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山旅临汾,第十三站,永和县——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

永和县,地处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临汾市西北边缘。县境有旧石器遗址、新石器遗址、商周墓葬遗址、汉代城堡遗址并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永和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独具魅力。永和县是人类文明的鼻祖伏羲的故里。

山旅临汾,第十三站,永和县——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

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永和县西,公园所在地区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保存了从中生代三叠纪、新生代第四纪及黄河形成等的地质演化记录,其地层中的岩石特征、沉积构造及所保存的化石,展现了鄂尔多斯地块的古河湖相环境及古地理演化特点,由于地形切割剧烈,区内具有很好的观赏剖面,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山旅临汾,第十三站,永和县——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

永和关前沿公路,有一段长500-600米的崖壁,上面布满了莫名其妙的图象,过去人们曾称之为魔壁或魔崖,给人以神秘的色彩。其实是由于河水对岸石的侵蚀和溶解,将岩石中可溶物质溶走,从而使岩石分解、崩塌、剥落。在岩石表面塑造出千奇百怪的图象来。图象按其展布,可分为横向、纵向两大类。横向的图象如长廊、浮云、海浪、鱼、龙等,纵向的图象如立柱、宝塔、仕女、力士等。还有一种是园形图象,小的如蜂巢,大的如园窗,稀流不均地分布在岩壁上,这是因为溶蚀作用从点开始扩展,受岩石中隐性球状构造影响而造成。以上图象统称水蚀浮雕。

山旅临汾,第十三站,永和县——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

水蚀浮雕还发育在高出河面几十米、几百米山崖上,尤其高150-200米黄河三级阶地附近常见大小石龛,在罗岔村中,形成多孔的山洞,洞中有柱有门,有窗有廊,分成3个洞室彼此相通。更值得欣赏的是洞壁由深浅不同草绿密集横纹组成。这类岩石地质上称水平韵律层,如能开采下来打磨后,一定能成为高贵又文雅的饰面石板。

山旅临汾,第十三站,永和县——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

“石球”是一种球状岩石,1968年首次见于墨西哥热带雨林中,那是由石英岩构成的直径达2米的大型球体。原以为当地古代土著民族人工建造。后来在山崖岩石中,见到未脱落的球体,才知那是天然形成。到目前为止,从地质学角度,无论沉积成因,构造成因,风化成因,都无法合理解释。

山旅临汾,第十三站,永和县——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

永和县全境几乎全为三叠系地层分布。在山西永和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内发现了各种成因的石球,包括沉积作用形成的石球,成不规则形状;沉积盆内,同生砾石构成的石球,呈扁球体;早期成岩过程收缩形成的石球,呈不规则球状;沉积结核形成的石球,呈圪塔状、姜状、饼状;以及成因不明形成的石球,呈半球状凸出,全风化后成整体脱落,基岩中留下半球形凹痕。以上形状各异的石球在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内分布非常广泛,固该处又被称为“石球”之乡。

永和乾坤湾

是黄河流域上一道奇特的风景,位于秦晋大峡谷中,壶口瀑布上游。即使没去过的人,仅凭望文生义,亦可知其形巧夺天工,其意蕴含深厚。她有数个观赏景点,魅力俱佳,各有千秋。最具观赏最为完美的一道莫过于山西省永和县阁底乡境内的那一段,既雄奇又柔美,既飘逸又和谐,使人留连忘返,感悟颇深。

山旅临汾,第十三站,永和县——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滔滔不息的黄河水从巴颜喀拉山发源以来,滚滚而泻,气吞山河,锐不可当,造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图腾,我们都为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共饮黄河水而感到骄傲。显然,黄河在勇往直前的行进中,还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她在展现其大势磅礴之时,也不忘彰显其个性。于是,她在流经永和县阁底乡境内时,优雅地摆动了几下身姿,一幅旷世绝伦的神奇画卷便呈现在世人面前:一个巨大的“S”型大弯!只见这方奇弯,河抱着山、山依着河,河里有山、山中有河,山河相连、水山相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山一水、一阳一阴情趣无限,奥妙无穷。就连欢快跳跃的浪花也对这一壮丽奇景不禁呐喊喝彩。

山旅临汾,第十三站,永和县——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

立足岸畔,凝视对岸,又可将八卦中的“阴”、“阳”解读一二。“阳鱼”即山,即河对岸被水环抱320度的那座山,山脚开垦的层层梯田,错落有致的红枣树,恰似鱼头的鱼唇与触须,山是沟壑万千、梁峁相连,又似鱼身的鱼鳞与鱼鳍,摆尾自然顺畅,宛若入水游跃一般。“阴鱼”即水,即山的倒影反向,阳鱼尾为阴鱼首,阳鱼首为阴鱼尾,正映了阴阳合抱、互为转换、相依相存的辩证哲学思想。且周围存在着与八卦图相关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标志物和以伏羲、女娲的名字命名的村庄、庙宇以及大量相关的传说,更是增添了黄河乾坤湾的历史文化和神秘色彩。

