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身為汽車編輯,我時常被一個問題所困擾:究竟該用什麼標準來衡量一款車?為了炫耀自己的能力,過去我往往會執著於發掘其操控性能,恨不得將每一款車都逼至極限以壓榨出任何可供咀嚼的觀點,然而事實證明是我魔怔了,多數讀者對此並不買賬,尤其是在面對一些以家用為實際取向的車型時,均衡各方面後的實用性與可靠性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今天我會盡量更寬容一些,以更加實際的態度來看另一款新車——這臺全新的自主品牌SUV號稱搭載了寶馬授權的1.6T發動機與寶馬參與調校的底盤——也有人因此管它叫做“大號寶馬X1”。它的實際表現怎麼樣?我們往下聊。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本次試駕車型為2018款 華晨中華 V7 280T 自動旗艦型,新車將於本月正式上市,屆時其實際售價與參數配置會同步公佈。

靜態丨尷尬的尺寸,沉穩的造型

沒有激進的色彩,華晨中華V7走的是成熟穩重路線。整體車身輪廓厚重魁梧,車身線條銳意硬朗,前臉與尾部造型精緻、層次感分明,雖不能給人難以磨滅的印象,但論及“視覺質感”,它已經合格了——相較華晨中華之前的作品,你不能否認V7在外形設計上的進步與成功,尤其是作為一款定位親民的中型SUV時。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外形設計上的成功是相對的,因為在車身尺寸上,華晨中華V7對比它的競爭對手們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且不提在車身三圍(車長*車寬*車高)的差距,光是其2770mm的軸距表現就已經算是墊底的了,在這個以大為美的時代,這不得不說有一點尷尬。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靜態丨直男式內飾,暖男式座椅

網絡上一向喜歡用“直男”一詞形容部分審美單一且缺乏情趣的男同胞,在某種意義上,它甚至成為了“實用主義”的極端代表——將車擬人化,華晨中華V7的內飾也可以這麼理解。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顯而易見,華晨中華V7的內飾是缺乏設計美感的。呆板的10.4英寸中控大屏與空調出風口幾乎佔滿了視覺C位,而除此之外的其它位置也同樣空洞單調——不可否認其內飾用料非常務實,大面積包裹軟性搪塑與仿皮材質帶來了極佳的皮膚觸感,但從整個自主中型SUV陣營來看,這僅僅只是基礎操作而已。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在這三塊屏幕之中,HUD抬頭顯示與半模擬半LCD儀表盤的價值是最值得肯定的,其不僅能提供非常直觀且清晰的數據顯示,操作與功能也非常快捷豐富;反之則是那塊碩大的10.4英寸中控多媒體顯示屏,本身反應速度一般,由於集成了幾乎整車所有功能,在缺乏觸感反饋的情況下會導致駕駛者因操作而分心,從而帶來安全隱患。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也許是明知在乘坐空間上不佔優勢,華晨中華V7選擇將天賦點點在了座椅上——事實證明這一選擇是正確的,其座椅坐墊不僅有著肉眼可見的尺寸優勢,並且本身內部填充柔軟,加之前排座椅還有腿部支撐與電動座椅加熱功能,其實際乘坐舒適性想不好都難——當然,考慮到試駕車為頂配車型的事實,在未來售價未知的情況下,論舒適性配置,華晨中華V7與競爭對手們的差距依舊存在。

