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在家庭教育中培養一個敢於表達自己想法的孩子有多重要?

歡迎來到眾可微教育,點擊右上方可以訂閱關注哦,關注有驚喜。眾可微教育獨創“微教育理論、方法體系”,並以“每天專注一微步、孩子快樂奔優秀”微教育思想為基礎,與眾多專家、家長一起,為天賦兒童快樂成長指引方向。

樂樂最近突然不願意去學校了。

媽媽問:“前幾天不是還說初中就是跟小學不一樣,很激動嗎?怎麼突然不想去學校了?”

樂樂低著頭說:“也不是不願意,就是有點牴觸。因為最近的早讀都要提問昨天的知識點。有時候因為不太會,有時候因為不敢說。”

“怎麼不敢說呢?會就說出來唄。”

“哎,前幾天因為我們班有個女生提問的時候老搶答,然後老師總表揚她,我們班私下裡有人議論她,說她剛來就這樣出風頭,一定是為了當班長。大家對她有點不太友好呢。”

在家庭教育中培養一個敢於表達自己想法的孩子有多重要?

所以樂樂最近很害怕被提問,儘量能少說就少說,能不說就不說。每天的提問時間,樂樂如坐針氈,偶爾還會呼吸困難,最近常常因為不知道說什麼、怎麼說而陷入詞不達意,甚至是語無倫次的境地。

樂樂說:“很多時候,我認為我是可以回答老師的提問的,但只要一站起來,腦袋就會一片空白,什麼也想不起來。就這樣,老師一次次叫我回答,我每次都沒有滿意的答案。我越來越不自信,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愚笨無知,每次看著老師期待的眼神,我無地自容。”

這件事讓我感慨頗多,童年本該是孩子們最開心,最無憂無慮的一段時光,可以盡情歡笑,飛舞,可為什麼他們卻越來越越沉默,越來越不愛表現。

在家庭教育中培養一個敢於表達自己想法的孩子有多重要?

其實這種沉默不愛表現的性格,我身上就有。以前上學,大部分時候我都不願意跟老師對視,因為一旦對視被點名回答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為什麼我不願意回答問題?因為我也不止一次被教育,想清楚了之後再回答。如果說錯了,會是一件特別難堪的事。

在學校就不敢表達自己願望的孩子,到了社會中,就更難說出自己的要求和心願。他們會有一種錯覺:只有壓抑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喜歡。

為了“受歡迎”,孩子們甚至會學著犧牲自己的願望去嘗試“融入”,這是一種非常不健康的行為模式,會導致長期的負面影響,在長大成人後,壓抑表達的孩子可能會:自我評價過低;不快樂甚至抑鬱。

不懂表達自我的孩子,會成為一心只想取悅他人的成年人,他們並不快樂,也時常無法真正充分發掘自己內在的潛力。作為父母,教會孩子正確表達自我的能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在家庭教育中培養一個敢於表達自己想法的孩子有多重要?

要想培養出敢於表達自己想法的孩子,作為家長,我們應該:

1、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尊心;

2、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3、培養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4、鼓勵他們保護自己,為自己辯護。

談到具體的做法:

一、鼓勵孩子通過繪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使用藝術手法表現傷心、氣憤、高興和激動的情緒,是一種非常健康的方式。情緒表達的出口包括:繪畫、音樂、舞蹈、戲劇等等。

在家庭教育中培養一個敢於表達自己想法的孩子有多重要?

二、允許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

當孩子表達興趣的時候,要耐心傾聽。不要僅僅根據自己的想法給他們選擇課外活動——讓孩子選擇自己的興趣愛好,追逐自己的夢想。

三、給孩子提供選擇。

孩子小的時候,可以讓他們自己選擇喜歡的圖書,讀給他們聽。孩子大些的時候,讓他們選擇週末的活動,裝飾自己的房間。

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你可以教會他的最重要的生活技能。當孩子能夠自如地表達自己的心願的時候,他們才能讓自己夢想成真。當然大哭大鬧除外。達爾文小的時候就經常會提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傻”問題:

“媽媽,泥土裡能不能長出小貓、小狗來?”

“世界上最早的母親是誰,她是誰生的啊?

“上帝是誰創造的啊?”

他的母親卻十分喜歡他的“傻問題”,每次都給予很耐心的解答,正是他母親的這種肯定和賞識,使達爾文從小就在心裡埋下了對萬物好奇的種子,發芽開花,這也為後來他提出偉大的進化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家庭教育中培養一個敢於表達自己想法的孩子有多重要?

除了給孩子時間和機會去說,我們也需要幫助孩子更好地說。話多的孩子,我們要引導他如何言簡意賅,有理有據地說,話少的孩子我們先鼓勵他開口,勇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然後再幫助他更好地說。

最後,我想提醒各位爸爸媽媽們:

多和孩子說說話吧!工作再忙,也請抽出時間每天和孩子聊聊,耐心聽他說。家裡每晚可以設置個Daily Share,一家人一起,可以設定話題,也可以自由討論,暢所欲言,分享生活點滴。長此以往,不只增進親子感情,而且孩子說著說著,也可能就更會說話了。


本文來源:知子花家庭教育。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評論收藏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