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来为何只将大乘佛法的一部分赐给唐僧,而不是全部?

敢问芳名


这个问题,《西游记》最后的时候,如来进行了解释:

如来方开怜悯之口,大发慈悲之心,对三藏言曰:“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 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 敬三光,不重五谷......汝等远来,待要全付与汝取去,但那方之人,愚蠢村强,毁谤真言,不识我沙门之奥旨。”叫:“阿傩、伽叶,你两个引他四众,到珍楼之下,先将斋食待他。斋罢, 开了宝阁,将我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检几卷与他,教他传流东土,永注洪恩。”

简单来说,如来这一通长篇大论,无非就是说你们那边的人多么多么愚蠢,而我的经又如何如何管用。你这么远跑过来,我本来应该全给你的,但是呢,你们那边的人太愚蠢了,我全给了你他们也看不懂。所以,我干脆给你几卷你们那边的蠢货们都能看懂的经藏吧!

这番话有木有道理?

有道理。给了你们也看不懂,那还是别给了,免得浪费我的经藏。

但其实,这里面还有如来的一点小心思:要知道,既然我的三藏经如此厉害,那么只有全部掌握了我的三藏的人,才是无比厉害的。你唐僧既然是奉命来取经的,那我不给你全部,意思就是你唐僧根本没有资格接触我全部的三藏经卷。我们都知道,唐僧在佛教方面的造诣其实是很高的,他从小就出家,在水陆大会上面大展身手,之所以去西天取经,就是因为在这方面有更高的追求。可是如来竟然以你们那边人看不懂的理由,拒绝了将全部经卷传授给他。这说明,如来佛祖也害怕自己的地位被威胁。

后来,唐僧奉命跟着阿傩、迦叶去取经的时候,阿傩、迦叶就问他:“圣僧东土到此,有些甚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

唐僧的回答让他们很不满意。

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

孙悟空一生气,说要去告如来,二位尊者才把经卷给他们——当然,传的是“无字真经”。

还是燃灯厚道,听见阿傩、迦叶这么捉弄唐僧师徒,看不过眼,于是让自己的手下白雄尊者来了一阵神风,揭穿了阿傩、迦叶的把戏。

这下倒好,辛辛苦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来到西天,结果因为没送人事给如来手下,让人家糊弄了个严实。

慢着,阿傩、迦叶怎么会有这么大胆子,敢把没有字的经传给唐僧?这不明摆着让他们空手而归吗?

问题就出在这里。

他们得到了如来佛祖的默许。

故而,悟空等人告到佛祖那里的时候,如来这样说:

“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 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 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 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

什么“无字真经”,分明就是戏弄师徒四人!这几个人能不能看懂“无字真经”,无所不能的佛祖心里能没有X数么?

直到被燃灯揭穿,面子上过不去,他才让阿傩、迦叶重新传经给唐僧,当然了,传的还是部分。

即叫:“阿傩、 伽叶,快将有字的真经,每部中各检几卷与他,来此报数。”

看这番话,颇像一个卖水果的,眼看买主买不起好的,但又大老远的赶了来,口渴难忍,只好可怜可怜他,赏他一些自己卖不掉的烂水果。当然了,钱是不能少的。

所以,第二次传经的时候,阿傩、迦叶仍旧问唐僧要人事。

要不是唐王赐给的紫金钵盂,唐僧恐怕就要入宝山而空手归了。

但是,事情到了这里,仍然没有结束。

观音察觉到了佛祖的不悦,好像这个买卖做亏了。于是跟佛祖说:

“弟子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望我世尊,早赐圣僧回东转西,须在八日之内,庶完藏数,准弟子缴还金旨。”

恩,怎么着也得再让唐僧损失一回。

如来就像那个卖水果的贩子,刚刚卖给唐僧一堆烂果子,结果又觉得自己亏了,于是赶紧拿出来几个稍微好点的。

一声令下,八大金刚把唐僧师徒扔到了地上,又派通天老鼋把他们扔到了水里。于是本就不全的经卷又少了几卷。

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经沾住了几卷,遂将经尾沾破了, 所以至今本行经不全,晒经石上犹有字迹。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孙悟空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不能点明。当八戒说我们几个一起设法把师父驾过去的时候,孙悟空是这样的反应:

行者频频的暗笑道:“驾不去!”驾不 去!”你看他怎么就说个驾不去?若肯使出神通,说破飞升之奥妙,师徒们就一千个河 也过去了;只因心里明白,知道唐僧九九之数未完,还该有一难,故羁留于此。

原因就在于,孙悟空太了解如来了!五百年可不是白压的!

