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怎樣理解劉國正關於馬龍、樊振東的“技術要創新、從自身改變,才能控制局面”的言論?

北緯評球


首先,劉國正的此番表態,是自國乒在日本公開賽失利之後,第一次明確的對馬龍和樊振東的技術和狀態進行分析。從中可以看出,劉國正基本上點明瞭馬龍和樊振東這兩位國乒“領軍人物“未來的技術“發展”方向以及各自面臨的任務。




對於馬龍在日本公開賽上意外輸給張本智和,劉國正的觀點是,馬龍輸球輸在“技術和心態上的保守“——“對手對他的研究很透徹,和他打比賽時心裡沒有包袱。並且指出了馬龍未來進步的關鍵在於從技術上“求變“,儘快跳出自己原有的“技術套路“,從而打破對手對他的研究。繼續保持技術的領先。



針對樊振東,劉國正同樣提出新要求:“樊振東要在自我思想上再釋放一些,打出鋒芒,借鑑張本智和的一些特點,在比賽中放低姿態去拼對手。而且指出了樊振東當前的任務“不僅要有實力和厚實度,技術方面要能引領乒乓球技術的發展,不能只維持現狀,要看到隱患,從自身改變,才能控制局面。”



作為國乒的新任主帥,劉國正此番對馬龍和樊振東的評點,其實也表明了他對國乒整體問題的解決方案——國乒在技術上仍然要保持領先,但在心態上必須要放下包袱。才能在未來立於不敗之地。應當說,劉國正的評點,確實指出了國乒整體問題的“關鍵”。但是,“知易行難“,指出問題與解決問題又是不同的兩個層面。面對日本隊的“強力衝擊“和2020年東京奧運的奪冠“壓力”,盼望以劉國正為首的國乒教練組能夠切實制訂出更為具體和精細的改革措施,帶領國乒積極應對挑戰!!



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楚澤平



劉國正的這幾句話,很有見地,而且簡練,深邃。


技術要創新

這個不難理解,馬龍、樊振東作為世界頂級的乒乓球運動員,目前被一個15歲的孩子擊敗,如果不繼續努力,加強創新,是很難繼續領先的。況且張本智和依賴的法寶,就是創新。他的發球、擺短中的擰拉、快速移動的意識,都是創新而來。

從自身改變,才能控制局面

劉國正的意思是,現在已經有點控制不住局面了,馬龍2:4輸給張本智和,樊振東1:3輸給張本智和,都未能進入最後關頭的決勝局,以龍、胖二位的經驗、意識都輸球,如果再不改變,局面顯然已經被逆轉。


很欣慰劉國正指導對當下的局面有他自己的清晰認識,有這個基礎,我們加以努力,有何愁乎?


不知道大家對這個問題怎麼看,同意我觀點的請點贊,不同意的可以在下方評論,說出您的想法。

您的點贊和關注,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喲~


乒乓社交開球網


劉國正的幾句話說的在理!也直接命中了馬龍與樊振東的當前要害。馬龍與樊振東要像劉國正說的那樣“從自身改變,才能掌控全局”。

這是劉國正在自己最新專欄中發表的文章。在文章中,劉國正對馬龍與樊振東做了客觀的點評。也是中國乒乓球隊在日本公開賽後,劉國正正面解讀馬龍輸給張本智和、樊振東輸給馬龍的原因。

在文章中劉國正說:樊振東自我要求非常高,不想失誤一分……而我們一直希望他思想上能再釋放一點,人再輕鬆一些……張本智和的一些特點樊振東可以借鑑,他在比賽中心態很輕鬆,年齡小不怕輸,希望樊振東能放下思想包袱,每場球放低自己的位置去拼,這樣他的能力和實力能夠更好的釋放。

樊振東在今年的中國公開賽上,再次輸給了馬龍,馬龍也成了樊振東難以越過的高山。而劉國正給出的原因是樊振東沒有更好的釋放自己! 我們看樊振東與馬龍的中國公開賽決賽,樊振東開局打得比較放鬆。因此,他也很快的拿下第一局。但隨後馬龍加強了自己的套路轉換,樊振東逐漸被馬龍帶到了自己擅長的節奏。並且在落後的情況下,沒有組織起自己的有效進攻,從而輸掉了比賽。

由此可見,劉國正一語中的。

在談到馬龍輸給張本智和的時候,劉國正說到:雖然馬龍現在的競技狀態非常好,但對手對他的研究很透徹……馬龍如果只停留在目前階段,以後的挑戰會更大。馬龍接下來的訓練會更有針對性,要在技術上加東西。