動態丨閒庭信步,從容不迫

在動力系統上,華晨中華V7的賬面數據堪稱明星級。發動機搭載了由寶馬授權、綿陽新晨動力生產的1.6T渦輪增壓發動機(包括雙渦管、缸內直噴、Valvetronic可變氣門升程技術與超增壓功能等),變速箱匹配格特拉克提供的7速溼式雙離合變速箱,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280Nm。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懸掛系統則是標準的前麥弗遜+後多連桿式四輪獨立懸掛組合,號稱由寶馬與麥格納聯合調校——作為全新M8X模塊化平臺的延伸,這能夠在理論上為華晨中華V7提供更加紮實的駕乘感受。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隨處可見的寶馬烙印。這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事實上,即使是寶馬本身也很難在華晨中華V7身上做到“運動感”,這既非寶馬所想,也絕非華晨所願——通過這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華晨中華V7真正想要向消費者展示的,其實只是藉由寶馬技術而來的“可靠性”。舒適,是這款車真正的命題。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對於起步與加速的反饋,華晨中華V7的表現是較為慵懶的,動力攀升有條不紊,但始終缺乏激情,過分追求平順性帶來的副作用便是讓你開始懷疑人生,它那8.7秒的零百加速成績到底是怎麼跑出來的;待轉速錶劃過2000rpm後,隨著渦輪開始介入,來自發動機艙的轟鳴開始變得清晰起來,但即使如此,華晨中華V7仍然拒絕做出過多性格上的改變,平緩的加速貫穿了整個試駕過程。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說的誇張了一些,但僅從日常駕駛的角度來講,華晨中華V7的這般調校是非常親切宜人的,畢竟沒人會把上班路上的紅綠燈當作賽道上的起始點;發動機與變速箱的匹配異常合拍,換檔節奏居中,但絕不拖泥帶水,兢兢業業的保持了整車對平順性的要求——不過這也從暴露出了華晨中華V7前段加速綿軟的原因:為了抑制雙離合變速箱低俗換擋頓挫的問題,工程師有意識調低了其低扭輸出能力,由此產生了之前頗為“佛系”的駕駛感受。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如果說在動力釋放上存在一些遺憾,那麼底盤調校則是華晨中華V7追回比分的關鍵點了——毫不誇張的說,這非常值得誇耀一番。華晨中華V7在舒適性與支撐性之間找到了微妙的平衡點:在途徑顛簸路面時,透過座椅的反饋,你能感受到來自懸掛積極且柔韌的過濾;與此同時,在鋪裝路面進行高速巡航與極限駕駛時,穩定的車身也能夠賦予你足夠的信心繼續向深探索——當然別太過火就行,這畢竟只是一輛買菜車。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作為一輛買菜車,華晨中華V7對駕駛者有著極佳的親和力。方向盤本身握持感出色,轉向力度與指向性適中,轉彎半徑較小,方便在市區道路通勤;油門與剎車踏板的反饋力度拿捏均勻,即使是新手也能很快適應並駕馭;對於車內的噪音表現,我個人對華晨中華V7打以高分,這同樣歸功於其出色的底盤調校——有隨行前輩認為其胎噪和發動機噪音依舊存在改進空間,這個我倒沒有察覺,也許是我經驗尚淺,也許是我寬容度太高吧。

總結丨總體滿意,期待價格

對於華晨中華V7來說,其整體表現已達到同級別中上等水平,但由於其售價尚未公佈,所以現在就給這款車的未來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就如同前面所提到的,華晨中華V7在空間上天生不足,在配置上小有亮點,在動力、乘坐感受與底盤調校上則可圈可點,如此表現在同級別競爭車型中算得上是一朵“奇葩”——其它自主品牌SUV在這幾個方面可基本都是反著來的。儘管我欣賞華晨對於整車機械素質的追求,但消費者並不見得會對看不見的東西埋單,更何況,所謂可靠性也是需要時間來證明的,單靠寶馬的背書還遠遠不夠。

十全九美丨華晨中華V7試駕報告

另一個問題則是華晨中華本身的品牌影響力。儘管早年間也曾有中華駿捷與中華尊馳這樣的閃光之作,但多年來在產品力上的嚴重匱乏早已將品牌價值揮霍殆盡——中華V6可以看作是中華品牌的崛起先鋒,然而其1-4月的總銷量卻還不及“小眾車型”領克01在4月份單月的銷量;另一方面,市場策略與華晨的內部問題也是華晨中華在近幾年自主品牌發展大潮中錯失良機的元兇,這個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講。

總而言之,我喜歡華晨中華V7在試駕過程中的總體表現,對於它的未來,我同樣也非常期待——僅評價新車本身,如果以十分製為標準為其打分,那我就先為它打九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