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人民日報」風好揚帆為脫貧——湖南省澧縣西北片區扶貧攻堅紀實

「人民日報」風好揚帆為脫貧——湖南省澧縣西北片區扶貧攻堅紀實

「人民日報」風好揚帆為脫貧——湖南省澧縣西北片區扶貧攻堅紀實

風好揚帆為脫貧

——湖南省澧縣西北片區扶貧攻堅紀實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小康路上絕不能讓一個貧困戶掉隊!”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省澧縣打響了一場脫貧攻堅戰,迎來了歷史性的跨越和鉅變。

「人民日报」风好扬帆为脱贫——湖南省澧县西北片区扶贫攻坚纪实

“截至2017年底,全縣共脫貧10771戶34813人,貧困發生率降低為1.94%,貧困村出列23個。部分脫貧人口的增收步入快車道,有些地方人均收入高達3萬元。西北片區更是處處湧動著發展熱潮,處處煥發著勃勃生機……”湖南省澧縣縣委書記鄒如龍如數家珍。一個個扶貧攻堅新舉措、新亮點、新成效撲面而來,一群群黨員幹部攜手農民奔小康的鄉村振興畫卷徐徐展開……

「人民日报」风好扬帆为脱贫——湖南省澧县西北片区扶贫攻坚纪实

產業是脫貧重要支撐

澧縣脫貧攻堅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看西北片區的發展。作為擁有農業人口76.3萬的澧縣,共19個鎮(街),42個貧困村,其中甘溪灘、碼頭鋪、火連坡、王家廠的西北片區有31個,共有貧困人口5931戶19311人。

「人民日报」风好扬帆为脱贫——湖南省澧县西北片区扶贫攻坚纪实

產業發展,無疑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撐。為此,澧縣縣委縣政府因地制宜,果敢決策,把西北片區開發作為新澧州新跨越“六大板塊”的重中之重,並把茶葉、紐荷爾臍橙作為脫貧增收的特色產業。

回龍峪村是碼頭鋪鎮的一個偏遠村,典型的丘陵山區,經濟落後。但這裡群山連綿,植被豐茂,日照充足,雨水豐沛,是專家公認的茶葉生產黃金地帶。為了讓茶葉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儘快提升“造血”功能,該鎮黨委政府採取典型引導、黨員示範、大戶帶動等舉措,致力打造“萬畝茶鄉”。在實際工作中,鎮政府還採取統一供苗、統一技術、統一銷售、補貼培管工資的模式,一時間,無論是村民還是大戶,種植茶葉的積極性起來了。

「人民日报」风好扬帆为脱贫——湖南省澧县西北片区扶贫攻坚纪实

然而,產業的發展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2013年,遭遇水澇,2014年,又恰逢旱災,有些丘塊茶苗死亡率高達70%。睿智的縣鄉村三級幹部與扶貧工作隊一道攜手廣大茶農打響了抗災補損攻堅戰。兩年來,該鎮茶園面積不僅沒有減少,而是由2013年3000畝增加到2015年的6800畝。

為了推進產業配套,提升茶葉產業附加值,2017年4月,碼頭鋪鎮青年農民劉鋒等人在回龍峪和龍洞峪兩個村買斷1050畝茶葉基地10年經營權,領銜成立了華陽茶葉有限公司,新建兩條黑毛茶生產線,並於當年投入運行。

華陽茶葉有限公司常年安置9名貧困人口就業,灌溉施肥、防治病蟲害、採摘茶葉等季節用工2000多個,僅支付勞務報酬就達20多萬元,流轉土地租金近30萬元。

回龍峪村1組村民庹朝大,是2013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在華陽公司的帶動和影響下,將3.5畝責任田種上了有機茶。2017年底,全家不僅脫貧,還維修了房子,添置了新傢俱。

華陽公司的成功為西北片區種茶興茶提供了範例,不僅帶動周邊的楊家坊、平和等村產業興旺,還“波及”甘溪灘、火連坡、王家廠等鎮,昔日荒蕪的土地成了一些新興經營主體爭搶的“香餑餑”,一些能人紛紛前來投資,租地,建加工廠。截至目前,4個鎮共種植茶葉2.55萬畝,年總產茶葉1500噸,茶葉產值近億元。成立茶葉專業合作社12家,茶葉加工企業8家,“碧橋春”“墨莊韻”等綠茶以其天然品質和精湛工藝享譽全國。

「人民日报」风好扬帆为脱贫——湖南省澧县西北片区扶贫攻坚纪实

紐荷爾臍橙、香桃也在刻木山村結出脫貧致富“果”,全村種植紐荷爾臍橙、香桃3810畝,去年銷售額達1570萬元,今年可望達到1700萬元。5年後將進入豐產期,果園將成為名副其實的金土地、萬元地,產值利潤能實現倍增,該村許多貧困戶因種植水果走上了發家致富的康莊大道。

