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南方几乎每個村都有宗祠,而北方就很少見呢?

竹影清風10406217


楚地多巫風,江南多淫祀。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楚國喜好巫風,江南地區祭祀過甚。

屈原的九歌就是祭拜巫神的樂章。

江南的祭祀過甚到什麼程度呢

在新舊唐書中有明確記載,垂拱四年,狄仁傑以江南巡撫使毀除吳,楚祠堂1700多所。


長慶三年,李德裕以浙西觀察使的身份,禁除館內祠堂1115所。

這只是古代遺留下來的生活習慣。

有學者認為,在古代南方因為自然環境惡劣,經常受瘴氣的侵蝕,很容易得病。巫和醫最早的時候就是想通的,所以巫風和祭祀較多。


漁耕樵讀


作為一個南方人,在宗祠這個問題我還真跟北方朋友有過討論,原因如下:

1.遷徙:南方人大多是以前各個朝代從北方從中原因為戰亂災慌等原因遷徙過來的,歷史上有關的大遷徙有: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亂,南遷的人就保留了很多以前的傳統,舉家遷徙,到新地方落代生子,怕後代子孫以後不團結,本就是被迫遷徙,怕後代又再度遷徙(粵閩人下南洋)怕他們忘祖忘根,建宗祠是個團結後代子孫的好辦法

2.經濟:原因是一環扣一環的,由於戰亂遷徙,很多有文化的,家底蔭實的都遷徙到南方,他們比起落難困苦的人更願意去建宗祠,在古代,宗祠越大,建的越好,越多精美木雕,越能彰顯家族實力

3.人口混合:北方地區由於歷史上中原多次與北方遊牧民族發生戰亂,很多建築被毀壞,與當時的遊牧民族人口混合,能保留下來的以前的東西就沒南方多了,因由北至南,有很多山川阻隔,南方因此避開了不少戰亂,以及被動人口混合,特別是福建廣東這邊宗祠特多,拿廣東來說,粵北是山區,在那個交通不便利的時代,自然阻隔南北商貿甚至戰亂,保留了很多傳統的東西,當中就包括了宗祠

4.文革:由於你懂的原因,很多傳統的東西被毀壞了,而本就保留少的北方在這個時期就真的受重傷了,雖然後來平反,但復建的少,再加上經濟發展,很多傳統老建築都難保留下來

抽取我以上說的總結,南方多宗祠而北方少主要就是因為:戰亂、人口遷徙、經濟、特定時期的政策影響


破曉初空


相對來說,南方一則兵火較少,二則地形複雜,或是山地,或是水網,即使遭遇戰爭,也會有不少村莊躲過災難。加上南方氣候溫暖潮溼,那種滅絕性的自然災害也比北方要少。因此,就保存下了宗祠等傳統文化。


巴山夜雨涮鍋



北方太平了,太平了,人太聚集,姓氏太雜,少有族譜。

我也談談自己的看法,我是南方人,我媳婦是北方的。今年剛結的婚,說實話南北方差異真的不是一般的大!飲食,語言,生活習慣,想法,酒量,信仰等等,我就不一一列舉了,重點就說說今天這個問題。

北方的村子真的很大,人也非常多,我媳婦家附近有個村子,就有800多戶人,注意,是戶!!!(北方人可能不奇怪,但南方人真的很驚訝),姓氏也特別雜,不像南方一個村有時候都一個姓,最多的也不超過十個左右,所以說他們要建祠堂,還是統一不起來的,如果建的話,那得建多少座?南方人普遍家裡會供奉去世長輩的畫像,我們的信仰就是自己的祖宗。北方這一塊還沒有見過,我是江西的,我們這邊人還沒去逝,就會自己做好自己的畫像和棺材。這個北方估計很少。

南方人好像比北方人更孝順自己的長輩,從南方結婚早,生小孩早,就可以瞭解到一點。正因為結婚是父母的意願,所以結婚的人年齡也小。北方基本上經常有女的25到28歲結婚的,也覺得正常,要擱南方,那得催死了。


比特快訊


“宗祠”是“宗法制”的象徵。

“宗法”即祖宗之法,是一種等級制度,這種等級制度以血緣和家庭作為基礎而建立起來。宗法制以家族為中心,根據血統遠近以及區分嫡庶親疏以世襲的方式維護、鞏固中國的封建社會。

在古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相關的九族。宗法制中的九族是指: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九族是每個人以自我為中心在宗法系統中的基本關係。

九族之內的親屬是最親近的,表現在喪服制上就是“有服”,然後再按照五種喪服制度: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來確定親疏。比較子為父服斬衰三年。如果是舅父、外甥等親屬去世了,就只要服緦麻三個月。

