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一位操盤手的肺腑獨白:為何選股前看一眼成交量,值得散戶讀10遍

偶然讀到一則非常有趣的故事,讀完後我笑了。如果沒猜錯,在我講述完這個故事之後,保準你也會莞爾一笑,笑完了或許還能體會到其他滋味。因為這則故事揭示的,不但是當前股市的現狀,更是將參與者的心態揭露得淋漓盡致。

故事是這樣的。在一個古老的村莊裡,村民們在山上發現了強盜所藏的寶藏,據說裡面金銀首飾、珍珠瑪瑙應有盡有。但是強盜的蠻橫霸道都是大家所知道的,因此村民對於這些寶藏只敢幻想,而沒膽子去挖。有幾個大膽的年輕人想豁出去了,結果真的挖到了寶藏。很多村民這時就坐不住了,但仍然不敢去挖,因為聽說強盜這兩天就要回來了,要是被強盜給逮住了,可就死得慘咯。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挖到寶藏的人越來越多,不少人甚至因此而蓋起了漂亮的房子,娶到了漂亮的老婆,買了漂亮的車子。村裡的那個傻子也挖到了,每天笑得花一樣。餘下的村民再也忍不住了,想自己種一輩子田都不一定有這麼多錢吶!於是,全村的人都趕去挖寶藏去了。(這也是當前股市的現狀了,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在討論股票基金的人。都說股市有錢揀,於是開戶數量暴增,就連那些連K線、每股收益是啥東西都不懂的人都來炒股了。)

挖是都在挖了,但是出現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萬一強盜回來了怎麼辦?強盜的心狠手辣很多人是親身體會過,這部分人都是像老鼠一樣萎縮畏首,挖寶的效率自然大大降低了。當然,一些沒有沒被強盜抓住的人,膽子特別大,把鋤頭揮得跟雨點一樣。第二個問題,村裡講究先來後到,可是挖寶的位置也有優劣之分啊!好的位置早被別人佔了。於是有些聰明人想了個點子,故意扯著嗓子喊“強盜來了!”然後裝著發瘋似地往外跑。那些膽小地村民嚇得馬上丟掉鋤頭,心驚膽戰地跑回家去了。而那些聰明的村民則留了下來,佔領了那些好位置,繼續挖寶。(股市裡的震倉幾乎跟這裡一模一樣,我們散戶對賺錢很貪婪,但對於風險又非常畏懼。終於壯了膽子買了一隻龍頭暴漲股,但被莊家和黑嘴一喊,拋得像夾著尾巴的狗。呵呵,這裡需要表態一下,我自己也是散戶,說自己是狗可能很多人會生氣,但這只是個比喻,請別介意。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被莊家震倉出去了!)

跑回家的村民到了家後才醒悟,自己原來被騙了!一邊咒罵那些喊強盜來了的人,一邊返回山上繼續挖寶藏。可是好的位置早被別人佔了,自己只能找個比較差的位置。但自己卻仍心安理得地挖著。為什麼呢?因為越是寶藏多的地方,離強盜就越近,風險也就越大。(在股市裡難道不是這樣?想當年,也就是在2006年年初的時候買中信證券還只要3元錢,自己可能在2元左右買了,可是到了4元就拋掉了。結果中信證券一路上漲到了100多元,回過頭來一看,傻眼了。可是沒辦法啊,現在可不敢買了,風險大著呢!於是隨便選了一隻低價垃圾股,在那裡重複“套牢”和“解套”的故事。一波大牛市,藍籌股翻倍不止,垃圾股卻怎麼也不漲,甚至還下跌。看看300元的中國船舶,中信證券的價格還嚇人嗎?自己嚇自己罷了!)

經過三番四次地被騙後,這些被騙的村民學聰明瞭,不但再也不理會“強盜來了”的嚇人話,自己有興趣的時候也扯著嗓子喊幾句“強盜來了!”於是整個山上都是喊強盜來了的聲音,像是一首交響樂曲。他們發現,膽小的人永遠不會發財,只有膽大的人才能成為富翁。(“死了都不賣”,這首改自信樂團《死了都要愛》的股市歌曲,應該是2007年5月份之前所有死多頭的聲音了。被莊家騙了多次,發現股票價格最後仍然在上漲,感嘆還是長線是金吶!於是打算再也不賣股票了,打死了也不賣,也不看自己買的是基金重倉的績優藍籌股,還是被機構遺棄的垃圾股,可笑地認為只要守一年就是叫做長線。結果,5.30大跌讓這些人虧得慘不忍睹!)

