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主動放棄領取養老金為國分憂?網友:有病得治

見過很多奇葩事,竟沒見過這麼奇葩的!

近日,宜春市一老年大學學員,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建議:鼓勵市民主動申請放棄領取養老金。

一石激起了千層浪,新聞迅速引爆微博。

主動放棄領取養老金為國分憂?網友:有病得治

留言截圖

宜春市人社局回覆了這名網友的建議,回覆中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宜春市人社局回覆認為,該建議不具可行性。

主動放棄領取養老金為國分憂?網友:有病得治

社保局回覆截圖

這位名叫“張張”的網友建議也引發網友的大量吐槽和議論,我們來看看網友怎麼說:

主動放棄領取養老金為國分憂?網友:有病得治

伏爾泰有句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扞衛你說話的權利。並不代表發表觀點,就不要底線,就不講倫理。

不知道這位提出建議的老年大學學員,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到底出於什麼目的。把領取養老金行為道德化,其實是一種最不道德行為;這一建議看似是為國家負責,其實是對國家最不負責。

眾所周知,企業職工在退休前參保,退休之後領取養老金,這是法律明確保障的權利,也是我們退休以後賴以維持生計的保障,養老金的構成,有我們自己繳納的一部分,也有企業單位繳納,漫長歲月裡的這麼一大筆錢,一句“為國家著想”就說放棄就放棄?

主動放棄領取養老金為國分憂?網友:有病得治

那麼,該如何為自己的養老加碼?

如此的奇葩“建議”之所以能夠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反響,說明大家在普遍關心養老金髮放的問題,因為那是退休人們的養命錢;同時也說明,對於養老金是否有缺口、缺口有多大的問題。

那麼,我們到底要不要擔心未來自己養老金領取的問題呢?

有人說了,目前我國的養老金緊缺,如果這樣領下去,可能會出現收不抵支的情況。

其實這種說法也是杞人憂天,總理已經說了,全國現在累計的養老金結餘高達41000多億,發放的壓力不大。

由於目前我國養老保險是省一級統籌,地區之間的差異性就非常的大,可能會出現一些省市養老金有缺口,而一些城市有結餘的情況。目前國家已經意識到這種情況,政府建立了養老基金的調劑制度來解決這個問題。

國家從大的層面積極應對養老金不足問題,就是為了“老有所終,天下大同”;作為我們個人,又該為自己的養老作出什麼改觀呢?

其實仔細想想看,人在什麼時候最需要用錢?

無疑是20年後、30年、40年後的自己!因為這輩子,最難掙的就是風燭殘年的養老錢,一來身體器官功能下降,疾病頻發;二來失去工作能力,喪失收入來源。

“未富先老、未備先老”已經成為大家擔憂的問題,而我國的延遲退休政策更使得社會基本養老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保障需求,社保中的養老保險能保障溫飽,但想要擁有優質的晚年生活,還需有一定的儲蓄,或是購置商業養老保險。

主動放棄領取養老金為國分憂?網友:有病得治

所以,很嚴肅很認真地對各位說:一定要提前進行養老規劃,目的就在於:退休之後,能夠有尊嚴地活著,在有閒的時候還有足夠的費用,使自己能夠精彩、舒適、坦然地活著。

這些年,商業養老保險越來越受到民眾的追捧,是因為它有著五大優勢:操作簡單、回報明確、風險低、強制儲蓄以及儲備越久收益越佳。

總之還是那句話:現在有錢不代表將來也有錢,現在能賺錢不代表將來還有賺錢能力。

在有賺錢能力的今天為明天存點錢,就能在明天從容面對風雨。望各位三思而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