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泰国游船翻沉事故“头七” 幸存者:想接家人回来

【综合讯】11日是泰国普吉游船翻沉事故遇难者的“头七”。遇难者家属、志愿者、中泰政府官员等在普吉查龙湾码头参加仪式,悼念逝者。

47名中国人遇难中国民间救援组织队长:带同胞回家

当地时间7月5日17时45分,两艘载有122名中国游客的船只在泰国普吉岛附近突遇特大暴风雨发生倾覆事故。根据普吉府府尹发布的最新数据,7月11日下午在皮皮岛附近海域新发现一具男性遗体,初步认定为遇难中国游客,其身份信息还需进一步核实确认。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据最新消息,泰国普吉游船倾覆事故共造成47名中国游客遇难,所有遇难者遗体均已找到,尚有1具遗体被凤凰号船体压住仍未打捞上岸。

据新华社报道,泰国普吉府府尹诺拉帕11日在游船翻沉事故救援情况记者会上说,普吉府将向每名遇难者赔付210万泰铢(约合43万人民币)。

11日也是来自浙江的民间救援组织公羊队跨国援救的第6天。他们与来自普吉岛的中泰两国潜水员组成的“蓝海救援队”一起继续搜寻失联者踪迹。他们分成两队,一队在皮皮岛海域搜寻,一队在“凤凰号”沉没海域进行搜寻。搜寻海域雨大浪大,船只行进非常颠簸。

浙江公羊队杭州队队长徐立军说, 11日是沉船事件第七天了,希望今天能找到,带同胞回家。

政府和当地华人均举行祭祀 幸存者:想接家人回来

泰国普吉当地时间11日上午9时,普吉查龙码头沿岸摆满了鲜花,凤凰号沉船事故遇难者家属互相搀扶前来悼念。来自广东的幸存者黄先生身着病服,坐着轮椅也来到了码头,他说:“想接家人回来。”

11日上午8时,普吉岛查龙码头举行了7·5凤凰号沉船事故中遇难者的安魂仪式。9位泰国法师登坛盘坐,虔诚诵经,超度亡灵。

在超度仪式上,到场家属们手持黄布,依次放在僧人面前,然后由僧人诵经。据工作人员介绍,黄布上有逝者名字,家属给僧人们送黄布,意味着送走不祥,带来吉祥。

到场的除了遇难者家属和幸存者外,还有普吉府政府工作人员、警方代表、华人志愿者等等。每位参与者都手持白花,神情肃穆,站立在岸边。遇难者家属与幸存者们呼唤着亲人的名字,焚香烧纸,祭拜亲人。有家属无法抑制内心悲伤,放声悲哭。

除了官方举办的头七祭祀,在11日下午,普吉当地华人也自发聚集起来,悼念遇难者。在悼念现场,当地华人摆满了鲜花、啤酒和香烟。

据kositvihan寺庙的消息,截至10日下午,该寺庙共接收了37具此次事故的遇难者遗体。其中,2具遇难者遗体已经被运回中国国内,5具遇难者遗体被转移到其他寺庙火化,还有30具遇难者遗体暂时存放在kositvihan寺庙等待后续火化流程。其他遇难者遗体因遇难者家属的身份核实未完成等原因,暂存放在当地的瓦其拉医院。

喜欢科比的大男孩,没赶上毕业典礼

19岁的阿燊(化名)身穿黑色T恤,戴着墨镜,冲着镜头酷酷地用右手比了一个“6”,意气风发。他的身后,是湛蓝的安达曼海;面前,是一起毕业旅行的4位好友。

5日11时25分,阿燊在他的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这张照片,许多亲友点赞。没人想到,当时“见”的这一面,在几小时后竟成永诀。

这原本是阿燊和朋友到达普吉岛、开始毕业旅行的第一天。他们都来自广东肇庆,阿燊就读于肇庆六中,好友阿政、小杰、小伟、小泾则就读于端州中学。上个月,他们刚参加完高考。

根据计划,阿燊和朋友原定在普吉岛玩4天,再去曼谷玩两天。然后,阿燊应该回到学校参加高中毕业典礼,度过无忧无虑的暑假,再拿着录取通知书,到心仪的大学报到,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阿燊在朋友圈发布了那张照片。同时发布的还有一张碧海蓝天的风景照,和两张合影———5个大男孩面朝大海,勾肩搭背,亲密无间。阿燊写道,“To Bro.(致兄弟)”。