在古代宗法制裡,一個人會對自己的親屬關係認識得很全面,一來是關係拉得遠,二來是劃分非常詳細。所以一個生活在古代的人絕不會像現代人一樣“六親不認”,甚至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宗法制”既是封建時代社會的堅固基礎,也是社會的主要結構方式。在宗法制存在的年代,宗族非常有權力,民事糾紛、經濟糾紛,甚至小的刑事案件都可以由族中長老判定解決,甚至連祠堂也不用開。開祠堂的都算是大事了。

至於為什麼北方几乎沒有宗祠而南方宗祠保留得比較多,這個原因比較複雜。宗法制是西漢開始建立的,首先能立廟的是貴族,平民沒有資格立廟。漢代以後晉室衣冠南渡,文化中心南移。南北時期北方胡風盛行,南方保留的漢文化更原汁原味。宋代北方有契丹、金朝,南方偏安。明朝都城原來在南京,後來也一直是南北兩都,北方受瓦剌、韃靼的危脅、影響,不如南方更穩定,利於傳統的保留。清代也是異族王朝,定都北方的全國統一政權。基於這種歷史發展,北方的宗法比南方更早毀掉。


沅汰


宗廟起源於北方,發展於北方,是華夏民族家國起源,無論是華夏八大姓氏還是周朝封建諸侯,都是北方世家,他們也都有自己的宗廟。北方歷經戰爭,北方世家逐步遷居南方,宗室文化也就傳播至南方,即便如此,經五胡亂華,隋唐時期世家在北方宗廟依然遍地,直至北宋滅亡。宗廟南多北少即有文化經濟南移,更多的是北方經歷多次戰爭和文化融合,宗室文化逐步淡化,整個家族一個村落,在北方很少見到。而且歷次文化融合和改變(包括文化大革命),北方較南方更加徹底。而南方因為從漢朝開始,北方世家南移而來,家族因自保更具有凝聚力,宗室文化更濃,所有,越往南,宗室文化越濃,現在南方宗室文化都不一定比南洋華人更好


傻袋鼠霍頓


宗祠,聚族而居的產物,有緬懷先祖,團結族人,商議家族大事的作用,宗祠是中國姓氏文化的一大特色,尤以南方最多,以江西,福建,廣東,浙江,臺灣五省密度最高,基本上是村村都建有宗祠。

那麼為什麼南方多宗祠而北方卻很少看到呢?其實這要牽涉到我們古代的移民史,讓我以中國古代移民大省福建為例,大家就能很好的明白為什麼南方多宗祠而北方很少了。

在上古中國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北方一直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方山林密佈瘴氣洶洶乃不毛之地,人煙稀少人跡罕至,兩廣閩浙贛一帶更是百里無人煙,至東晉永嘉年間八王之亂,中原板淡西晉滅亡,有八姓衣冠入閩 ,為陳,林,黃鄭詹等八姓,這八姓是最早進入福建的一批移民,這些人進入福建後在當地落地生根開支散葉,到了唐中葉河南光州固始人陳政陳元光入閩開發閩南,唐末王潮,王審之兄弟入閩主政,這兩撥人都從河南帶來了大批移民,慢慢的又擴散開去,不僅融合了本土人又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此後又以福建為起點繼續向臺灣,兩廣遷移,這些原籍北方的南渡移民每到一地必聚族而居興建宗祠宗廟,慢慢的形成了許多世家大族,比如九牧林氏,穎川陳氏,江夏黃氏,而且家族傳承有序,族譜記載清晰,字輩排行無差,這是南方姓氏在千百年來的遷徙中所形成的共同特點。

而北方宗祠很少乃是因為北方姓氏龐雜村落各姓混居較多,而且大部分南方姓氏都來源於山西,河南等省,不少姓氏南盛北衰,比如林是南方第四大姓在發源地河南卻極少有人姓林,又如吳,謝,黃,梁等姓進入南方後發展迅猛人口眾多,在北方卻呈下降趨勢,北方聚族而居的村落少,雜姓混居,沒有大量的同姓人口支撐就沒有存在建宗祠的必要。

宗祠文化是一個長期被忽視的文化,實際上宗祠文化正符合中國人團結自強追源朔宗凝聚家族力量的傳統美德,而且宗祠也是寶貴的建築財富,是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




大國布衣


我說說吧!

就說東北吧,東北人有很大一部是闖關東來了,來的時候,真的就是挑著個擔,走一步,停一步的,等到了安居的時候,可能擔子也零碎了,我的祖先就是這樣從山東走過來的!

