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入门全幅价格也不贵,中高端半幅相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籣蔲


更轻便的系统,更低廉的价格(特别是镜头价格)和足够好的画质,是中高端半幅相机(微单)存在的意义。比如我们公司,干活儿有D800、D750和三变四定两闪,但为了旅游方便,我又特意买了富士X-T2+18-55镜头,实际用下来非常爽,正计划再买一套X-E3+10-24,这样旅游风光和纪念照都解决了。

这里附两套系统双机双镜覆盖超广到中焦的重量(这是我春节期间去香港前做的比较):

富士: X-T2:507克,18-55:310克 ,10-24:410克 ,X-E3:337克,共1564克; 尼康: D750:840克,图丽16-28:950克,尼康24-70:900克,D800:980克,合计共3670克。两比半幅微单轻了一半还多。半幅单反我没比较,可能会比微单稍重一些,但肯定比全幅轻多了。

平时在家这一公斤多的重量可能不觉得有啥大差别,但外出旅游还真是问题,相信经历过的一定会有体会。

至于说画质,估计不放大细看是很难看出差别的。下面我随便挑出两组同一场景X-T2+18-55和D750+图丽16-28拍的原图(因为我比较喜欢大场景,但当时没来得及买X-E3+10-24,只好带上D750+16-28),排除视野上的差异,单画质有多大的差异?



企宣达人


每台相机都有每台相机的市场定位,中高端半幅相机也不例外。

我是尼康用户,对尼康比较熟悉,所以我只能拿尼康来说事了。

尼康D500就是题主所说的中高端半幅相机了吧?它的前任应该D300,十分荣幸,本人用了近十年的D300,前不久才刚刚入手D850.

我们先来看下D500的一些参数:

AF自动对焦系统采用153个对焦点;约10幅/秒连拍速度;感光度高达ISO 51200;可翻折LCD触摸显示屏,提供俯角拍摄或仰角拍摄;使用指定存储卡时,一次连拍可拍摄约200幅14位无损压缩RAW格式图像……

从型号来分,尼康三位数的都是专业或准专业相机,D500以下是半幅,D500以上是全幅,我现在还担心,D500再升级往哪儿升?510、520这样升?像D800、D810、D850?

从价格上来讲,D500高过了D610、D750许多,说明D500除了不是全幅,在其它方面都超过普通入门全幅。

抛开是不是全幅这一项来讲,D500俨然就是一台D850呀!但价格却整整差了近一倍!这就是D500的市场定位关键之所在,也就是针对一些对画质没有极致追求的,却对相机的可靠性、稳定性、操控性有一定的要求的用户,D500在对焦、高感、连拍等方面都能满足用户的同时,却给用户省去近一万元开支,这应该是一项非常好的脑洞。

我敢肯定地说,用全幅的不一定是专业人士,但用D500的肯定是专业摄影师。

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存在就有存在的市场。

上面两张照片,一张D300,一张D850,能分的出来吗?哈哈。


南方之南


我们先来看看所谓的入门全画幅,目前都有哪些产品。目前生产全画幅相机的厂商,不包括徕卡这种非大众消费品的品牌,基本上只有索尼、佳能、尼康和宾得四家,但宾得没有“入门全画幅”之说,所以排除在外。


目前,在“入门全画幅”的定位上,佳能有EOS 6D和6D2,尼康有D610,索尼有A7和A72等,这些相机目前的售价基本都要一万左右或者以下,其中索尼A7的价格最便宜,某东全新套机售价不到7000元,二手机身更是只要4500元左右,比一些中高端APSC相机都要便宜。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入门全画幅相机,都很难和“专业”扯上关系,最多只能算是“半专业”相机。之所以认为这些相机不够专业,主要是从对焦点数量、对焦性能、机身操纵、CMOS性能和有没有防水防滴等功能这几方面考虑的。



说白了,这些价格不高的相机,虽然是全画幅,但是在各方面很难达到一些专业摄影师的要求,这时候APSC规格的高端相机就出现了。


当然在相机阵营中,富士这家厂商比较特别, 因为他没有全画幅数码相机,只有APSC画幅和中画幅相机。富士的APSC相机也有卖到一万几的,但是这是厂商的策略导致,所以和整个市场需求没有太大关联。


再说高端APSC相机,这其中售价最贵的恐怕就是尼康的D500了,售价大约在一万元上下,比全画幅的D610、D750、A7、A72和6D都要贵上不少。但D500的定位是速度型相机,是一款真真正正的专业相机。从对焦点数量、对焦精度、对焦点覆盖面积、机身防水防滴指数、连拍张数、追焦性能、卡槽设计和机身操控性能上来看,D500基本都具备一款专业相机的标准,除了CMOS面积是APSC外毫无缺点。



同理,佳能的7D2和D500一样,自诞生之初就是面向那些追求速度的摄像师,尤其是那些主攻新闻摄影、野外摄影的摄影师。因为是APSC画幅,所以机身可以做得比较小巧,连拍张数也可以相对提高,电池续航也可以有更好表现,最重要的是,在使用同样焦距的镜头的时候,APSC画幅的相机在等效下焦距更长,更适合远距离的运动或者野生户外拍摄。


