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坐等案源不如主动出击!民行监督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今年初,昔阳县检察院党组调整思路,民行工作开展必须时刻不忘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与其坐等案源,不如主动“走出去”寻找线索。发令枪一响,民事行政检察部全体干警策马扬鞭,迅速制定了“走出去”的工作实施方案,规划了时间表、路线图,紧锣密鼓开展实施。

如何进一步提升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社会认知度?

民行部干警分区域,利用昔阳传统庙会,开展民事行政检察与公益诉讼工作宣传。检察干警就群众最为关心的“执行难”、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焦点、热点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让更多群众了解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切实增强民行检察工作的社会认知度,拓宽案件来源,为推动民行检察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仅上半年,民行检察部共受理各类民事行政案件36件,其中执行监督案件2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2件,审查息诉1件,支持起诉31件。比去年同期案件受理数提升90%以上。

延伸检察工作触角,宣传民行检察工作,拓宽检察监督领域,搭建检律合作新平台,3月28日,该院召集昔阳资深律师及法律工作者座谈,征求律师及法律工作者对民行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并特聘4家律师事务所和昔阳大寨镇法律服务所为民行工作联系点,畅通当事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渠道。

联系点建立之后,该院共积累案件线索30余件,涉及民事审判活动监督、执行活动监督、公益诉讼等领域。法律工作者积极引导群众向该院提供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共接待来信来访20余件次。

其中,在一名老大爷的检举下,昔阳县检察院成功办理了昔阳县生活垃圾处理厂环境污染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

检察建议发出后,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对昔阳县生活垃圾处理厂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整治,截至目前,昔阳县生活垃圾处理厂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该院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重,年初,邀请国土、环保、食品药品等相关领域的负责人开展民行公益诉讼座谈,就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适用范围、试点情况及取得的成效等,向与会人员进行解读,并就在开展公益诉讼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现状详细解说,共同签署了《关于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工作中加强协作的意见》。

座谈会后,与会单位为检察机关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及时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点赞,积极移送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截至目前累计移送公益诉讼案件线索7件,审查办理公益诉讼案件9件。

“公益诉讼是大势所趋、形势所需、责任所在、民众所盼,检察机关要严格履行好公益诉讼这项新职权,充分发挥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昔阳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尹教礼说,在全面开展公益诉讼过程中,各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各司其职,紧密联系协作,共同推进了公益诉讼工作的有序开展,维护了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本报记者 李勇强 通讯员 任健慧

●关注山西法制报官方微信,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号:sxfzbwx(长按复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