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微信擁抱信息流,公眾號變今日頭條,馬化騰與張一鳴“鬥爭”繼續

改版的微信公眾號,終於來了!為什麼說終於呢?是因為自公眾號於2012年08月23日正式上線以來,除了在2016年4月增加“置頂”功能外,呈現形式沒有什麼變化,一直都是採取訂閱號列表的形式。一個用戶關注的公眾號會分為置頂與非置頂,內容分為頭條和非頭條,不同類型的賬號,不同位置的內容得到的分發差距甚大。

微信擁抱信息流,公眾號變今日頭條,馬化騰與張一鳴“鬥爭”繼續

現在,改版後有什麼不一樣呢?小編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點:

1,文章進行卡片式展示,每個公眾號的文章卡片信息依然是按照時間發送的順序排列。

微信擁抱信息流,公眾號變今日頭條,馬化騰與張一鳴“鬥爭”繼續

2,推送條數摺疊,需要點擊右下角的箭頭來展開「餘下 X 篇」才能查看。

微信擁抱信息流,公眾號變今日頭條,馬化騰與張一鳴“鬥爭”繼續

3,取消置頂,之前置頂過的公眾號會有星標顯示。

微信擁抱信息流,公眾號變今日頭條,馬化騰與張一鳴“鬥爭”繼續

4,不顯示摘要。新舊版本可更替。

微信擁抱信息流,公眾號變今日頭條,馬化騰與張一鳴“鬥爭”繼續

很多人都表示,此次公眾號的更新,是在擁抱信息流,但是在小編看來,並不是這樣的。首先,什麼是信息流?從形態上來說:內容按類似的規格樣式上下排布就是信息流,比如微博首頁就是信息流,你刷知乎首頁看到的動態也是信息流。再從展示與排序上來說:有按時間順序,有按熱度,有按算法。今日頭條就是走算法的信息流的代表。

現在,由於新版訂閱號在展示形式上的改版視覺衝擊太大,太像信息流,以至於被誤解為訂閱號改成信息流模式。實際上,這次改版優化了展示效果,卻犧牲了用戶對目標內容閱讀的高效性。訂閱卡片佔比面積太大,讓用戶從一目十行,精準到達,變成了“刷”,降低了訂閱號消息的全局視角,造成了“我的賬號在哪裡”的焦慮。

其實,騰訊本身是有信息流產品的。天天快報,微信體系內的“看一看”皆是信息流。改版後的訂閱號,並沒有將微信的信息流功能“看一看”整合到一起也表明,它此時此刻還沒有想好是否做信息流;或者說想好了,不做信息流,不想將微信訂閱號變為一個App內的今日頭條。另外,也不乏另一種可能,想做信息流,但是要循序漸進,給受眾一個緩衝時間。

但在小編看來,微信的強關係是當前資訊分發平臺所不能及的,騰訊也沒有理由“自廢武功”。相信騰訊不會拿上微信生態最重要板塊,豪賭信息流,而放棄別人求之不得的重器。

當然,此次改版後,很多媒體人都感到焦慮,只顯示兩條內容,三條四條甚至更多信息的摺疊,讓他們失去了不少“商機”。另外,如果不需要這麼多條內容,或許就不會再需要這麼多人幹這份工作。那麼,微信變天,我們真的就要失業了嘛?

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既然微信旨在將小程序,把訂閱號、服務號、小程序全部打通,同時發展短視頻,我們為什麼不順流而上呢?不想失業的新媒體人,不妨考慮以下兩個生存法則。

1,瞭解小程序

小程序作為騰訊的重點佈局對象,可以把訂閱號、服務號、社群都打通。

微信擁抱信息流,公眾號變今日頭條,馬化騰與張一鳴“鬥爭”繼續

事實上,在公眾號裡,我們可以通過關聯和跳轉推送小程序卡片,不可避免的,現在很多大號都已經開始關聯小程序了。而小程序可以通過跳轉將訂閱號、社群、服務號的用戶全部打通,通過訂閱號導流、社交場景傳播、最後連通服務號通知和小程序通知促活,還可能將小程序用戶倒回給社群和訂閱號,形成自己在微信生態下的流量池。

2,小視頻搞起來

現在頭圖尺寸已經變了你知道嗎,雖然後臺仍然顯示的是900*500,但是在前臺展示的時候比例已經成了2.35:1,這個尺寸同時也是視頻顯示的通用尺寸之一。

所以,如果我們可以從一門心思搞訂閱號的格局中走出來,視野會變得更開,就會發現,未來還有更多無限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