這個時候,強盜真的來了,殺人不眨眼的強盜真的來了!有些眼力比較好的村民看到強盜來了迅速逃跑了;有些善良的村民走之前不忘叫幾句“強盜來了!”可惜這個時候沒人相信了,都以為這是嚇唬膽小鬼的。就這樣,他們錯過了最後的逃命機會,全部慘死在強盜的刀下。(在股市裡,這也叫“溫水煮青蛙”,把一隻青蛙放進一盆冷水裡,然後把這個盆子放在火上燒。水是冷的時候,青蛙是很適宜的。水慢慢加熱的時候,青蛙也是感覺不到。可是隨著水的溫度越來越高,這個可憐的青蛙毫無反應地在盤子裡死掉了。其實盤子很小,它只需要輕輕一跳,就能跳出去的。我們散戶為什麼在牛市裡都賺不到錢?一方面是這波牛市的確是“披著牛皮的熊”,另外一方面是自己把自己給“煮”死了。首先是選股的錯誤,選了那些低價垃圾股也拿來做長線,認為低價股要跌也跌得少,誰知道5.30跌得最多的就是這些垃圾股。然後是時間觀念和紀律性不夠強,本來是打算做長線的,可是一看見股價一口氣跌了40%了,跌得自己完全沒有主見和方向了,腦殼都跌懵了,哪裡還記得自己是想做長線啊!於是一口氣把股票給斬掉,斬得鮮血淋漓!為什麼在牛市裡還虧錢?)

故事講完了,讀到後來,輕鬆沒有了,剩下的全是深沉。痛定思痛,我們來回顧一下故事中的角色。故事中,村民對應的是全體參與炒股的人。而村民分為三種人:第一種人就是我們散戶,貪婪而又害怕承擔風險,但偏又風險意識淡薄而不知道止損,紀律性不強,思想觀念陳舊而難以更改,抱著不漲的低價垃圾股不放而不敢去追高價大漲的藍籌股,沒有系統的炒股方法和理論,就如無頭蒼蠅,到處碰壁;第二種人是莊家,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機構。他們對事情的變化掌握靈活,不但掌握了事態的發展方向,還知道去選擇更為優良的品種,同時還會嚇唬散戶,從而賺走了散戶的血汗錢;第三種人是股評家,也就是最後那群喊“強盜來了”的人,當然,他們之中有些人是為莊家服務的,幫著莊家嚇唬散戶。但是部分有良知的股評家還是會在關鍵時刻給散戶提醒風險。但是陷於水平問題,未必能夠分析得準確,於是在分析錯誤時誤喊了幾次“強盜來了”,卻仍給散戶的防備心理打了一定份量的麻醉劑。

而強盜呢,就是我們所說的系統性風險了。系統性風險光臨股市的時候,無論是散戶、機構還是股評家都要遭殃。這個我們不多講,大家都清楚。我們最後來講挖寶的整個故事的發展,其實就是股市的大盤。挖寶的綜合價值,基本和大盤指數一樣。很多股評人士在分析大盤的點位,其實就好比聰明的村民在分析“強盜什麼時辰會來”一樣,雖然分析得頭頭是道,但是猜的也是個概率,說得不好聽,那就跟算命沒多大區別。我們能夠分析的是什麼呢?我們能夠通過強盜的習性來分析強盜可能會回來的時間,比如說強盜一般晚上出去到市集去逛窯子,那麼我們晚上去挖寶相對是安全的。也就是說,分析大盤點位沒有意義,分析什麼時候可以做股票有意義得多。而我們散戶真正要能賺錢,除了能分析出什麼時候能做股票,還要搶在別人前面,不能輕信別人,要有自己的判斷原則和標準,買進股票是這樣的,賣出股票也是這樣的。