馬龍作為世界上最頂級的乒乓球運動員,被國外選手研究不是第一次。像里約奧運會上的鄭榮植、亞錦賽上的丁祥恩,他們都通過對馬龍的認真研究,取得了比賽的優勢或者勝利。雖然我們後來通過反向研究,抓住了他們的特點並戰勝他們,到自己的進步還是非常有限。



劉國正提出來的馬龍在接下來的訓練中要有針對性、要在技術上加東西是一種比較積極主動的做法。

在談到馬龍、樊振東存在相同的隱患時,劉國正是這樣說的:樊振東和馬龍一樣不能去守,技術上也要更新創新……技術上要能引領技術上的發展……從自身改變,才能控制局面。


這是劉國正給馬龍、樊振東提出來的新的要求和目標。不僅要求他倆在思想上要開拓進取,技術上也要引領乒乓球的發展。這個要求不僅是我國乒乓球當前局面的需要,更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奪冠這個遠景的必由之路! 劉國正的幾句話,句句在理、直指問題所在,併為國乒指明瞭發展和前進的方向!

感謝您的關注、點贊!如果您有自己的見解、想法,請在評論區留言!


北緯評球


在日本公開賽上中國乒團痛失分量最重的男單金牌,奪冠的是年僅15歲的張本智和,馬龍、樊勝東、張繼科三位世界冠軍都敗在了他手下,面對這樣的打擊國乒確實需要創新和改變!


“技術創新”指的就是打法上的改變,國乒已經在乒乓球領域雄踞多年世界各國對國乒的實力都不陌生,猶如足球屆的巴西國乒的打法基本被琢磨的差不多了,如果還繼續用同樣的打法可能很難再創佳績,創新技術就是讓對手感到陌生,讓國乒在實力上更進一步!

“從自身改變”就是說國乒要在自身的問題上加以改進以積極的風貌去面對比賽,日本公開賽的1/4決賽上原本以為毫無懸念的比賽結果卻是馬龍2:4不敵張本,全場比賽馬龍都沒有展現出求勝的慾望打得較為散漫隨意。當然這只是其中的問題之一,國乒成績雖強但要改變的地方還有很多。


乒乓球作為國球一直是中國體育賽事中最穩健的,掌控大局也被球迷認為是理所當然,相信球迷看球的出發點更多的都會是國乒怎麼贏過程就是如何的精彩。

日本公開賽很大程度上敲響了國乒的警鐘,想要長久的人稱霸只有不斷去創新和改變!

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贊!足球乒乓球沒事一起侃侃球!


中超足球說


媒體不是國家隊,所以媒體對技術來說,絕對沒有專家、教練們更有發言權!所以或許我們這裡討論,沒有太多的意義!

但,媒體也不能不發聲!

對於劉國正教練,我個人認為。他是目前劉國樑後時代最合適的人選,因為除了他,沒有誰有這個能力和才華了,至少沒發現!王皓?也嫩著呢!還有誰?


所以劉國正的說法,肯定有他的道理!我們姑且認真聽著吧!

乒乓球技術一直髮展!而國乒,一直以來走在發展的最前沿!反手擰拉技術並不是中國先發明,其雛形是在歐洲,但卻是中國拿過來,將其發展到極致,並在全世界風靡開來!一直走在最前沿!



從劉國正的話來看,現在在創新這塊,落後於他國了,確切的說就是落後日本吧!果真如此嗎?張本智和堅守近臺,不退臺,以快速,多變,搶先發力,兇狠為特點!這是創新嗎?個人認為非也!倒是張本智和將一些老的技術翻新出來用!也起到了效果!

我認為技術創新、先進方面,國乒並不落後,否則,我們很難理解日本公開賽上,馬龍第四局第五局為什麼能夠大比分贏下,而老邁的張繼科為什麼能夠差點贏下張本智和!只是缺一點運氣而已!

從自身改變!說得籠統!改變什麼!心態?還是單純指技術?樊振東的技術體系已成,猛然得改變會改成四不像!正手單板質量,銜接,反手擰拉,暴彈等,樊振東的技術厚度遠超過張本智和!我們絕對不能因為一次失誤,就妄自菲薄呀!


才能控制局面?!也就是說,現在控制不住局面了?失控了?我看還是因為壓力山大,國正內心繃不住了吧!這時候是考驗內心是否強大,業務是否能夠有針對性跟進,變化的時候!一個15歲的小孩,居然就能把國乒攪得亂七八糟?不就是在日本主場輸一場球嗎?國乒的整體厚度、底蘊,不是一場比賽能夠否定的!關鍵是現在的這些隊員和教練員,是否有能力將我們的厚度和優勢轉化為戰無不勝的戰鬥力!