几小时后,乌云压顶,暴风雨突袭,凤凰号顷刻覆没。同行好友艰难逃生,只有阿燊不知所终。躺在病床上,获救的好友惦记他的安危,彻夜难眠。

7月8日凌晨2时46分,肇庆市旅游局发布消息,阿燊的遗体已被找到。奇迹并未发生。

生前,阿燊喜欢看NBA,已退役的湖人队原主力科比,曾是他最喜欢的球员。表哥王先生还记得,阿燊曾送他几件科比系列的衣服。只是如今,兄弟俩再也无法相聚了。

阿燊憧憬的大学生活尚未开始,人生便戛然而止。甚至,他还未来得及返校参加毕业典礼和谢师宴,为高中生活画上句点。

同班同学说,谢师宴上,一定会为阿燊留一双碗筷。

一家五口仅他一人幸存,外孙女才1岁半

“要真是遇难了,我的小外孙女也太可怜了,她才18个月。”暴风雨来袭时,郑兰庆坐在凤凰号颠簸的船舱内,和另一位带孩子的老人讨论起糟糕的天气。

他感到恐惧,没敢再聊下去。没想到,一语成谶。

7月5日早上,57岁的郑兰庆和老伴、女儿女婿带着18个月大的外孙女登上了凤凰号。他还记得,在去小皇帝岛的途中,“风平浪静,海特别漂亮”。

这次旅行,对来自浙江杭州的郑兰庆一家来说,本是难得的经历。女儿女婿在大学时相恋,都是阿里巴巴的员工,平时工作都忙,30多岁才有了可爱女儿。

这个宝贝外孙女,自然是郑兰庆的心头肉。若不是想着帮忙带孩子,他本不想来已经旅游过一次的泰国。“我家小宝贝,13个月就会走路了,特别聪明,我指着一个瓶子要她拿给我,她能听懂我的意思,把那个瓶子推给我。”

巨浪凶狠,不断拍打,凤凰号一层的船舱玻璃突然碎裂,海水迅速灌入船舱。

坐在一层休息的郑兰庆拉起老伴的手往外跑,准备一起跳船。可船只颠簸,老伴没站稳,摔倒磕伤了膝盖,她对郑兰庆说,“你不要拉我。”

没想到,这成了老伴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6日下午,前一天获救的郑兰庆从遇难者遗体照片中,首先辨认出老伴。随后,女儿女婿和外孙女的照片,也陆续出现在他面前。一家五口,他成了唯一的幸存者。

7日,郑兰庆坐在普吉瓦其拉医院长椅上,苦苦等待辨认遗体。

同一天,郑兰庆的儿子郑亮赶到普吉岛陪伴父亲,接家人回家。事发当晚,他就在微博求助,恳请知情者帮忙确认家人的消息。得知噩耗后,他的头像变成了一根燃烧蜡烛的图片,“谢谢这一生让我有缘当你们的亲人,天堂没有狂风骤雨,我来接你们回家……”

落水时弟弟没来得及穿救生衣,妈妈也没了

事故发生两天后,杭州女孩斑斑躺在重症监护室里,依然难以接受这起灾难带来的毁灭———妈妈和弟弟遇难,她和爸爸负伤,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顷刻破碎。

22岁的斑斑,上个月刚从大学毕业。她的爸爸所在的海派家居公司组织员工旅游,可带家属,正好13岁的弟弟也放暑假,一家人难得一起出游。

斑斑说,5日下午从大皇帝岛返程途中,斑斑因为晕船,在一层睡觉;爸爸妈妈和弟弟则在二层休息。

“突然就开始刮风下雨。而且雨特别大,船身倾斜得可怕,几乎要翻了。”海水以惊人的速度往船舱里灌,斑斑的近视眼镜也被海水冲掉,“一下子就啥也看不见了。”随着船体倒置带来的剧烈抖动,斑斑被狠狠摔在了船舷上。

灾难来袭时,斑斑的爸爸正一边艰难与风浪抗衡,一边焦灼地为妻儿寻找救生衣。然而一切猝不及防,当他拿到救生衣时,已来不及了。

7月6日,妈妈和弟弟的遗体前后到达普吉瓦其拉医院。被划伤膝盖和脚面的爸爸,认出了妻儿。落水时,弟弟还没来得及穿上救生衣。

而斑斑,因失血过多躺在重症监护室里,她的手脚均被割破,左眉毛附近被撞出一条大口子,缝了40多针,也许会留下伤疤。

斑斑说,如果没有这场意外,他们一家人应该会在7月8日回到杭州,她第二天就要开始工作了。

保持信心和正确HELP姿势有助于获救

什么才是正确的被救姿势?

据《科技日报》报道援引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指挥抢险救援教研室主任王振雄的解释说,在海上遇险时首先要保持信心,其次是保持HELP(Heat Escaping Lessening Posture)姿势避免热量丧失太快,团身静待;如果人多的话,尽量多人环抱在一起,使身体尽可能多地接触以保存热量,如果有孩子,则把孩子放在中央,这样借助大人的体热可以延长孩子的存活时间;还可以捞取浮游生物充饥。

人体不同部位的散热量不同,头部、颈部、体侧和腹股沟是散热量最高的地方,其中头部占人体总散热量的50%之多。HELP姿势即减少热量丧失姿势,是国际公认的最佳等待救援姿势——将两腿弯曲尽量收拢于小腹下,两肘紧贴身旁夹紧,两臂交叉抱紧在救生衣胸前,头部和颈部露出水面。这样一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身体表面暴露在冷水中,也最大限度地减缓热量的流失;头部、颈部尽量露出水面,以保持视野和避免伤害。

对于出海,王振雄还提出了五点注意事项:一是提高警惕,不要在恶劣天气出海;二是上船后,首先观察了解逃生出口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注意看船上的逃生通道、上下楼和甲板集合点;四是留意救生衣、救生圈的位置,还要记住“七长一短”的弃船警报;五是熟悉并掌握救生衣的穿戴方法、落水后的漂浮方式。

王振雄提示道,其实,海水的浮力是很大的,但是想让头部保持在海面以上,依然需要一定的姿势。常见的蝶泳、仰泳、蛙泳和自由泳四种泳姿中,仰泳是消耗能量最少的一种。尽量展平四肢,微弓身体,仰卧在海面上,即使头可能半没在水中,脸部也能自然地保持在水面之上,这个姿势甚至可以支撑人们在海上漂浮的漫漫长路中睡上一小会儿,这样生还的希望更大。(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