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馬雲投資看走眼,Magic Leap實際效果差太多

微生物 發自 望京SOHO

硅谷有兩家最神秘的公司,一家叫做Theranos,一家叫做Magic Leap。

前者是一家醫療技術公司,號稱擁有革命性的黑科技,有8億美元的融資,有90億美元估值,有一個美女創始人。

Theranos開發出一個叫“愛迪生”的智能設備,號稱用一兩滴血就可提供200多項的檢測結果,同時大大縮短時間,而且一次收費只有2.99美元!

馬雲投資看走眼,Magic Leap實際效果差太多

Theranos一直以“商業機密”為由,不公開自己的設備信息。但好景不長,《華爾街日報》紕漏Theranos涉嫌造假,指出Theranos的設備只能提供15項檢測結果,其它190項都是傳統設備提供的。

Magic Leap則比Theranos更加玄乎,成立8年,融資23億美元,估值60億美元,也號稱自己有革命性的技術,卻至今沒有推出過一款產品。

Magic Leap一直處於一種半封閉的狀態,非常之神秘,國外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對Magic Leap進行了採訪,CEO給來訪者展示了一點東西,但是對於自己核心的技術卻半遮半掩。

馬雲投資看走眼,Magic Leap實際效果差太多

Magic Leap CEO Rony Abrovitz

隨後The Information發出了一篇文章, 稱Magic Leap所採用的大多宣傳視頻是特效,由Weta公司操刀,Weta還做過《指環王》和《阿凡達》等大片的特效。

一石激起千層浪,就在眾多媒體吐槽Magic Leap是大騙子,要步Theranos後塵時,Magic leap於2017年底發佈了自己的原型機ML1,隨後宣佈會在夏季正式開售。近日,網上也第一次流露出了ML1的體驗視頻。

這段視頻是透過ML1直接拍攝的,在視頻中,我們看出無論頭部如何轉動,小樹人都可以很好地出現在特定位置,同時,丟出的石頭可以被手勢動作拍碎,也能被眼球很好的追蹤,雖然有一點點小透明...

總體來說,ML1的展示已經足夠優秀,但相比於Magic Leap此前展示的魔法:體育館裡竄出的鯨魚,浮游在辦公桌上的太陽系來說,還是太令人失望了。

馬雲投資看走眼,Magic Leap實際效果差太多

第二天,Magic Leap的聯合創始人Rony Abrovitz就在Twitter上進行了發言,表示這段視頻只是提供給開發者的一個參考。

Rony還說,“任何視頻和2D照片都無法捕捉ML1頭顯裡展示的畫面,Magic Leap的硬件對人眼做了特殊的優化和調教,並不是為了攝像機設計的。”

一句話:親自試戴的效果才是最好的。那Magic Leap和現在的虛擬現實設備在體驗上又有什麼不同呢?

馬雲投資看走眼,Magic Leap實際效果差太多

一開始人們以為Magic Leap玩的的全息影像,但後來人們發現並不是,又覺得它玩的是VR或AR,後來發現也不是那麼回事兒。Magic Leap自己起了個名字,叫MR(Mixed Reality,增強現實)。

VR(Virtual Reality)創造的是一個完全的虛擬世界,如果是海底,你的周圍就都是海水,而如果是在太空,你目之所及就都是星星,當然還能做出《紀念碑谷》那樣在現實中不存在的場景。

馬雲投資看走眼,Magic Leap實際效果差太多

VR世界

AR和MR則是不同的概念,它們基於現實,在現實的環境中展現虛擬的物體,比如你家的牆壁突然炸開了,一堆外星人從UFO上跳了下來...

AR(Augmented Reality)是基於現實的場景,只是在你眼前加了一層畫面(數字信息),比如你看到一個人,它可以在人臉上展現出這個人的性別、年齡等信息。

馬雲投資看走眼,Magic Leap實際效果差太多

AR

MR和AR類似,也是虛擬的物體與現實相結合,但區別在於MR能和現實物體產生交互,比方說桌子底下有個虛擬籃球,但如果你不彎下腰,這個球你是看不到的。

馬雲投資看走眼,Magic Leap實際效果差太多

MR

VR、MR和AR統稱為虛擬現實,後兩者很難區分,很多AR產品,其實已經達到了MR的水平,因此我們姑且將Magic Leap的MR歸入AR裡。

而從行業上來講,虛擬現實依然沒有被大眾所接受。

VR經歷了2017年的行業衰退後開始緩慢回升,AR始終打不開市場,谷歌的Google Glass幾乎沒有什麼作為,微軟的HoloLens開發了兩年,依然沒能走出開發者的圈子;Intel的AR眼鏡半途而廢,蘋果也在秘密地進行著自己的AR眼鏡開發,庫克卻半道跑出來說“AR技術還不成熟”,估計在2020前都不會有太大的動作。