微乒乓


我個人覺得,劉國正教練只是很官方地做了一點檯面上的評價,都是大方向的說辭,並沒有太多實質性的東西。當然,那些東西僅限於內部討論的。

一直在講技術創新,乒乓球發展至今,能創新的還有什麼呢?技術已經是先進,公開的了,就看誰掌握得更好一點。倒是很期待乒乓還能玩出什麼新花樣?像泥窪一樣各種天馬行空的騷操作,有藝術有創造,卻始終不是主流和正統。

“從自身改變”,這點沒錯,特別是對於男乒主力隊員。技戰術沒得說,主要就是心態和狀態。國乒處於與世界對抗的制高點,還要備受國內外各種輿論的壓力,心態和狀態調整好了,發揮出正常水平,敗,太難了。


乒乓也文藝


國乒在日本公開賽丟了男單,女單金牌之後,劉國正指出馬龍、樊振東的“技術要創新、從自身改變,才能控制局面”。對此,說點個人看法。

教練員的心浮氣躁引發隊員的心態波動

日本公開賽,張本智和連續戰勝國乒的全運會冠軍,奧運會冠軍,大滿貫得主,來勢洶洶,隊員無辦法,教練更無辦法,想贏怕輸,教練員感染了隊員情緒,主要是心態失衡,技術是次要的,教練員應擔負主要責任,而不是現在要求隊員“技術要創新、從自身改變,才能控制局面”。

教練員心中無底,反而要求運動員創新改變

張本智和之前贏過樊振東,後又連勝馬龍,張繼科,賽前準備的錄像應反覆觀看研究,從中就能找到克敵法寶,教練員應該首先心中有數,而不是面對危局慌亂無策,致使危局成敗局。說明教練員心中無底,要求運動員創新改變,你自己會信嗎?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國乒失敗一次不可拍,關鍵是如何“走自己的路”,扁平化管理,弊端已現,試錯通道的汙濁之流正在砍殺人才,國乒高層顏面重於國乒榮譽,與此相比,日韓德迅速追趕,海外教練很多為原國手,原國乒教練,熟知國乒行情,加之國際乒聯的打壓,我們卻在內耗,僅單憑“技術要創新、從自身改變,才能控制局面”豈不是杯水車薪,大局面控制不住,只在細微之處用力,豈不是庸人自慰!

路在腳下,國乒當如何選擇?


新河流水


這幾話誰不會說呀?你是教練,你的任務不只是指出方向,而且要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來,還要制定方案通過艱苦的訓練去落實,否則,要教練有什麼用?

實際上,除了球員面臨考驗,教練也同樣面臨考驗。劉國正行不行?人們並不瞭解。如果通過教練和球員的共同努力突破了,成功了,自然,劉國正也會受到廣大球迷的歡迎!努力吧!


法槌敲響


劉國正一戰成名,後再沒有出色的發揮。說實話,劉國正的技戰術水平真的沒有馬龍高,真的指導不了,恐怕馬龍心裡也不服。劉國正人品應該不錯,樸實厚道,但做為國乒頂級教練在臨場指導上一是缺乏經驗,二是缺乏激情,做為男人也缺乏豪氣和俠義。“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他就不該接這個活。我更欣賞秦志戩和馬琳最終的決定,不陪這幫孫子玩了!


黃河晨曦


我們把日本的乒乓技術看的過於繁瑣複雜,其實從大類來看,不過就是我們中國過去的近臺快攻的傳統打法的翻版,這其中加進了兇狠的彈擊和快速地擰拉。還有他們隊員站位稍偏中路,這樣左右都能照顧到,而且離球檯非常近,肚子幾手要碰到球檯了,雖然打出去的球旋轉弱了,但球速相當快,令對手跟不上他的節奏,疲於奔命,回球質量當然不會高,使自己牢牢地掌握了主動權。只是日本隊的這種超快節奏的打法對年齡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年齡越小反應也就越快,所以日本乒乓球運動員的年齡為什麼會越來越小也就不難理解了。對付他們的辦法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快制快,因為我國對乒乓事業的投入當屬世界第一,整個乒乓球訓練體系無與倫比,這是日本無法與我們相比的。我們再從娃娃中選出好苗子進入國家隊,經過嚴格訓練,假以時日,以牙還牙,定能徹底擊敗日本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