接觸了不少股民,有這樣一個總結:高手總有自己鮮明的個性,而且非常注重規則。比如一位姓劉的朋友,他一般都是做超短線,今天買進,明天股票如果不是按照自己的判斷運行,堅決斬掉。週期稍長的短線,則是嚴守30%原則,只要利潤漲幅達到了30%,哪怕後面還有100%的空間,他都不要了,堅決走人。然後再換其它個股,繼續遵守此原則。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從去年的25萬,到今年9月已經有200多萬,將近10倍的收益;而相比於這些高手,大多數炒股不甚理想的朋友,則總是心存僥倖心理。賺了錢總想賺更多,虧了錢也不願意止損,在買股票之前都沒有想過自己是想炒短線,還是想炒中長線。甚至一位姓何的女性朋友,連適合做中長線的是哪些股票,適合做短線的是哪些股票都不知道,就把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了幾十年砸進股市,她甚至不知道權證尤其是認沽權證規則非常重要,最好不要過夜,她就是我在前文中所提到的在牛市裡從60多萬虧損到只有7萬多的朋友。認沽權證如果虧了20%,千萬不要幻想能在短時間內賺回來,認沽權證是個無底洞,如果在到期日都不止損出局,那麼只有等著自己的資產化為烏有。

如何辨別莊家入駐

投資者在股市中最想獲取的是投資利潤回報,最想要買到的股票是持續上升高漲的股票,而當一隻股票有莊家入駐後,就會給這隻股票帶來龐大的資金,而這些龐大的資金將成為該股上漲的強大動力,因此,投資者若想通過購買連續上升高漲的股票而獲取豐厚的投資利潤回報,就必須關注股票中是否有莊家入駐。

莊家入駐某隻股票時都會有一些市場表現信號,投資者通過細心的觀察分析就能提早發現莊家入駐的股票,綜合而言,莊家入駐某隻股票時主要有以下幾點市場表現信號。

(1)股價大幅度下跌之後,進入橫盤整理階段,該階段中股價呈現出間斷性的寬幅震盪,而成交量呈現出間斷性的增大量。股價處於底部時,成交量出現多次明顯的放量增大跡象,股價卻未出現明顯的上漲走勢。

(2)股價走勢呈現出連續的高開高走,股價上漲幅度明顯強於大盤,成交量從極度萎縮轉為逐步放大。在上漲行情初期,K線走勢圖中出現連續陽線上漲走勢,成交量出現逐漸放大增量趨勢。

(3)在上漲走勢過程中,成交量與股價呈現出縮量上漲走勢形態。在上漲走勢過程中,K線走勢圖中出現連續一字形K線,成交量呈現為極度萎縮清淡。

(4)當日大買單多次頻繁出現,成交股數超過以往平均成交股數,股價出現明顯上漲,在分時成交列表中,經常出現上百手的大買單或大賣單(小盤股在100手以上,中盤股在300手以上,大盤股在500手以上)。


莊家坐莊流程

坐莊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市場運作的某些規律性,人為控制股價使自己獲利。怎樣控制股價達到獲利的目的呢?不同的莊家有不同的坐莊路線。最簡單、最原始也最容易理解的一種路線是低吸高拋,具體地說就是莊家發現一隻有上漲潛力的股票,就設法在低位開始吸貨,待吸到足夠多的籌碼後,開始拉抬,拉抬到一定位置把籌碼拋出,中間的一段空間就是莊家的獲利空間。

這種坐莊路線的主要缺點是做多不做空,只在行情的上升段控盤,在行情的下跌過程不控盤,沒有把行情的全過程控制在手裡,所以隨著出貨完成坐莊即告結束,每次坐莊都只是一次性操作。這一次做完了下一次要做什麼還得去重新發現機會,找到機會還要和其他莊家競爭,避免被別人搶先做上去。這麼大的坐莊資金,總是處於這種狀態,有一種不穩定感。究其原因在於只管被動地等待市場提供機會,而沒有主動地創造機會。