“治標必須治本。要徹底摘掉貧困戶頭上的‘窮帽子’,就必須分類精準施策,抓好抓實產業支撐,做強做大產業品牌。今後茶葉和水果產業效益必定會越來越好。”碼頭鋪鎮黨委書記劉元林深有感觸,信心滿滿。

農企對接求共贏

毋庸置疑,個體產業的發展是脫貧致富主要途徑,但產業規模小、無法有效對接市場的詬病還是在所難免。湖南省委省政府推出的“資金跟著扶貧對象走、扶貧對象跟著能人走、能人和扶貧對象跟著產業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的“四跟四走”模式,則為澧縣翻開了產業扶貧的又一嶄新篇章,農產品加工業、電子商務、鄉村旅遊等企業在西北片區猶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在助力脫貧攻堅新徵程上各顯神通。

「人民日报」风好扬帆为脱贫——湖南省澧县西北片区扶贫攻坚纪实

位於火連坡鎮澧淞村的湖南常德正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種植、養殖、能源、地產、餐飲、農副產品深加工、產品推廣與示範及文化休閒旅遊於一體的生態科技農業綜合開發企業,常年用工需求量較大。而這個村是該縣第一大的移民村,全村4092人口中有2419人是1958年來自洈水水庫的移民。移民中,貧困戶60戶197人。近些年,縣扶貧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積極對接,用就業提升貧困戶“造血”功能。正新公司共為貧困戶常年解決就業崗位140人,年人均增收2.1萬元。僅2017年,順利帶動貧困人口24戶91人脫貧。有崗位,能致富,保持了60年水庫移民“零上訪”紀錄,唱響了一曲“扶貧對象跟著能人走”的脫貧頌歌。

「人民日报」风好扬帆为脱贫——湖南省澧县西北片区扶贫攻坚纪实

從2001年開始規模養殖賺足“一桶金”的甘溪灘鎮甘溪村共產黨員楊繼紅,致富不忘助貧。2011年以來,先後成立桐溪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順橋茶葉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600畝,全部栽上茶葉。去年,茶葉實現產銷兩旺。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甘溪村60%的貧困農民都種上了茶葉,有不少茶農加入了合作社,成為了專業茶農。楊繼紅為社員提供茶苗,技術、加工、銷售等一條龍服務,受益後,農戶得大頭,佔七成。到2017年底,加入合作社的貧困戶有80%已脫貧。如今,楊繼紅又在憧憬美好的未來,從賣茶到“賣”風景,著手打造茶旅文化,讓更多的當地居民就業,帶動更多的人脫貧致富。現在,已經投入運營的桐溪農莊已是人來人往,週末遊更是成了人們節假日的主打戲。1—5月,已實現旅遊收入60多萬元。

湖南涔懷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落戶於王家廠鎮雙慶村,流轉土地9000畝,是一家從事青蛙、龍蝦、甲魚特色養殖和大棚蔬菜的農業龍頭企業。這裡的村民不僅在家門口就業拿工資,還土地流轉得收益。更重要的是,首批參加產業扶貧試點的貧困人口也能夠分紅,2017年,每人每年400元,以後會逐年增加,而且5年不變。13組村民年近6旬的楊道秀,丈夫患有白內障,視力低下,兒子是個二級殘疾。前幾年,只能靠著幾畝責任田和政府“輸血”勉強度日。去年初,她將6畝土地租給了涔懷公司,自己和丈夫在基地幹活,每月有3000多元工資,兒子在附近的另一家企業做清潔工,每月1300多元。加上土地租金、產業分紅,去年一年竟有5萬多元的收入。春節前,家裡買了電視、裝了空調,也有人為兒子上門提親。2017年底,該村64戶貧困戶205人和楊道秀一樣,向貧困告別,與幸福握手。

被譽為“澧縣樣板”的“四跟四走”模式,極大地提高了貧困戶參與度和獲得感,實現了貧困戶與企業的共贏,必將走得更遠更好。

凝心聚力謀發展

“脫貧工作,講的是政治、乾的是民生、體現的是大局、反映的是黨性。”澧縣黨政領導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每次專題會議上的表態都激情有力,站位堅定。

