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整治騷擾電話:“專項”應制度化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7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其社交媒體註冊賬戶上稱,針對有關手機不明釦費、垃圾短信、騷擾電話等問題,工信部已組織相關通信管理局、各基礎電信企業著手開展工作,並將聯合10餘個相關部門制定專門方案,近期即組織開展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

對騷擾電話,幾乎每個人都深感其擾,深為其煩。從技術上講,識別和有針對性地整治騷擾電話源並非難事,但是要花費人力物力成本。並且,在騷擾電話尚沒有燎原成勢的情況下,這種治理所費成本本來不多,而在騷擾電話已經成災的當下,治理成本則讓有責治理方視為負擔,或者和尚撞鐘小打小鬧,佯做沒有放任狀;或者乾脆熟視無睹視而不見,真以為騷擾電話於己無關,由此陷入惡性循環,積重難返。

整治騷擾電話:“專項”應制度化

但是,積重雖難返,卻並非不可返。近些年在信息通訊領域發展出的新技術,如大數據分析技術、語音識別技術等等,就都可以應用在治理騷擾電話上來,在降低治理成本的同時,更有效地從源頭上、從運行系統中識別和清除騷擾電話源。實際上,在手機以及通訊和信息發送終端實名制後,完全可以將騷擾電話的撥打成本升至讓騷擾電話的製造者難以承受或無力承受的程度。電信運營商可把消費者不得將通訊終端用於發送騷擾電話或信息的條款列入格式合同,並按違規者(撥打、發送次數)程度不同的違反合同行為,列出相應的程度不等的(付費)義務條款,直至取消服務。對那些屢犯且以騷擾電話為業的人,則列入各大通信運營商通用的黑名單,在限定時間、甚至是無限期內,取消其獲得電信服務的資格。

其實,在治理垃圾短信、偽基站等方面,電信運營商已取得相應的經驗。對電信運營商而言,既沒有其不可承受的治理成本,也沒有其還沒掌握的治理技術。由此,上述工信部所承諾的整改都在電信運營商的行為能力範圍之內,治理效果不彰的預期當屬悲觀。當然,為了防止專項治理效果短期化,就必須把專項行動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制度化,將專項治理中有效管用的做法以制度化的方式“鑲嵌”到日常運營系統中去,從制度上和運營系統中杜絕騷擾電話、錯收費等現象死灰復燃。

工信部在上述社交媒體的推送中稱,其專項整治將重點放在3個方面,一是督促電信企業立即糾正錯收費行為,並要求基礎電信企業從下月起以短信方式按月向用戶主動推送通信賬單信息,讓用戶明明白白消費;二是立即核實媒體報道所涉具體問題和典型案例,關停發送垃圾短信的短信端口,處置涉嫌營銷擾民的電話號碼及關聯號碼,約談涉事企業,責令其全面自查整改,並將在情況查明後,依法處理違規企業,問責涉事人員;三是舉一反三,深入剖析問題根源,堵塞管理漏洞,全面提升運營服務水平,為公眾營造良好的信息通信環境。

除此之外,手機制造商捆綁在手機基本運行系統中的不可卸載軟件的問題,也亟需出臺強制性規定進行治理。對那些已發售的帶有這些不可卸載軟件的手機制造商,管理部門必須要求其出臺相應補救措施,讓消費者自行選擇是否保留或卸載這些軟件。許多情況下,正是這些不可卸載軟件,不僅可以不經使用者同意而將一些軟件下載到手機或通信終端中,而且還以彈窗的形式給使用者帶來不是騷擾電話、勝似騷擾電話的效果。對此問題,不能再像騷擾電話那樣成災之後,再行“專項”治理。

(轉載請註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整治騷擾電話:“專項”應制度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