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歷史上消失的古國——靺鞨人與渤海國

一、靺鞨人

靺鞨,中國古代民族名,自古生息繁衍在東北地區,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時的肅慎和戰國時的“挹婁”。北魏稱“勿吉”,唐時寫作靺鞨。今天中國的滿族、鄂溫克族、錫伯族等東北地區原住民族都是靺鞨人的後裔。靺鞨是東北的一個古老民族,世居白山黑水之間,以漁獵為業,根據所生活地區情況不同,也有農耕文明和小部分遊牧文明。靺鞨分為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兩部。

粟末靺鞨部居靺鞨的最南方,早在唐初就已歸附唐。七世紀末,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統一各部落(確切地說,是統一附唐的各部落),建立了政權。後來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府都督。從此,粟末靺鞨建立的政權,就以渤海為號。

歷史上消失的古國——靺鞨人與渤海國

二、渤海國

渤海國的締造者大祚榮,史書記載是出自依附高句麗的粟末靺鞨部。大祚榮所屬的部族與當時的東北亞強國高句麗關係很深。據史料記載,靺鞨族分為七部,而這七部中與高句麗有關係的只有兩個,即粟末靺鞨和白山靺鞨。5世紀後期,粟末靺鞨剛從北方遷移至粟末水流域,與高句麗政權因爭奪土地而逐漸產生衝突。至隋朝前期,粟末靺鞨在與高句麗的戰爭中逐漸處於劣勢,8個粟末部落在首領突地稽的率領下逃往遼河以西,隋朝為安置他們,特地設置了遼西郡。而白山靺鞨則是“素附於高麗”。

到了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唐朝派兵與新羅聯合滅高句麗,此後為了防止高句麗政權復辟並有效控制高句麗遺民與臨近靺鞨、契丹、奚等少數民族,唐朝又強行將“粟末靺鞨附高麗者”徙居遼西營州(今遼寧朝陽),而大祚榮的父親乞乞仲象就在這部分粟末靺鞨人當中。乞乞仲象一家自668年被遷到營州到698年大祚榮率部眾從新遷回“粟末故地”期間,在營州生活了近30年,乞乞仲象之子大祚榮正是在這一時期出生並長大成人。

歷史上消失的古國——靺鞨人與渤海國

696年(萬歲通天元年),契丹首領李盡忠叛周,殺營州都督趙文翽,大祚榮的父親乞乞仲象還被李盡忠授予“大舍利”的官職。李盡忠失敗後,靺鞨人首領乞四比羽與乞乞仲象率營州靺鞨部眾東奔遼東。武則天對他們採取招撫政策,分別封乞四比羽和乞乞仲象為“許國公”和“震國公”,赦免他們參與叛亂的罪行。但乞四比羽明確表示拒絕接受,於是武則天命令契丹降將李楷固等追擊,斬了乞四比羽。此時乞乞仲象在奔亡中病故,大祚榮代父而立,率所部繼續東逃。武則天派李楷固前往討伐窮追不捨。697年九月,周軍追大祚榮至天門嶺,善於用兵的大祚榮藉助天門嶺的複雜地形,“合高麗、靺鞨之眾”,大敗周軍,李楷固僅以身還。天門嶺之戰為大祚榮率領的東奔隊伍贏得喘息時間。

698年(聖曆元年),突厥默啜可汗與武周反目,攻入媯州、檀州、定州、趙州等地(今河北中西部),契丹與奚又依附於突厥,於是中原通往東北的交通道路被阻隔。大祚榮審時度勢,在東牟山舊國(今吉林敦化縣敖東城)建立政權,並以尊稱“da(古通古斯語,即酋長)”,自創其姓大氏,自稱“震國王”(一作振),是為渤海開國之始。

歷史上消失的古國——靺鞨人與渤海國

大祚榮為了鞏固震國政權,不但在建國之後便立即遣使與突厥結盟,而且又通好南面的新羅,巧妙地在強權林立的四鄰之間斡旋,故在數年之間,勢力得到了迅速發展。其疆域南接新羅,北鄰黑水靺鞨,西連契丹、突厥,所屬人民囊括了了靺鞨、高句麗、漢、契丹、奚、突厥、室韋等民族,有戶10餘萬,勝兵數萬,地方5000(一說2000)裡,成為當時東北地區一支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

705年,唐中宗復位,派侍御史張行岌招撫大祚榮。大祚榮接受招撫,向唐朝稱臣,並遣次子大門藝隨張行岌入侍,留為宿衛。唐朝準備進一步冊封大祚榮,但“會契丹與突厥連歲寇邊,使命不達”,故冊封一事暫時擱置。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於公元713年(先天二年)遣郎將崔忻攝鴻臚寺卿,前往震國,拜大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並且以其所統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此後“渤海”遂成為其新國號。隨著大祚榮受到冊封、成為唐朝轄下的羈縻政權,新生的渤海國的安全得到保障,唐朝也緩解了東北的壓力。大祚榮在位期間,先後6次派兒子或臣僚入唐朝拜,中原文明開始源源不斷地輸入渤海,促進了渤海經濟社會的發展。719年,大祚榮去世。

