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別嚇我!轉呼啦圈會損傷內臟?這些常見的運動謠言你信過幾個?

提到呼啦圈,在印象裡,

它和丟手絹、跳方格、丟沙包一樣,

已經成為童年時代的美好記憶。

雖然這項運動已不似曾經那樣風靡,

但有關呼啦圈的各種傳言近日不斷流傳,

比如轉呼啦圈可以造成內臟損傷!

這是真的嗎?

還能不能愉快地鍛鍊身體了?

別嚇我!轉呼啦圈會損傷內臟?這些常見的運動謠言你信過幾個?

資料圖 (圖片來源:tuku.qianlong.com)

呼啦圈可以快速瘦腰嗎?

當你在轉呼啦圈時,是不是感覺彷彿腰腹上的贅肉就要脫離地心引力永遠的離開你的身體,馬甲線呼之欲出? 轉呼啦圈跟跑步,游泳,舞蹈一樣,都是全身肌群參與的有氧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不同的只是,呼啦圈的動力主要來自腰腹和臀部肌群,運動幅度最大的是髖關節和脊柱,同時鍛鍊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趣味性也不差,說老少皆宜不過分。 但呼啦圈就和其它有氧運動一樣,無法做到局部減肥。

認為呼啦圈可以快速瘦腰,

就像你起床照鏡子覺得自己變美,

都是幻!覺!

別嚇我!轉呼啦圈會損傷內臟?這些常見的運動謠言你信過幾個?

不過,30 分鐘的連續呼啦圈運動,女性平均消耗約 165 千卡熱量,男性約 200 千卡熱量,大致相當於每分鐘 40~50 米速度的游泳等中等強度運動。想減肥,關鍵在持之以恆。

別嚇我!轉呼啦圈會損傷內臟?這些常見的運動謠言你信過幾個?

資料圖 (圖片來源:tuku.qianlong.com)

呼啦圈會對內臟造成損害嗎?

呼啦圈既然是一項運動,

就勢必存在運動損傷的風險。

但聽到內臟損傷,

第一反應還是懵的

別嚇我!轉呼啦圈會損傷內臟?這些常見的運動謠言你信過幾個?

首先,普通呼啦圈不會造成內臟損傷。胸腹壁內的肌肉,和胸腹腔內的器官組織是相互隔離的。內臟組織受到胸腹腔的保護,通常不會受到肌肉運動的影響。即使是胃、大小腸以及卵巢輸卵管這些只有寬鬆系包裹的器官,有很小的概率受劇烈運動影響、可能發生扭轉,這也是所有劇烈運動所共同具有,並非轉呼啦圈所獨有的損傷。

那是不是可以任性而為了呢?

也不是。

新手要避免使用負重呼啦圈

傳統呼啦圈的重量,一般在約 0.45~0.68 kg;而很多人常使用的是負重呼啦圈,重量逐漸增加,甚至可以達到 4.5 kg。

設想一個沒有鍛鍊基礎的軟妹子,

又是呼啦圈的初學者,

拿一個將近 5 kg 的重物在身上撞來撞去,

受傷風險還是很大的~~

雖然沒有證據表明大重量負重呼啦圈對內臟有損傷,但畢竟安全是第一位。

對於新手,還是挑選合適重量的呼啦圈,循序漸進,合理訓練。

對於腰腹核心力量非常優秀的人,可以將大重量呼啦圈作為不錯的訓練工具。

身體出現烏青,怎麼辦?

關於轉完呼啦圈之後身體烏青,是很多人反應過的問題。這種現象的確很常見於負重呼啦圈,重量小也有可能會發生。

大多是因為剛開始接觸呼啦圈時,動作沒有完全掌握,還停留在試圖保持旋轉的程度,加之呼啦圈的重量有可能過大,容易引起局部輕度挫傷等問題。

烏青,就是毛細血管溢血。這不是肌肉痠痛,不能通過拉伸緩解,可以冷敷,但不要熱敷。 需要做的就是主動休息,待烏青消失再進行練習。隨著熟練程度的提高這種現象便會消失,所以不必太擔心,就當成是掌握一門技能必經的磨難吧。

看到這裡,

有沒有人已經無法抑制住體內洪荒之力,

打算重試童年美好?

那麼就來看下,

到底如何合理地進行呼啦圈鍛鍊。

選擇適合自己的呼啦圈

呼啦圈因人而異,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高、體重進行選擇。

圈大的還是圈小的?

直觀地說,挑選時你豎直放置呼啦圈,高度大約略高於你的肚臍比較合適,如果你體型較胖,可以選擇直徑稍微長一點,體型較瘦的話就稍短一點。

重的還是輕的?