由此可见,入门全画幅相机除了CMOS面积是全画幅这个优点外,其他方面根本达不到专业摄影师的要求。而这些高端APSC相机虽然说画幅不是全画幅,但不见得就会比全画幅差。高端APSC相机存在的意义,就是作为摄影师的备用相机,或者用作运动拍摄、野外拍摄的主力相机。


但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显然购买入门全画幅相机更加合适,因为普通用户肯定不会需要超高速的连拍和变态的追焦性能,反而全画幅CMOS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好处。但始终会有消费者对高性能机身有追求,而高端APSC相机可以以相对廉价的售价下提供给他们满意的机身性能,这是入门全画幅所做不到的。


一句话总结,产品的出现基本都是市场导向,有需求,就会有相应的产品出来。一般消费者理解不来高端APSC相机存在的意义,但市场的需求就是最好的答案。


雷科技


对于这样的事情我是这样理解的,百万级别的车很多,十几万的也很多,甚至几万块的更加多,是不是就可以说十几万的车都很容易买到,几万的车就没有存在意义了😄!

半幅机器并不是没有存在感

我手上就不光有全幅机器,我也有半幅啊,佳能7D,那个时候金子不多,先买来应急的,要不是佳能对半幅机器的镜头这么不重视,那么,我想我不会选择全幅!
并不是所有相机都跟佳能一样对半幅不重视,尼康就很不错,能看到半幅神头。佳能半幅全是狗头,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镜头,逼着人换全幅,全幅神头滚滚来,这佳能的套路之一。换句话说,如果拍照片不是为了商业,不是为了赚钱,那么全幅半幅又有什么意义?半幅机器买个套机头照样能玩啊!对于只需要用来记录美好瞬间的人们来说,相机只要能拍好照片就行,何必纠结全幅半幅,何必纠结光圈多大,高感效果等等。

半幅也是一种意境

我只谈佳能啊,半幅机器70D、80D这类,还有7D2,都已经加入了翻转屏,这样是极大的方便了拍摄人的需求,都可以拿单反自拍了,是不是很好玩?而全幅机器目前好像还没有翻转屏,这是另一种套路。高级半幅机器搭配副厂镜头算起来并没有低端全幅画原厂镜头预算多,这也是一种省钱手段,毕竟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不是说着玩的。

关注“光圈与快门”,更多精彩资讯等着你!


婚礼摄影师Tanke


的确,入门级的全画幅相机并不是很贵,主要是因为生产厂家的定位不同所致。细心的人会发现,每一个级别的单反相机它的市场定位以及适用的领域都是不一样的,比如佳能来讲,入门级全画幅6D除了是全画幅图像感应器以外,其它各项功能似乎一般般,并没有太过出众的亮点,所以我认为6D就是为了让人体验一下全画幅相机的特点,与半画幅相机区别开来而已,那么它的价格注定不会比中高端半画幅相机高多少。


可是,也有一个例外,我几年前购买的半画幅旗舰机7D2,单机身价格超过万元,而当时的6D机身还不到万元(具体价格记不得了,反正7D2是比6D还要贵的),后来仔细研究了一下,7D2除了是APS-C画幅以外,其它的各个方面居然都比6D要高出不少,65点十字型自动对焦点,全像素双核对焦,约10张/秒的连拍速度,双DIGIC 6图像处理器,15万像素RGB+红外测光感应器,这些强劲的性能和配置都是6D所不具备的,按照佳能官方的定位,7D2就是一款“搭载APS-C画幅图像感应器的专业机型”,而6D仅仅是一款“小型轻量的全画幅相机”。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入门全画幅还是中高端的半画幅相机,每个层别的相机都有它特定的配置和性能,满足各自适用领域的需求,为各类人群的多方位需求提供合适的相机,从而形成市场的细节划分,让消费者从实际情况来考虑具体的购买选择。


分享摄影装备的经验和思想,摄影匠洪辰很乐意为您服务,欢迎点赞和关注!


影像洪辰班照片点评


中高端半幅相机存在的意义并不是要和全幅拼画质,而是这么几个意义:

1、速度。这个速度包括反应速度、连拍速度、对焦速度、操控便捷速度、连续对焦速度等。在这方面高端apsc半幅机比入门全幅机的优势更加明显。7d2、d500都是可以用来拍摄体育运动的机型,其速度的最大意义在于拍到比拍好更重要。

2、防护性。高端半幅机的防尘、防滴溅能力和机身材质的坚固程度是高于入门全幅机的,在严苛使用环境下,可用性高于入门全幅机。

3、景深。虽然用全幅和半幅谈景深是不科学的,但是在完全相同的拍摄条件下和参数设定下,半幅机如果想获得和全幅机相同的取景视野,必须增加拍摄距离,物距的增加使得拍摄出的画面比全幅景深更大。这样的特性,使得在使用层面,半幅机经常会用于拍摄长焦、大景深画面的照片。