大祚榮死後,其長子大武藝繼位,是為渤海武王。黑水靺鞨自722年開始歸順唐朝,726年唐玄宗以其地設立黑水都督府,並派遣長史兼領之。大武藝聞之大怒,認為黑水靺鞨私自通唐是要與唐夾攻自己,於是派弟弟大門藝與舅父任雅發兵征討黑水靺鞨。大門藝害怕得罪唐朝,反對出兵,但大武藝一意孤行,演變成一場衝突,最後大門藝出走唐朝避難。

歷史上消失的古國——靺鞨人與渤海國

727年,大武藝派人東渡日本,試圖結援日本以對抗唐朝、確保安全,此外與契丹亦進行結盟。完成準備後,大武藝於732年水陸並進,侵犯唐朝。水路由張文休率海盜直取登州,殺死刺史韋俊;陸路由大武藝親率大軍至馬都山(今河北東部)一帶,屠戮百姓。唐朝將領烏承玼、蓋福順等奮力抗擊渤海入侵,新羅、黑水靺鞨、室韋亦發兵助唐,戰爭陷入膠著狀態。在此期間,大武藝為打開局面,曾派人至洛陽行刺大門藝,但未能得逞。大武藝也意識到不能繼續對抗唐朝,於是派大誠慶赴唐謝罪,唐玄宗下敕書予以赦免。其後大武藝撤兵,並送還唐朝俘虜,唐朝亦對其進行賞賜,唐渤關係終於恢復。

737年,大武藝去世,諡號“武王”,其子大欽茂繼位,是為渤海文王。大欽茂在位56年之久,期間渤海國勢蒸蒸日上,對中原文化的吸收也進入了高峰階段。762年,剛平定安史之亂的唐代宗便下詔升格渤海為國,冊封大欽茂為渤海國王,加授正一品檢校太尉,作為對渤海的褒獎,使渤海的地位得到提高。同時,大欽茂與日本亦往來頻繁,不僅12次派使訪日,而且日本也在758年首次派小野田守等人出使渤海。大欽茂雖對唐稱臣,但對內使用自己的年號(大興、寶曆),甚至使用“皇上”、“聖人”等稱呼。大武藝以來的自主政策得以繼續維持下去。

歷史上消失的古國——靺鞨人與渤海國

793年,渤海文王大欽茂去世。其後20多年間,渤海一度進入中衰時期,先後更換了廢王大元藝、成王大華璵、康王大嵩璘、定王大元瑜、僖王大言義、簡王大明忠等六代國王,其間政局動盪,屢有宮廷政變發生,廢王大元藝即為國人廢黜並殺死,大華璵、大元瑜、大明忠等亦可能因政變而即位或死亡。818年,大祚榮之弟大野勃的玄孫大仁秀即位,是為渤海宣王。大仁秀以後,渤海國勢中興,並步入全盛時期。

830年,大仁秀去世,其孫大彝震繼位。大彝震時期進一步營建上京宮闕,並發展與唐朝和日本的經濟文化關係。尤其與唐朝往來最為頻繁,大彝震不僅14次派使入唐朝貢,並派遣許多留學生學習唐朝文化。唐朝也派張建章訪問渤海,張建章受到大彝震的款待。大彝震於857年去世,以後又經歷了大虔晃、大玄錫兩代王,渤海國的文化日臻成熟,被高度評價為“海東盛國”。

895年,大玄錫去世,渤海國又經歷了大瑋瑎、大諲撰兩代國王,直至926年被契丹滅亡。其間關於渤海的史事及社會狀況的記載語焉不詳,主要事件有897年渤海與新羅在對唐朝貢時的“爭長”事件及906年渤海國相烏炤度與其子光贊與新羅人爭奪賓貢名次等事。而在920年,發生了渤海赴日裴頲使團中4名成員“遁留”日本不歸的事件,925年後又頻繁發生渤海貴族南投高麗的事件,可知渤海已陷入分崩離析的危機之中,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亦到了十分尖銳的地步。這也給窺伺已久的強鄰——契丹國以可乘之機。10世紀初,契丹即攻陷了渤海控制的遼東 ;925年末,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機率大軍親征渤海,次年春攻陷上京龍泉府,大諲撰投降,渤海滅亡。

歷史上消失的古國——靺鞨人與渤海國

阿保機滅渤海以後,改渤海國為東丹國,以長子耶律倍為東丹國王,作為由渤海國到契丹直接統治的過渡階段。982年,遼國(契丹)撤銷東丹國,改隸東京道。

渤海滅亡後,遺民不願接受契丹統治,一方面進行激烈抗爭,建立了定安國、興遼國、大元國等反抗政權,但都被鎮壓,並且渤海故地也在戰亂中遭到極大破壞,使渤海文明遭遇毀滅性的的浩劫;一方面則大批外逃或被強制遷移,渤海遺民的遷移大致有四個方面,占人口一半左右的人留居故地和亡入女真地區,金朝時期對他們的同化政策使其融入女真族之中;被遼國強遷到契丹內地和遼東地區的遺民,人數在100萬以內,後來一部分融入到的蒙古族,大部分融入到漢民族。投奔到高麗的遺民,人數在30萬以上,都融入到現在的朝鮮民族中,朝鮮半島的陝溪太氏據說就是渤海王室大氏的後裔。投奔到中原內地的遺民數量很少,很快都融入到漢民族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