有贷款的勇气,贷了也不知道去干嘛。去买房?不现实,指着我那俩工资还利息,都能压得我喘不上气来。去买车?每年养车的费用也够我喝一壶的。上班下班,公交地铁。住在城中村,每个月的房租也不高。上班挣点钱,除去开销,能存也寥寥无几。想去哪里旅游抬脚就去了,至少我活得惬意。

在老家,好多人都说能贷出款的都是有本事的人,也是被人羡慕的对像。他们有能力贷款就是要做生意的,我见过他们做生意开始的风光,也见过他们结束时的落魄,最后出去打工挣钱还贷款的比比皆是。

可能跟受教育有关,我喜欢安逸的生活。很少跟别人借钱,更别说贷款了。我的人生信条一直都是,有多少钱就过多少钱的日子。我娘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我还没有到那种算计着过日子的地步。如果我贷款买了房买了车,估计就真要开始勒紧裤腰带,一分一厘掰着手指头算计着过日子了。

余生我想继续做一个傻子,继续我的人生信条:有多少钱就过多少钱的日子。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麻爪工学院首席瞌睡家


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人不懂得理财,不懂得让家里闲置的钱增值。而有的人还说:“存钱的是傻子,聪明的人都贷款”,这是真的吗?

在我看来,这句话并不是很全面,而且也太过于绝对。其实,这涉及到理财的一些相关的知识。需要我们了解一下。

首先,我觉得各种理财产品的选择与我们个人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密切相关。

对于一个比较保守并且风险承受能力弱的人,我觉得他更适合选择把钱存在银行。

因为银行存款相对于其他理财产品来说,是风险最低的。虽然我们都知道高风险高收益,但是我们也不能就说那些存钱的人就是傻子,个人有个人的选择。难道,贷款的人就是聪明的吗?

贷款,可以让我们提前花明天的钱,但是也是要付出代价,给付利息的。如果你能保证你贷来的钱在未来是能够给你带来更多利润的,比你所要支付的利息还要高的。也就是说你未来赚到的钱还了贷款和利息后是有盈余的,那你可以去贷款。

其实,懂得资本运营的人就知道资本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因此,我们要懂得把贷来的钱投入到生产经营或者去投资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赚取更多的财富。要懂得让钱动起来,而不是简单地拿去消费。这样的贷款才有意义,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现在的贷款存在着很多陷阱。很多消费者对贷款不是很了解,安全意识也比较薄弱,这也使得很多诈骗分子有机可趁。因此,对待贷款,我们必须谨慎。


今年四月,来上海打工一年的年轻人想租房,于是,他就在网上找房。最后他在一个青客公寓的软件上租了一年期的房子,是以分期计划、交预付金的形式租的。结果签合同时,青客的工作人员表示分期是通过银行贷款来实现的,也就是以他的名义申请了贷款。可是入住没几天,他就收到银行的短信,说是贷款被“青客”全部转走,并且金额是两年的房租费用。最终,租客损失了几千块钱,另找房屋入住。像这种情况,是不是很郁闷!

由于北上广深等地房租高企,“付三押一”的房租加上中介费,让首次租房或者换房的租客倍感压力。因此,很多网络租房平台推出租房分期贷款服务,然而其中迷局和陷阱密布。租房者千万要小心!

你觉得有道理吗?

我是职场达人“萍行职场”,感谢你的关注,升职加薪有套路!

萍行职场


坚决反对这种说法!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多数老百姓都在拼命攒钱往银行里面存,很多企业大老板、生意人都在拼命向银行借款,利用银行的钱生钱。但是,贷款需要还的,还不上银行要追究法律责任,明知道还不上还贷款,还不如傻子呢!



第一,自有资产最踏实。存款是客户自己的资产,存在银行还有利息,虽然银行现在也允许倒闭了,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哪有银行随随便便就倒闭的。中国的老百姓就是有这个传统,有存款放这儿心里就踏实,等着用的时候立马拿出来,不至于求爷爷告奶奶到处借不到。可以说手有余钱心中不慌。


第二,有负债的人并非都是聪明人。开篇讲了有经济头脑的人,心里天天钻研怎么让钱生钱,从银行贷了款苦心经营,有可能赚钱,但是只要是投资都有风险,搞不好会亏损;也有一些迫不得已贷款的,购房买车除了首付款以外,没有其它积蓄,只能贷款,这倒不是聪明不聪明的,而是没办法;更有一些诸如赌徒之类,贷款赌博的话你能说他聪明人吗?