永和文庙

山旅临汾,第十三站,永和县——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

创建于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现仅存大成殿。大成殿坐北朝南,面宽五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斗栱六铺作重栱出单抄,殿内柱网布局采用减柱和移柱造。梁架彻上露明造,均为圆木稍加砍制而成。是研究晋西南古建筑区域文化的有效实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

永和关

山旅临汾,第十三站,永和县——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

在永和县西北黄河岸,唐以前就有永和关。《元和郡县志》:永和县以县西永和关为名。永和关位于永和县城西35公里的南庄乡,是历史悠久的渡口之一,也是西去陕西的交通要塞。传说这里曾是永和旧县城的遗址,城墙、烽火台、禹王磴、守关犬、前城坪、后城坪等遗址保存完好。境内危岩奇石,妙趣天成,长达数千米的凤雅长廊千次百态,造型各异。

朝阳寺

山旅临汾,第十三站,永和县——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

位于永和县县城西北梁家坡村,创建年代不详。坐南向北,占地504平方米。寺内原存铁佛1尊,石窑3孔,原植白牡丹数株,据推测花龄在300年以上,已呈野生状态。1995年,县佛教协会重新维修,新加琉璃瓦顶,新塑佛像数尊,并从河南洛阳购买回牡丹200余株,月季200余株,芍药100余株及爬山虎等,在寺前建起牡丹园。

楼山

是永和县境内最秀丽的一座山,山势由低而高,呈层峦叠峰之状,恰似层层楼台,故尔名曰楼山。楼山四周翠柏茂密,灌木繁多,杂草齐腰,从山头到山腰,一座座道家观院排列齐整,错落有序,形成一个庞大的庙群。据考证观院完整时,有五六十间建筑物,其中有古式楼阁的石窑洞,石木结构的古典式殿堂建筑,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山旅临汾,第十三站,永和县——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

楼山的四季都是美丽的。春天看楼山,柏林碧绿,野花开放,蜂蝶飞舞,清秀扑鼻;到了夏季,草木葱葱,凉风习习,酷暑炎热,一扫而光;秋季去楼山,野果飘香,红叶满山,草深牛肥,别有情趣;严冬时节,或柏翠草黄,或雪白树绿,野兔山鸡,穿行期间,狐狸山中,时隐时现,所以,去过楼山的人,无论何时,都有不虚此行之感。

山旅临汾,第十三站,永和县——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

楼山不但四季景色各异,晴天和雨天也各不相同。晴天看楼山,你会感到景观齐放,气势恢宏,绿树如海,庙群似船,令人豁然开朗,心旷神怡;而雨天去楼山,则云雾潦乱,置身其中,犹如腾云驾雾,让人飘飘欲仙,山上道观时隐时现,又令人神密莫测,仿佛进入天国仙界。笔者一次去楼山,正好下起小雨,身临其境,感受颇深,回去后写拙诗一首:峥嵘楼山云雾中,错落楼阁半暗明,常愧蓬莱无缘识,孰料今日入仙境。

山旅临汾,第十三站,永和县——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

楼山是永和县唯一的道家圣地,这里供奉的全是道家神仙。道观分前部,后部。后部是道观最主要的建筑——送子娘娘庙。这座庙由山门、娘娘殿、戏台、道人宿舍四部分组成。原来的山门建筑精美,高大而威严,原建筑已毁坏(一九九八年楼山舍施的村民,集资重建现楼山石墩琉璃瓦山门)。娘娘殿为二层建筑。下部为三孔窑洞原来塑像齐全,现已不复存在。据记载这些塑像全是娘娘的属下,至于是哪位神仙,已经无法考查。上部为三间大的殿堂,中间塑有娘娘金身,另有云霄、碧霄、霄霄三位娘娘。戏台则在娘娘殿对面,高大而宽敞,十分气派。道人宿舍在西侧,为五孔石窑,整个院子用石板铺就,东边留有下水道,通往地下三丈深的水窑里,因山上无水,道人及信男善女、来往行人用水,皆从水窑内提取。山上气候凉爽,加之水窑深埋地下,因此,虽为积水,但长时间不腐不朽,而且略带甘甜。

山旅临汾,第十三站,永和县——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

道观的前部为天界各仙,其中主要供奉的神仙为龙王。龙王庙位于楼山顶端,大概是为了让龙王站在高处呼风唤雨吧。该庙座北向南,三间单檐硬山顶建筑,由于建在高山之殿,故而显得高大而雄伟。殿内塑有四大龙王像,殿外房廊下,右悬一口钟,左设龟驮碑。只是年代久远,字迹有些脱落了。此殿为我县仅有的一座较完整的元代建筑,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

位于永和县阁底乡东征村,距县城80余华里。2005年重新修建的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占地2500平方米,以“英明决策筑辉煌”、“红军东征在永和”和“老区人民爱红军”为主题分三个展厅,用大量的实物图片、塑刻作品等真实地再现了一幅幅可歌可泣的东征历史画卷,全面展示了当年东征红军的丰功伟绩。

山旅临汾,第十三站,永和县——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

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毛泽东主席、彭德怀总司令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进行了著名的渡河东征,壮大了红军力量,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