所以,更積極的坐莊思路是不僅要做多,還要做空,主動地創造市場機會。按照這種思路,一輪完整的坐莊過程實際上是從準備入駐開始的。莊家利用大盤下跌和利空打壓股價,為未來的上漲創造空間,然後入駐吸貨,最後拉抬和出貨。出貨以後尋找時機開始打壓,進行新一輪坐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地從股市上獲取利潤。

通過十個階段詳盡地分析研究莊家的操作流程,從中找出識莊、跟莊、克莊的技巧。這十個階段以時間順序安排:進莊前的準備、建倉、試盤、調整、初升、洗盤、拉昇、出貨、反彈、砸盤等。這是一個比較完整、標準的坐莊流程,思路非常清晰,可稱為莊家坐莊的學院模式。莊家坐莊流程圖見圖1-1。在後續章節中,對坐莊流程中的各部分內容及莊家自救、莊家變盤、散戶克莊等將進行深入詳細的探討研究。

一位操盤手的肺腑獨白:為何選股前看一眼成交量,值得散戶讀10遍

這個模式的每一個階段,莊家都有其側重點。如在進莊前的準備階段講究充分調研。在建倉階段講究耐心溫和,並如何散佈利空傳聞讓市場不看好該股,以便進貨。試盤階段講究控盤程度。調整階段講究底部構築情況,強調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初升階段講究股價脫離成本區的種種現象。在洗盤震倉階段講究盤中的技巧,瞬間巨幅震盪,並保持消息的真空,股價大起大落,讓人不明不白。在拉抬階段講究高舉猛打,強調高風險高收益,並以此維持市場人氣。在派貨階段強調真做假時假也真,假做真時真也假。引誘公眾投資者進場接貨,最終實現低吸高拋的目的。反彈階段講究以高度和減倉為主。砸盤階段講究莊家如何不計成本地壓價,尋找孕育新一輪行情。

當然,莊家的風格千姿百態,不是所有的莊家都以學院派風格坐莊,也不是每個莊家都經歷這幾個階段。有的莊家採取交叉進行,各階段的操作手法很難截然分開,往往是吸、洗、拉等並舉。有的莊家省掉其中的一些環節,採取快速吸籌,只要你肯賣,他就通盤吃掉,並強硬拉抬,一路進貨一路拉高,目標位一到則堅決出貨。行情來得快,漲得猛,去得急。

成交量的常見形態

從整體上來講,成交量的形態無非是縮量和放量,而放量通常還可以分為突放巨量、溫和放量等,下面我們來認識幾種成交量的形態。

一、放量

放量一般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時的轉折點處,市場各方力量對後市分歧逐漸加大:一部分投資者堅決看空後市的同時,另一部分投資者卻對後市堅決看多;一些投資者紛紛拋售的同時,另一部分投資者卻在大手筆吸納。如圖所示。不過,相對於縮量來講,放量的真實性並不可靠,因為這個量完全可以由莊家自買自賣產生。作為投資者,要學會結合不同的指標以及股價相對的價位進行分析。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就可以靈活應對。

舉例:某日下午, 市場紛傳某家公司的利好傳聞甲乙丙丁, 我聽到消息時已經是臨近收盤, 打開該股走勢一看,已經漲了不少,而且成交量極大,只是漲到高位後開始震盪,並不漲停。 我想,如果傳聞的那些消息全部屬實,那麼早該漲停了,既然不漲停,而且量這麼大,說明還是有很多持有大量籌碼的機構並不認可這些消息,在逢高派發。果然,第二天消息暫時落空,開盤跳空低開,把昨日下午追漲的人套牢了幾毛錢。

一位操盤手的肺腑獨白:為何選股前看一眼成交量,值得散戶讀10遍

二、縮量

縮量是指市場成交清淡,多數投資者對市場後期走勢十分認同,意見十分一致。通常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投資者都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卻沒有人買,所以急劇縮量;第二種情況是投資者都看好後市,只有人買,卻沒有人賣,所以又急劇縮量。縮量一般發生在趨勢的中期,大家都對後市走勢十分認同,當遇到下跌縮量,就應堅決出局,等量縮到一定程度,開始放量上攻時再買入。同樣,遇到上漲縮量時就應堅決買進,持股待漲,等股價上衝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時候再賣出。

