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水磨鎮“四結合”抓實鄉村振興戰略

水磨鎮“四結合”抓實鄉村振興戰略

魯甸縣水磨鎮按照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針,採取四結合不斷抓實鄉村振興戰略。

水磨镇“四结合”抓实乡村振兴战略

結合產業發展。魯甸縣水磨鎮抓住2018年全國馬鈴薯大會參觀點機遇,主推雲薯505和威芋5號兩個品種,覆蓋全鎮建檔立卡平困戶5415戶21175人,創建馬鈴薯種薯擴繁基地發展馬鈴薯種薯基地建設32152畝,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採取“黨支部+合作社”的方式成立8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培養種養殖示範戶400餘戶,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在滴水村試種榛子30畝,與雲南白藥合作試種雪山一支蒿20餘畝。在嵩屏村試種麗江雪桃20畝,在水磨村試種刺老包200畝,在營地種植辣椒200畝,烤煙170畝,核桃1600畝,在新棚村種植荷蘭豆43畝。在做強傳統農業的同時不斷探索新新產業。

結合脫貧攻堅。魯甸縣水磨鎮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點4個,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423戶1969人,目前已基本建成即將入住,真正達到拔“窮根”、挪“窮窩”、促脫貧的效果;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37個,將分散經營的農民組織起來,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家庭經營規模小、生產成本高、市場競爭力弱的侷限性,提高了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增強了抗禦市場風險能力,入社成員達980餘人,其中貧困人口630餘人,經營規模2300餘萬元。“黨支部+合作社”實現全覆蓋,基礎設施全面改善。

結合黨的建設。按照時時有黨建、處處有黨建的思路,不斷尋找黨建與各項工作的結合點。建立黨建指導員工作制度,形成責任考核追究機制。結合“萬名黨員進黨校”開展黨務知識、脫貧攻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黨的十九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訓11場次600餘人,黨建業務培訓5次,“新時代講習所”講習10餘次。黨支部建設進一步規範化,黨員志願服務隊、巾幗志願服務隊開展志願服務活動50餘場次,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50餘次,召開支部黨員大會70餘次,黨員領導幹部、黨組織書記講黨課30餘場次,嚴格落實黨費日、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實行積分管理。

結合人居環境。結合“主題黨日”制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改善50餘次,投入勞動力1000餘個。開展大拆除、大掃除、大清除活動.黨員示範帶頭,以支部或多個支部聯合的形式,開展經常性環境衛生治理,不斷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參與自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快從要我參與到我要參與的轉變。對道路沿線畜圈、廁所、半截圍牆、老舊土坯房、生產舊房等進行專項排查,該拆除的堅決拆除,對集鎮、道路沿線住戶亂擺亂放現象進行專門治理,生活環境得到大大改觀,巾幗志願服務隊深入農戶家中,手把手教住戶操家理持,家風更加純樸、家庭更加和美、家景更加和諧。

水磨镇“四结合”抓实乡村振兴战略

今日推薦

來源丨水磨鎮 王世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