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不要再攻擊醫生了,看他們的成長也不容易(微小說)

不要再攻擊醫生了,看他們的成長也不容易(微小說)

東窗和西窗 微小說

申弓

這個診室共有兩張桌子,東窗一張,西窗一張.。東窗坐著老成持重的廖醫生,西窗坐著生性聰穎的李醫生。

廖醫生的桌上立個牌子, 牌子上書:“主治醫師診病收掛號費3元”,診桌的一頭,擺了厚厚一疊病歷本。

李醫生的桌上也立個牌子,牌子上書:“醫生診病收掛號費1元”,診桌的一頭,也擺著厚厚的一疊病歷本。

.窗外走廊上等待著三十多名心急如燎的候診者。

東窗外一口魚塘,魚塘邊綠柳成蔭,空氣清新.。廖醫生開初也不坐這裡,這是老主任的位置,老主任退了,廖醫生升了主治醫師,便坐到了這裡來。他喜歡魚塘的清新。

廖醫生開始叫號:“1號。”

便有個中年婦女應聲入來。中年婦人一臉蠟黃,但眼神挺光, 這是激動的神彩.。是的,在這個診室,在這家醫院,能得到廖醫生診病, 無疑於拿到了康復證,誰不激動?

婦人欠身坐在東桌的橫向,把左手伸出,擱在桌子白墊布上, 虔誠地讓廖醫生把脈。廖醫生卻沒有馬上號脈,鼓著眼凝視了婦人一會, 拉家常一樣地問:

“大嫂,覺得哪不舒服?”

“右腹部脹痛。”

“多久了?”

“五六天了。”

然後伸出三根竹枝一樣的手指,把定婦人手腕, 寸關尺號了五分鐘,再換右手,正好又是五分鐘,然後:

“請伸舌頭。”

婦人把條黃舌長長地伸出。廖醫生視過,點了點頭,又叫婦人到裡室的木床上躺下,對著劍突下軟腹,重按輕按了一會兒,復又出來,到洗手池裡洗了一番,然後坐到診桌前,翻開病歷,一絲不苟地寫著,那嚴謹的神情無疑於寫一篇學術論文.。然後才拿出處方箋,川芎白芷黃芪赤芍柴胡木香寫了一頁 ,工工整整地簽上“廖旺錦”三個字,鄭重地交給婦人。

正好四十分鐘。

不要再攻擊醫生了,看他們的成長也不容易(微小說)

廖醫生才又站起,重到洗手池,洗過手,乾毛巾擦了,朗聲叫道:“2號。”

西窗外沒有空地,對面便是醬料廠,中間隔不過兩米。在這裡看不到春燕戲柳,見不著魚躍淺水,也沒有清風徐來,但醫生之初都坐這裡,李醫生也明白,這只是個過渡:醫生過渡,人生過渡。到廖醫生叫2號時, 李醫生已叫到了8號。

8號是個小夥子,隨聲坐桌邊的椅子上。

“哪兒不舒服?”

“頭。”

“咋了?”

“疼,睡不著。”

“怕是失戀了吧?”

小夥面一紅。李醫生稍一號脈,便抓到了癥結,白朮遠志吉梗茯苓刷刷地寫了一頁,龍飛鳳舞地署上“李雲光”便算完事。

看看不到五分鐘。小夥子輕鬆地跑向了藥房。

西窗的病歷在一本本地減少。

一位大叔總在進進出出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顯然是等得心急了。只見他狠吸了口煙,從上以了廖醫生的跟前:“廖醫生,我有急事,能不能讓我先看一下?”

廖醫生正在診病,不作回答,旁邊的人卻象開了鍋:

“你急?誰個不急?”

“你要先看,怎麼不早來,佔個頭號?”

“我天還沒亮就來排隊了,這還輪不到呢,你急!”

這時,廖醫生才開了口,“要快,到那邊去吧。”

便有人抽出了病歷:“不好意思,廖醫生,我沒空等了。”

“去吧,該去的就去吧。”廖醫生眼睛也不抬。

既然有人開了頭,跟著便紛紛地抽出了病歷本,陸續地投到了西邊的診桌上。李醫生的負擔明顯地增加了,可面上卻現出了得意的紅光,口裡卻說:“慢慢等吧,不要都擠到這邊來,我這皇不了大病的病哦。”

聽到這話,廖醫生才抬高了眼,一束死光從老花鏡片上向西邊射了過來:“看病就看病,哪來這麼多的怪論。”

李醫生緘默了一下,“我說的是實話,不見他們一開始搶著去排隊?現在可好,一個個又都……”

“後生人不要把尾巴翹上來,出水才看兩腳泥,治病是兒嬉不得的,醫生的名譽是以治好人為前提的。”

“那是那是。”李醫生有點滑滑地“向老醫生學習。”

不要再攻擊醫生了,看他們的成長也不容易(微小說)

不一會,李醫生桌上的一摞病歷便沒有了。病友們歡快地拿到了藥,回去說不定還可以上個半班或買個菜下個米。

廖醫生才叫4號,看看已十一點,還有半個小時便下班, 門外的候診者不由急了。廖醫生可不急。診病可是人命關天的事,能急的嗎?看一個處理好一個,便減少一個的痛苦。廖醫生的治癒率在同行之中是獨佔鰲頭的。多年來,他便是以此贏得了崇高的聲譽。

剩下的人等不及了,只好把病歷從東桌搬到了西桌。到十一點半,全部病人都診到了病,拿到了藥,各得其所地離開了衛生室。

下班時,東窗廖醫生的掛號單是5,西窗李醫生的掛號單是42。

不要再攻擊醫生了,看他們的成長也不容易(微小說)

申弓,原名沈祖連,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西小小說學會會長,中國小小說金牌作家得主。1981年起,曾在國內外報刊發表中、短篇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等1000多篇(部),已出版小小說集《蜜月第三天》《粉紅色的信箋》《邀舞者》《沈祖連微型小說108篇》《聖潔》《男人風景》《申弓小說九十九》《做一回上帝》《母親的紅裙子》《有奈無奈》《得意忘形》《前朝遺老》《廣西當代作家叢書.沈祖連卷》《青山秀水》等14部。曾獲得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文學最高獎銅鼓獎、中國小小說最高獎金麻雀獎。部分作品入選《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成》《百年百篇經典微型小說》《微型小說鑑賞辭典》《中國新文學大系》《21世紀微型小說排行榜》等國家大書。有作品被譯為外文發表到歐美及東南亞等地,併入選日本、加拿大、土耳其等國家大學教材。曾供職於廣西欽州市文化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