一位操盤手的肺腑獨白:為何選股前看一眼成交量,值得散戶讀10遍

三、溫和放量

溫和放量是指個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續低迷之後,突然出現一個類似“山形”的連續溫和放量形態。個股出現這種情況一般表明有實力資金在介入,個股在底部出現溫和放量之後,股價會隨量上升,量縮時股價會適當調整。調整持續一段時間後,股價的上漲會逐步加快。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當股價溫和放量上揚之後,其調整幅度不宜低於放量前期的低點,因為調整如果低過了主力建倉的成本區,說明市場的拋壓還是很大,後市調整的可能性就較大。成交量溫和放大的直觀特徵就是量柱頂點的連線呈現平滑的拋物線形上升,線路無劇烈的拐點。換手率應該在3%~5%。溫和放大的原因是隨著吸籌的延續,外部籌碼日益稀少,從而使股票價格逐步上升,但因為是主力有意識地吸籌,所以在其刻意調控之下,股價和成交量都被限制在一個溫和變化的水平,以防止引起市場的關注。

一位操盤手的肺腑獨白:為何選股前看一眼成交量,值得散戶讀10遍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位置的溫和放量有著完全不同的技術意義,其中在相對低位和長期地量後出現的溫和放量才是最有技術意義的。溫和放量有可能是長線主力的試探性建倉行為,所以雖然也許會在之後出現一波上漲行情,但一般還是會走出回調洗盤的走勢。

四、突放巨量

突放巨量可以發生在任何階段,在上漲過程中的突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已使用殆盡,後市繼續上漲將很困難;而下跌過程中突放巨量一般多為空方力量的最後一次集中釋放,後市繼續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線的反彈可能就在眼前了;如果遇到逆勢突然放量,在市場一片喊空聲之時放量上攻,這類個股往往曇花一現只有一兩天的行情,隨後反而加速下跌,使許多在放量上攻當天追高的投資者被套牢,而如果是突破某一重要形態的放量,則往往說明形態成立,後市將沿著形態固有的發展趨勢進行。

一位操盤手的肺腑獨白:為何選股前看一眼成交量,值得散戶讀10遍

如圖所示的旗濱集團,在一段時期的下跌之後,收出一根長下影線,次日便突放巨量,連續上穿三條均線,接著成交量依然保持放量的狀態,這說明股價探底成功,即將開始新一輪的漲勢。


做T的基本技巧

做T的關鍵就是看分時均線,股價在均價線上方遠離均線的時候賣出,股價在均價線下方遠離均線的時候買入

一位操盤手的肺腑獨白:為何選股前看一眼成交量,值得散戶讀10遍

大盤高開高走,個股單邊上揚行情,一般不做T,或只看一分鐘線在一個分時調整波段內做T,要求10分鐘完成買進和賣出整個操作;

大盤低開低走,個股單邊下跌行情,一般做倒T,即先賣出再買回,或者只賣出不買回,等第二天早盤低點;

震盪牛皮市可論據情況做正T或倒T

做T的幾個口訣:

上升趨勢下,每次回踩均線或上升趨勢線的下跌都是買點;

一位操盤手的肺腑獨白:為何選股前看一眼成交量,值得散戶讀10遍

下降趨勢下,每次反抽均線或下降趨勢線的衝高都是賣點;

一位操盤手的肺腑獨白:為何選股前看一眼成交量,值得散戶讀10遍

震盪趨勢下:每次碰箱體上沿是賣點,每次踩箱體下沿是買點

一位操盤手的肺腑獨白:為何選股前看一眼成交量,值得散戶讀10遍

判斷趨勢的常見分時形態:

上升趨勢:

低開後快速衝上均線並通氣向上,均線跟上(帶量上攻)

一位操盤手的肺腑獨白:為何選股前看一眼成交量,值得散戶讀10遍

高開後高走,均線向上通氣,後浪底高於前浪頂,均線跟上(帶量上攻)

一位操盤手的肺腑獨白:為何選股前看一眼成交量,值得散戶讀10遍

向上過前高後回踩前高點後繼續向上,均線跟上(帶量上攻)