第三,贷款需要够条件,聪明人再精明不够条件,没有银行敢给你贷款。不管担保贷款还是抵押贷款,要不借款人就要找齐几个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当担保人,要不就有抵押物做抵押。



问题说的还是基于通货膨胀率远远大于存款利率有感而发的,现在货币贬值如此迅猛,购买力下降飞速,存的时间越长,到期后越不值钱。如果通过贷款出来,投资干的别的生意,让钱生钱。个人看法是,存款收益再低也是自己的资产,贷款是银行的,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既有存款,还能利用贷款钱生钱的人最聪明。


财富公元


这话有一定道理,也能管某些条件下的平安,但是管不了所有。这就是为什么,做大的老板总是容易倒。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在全世界偏低,这和这些企业的债务水平是相关的。简单看6-7%的利息不高,还跑不过通胀。但是通胀快速进行的情况下,靠负债或者大量负债经营总是很容易失败。

像之前爆出的浙江盾安集团。盾安集团是上市公司盾安环境的母公司。盾安集团爆出450亿债务。那就是贷款的结果。要是盾安在2008年在放水环境下,贷款了150亿,利息是7%,拿去新建企业,而因为种种原因,企业并没有盈利。我们不说它非但没有盈利还亏损。我们就按照它没有盈利也没有亏损来计算。那么经过10年,这150亿的债务本息合计会有多少呢。255亿。这十年之后就多出100亿债务来了。这100亿养活了银行,但是对企业来说没有任何帮助。要是不贷款,当时看起来盈利增长就会慢一点,但是同样风险也小一点。到今天呢,呵呵,那就难了。那贷款买来的资产也好,新建的企业也好,你说要卖还能卖出好价钱吗。就算平进平出也亏100亿利息。怎么办,继续借债。这就是它450亿债务的由来。大部分企业的债务都是这样爆仓的。到了有450亿债务的时候,同样7%的利息下,我们仁慈点算它5%,一年就22.5亿,你办个怎样的企业能赚到这个净利呢。很难很难了。

就个人来说也是,举债买入的资产,或者按揭,或者个人借贷还本付息。能还是好事,但是经济大环境要是不支持收入是正向增长的,那么问题就会一样严重。这就是为什么经常会有法院拍卖的情况。

个人也好,企业也好,增加杠杆都是一种对赌,赌的是明天,要是明天更好些,那什么问题都没有,要是明天并不比今天好,呵呵,那输起来也会加倍。你是不是愿意呢。


大舟财经观


有人说,存钱的是傻子,聪明人都贷款,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对于富豪们来说从来都不存钱,而总是在贷款借钱,敢借钱负债的人才能成为富豪。

其实在中国越是收入低的人越喜欢存款,结果是钱越存越少,为什么呢?因为存款的利息永远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

在中国越大的富豪负债越多,许家印现在是中国的首富,许家印负债一万多亿,你敢借一万多亿吗,你能借到一万多亿吗,能借到一万多亿的人肯定是有本事的,借到一万多亿能经营管理好,还能赚钱,这样的人就是不简单。

在中国不光是大富豪们是在负债经营,千万以上的人群也都不是光靠工资收入得来的财富,基本都是通过投资获得的财富,不投资把钱存进银行肯定是赔钱的。当然,也不是说什么情况都去贷款都去高负债。

当你找不到高利润的赚钱项目时,找不到好的有把握的投资项目时,当然是把钱先存起来等待机会。

当市场不好时,经济不好时,上策是将钱存起来,或者购买容易变现,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一旦时机成熟,有了好的投资机会时,就迅速变现,然后去投资自己有把握的赚钱项目。

但是,前提条件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家庭条件等综合起来考虑怎样抓住投资机遇,有些投资机会适合别人,但不一定适合你,例如,证券市场并不适合有些人。投资要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的项目或产品,了解自己是投资成败的重要因素。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什么财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资资本运作的难题也欢迎私信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我的头条号专栏开通了,有关于投资理财的最新音频和文章,帮助您提高理财技能,欢迎关注。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搞得跟贷款不用还,不用收利息一样;


最近几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和加入WTO后,经济确实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是发展需要扩张的货币政策,所以M2是高速增长,GDP也是高速增长,侧面也说明机会多,只要你肯干,有点头脑,就能搭上顺风车。既然经济高速发展,货币要刺激经济,所以出现了很多人向银行贷款。


那时候向银行贷款,贷款利率很低,加上经济发展高速期,所以你的资金收益率会远远跑赢银行利率,所以在特定的年代,聪明人贷款,存钱是傻子,这句话并没错。


再说一句,过去很多人赚大钱,是赶上了好时代,是时代的产物,就像你身处牛市一样,只要你敢买就能赚钱;但是经济有周期,赶上熊市,你借钱炒股,就风险极大了;


再说一个例子,08年你贷款买房,赚翻了吧,那是因为房价的涨幅和涨速远远超过贷款利率;现在你贷款买房,利率上浮30%,然后你一个月5000工资,贷款一月要还5000,你觉得谁傻?


大概就是这样了,所以一定也要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欢迎大家点赞,留言!