4、对焦。半幅单反对焦点的覆盖面比全幅单反更加广泛,高阶半幅机对焦点可以覆盖取景大部分区域,在使用中为了能够抓拍及时,对焦精准,高阶半幅机有着先天优势。


卷太郎摄影坊


相机的等级命名与其他电子产品并不完全相同,在相机中提到的“入门”、“中端”、“旗舰”等名字,反映的往往是相机的性能。而影响相机价格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毫无疑问就是画幅以及性能,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入门全画幅的价格与旗舰APS-C 画幅的价格相仿。

在全画幅与APS-C 画幅之间,我想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全画幅,毕竟“底大一级压死人”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然而底大一级压死人说的更多是画面(虚化)、画质的问题,排在这些问题之前拍摄者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拍得到。

对于绝大部分业余用户来说,由于他们很少会接触到需要快速拍摄、抢拍的场合,性能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并没有画质重要,所以业余用户在这个预算下选择入门全画幅这是非常理所当然的事。

但对于职业用户来说,拍得到才是重点,画质往往并不是他们所需要考虑的,毕竟对于网上的配图、新闻图片来说,横边2000 已经是大图了,即便是1600 万像素,也有着不少裁剪或者缩图提升画质的空间,但你拍不到那就真的没有了。所以旗舰APS-C 画幅相机相机存在的意义,就是为预算不高但又对性能有需求的用户而设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入门全画幅的性能就肯定不能胜任快速拍摄、抢拍的工作,但职业用户追求的是成功率,更高的性能意味着能够带来更高的拍摄成功率,在这个预算下,如何取舍就十分明确了。

所以,即便是入门全画幅与旗舰APS-C 画幅价格相仿,但旗舰APS-C 画幅对于特定人群来说始终有它存在的意义,只是他们未必是主流受众罢了。


XDWIRE


存在即有理由。从几个方面来看:

一相机生产商

一个好的生产商,想要壮大自己,一个很重要的反面,就是形成市场垄断,不仅有高端的产品也要有低端入门产品,迎合大众口味,满足不同类别人群的不同需求,形成产品营销战略。别看入门全副机子和高端半幅只差个两三千,但有人还真的挺在乎那两三千的,何况不是商业用的相机,对拍出来的照片要求并没有那么高。

二消费者

喜欢玩相机的绝大部分不是专业摄影师,业余玩玩,只要满足自己的要求就可以了,我当然也知道全幅画质肯定棒,然而:很多时候拍出来的照片,只是用来发发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或者写真、旅游纪念等。

都能满足要求了,我要全画幅干嘛啊!何况真的不止重那么一点点,如果不觉得,出门背出去旅游一次就知道啦。为什么现在微单火了?因为相比轻啊!

再说说专业的摄影师,一般这群人既玩器材也玩技术,备用机还真不少,出门身上挂满相机的有没有?什么时候适合用什么拍,心里全有数了。


三技术层面

其实半幅的相机还真不一定比入门全幅差,高端半幅在使用优化与功能上开发了更多东西,如高端半幅防抖,入门全幅无防抖;优秀视频功能;不同产品间的出片风格不同等。

每个器材都有各自不同的优点。


慢时光影摄


入门全画幅相机的价格的确不贵,但是,全画幅的镜头价格不便宜。如果对镜头的价格无感,那么对全画幅和非全画幅的价格差也会无感,实际按需选择即可。

对于相机来讲,除了画幅,还要看综合的性能,比如对焦、机身、接口、操控等等。高端产品往往做的更加综合,更加专业一些。专业往往对应的是更高的价格。

关于全幅和半幅的选择,这里提两个注意点:

1、同样的焦距,全画幅的视野范围更大,半画幅窄一些,对应的,半画幅就会看起来看的更远。

2、现在相机的使用已经不单单集中在拍照,还有拍摄,一些半画幅相机的拍摄性能也不错,并且相关产品也会侧重拍摄特性。如果对视频偏重较大,一些功能齐全,更加顺手的半画幅产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相机的选择,还是要先明确自己的需求,寻找适合自己的拍摄套路。可惜的是,相机这东西也只有用的多了,才能对各种型号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形成自己对相机的理解,而这个过程难免就会多出一些开销。

最后重复对于摄影的观点,相机后头的那个人永远比相机更加重要。在纠结器材的时候,可以把焦点转换到提升拍摄技巧,这样更有意义。很多时候,手机拍的也是不错哒。


MLTech


题主您好,凡事都有两面性,存在即合理,半幅机当然有自己的优势和市场定位:

一、体积重量相对更小,便携性更好



二、镜头便宜,使用成本更低

半幅头像场小,镜片尺寸更小,成本和售价更低:






三、画面裁切,赚到长焦

由于半幅的转化系数,可以在保证分辨率的前提下赚到长焦,而且使用全幅镜头时,由于只使用镜头中央部分成像,画质更有保障:


四、在同等成本和售价前提下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操作体验

尼康d610的操控和对焦性能不如d7500,就是一个具体例子:

综上所述,目前半幅单反还是有目标客户的,还有存在的意义。

爱摄影、爱生活,欢迎关注“小k印像”,了解更多摄影技巧和资讯,共同学习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