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执行小课堂|有一类案件,叫“执行不能”

立案执行申请后,被执行人却迟迟未将债务还清,实际上并非法官怠于执行。

让我们通过以下对话,了解什么是立案申请执行吧。

申请人:

我申请执行,你们法院没给执行到位,就是怠于执行、不作为!

法官:

这个……其实,还有一种执行案件叫“执行不能”。

申请人:

啥叫执行不能,通俗点。

法官:

就是虽然用尽了洪荒之力,但臣妾做不到啊!

申请人:

还有这种事?你们判的案子不给兑现,这不是打“法律白条”吗?

法官:

案子判您赢,说明您占理儿,可理想再丰满,也架不住现实太骨感啊。您要相信,在收到案子的那一刻,我们都抱着“上天入地挖地三尺”的劲头儿找人找财产,希望早点帮您要回真金白银,可有的案子,被执行人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碰到这种执行不能的案件,只能对您抱歉地说一句“亲,我们真的尽力了。”

申请人:

“执行不能”的案子法院都怎么处理,总得给个说法吧?

法官:

执行不能的案子,一类按法律规定要裁定终结执行,彻底退出执行程序;另一类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执行程序暂时告一段落,被执行人在将来具备履行能力时再恢复执行到位。

申请人:

终结执行就是案子彻底没戏了?

法官:

可以这么理解。按照法律规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裁定终结执行:

1、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2、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3、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被法院裁定宣告破产的;

4、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或其他组织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歇业、终止后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也没有能够依法追加变更为被执行人的其他主体的。

上述情形中,被执行人主体资格消灭,又没有继受债务的主体,也没有责任财产,这种状况今后也不会有改变的可能,彻底退出执行程序是此类案件的最好归宿。让它们寿终正寝,我们也好腾出手来去解决那些有希望要回钱的案子,毕竟,我们院每年的执行收案数都在一万五往上了……

申请人:

我懂了。那终结本次执行就是案子现在没戏,将来可能有戏?

法官:

Bingo!终结执行的案子已经盖棺定论,而终结本次执行的案件则可能枯木逢春。毕竟,tomorrow is another day,贫民窟出来的穷小子,保不齐哪天就时来运转,变成百万富翁呢。对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案件,在实际执行到位前,我们的目光会始终追随着被执行人的钱包,关注着他的行踪,准备随时搞一场说来就来的恢复执行。

申请人:

还有个问题,你们怎么保证在案子终本之前确实用过心,终本之后持续在努力?

法官:

我们在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之前,有严格的流程要走,必须要穷尽执行措施(网络查控财产,上门查找被执行人,责令申报财产等),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且已经履行完法律规定的程序(如限制高消费、符合条件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开展终本约谈告知申请人)后才能报结。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案件也不是束之高阁置之不理,而是被纳入了终本案件管理库,由系统定期自动开展复查,确保对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跟踪式监控。前有法律规范终本流程,后有系统管理技术加持,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申请人:

嘿嘿,看来是我多虑了。我接下来会积极配合法院工作,也努力找找线索。毕竟案子是自己的,要想早点要回钱,我也要主动出一份力……

—— END ——

供稿:西城法院 许波

@京法网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