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放生的背後:一片“慈悲”卻帶來無盡禍害


“慈悲為懷”是很多人所崇拜的理論,可是有些“慈悲”卻帶來了無盡的禍害。在大部分國人眼裡,只要將困在牢籠裡的動物放歸野外就是慈悲,就能行善積德,可是這樣的好心帶來的後果卻鮮有人在意。圖中,一群人將準備將大量魚放生到河中。

“放生”這一觀念來自佛教,是佛門慈悲精神的典範,現代很多國人都非常推崇這一“慈悲”舉動,紛紛參與放生。圖中,人們將水箱中的魚大肆放到河水中。

圖中,某地因為有一群動物保護者放生了幾十條毒蛇,導致當地居民苦不堪言,生命受到嚴重威脅。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些國人的放生往往只關注了最後一個環節,而缺少了西方國家系統化的野生動物復健行動。圖中,政府不得不組織居民展開殺蛇行動,以清除掉這些毒蛇,保證居民們的人身安全。

在國內有些地區,對於“放生”甚至出現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不少商販向“放生者”販賣烏龜,供他們“放生”,而另一邊,會有專門的人捕撈“放生”出去的烏龜。

圖中,捕撈者在捕撈已經“放生”的烏龜。不得不說,這類惡性循環跟“慈悲為懷”的宗旨有些大相徑庭。

這是一群愛心人士在山上放生松鼠,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這群松鼠進入山中開始大肆啃食農民們種下的核桃,導致當地村民損失兩萬多斤核桃產量,虧損將近二十多萬元。

鳥類也是很多人喜歡放生的對象,可實際上,很多鳥在放生時受傷嚴重或者難以適應環境,即使被放生也是迎接死亡。

人們放生的物種繁多,圖中被關進牢籠的,正是被人放生到大山中的狐狸,它們被愛心人士放生後為了生存,開始偷食附近村民的家禽,使得當地居民不堪其擾。其實,放生本是善舉,但是必須有相應的科學知識作為輔助,否則適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