“把脫貧攻堅刻在心上、拿在手上、扛在肩上。”“不脫貧決不脫鉤,不打贏決不收兵。”鏗鏘誓言,激勵著澧縣黨員幹部默默踐行。

「人民日报」风好扬帆为脱贫——湖南省澧县西北片区扶贫攻坚纪实

“全縣16251戶貧困戶必須結對幫扶全覆蓋。42個貧困村和12個貧困人口300人以上的非貧困村,雖然有些貧困村摘掉了“帽子”,但脫貧不脫策,每個村必須有一名縣領導掛帥,有一名協調組長,派駐一名第一書記。協調組長每月駐村5天以上,第一書記每月駐村20天以上……”4月25日召開的全縣脫貧攻堅推進會上,縣委副書記、縣長徐藎一如既往地重申“規矩”。在澧縣脫貧攻堅戰場上,黨旗高高飄揚,一支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面對新試卷,趕考新時代,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踐行規矩,凝心聚力謀求更大發展。

「人民日报」风好扬帆为脱贫——湖南省澧县西北片区扶贫攻坚纪实

“自從胡忠銀書記來到俺們村,引資修路、發展產業、技能培訓……沒有一件事離開他,真是名副其實從機關到深山的拓荒牛。”6月13日,在自家魚塘投放食料的王中明說起村裡發生的變化,掩飾不住滿心的歡喜。原來,2015年底進行區劃調整時,身為鎮經管站長的胡忠銀主動請纓,來到澧縣最遠、最偏的甘溪灘鎮太青村擔任第一書記。幾年時間裡,村裡5.7公里主幹道硬化了,太青山上安裝了30盞路燈,茶葉、純正臘肉等產品能順利下山銷售了;村裡“5060”人員參加了技能培訓,200多貧困人口有了就業門路;合村後,大力規範村級財務,“兩學一做”成了常態化,黨性修養提高了,班子團結了,鄉風文明瞭。

「人民日报」风好扬帆为脱贫——湖南省澧县西北片区扶贫攻坚纪实
「人民日报」风好扬帆为脱贫——湖南省澧县西北片区扶贫攻坚纪实

“要不是扶貧工作隊的池老弟請來專家講解茶葉培管技術,今年我這幾畝茶園不僅難得豐收,脫貧更是無望了。”談起自己上半年茶園受到的病蟲害,碼頭鋪鎮龍洞峪村貧困戶劉芳既感到後怕又滿是慶幸和感激。他口中答謝的“池老弟”,是湖南省財政系統先進工作者、澧縣財政局農業股長池曉藝。2016年作為扶貧工作隊員,池曉藝結對幫扶的對象是貧困戶黃仕英,近兩年時間,他們以兄弟相稱,把採摘的鮮葉介紹給專業合作社,被以高於市場價收購。由於農業股人手少,事情多,池曉藝多數時候都是利用週末來村子幫扶。如今,這個村茶葉面積逐步擴大,村裡還建立電商服務站、文化活動中心,無線網絡覆蓋了全村,村居面貌煥然一新。

「人民日报」风好扬帆为脱贫——湖南省澧县西北片区扶贫攻坚纪实「人民日报」风好扬帆为脱贫——湖南省澧县西北片区扶贫攻坚纪实
「人民日报」风好扬帆为脱贫——湖南省澧县西北片区扶贫攻坚纪实

澧縣文化館館長任衛華更是扶貧攻堅戰場上的一顆“明星”。2016年3月擔任甘溪灘鎮古北村第一書記後,任衛華一年入戶走訪貧困戶200多次,自掏腰包近萬元為他們解決資金問題。產業發展上,任衛華積極奔走牽線,成立了古北農民種養合作社,組織多家貧困戶加入養牛、養羊及種茶行列,開展技術指導,再由合作社統一收購。這一措施讓70多家貧困戶210名貧困人員掙了個盆滿缽滿,輕輕鬆鬆脫貧。

「人民日报」风好扬帆为脱贫——湖南省澧县西北片区扶贫攻坚纪实
「人民日报」风好扬帆为脱贫——湖南省澧县西北片区扶贫攻坚纪实「人民日报」风好扬帆为脱贫——湖南省澧县西北片区扶贫攻坚纪实

潮平岸闊催人進,風好揚帆正當時。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攻堅戰,這是一條越走越寬的脫貧路,這是一次匯聚八方力量的澧縣實踐! “今年一定能高質量完成19個貧困村出列、摘掉6884人‘貧困帽子’的光榮任務,讓貧困戶和我們一起走進金色的秋天,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談到未來,澧縣扶貧移民開發局局長、縣扶貧辦主任伍星臉上寫滿了自信。

轉自/人民日報

THE END

「人民日报」风好扬帆为脱贫——湖南省澧县西北片区扶贫攻坚纪实「人民日报」风好扬帆为脱贫——湖南省澧县西北片区扶贫攻坚纪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