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不时不食︱蛰虫惊而出走,喝碗汤一解春燥

不时不食︱蛰虫惊而出走,喝碗汤一解春燥

不时不食︱蛰虫惊而出走,喝碗汤一解春燥

农历正月十八,惊蛰

春雷萌动,树摇风起

微雨众卉新,鹅黄又新绿

乍暖还寒,气候干燥惹人

春的痒挠得喉咙难耐

正缺一碗甘

盈润万物复苏的大地

不时不食︱蛰虫惊而出走,喝碗汤一解春燥

"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原为“启蛰”。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并将其挪至雨水节气后,惊蛰变成了农历二月节。

尽管严寒依旧,却不时遇上轻柔的暖风,春的气息扑面而来。细心看看走过的路,就会发现野草都争相冒头,花骨朵也像吹皱的春水,涨得愈发饱满。莺飞草长,桃杏争华。

不时不食︱蛰虫惊而出走,喝碗汤一解春燥

惊蛰之时,民间有吃梨的习俗。一来苏北及山西一带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二则此时吃梨有顺肝润燥之意。

赶在雨季临前,空气干燥之极。仿佛在此季“天地解而雷电作”,大地震动起,万物苏醒时,生气之旺浸染遗留的清气。

不时不食︱蛰虫惊而出走,喝碗汤一解春燥

春天复苏的细菌开始活跃起来,同事们不是咽喉喑哑就是流感头痛。我们不禁想:除了吃梨,还有哪些温润喉咙的汤食呢?

丨 惊蛰食单 丨

/ 鱼腥草雪梨汤 /

不时不食︱蛰虫惊而出走,喝碗汤一解春燥

︱食材︱

雪梨、鱼腥草、枸杞

︱步骤︱

1/ 折耳根洗净择成段,梨去皮切块

2/ 入锅煮沸转中火煮15分钟

3/ 梨块绵软时放入少许枸杞即可

不时不食︱蛰虫惊而出走,喝碗汤一解春燥

鱼腥草腥味重,对于难将其为菜入口的人来说,更习惯将它作为一味药膳来炖煮。连汪曾祺都对之避而不及。尽管他认为“一个文艺工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却又坦承“有些吃的我也招架不了,比如贵州的鱼腥草”。

而这样的一道甜汤,汤水却没有明显的鱼腥草味,只余淡淡梨汁甘甜。对于想尝试鱼腥草又有所疑虑的食客来说,此汤或许可为第一步。

不时不食︱蛰虫惊而出走,喝碗汤一解春燥

鱼腥草清热降火,雪梨亦有不错的凉润之效;二者同煮,适当添些枸杞中和。甜梨不用冰糖,若嫌过淡,亦可适量添些。

/ 石橄榄猪肺汤 /

不时不食︱蛰虫惊而出走,喝碗汤一解春燥

︱食材︱

石橄榄、猪肺、姜

︱步骤︱

1/ 猪肺反复冲水、沸水煮,直至将血水洗净

2/ 猪肺焯水后切片,与姜片入热锅

3/ 石橄榄下锅,同煮1小时即可

不时不食︱蛰虫惊而出走,喝碗汤一解春燥

石橄榄是一种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深山林荫岩石壁或附生在老树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为“仙桃”,“既能敛阴养胃以生津,又能清肺润燥以止咳”。

其味幽然馨香,带有淡淡的甘蔗清气。南方喜煲汤,闽南又有药材入撰的习惯,既温润肺腑,又清爽食补。石橄榄煮汤清味极正,只消尝过一次,便念念难忘。

不时不食︱蛰虫惊而出走,喝碗汤一解春燥

这种天然植物素雅之极,适宜与肉类、内脏一起炖煮;既解了荤类的油腻,又如莲花净化了味觉:汤明味鲜,清香飘逸。

春天,万物复苏,阳气升发,易扰动内热,出现春燥。加之天气干燥多风,且温度反复无常,极易失调而致上火。

不时不食︱蛰虫惊而出走,喝碗汤一解春燥

而自然奇妙的一点在于,此季生此物,此物又恰是化解此季的良方。春季多生绿色,野菜、蔬菜都正是好时候。要缓解口舌干痒之耐,除了以上提及的几味,豆芽、香椿、春笋等亦都是降润的好食材。

循时令吃时蔬,似乎人也成为随风翩翩的植物一株,雨水清凉日光和煦,身心格外舒畅。这个时节,你有什么温润喉咙的法子呢?告诉我们吧!

不时不食︱蛰虫惊而出走,喝碗汤一解春燥

<24节气明信片·2018立春>

每一个节气到来时,中古厨房把当季的食材以文字与图像的方式传递分享。而这一次,沿着画笔落于纸上,我们将这份触手可及,能够留藏的食光印记,分享给你。

丨参 与 方 式丨

参与留言互动

告诉我们

你在这个节气里吃什么,怎么吃

各选取5位朋友

送出中古厨房 24节气明信片

/ 截止日期 /

3月6日18:00

插画丨肉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