他們來到東北後,惟一能留下的就是他們的記憶,當他們安居下來穩定了之後,才會把自己留在自己頭腦中的祖籍,或者上兩三輩的祖輩的名稱用紙給後輩留了下來,沒有祖宗牌位,沒有家族的族譜,所以到了東北後也都沒法建祠堂的。

我的祖輩們也是這樣的,只是在前些年找到了一同闖關東的另一族家人後,才知道我們的祖籍是當時的山東省萊陽縣小劉莊的,別的也就不清楚了。

因為家族的根都在南方,所以當時南方的各個家族們都建了自己家的祠堂,雖經過戰亂等情況,但是所有的家族都是全力的保護保存自己家的祠堂的,戰火戰亂可能曾經毀了祠堂,但是他們的後人還是又一次又一次的重建,所以保留至今的!

【社會現象,家庭問題,獨家觀點,解惑釋疑。請您關注從善如劉的頭條問答!】


從善如劉L


作為一個南方人,我給大家來個接地氣,而又靠譜又真實的答案。

1、我是閩南人,我們那就很多宗祠。

宗祠有很多種規格的,以我們姓曾的為例。我們在泉州市區有個大宗祠是整個泉州市姓曾的總宗祠,我們村的姓曾的有180人左右,我們建了一個我們自己的宗祠(花費200來萬),隔壁村姓曾的有70個人左右,他們也有自己的宗祠。我們村的宗祠是歸屬於市區總宗祠的分支。

2、我們村的宗祠,是一個姓一個。我們村有8個姓,就有8個宗祠。有的大姓太大了,他們還按房分,多少房會有一個宗祠。這裡的房不是房子,是分支的意思。

3、我們每個姓的宗祠都有理事會,都有理事長管理宗祠的運作。

4、我們每個村,再到同地方的幾個村,都是有共同的地方信仰的,比如媽祖啊,關帝,清水祖師等,這些信仰就會有幾個村共同的廟宇,廟宇是有理事會的,理事會的構成就是每個姓氏的理事長。

5、閩南是個信仰比較多的地方,我們的信仰活動都是圍繞宗祠開展的,從廟到宗祠之間緊密結合,所以很多活動,比如遊神、進香等都是以宗祠為單位,輪流坐莊來舉辦。而不是按照姓氏來的。

6、因為有宗祠的存在,大家蓋房子都是圍繞自己本姓的宗祠來蓋的,而不是分散的,所以,泉州有的存在裡面地名就很有特點,某某村曾厝、某某街道謝厝等等,只要你知道他姓啥,基本他的家就在那個片區。

7、宗祠是一個姓氏在一個地方存在的象徵。一個姓人口、經濟實力、是否團結如何都反應在那裡。所以,一個姓想在一個村莊立足,你必須要建宗祠,這樣你在那裡才有根。

8、宗祠是一個姓氏融入當地其他族群的必要組織。沒有宗祠,你就沒辦法參與地方信仰活動,沒有宗祠,你就沒地方供奉地方的神祗沒辦法融入地方文化,沒有宗祠你就沒辦法把後人紮根在那裡。

9、閩南的宗祠有的是有供奉祖宗牌位,有的是沒有的。

10、宗祠還是每個姓氏的老人活動中心。

11、宗祠往往有各種基金會,報告助學的、養老的等等。


食品與市場


南方宗祠確實很多,我所在的廣州市就有大量宗祠,坐落於海珠區黃埔古村裡,一條街就有十幾家宗祠,沒事到裡面閒逛,恍如隔世。

宗祠北方少南方多,主要有以下原因:

1.南方人口很多都是北方人遷徙過來的,遷徙多以以家族為單位。他們來到陌生的環境,只有抱團取暖、團結一致才能在當地立足,而宗祠是他們團結的象徵。而北方人則沒有這種壓力。2.相對於南方,北方政權機構更完整,處理公共事務的功能更完善。而南方叢林密佈地廣人稀,處理老百姓之間的矛盾更多依靠宗族內有影響力的人物。因此,南方的現實條件賦予了宗族某種政府職能。



3.中國人非常重視血緣關係,有歷史學家曾說過,一部中國古代史,就是一部帝王貴族家族史!只要有血緣關係,沾親帶故,七大姑八大姨,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南方人建立宗祠,背後有這種現實利益的驅動。

4.北方常年戰亂,同姓家族經常被衝的七零八落,分散的厲害。而南方由於少戰亂,生活平靜,少顛沛流離,故子孫後代都能在同一地生根發芽,這也為宗祠建立提供了必要條件。



5.外國人信仰上帝,而中國人有祖宗崇拜。為了祭奠先祖,宗祠裡往往供奉了先祖牌位,族人在這裡膜拜共同的祖先、營造共同的精神家園。而北方人雖然也有供奉的習俗,但由於居住分散,建宗祠失去了現實意義。

南方有些大的宗祠,一個村幾百人都是一個姓氏,人多勢眾,有些甚至有自己的準軍事力量,政府也要讓三分。宗族之間經常為了地盤、利益互相仇殺。而在北方很少有這種現象了。

我是中國歷史文化愛好者,歡迎關注我,與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