一位操盤手的肺腑獨白:為何選股前看一眼成交量,值得散戶讀10遍

注:後兩個例子也是追漲停板的兩種分時判斷方法(拉漲停板有N種方式,常見的有一字板、雙龍出海3、5、7浪漲停、紅旗飄、沖天炮、平臺突破、階梯盤升等方式)

下降趨勢:

低開後反抽不過前高且高點下移,均線跟下

一位操盤手的肺腑獨白:為何選股前看一眼成交量,值得散戶讀10遍

低開低走,均線向下通氣,一浪低於一浪

一位操盤手的肺腑獨白:為何選股前看一眼成交量,值得散戶讀10遍

高開低走跌破均線後反抽不過前高,出新低

一位操盤手的肺腑獨白:為何選股前看一眼成交量,值得散戶讀10遍

解套沒有絕對行之有效屢試不爽的方法,但是有五種常用的操作方法可以減少在被套時的損失。


為什麼大部分人無法控制頻繁交易

多數股民都知道不能頻繁交易,都知道,頻繁交易是大忌,是錯誤的,是應該避免的。但是,我們一次次告訴自己,不能再頻繁交易了,再頻繁交易就剁手,但一次次,我們又繼續著頻繁交易。許多人,都把頻繁交易,歸因到自己貪婪,太貪,是心態不好。真的是這個原因麼?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因為很多人對這個問題都有疑問,所以來解釋解釋。

大部分人之所以無法控制頻繁交易,根本原因是沒有明確的交易規則;或有交易規則,但模糊、不夠細化,導致許多看似是自己機會,但也好似不是自己機會的機會,在價格上下波動、人容易情緒化的背景下,就通通當成了自己的交易機會。

我們知道,市場每時每刻都有漲,都有跌,所以人極容易感覺每時每刻都有機會,漲也是機會,跌也是機會,反正只要你想,滿屏都是機會,你就無時無刻都在想賺錢,於是出現頻繁交易。

實際中,會體現在:人的情緒是極容易受到市場的影響,當市場跌,人容易轉為悲觀,行情漲,人又容易過於樂觀,人情緒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很大,所以容易出現追高殺跌,或者抄高摸頂。這就是所謂的衝動型交易。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特別對於做交易時間不長的新手而言,這個是主要原因,是根本原因,無法可依,無章可循,自然社會就會亂,你的操作就會亂。如果沒嚴格的規則,無論你發多少誓,砍掉多少手指,下一次該犯還是犯,在沒有規則的條件下,你去發誓要減少頻繁交易,那無異於痴人說夢。

所以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在他們的世界中,行情只要有漲跌,那就是機會,因為只要有漲跌,就有差價,有差價就是利潤,而市場時刻都在漲跌,所以時刻都有機會,為何不能時刻操作?因此和他們談少動倉,減少做單頻率,本身就是偽命題,因為他們本身沒有規章、規則、系統,如何能讓他們減少?即使減少頻率,也無法提高他們的成功率和風險收益率,頻率低了,成功率仍然很低,盈虧比仍然很低,失敗是必然。

對於許多老手而言,雖然他們多少已經建立起了交易規則,但不夠細,不夠明確,不夠清晰,因為市場也會出現很多很多看似屬於你、又不屬於你的機會,所以站在當時而言,你很難清晰地知道是否是自己的機會,大部分人都害怕錯失機會,天生都有追逐利潤的衝動,在瘋狂的利潤面前,人會忘記風險,選擇利潤,所以會出現過於頻繁的交易,因為擔心錯失行情,例如做了多,行情上漲,結果沒多久行情下跌,觸發止損,此時人心老想著繼續多進去,如果行情繼續上漲,心理特別癢,想怕錯失這波上漲,等等。總之,在交易中,明確、不屬於自己的機會,自己會不去碰,但人總不肯放過模糊、不確定是否屬於自己的機會,總害怕錯失機會。

頻繁交易的毛病,從根本上來,也是首要原因,那就是缺乏一個有效、詳細的交易規則,新手們最容易犯,老手也容易犯。對於新手,恰恰最喜歡的就是頻繁交易,老是想著掙錢,哪個品種或者股票漲跌就想去買哪個,沒有買就會產生擔憂錯失利潤的心裡。