馬雲投資看走眼,Magic Leap實際效果差太多

除此之外,現在市場上有超過50家智能眼鏡製造商,這些企業的大多數都有自己的AR硬件,主要的服務對象都是to B,比如幫助技工在沒有看說明書的情況下,對一個機器進行修理。

微軟的HoloLens的消費者版本一直不聲不響,但它在科學和商業上的表現可圈可點。微軟與福特達成了合作,通過HoloLens,可以將整車變成一個3D可視化的全尺寸模型。

馬雲投資看走眼,Magic Leap實際效果差太多

遠程協助也是一個不錯的例子,將兩幅AR眼鏡進行聯通,眼鏡一端的專家可以進行遠程指導另一端進行操作,AR已經被一些手術主刀師和拆彈部隊所採用。

馬雲投資看走眼,Magic Leap實際效果差太多

AR在消費者領域吃不開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硬件上的成本太高,大多數的頭顯的售價都超過1000美金,這顯然不是普通消費者能承擔得起的,而對於企業和商業用途來講,這個開銷完全可以接受。

其次,頭盔一般都是為了實現某一目的,而專門進行設計和製造的。在場景設定中,它們的使用頻率並不高,比如只在修理某一臺機器時使用。因此,在設計之初,這些東西就又重又笨,來滿足對性能上的需求,卻很少考慮佩戴上的舒適性。

而消費者則完全不一樣,他們要求的更多,頭顯不僅要,而且要有質感,要足夠輕,可以佩戴數個小時。

眼鏡的設計和造型也是重要的一點,谷歌glass在很大程度上就栽在了這個上面,它眼鏡的造型太突兀,超過了大眾的心理接受度。

馬雲投資看走眼,Magic Leap實際效果差太多

AR的終極目標就是要融合進眼鏡裡,同時提供絕佳的視野、重量、造型和功能。

目前的技術沒有發展到那個地步,續航、發熱、性能、體積...AR眼鏡會在各個訴求中平衡妥協,卻怎麼也達不到完美的狀態。

另一個問題就是軟件生態,就像《塞爾達傳說》之於Switch一樣,沒有前者的內容支持,Switch的可玩性會大大降低。目前,並沒有一款針對AR頭顯的殺手級應用。

蘋果推出了自己的ARKit,谷歌則推出了AR Core,這兩者就好像如今的Android和iOS,幫助開發者在這兩個平臺上進行內容創造。

這兩個平臺都基於移動設備,因此,目前消費者接觸的大多數AR技術,都是在手機裡呈現的,比如蘋果的AR遊戲,修圖軟件裡的動態特效等等。

馬雲投資看走眼,Magic Leap實際效果差太多

除了遊戲外,手機上的AR在電子商務領域也找到了自己的應用場景,比如可以讓消費者試穿上虛擬的服裝,畫上虛擬的妝容,試戴虛擬的眼鏡框。

馬雲投資看走眼,Magic Leap實際效果差太多

Ikea推出了一款APP,可以通過手機,在自己的屋子裡放置虛擬的家居,讓消費者去嘗試自己的家居風格。

馬雲投資看走眼,Magic Leap實際效果差太多

在這些使用場景中,有一些可以在AR眼鏡中做的更好,比如IKEA的家居展示,想要看到完整的家居環境,用戶不得不轉動手機,而且看到的始終是手機顯示屏上的那麼一小塊地方。AR眼鏡會帶來更大的視野,更好的沉浸感。

但AR技術是否一定要通過眼鏡來實現?這個問題有待觀察。Magic Leap作為AR產品備受矚目的最新力作,能不能突破商用的侷限,真正打穿消費者?這個依然有待觀察。

馬雲投資看走眼,Magic Leap實際效果差太多

但不可置否的是,AR是未來,它將混淆虛擬和現實的界限。AR設備將成為人在感官上的延伸,當你打開手掌,可以看到手掌裡藏著一隻小象,當你睜開眼,你想念的人就能展現眼前。

馬雲投資看走眼,Magic Leap實際效果差太多

“我們很明白,需要在世界上去贏得自己的地位。”Abovitz在推特上說,“我們的產品和大家正式見面的日子不遠了,我們會分享我們創造的東西,然後去傾聽大家的反饋,去學習,因為我們知道,一個好的未來,一定是大家一起去締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