修行到这个地步,孙悟空也真是怪坎坷怪悲哀的。

《西游记》其实是一曲英雄主义的悲歌。


半瓣花上阅乾坤


仔细看来,那些经书还有的就是和唐僧在乌鸡国说看过的经书一模一样。可见什么大乘佛法经书就是假的。

取经不过是个幌子,观音在长安的一系列阴谋骗得唐太宗在地府一日游,吓得魂不附体,不得不弘扬佛法。才重用这个高材生陈玄奘。也才有了后来的西天取经。

而西天取经也帮助如来达到了目的。唐僧师徒一路上降妖伏魔,为百姓排忧解难,很好的宣传了佛教。这些百姓也都信佛,还给唐僧师徒修建庙宇。

唐僧师徒的任务也达到了。一个个都真正封神,在佛教有了编制。留下残缺不全的经书给懵逼的唐太宗,也是修了大雁塔来记载唐僧师徒的功劳。


乱神虎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如来佛祖是要把三藏真经传于东土,结果只取到三藏中的各几卷,合起来只有一藏。

从《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诸菩萨闻言,合掌皈依,向佛前问曰:“如来有哪三藏真经7”如来回:“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要旨,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得知:

如来佛祖要将三藏真经传入东土。

从《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叫:“阿傩、伽叶,你两个引他四众,到珍楼之下,先将斋食待他。斋罢,开了宝阁,将我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检几卷与他,教他传流东土,永注洪恩。””和“他三人接一卷,看一卷,却都是有字的。传了五千零四十八卷,乃一藏之数,收拾齐整驮在马上,剩下的还装了一担,八戒挑着。”中得知:

唐僧师徒只取得三藏中的各几卷,合起来只有一藏真经。

这是为什么呢?

从《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如来方开怜悯之口,大发慈悲之心,对三藏言曰:“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受那许多碓捣磨舂之苦,变化畜类。有那许多披毛顶角之形,将身还债,将肉饲人。其永堕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三藏: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汝等远来,待要全付与汝取去,但那方之人,愚蠢村强,毁谤真言,不识我沙门之奥旨。”中得知:

如来佛祖本来是要给唐僧师徒三藏真经的,但考虑到“东土之人愚蠢村强,毁谤真言,不识我沙门之奥旨。”所以才从“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检几卷与他,传了五千零四十八卷,乃一藏之数”。

表面上看,没有问题,仔细一想,好像不对,为什么呢?

说东土之人“愚蠢村强,毁谤真言,不识我沙门之奥旨。”在取经之前,如来佛祖早就知道,不是唐僧师徒到达之后才知道,是不是?

如来佛祖也知道唐僧师徒一路跋山涉水,降妖除魔,没带什么“人事”,传经时让阿傩、伽叶故意刁难,还振振有词,说什么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

当然,这都是推辞的说法,具体原因在之前的文章《如来佛祖为什么放任阿傩、伽叶要向唐僧师徒要人事?》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去翻阅。

那么,如来佛祖为什么说好给三藏真经,最后合起来才给了一藏呢?

表面上看起来,给了唐僧师徒残缺不全的经书,实际上是怕以唐王为主的东土人说佛经是抄袭道经而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还要从身为“道德天尊”的太上老君说起:

《西游记》里不止一次提到:“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佛如来是治世之尊。”

也就是说:如来佛祖是根据太上老君的“道德”来治世的,这些真经属于太上老君的原创,版权是太上老君的。

在之前的文章《老子是不是道教的创始人?》讲了老子不是道教的创始人,但道教的教义是老子的《道德经》。

在之前的文章《西游记里主要神仙人物的关系》讲了佛教的创始人也不是如来佛祖或燃灯古佛。但教义的主旨也是老子之前的《道德经》和化胡之后补充的。这一点连观音菩萨都是认可的:

从《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观音合掌道:“贫僧请陛下同道祖出南天门外,亲去看看虚实如何?”玉帝道:“言之有理。”即摆驾,同道祖、观音、王母与众仙卿至南天门。早有些天丁、力士接着,开门遥观,只见众天丁布罗网,围住四面;李天王与哪吒,擎照妖镜,立在空中;真君把大圣围绕中间,纷纷赌斗呢。菩萨开口对老君说:“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圣围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决拿住他也。”老君道:“菩萨将甚兵器?怎能助他?”菩萨道:“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老君道:“你这瓶是个磁器,准打着他便好;如打不着他的头,或撞着他的铁棒,却不打碎了?你且莫动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菩萨道:“你有甚么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说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中可以得知。

换句话说:这三藏真经其中的两藏是老子之前的《道德经》;一藏是老子化胡后所写的经书。

如果如来佛祖把这三藏全让唐僧带给唐王,东土人看过后,发现大部分(三分之二)和《道德经》类同,就会认为佛经是抄袭道经而来,不但达不到教化人的目的,反而让东土人更加不认同佛教,而现在只给合起来的一藏都这么“受用”,让东土人觉得剩下的两藏真经更是经中“宝典”,更加尊佛,你说是不是?

再从唐僧师徒基本上有难就向天庭求救,搬救兵,玉帝总是“慷慨解囊,鼎力相助”,并不是玉帝怕悟空,而是为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扫清障碍,同时也让悟空明白天庭的实力。

综上所述:只有把道经和佛经结合起来,才能融会贯通,大彻大悟;只有尊佛敬道,才是真正的“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