贏家紀律:

1、當你承認自身存在的問題導致賠錢時,你就能開始建立全新的交易生活。你可以開始設計贏家的紀律。

2、 如果交易讓你興奮或害怕,你就不能充分調動你的聰明才智。當興奮讓你飄飄然,你就會做出不理性的交易,如果賠錢;當恐懼佔據你的心靈時,你就會錯過獲利的 機會。專業投資者運用頭腦,保持心態平和;只有業餘投資者才會因為交易而悲喜。在市場上,情緒化的反應對你來說是負擔不起的奢侈品。

3、貪婪的業餘投資者交易過於頻繁,即使沒有很好的交易機會他們也想交易。在他們搞清楚怎麼回事之前,一連串的損失就能摧毀他們的職業生涯。

4、 形成一套分析市場的方法,也就是說“如果A發生,那麼B也就可能發生”。市場有很多方面,要運用幾種分析方法來證實交易決策。任何事情都要檢查歷史數據以 及隨後市場的表現,要用實際貨幣。市場在不斷變化,牛市, 熊市和震盪市要採用不同的交易工具,同時還要有辦法分清其中的差別。

5、贏家的思維,感受與行動與輸家大不一樣。你必須對自己進行深入剖析,丟掉幻想,改變以前的思考和行為方式。改變是件難事,但是如果你想成為一名職業投資者,就必須努力改變你的個性。

6、要意識到交易者是任何交易系統中最薄弱的環節。去參加一次匿名戒酒會的聚會,聽聽怎樣避免賠錢,或者是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以避免衝動型交易。

7、形成一套資金管理計劃。你的首要目標必須是能長期生存下來;其次是資產的穩定增長;第三個目標才是獲取高額利益。大多數交易者把第三目標排在第一位,而沒有意識到前兩個目標的存在。

8、每一筆成交價都是所有市場參與者認同的一個貨幣價值,並且通過買賣行為表現出來。價格是一種心理行為,是多空雙方觀點平衡的貨幣表現。價格是由大量的交易者決定的,包括買方,賣方和觀望者。價格形態和成交量反映的是市場的群體心理。

9、降低成交價差的方法:儘量買賣流動性好的股票,避免流動性差和波動大的股票;在市場相對平穩時做多或放空;運用限價指令;掛單時指明具體價位;

10、要想成為成功的專業投資者,必須遵守以下幾條原則:

1)下定決心長期留在市場,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至少要做20年的交易者。

2)儘可能地學習。關注專家觀點,但也要抱有有益的懷疑態度。要提問,不是簡單地接受。

3)不要貪婪,不要急急忙忙地交易,抓緊時間學習。未來市場總是有更多的好機會。

4)形成一套分析市場的方法,要運用集中分析方法來證明交易決策,牛市、熊市和震盪市要採用不同的交易工具,還要有辦法分清差別。

5)形成一套資金管理計劃。首要目標必須是能長期生存下來,其次是資產的穩定增長,第三個才是獲取高額收益。

6)要意識到交易者是任何交易系統中最薄弱的環節。

7)贏家的思維、感受與行動與輸家大不一樣。

11、趨勢與區間震盪:

1)趨勢中操作與在震盪區間中操作的技巧有所不同,差異在於處理強弱關係。趨勢持續時必須跟隨強勢的一方,即在上升趨勢中買入,下跌趨勢中賣出。而在區間振盪時,必須反過來操作,買弱賣強,即跌到支撐位買進,上漲到壓力位賣出。

2) 如果市場處於區間振盪,而你正在等待突破,必須決定是在預期突破還是突破過程或是有效突破後再買入,如果是分倉操作,可以在預期突破時買入1/3的倉位, 突破時買入1/3,回調時再買入1/3,不管採用何種方法,都必須運用資金管理原則規避風險,就是買入點與保護性止損位的距離不要超過資金總量的2%。

3)趨勢中在震盪區間中資金管理技巧有所不同。在一輪趨勢中,應該把倉位設低,止損位設寬,而在區間振盪時,可以把倉位設高,止損位設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