大多數可能認為越小越輕的呼啦圈越容易上手,事實上正好相反:較大較重轉動起來會比較慢,可以給你的身體更多時間適應節奏。 所以還是儘可能多試試,找到合適自己的最關鍵。

硬的還是軟的?

現在還流行一種軟繩呼啦圈,可變形,有彈性。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但想要很好地掌握,要比傳統呼啦圈有難度,需要的核心力量和身體協調性要求也更高,可以當做高水平的進階選擇。 至於宣傳上的「擠壓針灸」「按摩減肥」,大家聽聽就好......

掌握動作要領

1. 雙腳前後站立,膝關節微屈;

2. 雙手握住呼啦圈水平放置,貼住身體的一側;

3. 如果是左撇子,推薦順時針轉動;右撇子推薦逆時針轉動。你腰部搖擺移動。

好像理解起來有點困難?那就拿起呼啦圈嘗試嘗試就好。人體是很聰明的,很快就可以掌握正確的節奏。是不是又落到地上了?多多練習,並嘗試彎曲身體或者膝關節等身體其他部位,保持呼啦圈的旋轉,慢慢就會掌握節奏和技巧。

別嚇我!轉呼啦圈會損傷內臟?這些常見的運動謠言你信過幾個?

夏天到了,

又到一年曬身材的季節

俗話說

夏季不減肥,一年徒傷悲

除了呼啦圈,一說減肥,大家能想到需要多做各種運動。但對於運動減肥的認識,很多人還存在不足,容易被流傳的一些謠言所誤導。下面我們就來起底六大常見的運動謠言。

1.流汗越多運動越有效

用出汗量來衡量運動減肥效果是一種非常不科學的做法。排汗帶走熱量同時帶走了身體的大量水分和一些電解質。出汗前後反映出來的體重差,主要是因為身體失去大量水分。運動減肥的效果不以出汗多少作參考,主要看在運動過程中脂肪轉化為熱量的程度。在運動過程中,消耗越多脂肪供能燃脂效果越好,而不是出汗越多就效果越好。

2.跑步小腿會變粗

正常情況下,跑步會消耗脂肪,鍛鍊腿部,讓腿部更有線條感,而不會讓腿變粗。那為什麼一些人會感覺自己跑步跑久了腿卻變粗呢?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你的腿並沒有變粗,只是跑步時小腿充血,讓你感覺自己腿粗了;第二,跑步方法不對;第三,你的腿本身可能是肌肉型,跑步速度過快讓你腿部肌肉增多,看起來顯粗。

3.力量訓練不減肥

很多人以為做力量訓練只能鍛鍊肌肉,並不能減肥。這樣的理解有失偏頗。首先,練肌肉其實也是減肥的一個重要內容。肌肉量增加了,代謝才會上去,才會消耗更多熱量減肥。其次,力量訓練也是可以燃脂的。一方面,中低強度的力量訓練以脂肪供能為主,能夠燃燒大量脂肪,降低體脂率。另一方面,力量訓練能夠鍛鍊肌肉和骨骼,增加人體的瘦體重,降低體內的脂肪,達到理想的減肥效果。

4.有氧運動必須堅持30分鐘以上才能減肥

如果堅持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一般要開始運動後的30分鐘才會消耗更多脂肪供能。但這只是一般情況,真正減肥的效果不應該以時間為準。如果你在進行有氧運動之前先進行了十幾分鐘的無氧運動,然後再做有氧運動,這樣子做有氧運動時身體就會更快進入增加脂肪消耗的階段,可能不需要30分鐘的時間就能達到很好的減肥效果。

5.做局部運動想瘦哪裡就瘦哪裡

只要做局部運動想瘦哪裡就瘦哪裡?別傻了。只做局部運動的減肥效果並不明顯。所有的局部減肥運動都應該建立在全身基本運動基礎上起效果。人的脂肪是全身性分佈的,運動消耗的也是全身的脂肪,而非單單消耗某一個部位的脂肪。但是局部運動能夠鍛鍊某些部位的肌肉,讓人更健美。因而,局部運動也是很有必要性的。

6.女性做力量訓練會變肌肉女

女性練肌肉?聽到這話,相信不少人腦補的畫面都是肌肉女。但事實是,女性要變成肌肉女並非易事,這主要是因為女性體內缺乏促進肌肉增長的激素——睪酮。男性體內的這種激素天生比女性要高很多,因此,女性要練出大塊肌肉要比男性難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