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能源扶貧要做好,安全很重要,曾經的貧困縣通渭,已經變了模樣!

能源扶貧要做好,安全很重要,曾經的貧困縣通渭,已經變了模樣!

近日,國家能源局“安全生產萬里行”活動走入定點扶貧縣──甘肅通渭縣,以“強安全、助扶貧”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有關能源電力建設生產安全、工程質量管理的扶貧調研及培訓活動。

能源扶貧要做好,安全很重要,曾經的貧困縣通渭,已經變了模樣!

活動由國家能源局電力安全監管司、甘肅能源監管辦、電力可靠性管理和質量監督中心及中國電力傳媒集團聯合主辦,旨在以提升電力安全生產水平為目標,為貧困地區能源事業穩定有序發展提供支撐。

排查隱患,協調解決能源扶貧項目安全問題

通渭縣是全國六盤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也是甘肅省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在國家能源局的定點幫扶下,通渭縣立足風光資源,全力打造新能源精準扶貧示範基地,以新能源產業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截至目前,通渭已建成併網發電風電項目30萬千瓦、在建20萬千瓦;全面實施光伏扶貧工程,按照戶用、村級和集中式3種形式開工建設光伏項目12.24萬千瓦。此外,秸稈和垃圾發電、清潔供暖等項目也在農民增收、風電消納、環境改善等方面對當地發揮著重要作用。

7月10日,調研組首先來到華能義崗風電場,只見百餘颱風機高聳林立,正在為通渭的脫貧發展供應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2018年以來,該風電場累計利用小時數逐月提高,整體棄風率在2017年9%的基礎上快速下降至1%,預計2018年整體棄風率不超過5%。華能義崗風電場負責人表示,安全生產是該風電場始終堅持的基礎工作,但受設備、人員及運行環境等因素影響,公司安全生產工作仍有待提升。

在通渭縣北城鎮店兒村光伏扶貧村級電站,熠熠生輝的光伏板矗立在耕地之上,農光互補的和諧氛圍為這個貧困村帶來了勃勃生機。據國家能源局在甘肅通渭定點扶貧掛職幹部孫元辛介紹,為確保光伏扶貧項目持續穩定發電,通渭縣已在縣城建立起了統一集控中心,通過招標由運維企業進行管理,解決了各村電站維護中專業力量薄弱的後顧之憂,但客觀上依然存在因距離較遠導致的延遲維護現象。

將能源扶貧工作做到實處、落實到位,不僅需要做好項目規劃,安全可靠的項目運行更為重要。扶貧調研組在全面瞭解通渭縣風電、光伏扶貧項目建設工程質量等情況後,召開專題工作座談會,聽取各方意見建議,發揮電力安全監管專業優勢,協調解決通渭縣光伏扶貧、農網改造等工作在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

加強培訓,提升基層人員安全責任意識

此次活動中,電力安全培訓同樣是一個“重頭戲”。

電站運維和建設方面的專家利用一天時間為通渭縣各級政府及新能源企業代表進行了培訓。同時,由中國電力傳媒集團設計製作的“農村電力安全宣傳掛圖”等安全生產宣傳資料,也免費贈予了通渭縣有關單位。

國家能源局電力安全監管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的要求,應充分發揮技能培訓對脫貧致富的積極作用,全面提升通渭縣電力安全生產人員的安全意識和知識技能,為扶貧工作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通過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資料的捐贈,可以增加基層人員的安全意識,確保各級人員安全責任落實到位。

“通渭縣由傳統農業縣走向清潔能源為主要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實現了一個非常大的跨越。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施工安全還是生產運行安全,都應該引起政府有關部門及相關企業的高度重視。”該負責人指出,在這一過程中,首先要把安全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確保扶貧工作有序、有效推進,為2020年實現通渭縣脫貧摘帽提供有力保障。(記者:王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