蚂蚁聊股市


存钱是我们家庭储蓄的必要手段,但存钱要有一定的额度,不是所有的钱都要存起来,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把家庭的资产比做一个蓄水池,那我们家庭的收入就是进水口,我们家庭的支出就是出水口。我们要保证水池里一直有水,这样家庭才能稳定,要保证蓄水池里的水量,除了要节约,让出水口的水少流出之外,要加大我们进水口的水量。

进水口除了我们家庭夫妻正常工作收入之外,还应有一些合理的理财,让进水口的水量变大,我们可以投资一些房产、股票、期货等高收益产品。这部分的投资不应超过我们家庭年收入的百分之四十,即保证了我们蓄水池的流入量,又可以防止投资风险对水量的意外消耗。

出水口是我们家庭的日常开支,包括子女教育、衣食住行、油费等等,家庭的日常开支应为家庭年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保障我们家庭的基本生活质量,出水口可以有一个浮动,但是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少会影响生活质量,太多会影响其他开支和蓄水量。

另外我们还应该有一些保险意识,保险相当于为我们的蓄水池筑坝,让我们得蓄水池更加坚固,可以防止意外和疾病将我们的蓄水池打破。

所以,家庭理财应该是多元化,合理化的,不是单一的存款和贷款问题。


黑白色


其实这个不是绝对的,贷款出来的钱看你有没有能力赚取更大的收益,如果收益高于你贷款的利息,那你就是盈利的。如果贷出的钱没有用武之地,又没有好的投资方向,只是用来消费或闲置了,那无疑是错的。



其实“存钱的是傻子”这一说法,主要是针对把钱存起来都跑不过通货膨胀的这一现象而言的。很多人就只知道攒钱,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往银行里一存,实际上没有享受到生活的乐趣,钱却贬值了。十年前能买到一栋房,十年后只能买一个厕所。九几年那个时代的万元户都住小洋楼,如果钱不做投资,只是存银行,那利息能有多少钱呢?如果按一万元来算利率按现在的4%来算,三十年利息也就10000×4%×30=12000而已,那这点钱想现在的时代真是起不了什么作用。



聪明人都贷款也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十年前贷款买房的都住上了大房子,而且贷款也基本都还清了,有的甚至已经拥有两套房子了。可能刚贷款的头年紧点,但随着工资的增多那点贷款真的不再是负担。而没有买房的呢?挣钱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房价增长的速度。

但两种情况都不是绝对的,如果贷款没有好的投资,还不如存钱了。


坤鹏论


这既是民间的一些说法,也可能是一些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宣传语,目的是为了鼓励人们去贷款。从一定意义上讲,跟以前一些所谓的人生及时行乐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是如何正面地理解“存钱的是傻子,聪明人都贷款”呢?

首先,从货币购买力价值上看是有一定道理的

经常会有人说存款的利率是负利率,也就是说存款的利息弥补不了货币的贬值速度,所以,你的存款是贬值的。如前几天报道的厦门陈女士44年前存进1200元,经过多方计算确认,在支取日这笔存单本息合计为2684.04元,其中利息1484.04元。因此,有人说,如果在当时1200元的购买力如果按照米价算,约合现在的46153.8元,按茅台酒算是402790元,按工资水平算,是300000元。也有朋友说,当时的1200元可是一笔巨款,而到了现在,连本带息不到3000元,已经不是什么巨款了,而只是普普通通的一点钱了,甚至有朋友硬要,一笔巨款存在银行收利息44年下来,连两瓶茅台都买不起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存款人是傻子”的一种理解。大猫财经算过一笔帐,100元钱,在连续乘以44个98%之后,44年后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4.11元,贬值了24倍。假如我们也像陈女士父亲一样,把钱存进银行,不考虑利率因素,44年后也就大概相当于今天的49.32元,一顿午饭钱。

其次,从重大投资的价值角度看

支持“存钱的是傻子,聪明人都贷款”这一观点的最有力的证据是住房,由于我国住房价格上涨过快,那些胆子大的、贷款购房的都赚得杯满盘满,大大地发财了,而那些胆子小的、靠存款购房的,突然发现靠存款连房子都购买不起了。有朋友说,前几年工资存款积累的速度赶不上住房的价格上涨速度,在积攒了三年存款之后发现,存款与房价的差距永远是三分之二的缺口。

有文章计算过近十年房价的上涨幅度,结论是:一线城市里,上海涨幅高达610%;作为二线城市的厦门,涨幅也高达559%。在这些地方,十年前一套100万的房子,如今已经升值到700万左右。如果对比我们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5781元,2016年这一数字是33616元,涨幅达到111%。如果扣除收入涨幅,上海房价涨幅比收入增长快5倍。

近十年来,南京房价涨势惊人,如今普遍进入了3万左右时代。统计显示,2008年南京房价为6153元/平,但如今房价为23555元/平,逼近了2.4万。换算一下,大概可以得出:十年涨了四倍!一个惊人的事实结论是:房子买的越早越好!

2005年天津四个区商品房均价每平方在3000到4500元之间,到2016年四区均价上涨至9954到11852之间,上涨了2倍多。

这就是人们最常用的事实,来说明“存钱的是傻子,聪明人都贷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