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中小企业与校招零距离:谁的壁垒在被打破?

BAT的大动作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吃瓜群众的神经。

这几天,阿里的企业级社交产品钉钉,在深圳召开了2018春夏新品发布会,发布一揽子产品升级及硬件新品,一时间各种解读、探讨、八卦都刷屏了。

有说钉钉奇袭腾讯家后院儿的,有说阿里是借钉钉劈开了万亿级企业服务的大门……众说纷纭之中,最多的提问,是关于钉钉“新校招”是否真能帮助广大中小企业解决人才问题。

作为互联网老兵,我深刻感觉到,在无数故事、无穷花样的互联网产业背后,本质上还是人才的竞争。而中国4300万大大小小的企业,由于信息不透明、传统的筛选机制,导致企业和应聘者(尤其是校招生)之间无法做到精准匹配。

互联网企业服务有一天能改变这样原始但痛点明确的领域,才真的有意义。

钉钉走访了上千家企业,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中小企业后,在获知招聘痛点之后推出的“新校招”,宣称要让中小企业与校招零距离,可能吗?

今天我们不妨就以钉钉为案例,谈一谈招聘市场的变化以及未来的商业逻辑。

中小企业与校招零距离:谁的壁垒在被打破?

【看上去很美的校园招聘存在哪些痛点?】

正如硅谷顶尖的风险投资家Fred Wilson所说,CEO只需要做三件事:制定战略、招聘和留住优秀人才、确保资金充足。

但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来说,人才都是一个长期存在痛点的难题。

我认为,主要问题是来自于传统的校招和社会招聘模式过分简单。基本上是人才招聘会及其在线版。

比如大多数校招的发布会、网申、宣讲会等方式,还处于“摆地摊”式的传统阶段,不仅需要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四处转战,“虎口夺食”,从明星企业中争夺为数不多的优质毕业生,而且犹如大海捞针,效率低下,很难快速匹配到合适的人选。

另一方面,即便是社会招聘,受限于招聘平台广告投放预算、企业品牌光环、简历的个人呈现等因素,大企业HR往往会陷入繁杂的简历筛选体力劳动中,而中小企业的HR部门直接就收不到简历。优秀的人才不愿意投,简历平庸但有才华的则可能错失面试机会,都难找到合适的人。

钉钉的“新校招”,打就试图用“高效+透明+靠谱”的新方式,以视频简历连接企业、学生和教育系统,让中小企业与校招零距离。

这是一般招聘平台和线下校招方式所无法完成的工作,也是应对企业招聘过程中超长战线和需求对标的全新解决方案。

【高效+透明+靠谱,钉钉重新定义的人才价值和产业价值链】

据了解,作为阿里巴巴钉钉转为校招领域推出的人才服务,“新校招”将以视频的方式,由学生群体上传,展现自己自信优秀的一面,企业也可以360度展示自己的信息和文化。

阿里招聘平台的“可信认证”,能够解决双边的信息真实度问题,保证招聘双方的权益。

通过“视频简历”,企业能够最短时间获得最综合大量的候选人信息,迅速提升筛选精度;学生群体也可以充分表达简历上难以完整体现的个人特质。

同时,借助钉钉中小企业可以有效展开招聘工作,结合群直播等功能,精准触达高效人群。双方时时在线,大大提升了沟通效率。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钉钉强大的市场运营能力和高效渠道,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知名度,大大提升了人才的聚合力;对于大企业来说,钉钉平台也可以精准化吸引人才,从而将HR部门从筛选简历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关注应聘者的多元特质,提升招聘效率,不错失优秀的个性化人才;对于学校来说,高效的人才匹配,保证了毕业生的就业率,而且借助钉钉的人才大数据系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与培训,促进人才资源的良性互动和市场化。

中小企业与校招零距离:谁的壁垒在被打破?

此外,“新校招”还与阿里巴巴的教育脱贫体系相结合,帮助教育资源不发达地区的学子“改道超车”,以去中心化的展示平台,打破就业的信息鸿沟,为偏远地区的学子提供更为平等的就业机会。

高效+透明+靠谱,难怪钉钉自信满满地喊出要打破行业壁垒。“新校招”不但重新定义了人才的标准,也用全新的模式、创新的产品、有力的技术支撑,去重塑传统招聘业的价值链,形成了多方利益共赢。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一种供给和需求信息之间智能匹配的工具,不断创造着新的传说和社会价值,钉钉算一个。

【企业社交+云服务:钉钉未来的无限纵深】

云计算和企业服务的市场风口正在持续打开。腾讯、阿里、百度、华为、联想,加上亚马逊等国际玩家,众多国内外巨头进入这一领域,带动了市场风口全面到来。

但有一个问题大家可能忽略了:相比于云计算等技术业务支撑的服务,企业实际上更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节约成本,为真实需求提供效能的企业服务集群。

发布会上,除了新校招“新校招”之外,钉钉还发布了两大“黑科技”新品:智能人脸考勤门禁机、钉钉P1智能打印云盒。

中小企业与校招零距离:谁的壁垒在被打破?

总的来说,钉钉已经变成一个超级商业套件。包含了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可以赋能给所有企业,比如专属钉钉等。

因此,CEO陈航(花名无招)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钉钉,是一种工作方式”。

无招透露,钉钉已有700万+家企业组织,数据一直高速增长。新一代人希望工作和生活分离,而老一代也接受了移动办公,这带来了巨量的市场机会。

让企业从高校低成本的做校园招聘,到智能移动办公自动化,以及企业社交、企业金融等等一系列服务,钉钉的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撬动的是万亿的企业级服务市场。难怪阿里巴巴执行副主席蔡崇信亲自出马站台。

企业社交+云服务的市场机会很大,很看好,不亚于当年的淘宝支付宝阿里云,值得期待。

王冠雄,著名观察家,中国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主持和参与4次IPO,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教练。每日一篇深度文章,发布于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门户、科技博客等近30个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详情可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