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古代有白菜吗?

小猪觅食记


我们现在很多蔬菜水果都是其他地方传过来的,如玉米、番薯等是在明朝时传进来的,葡萄这些早在汉朝就传进来了,而白菜不同,它是国产货,原产于我国。

白菜的种类很多,在各地广泛种植,名称也多种多样,但主要特征差不多,那就是细嫩甘脆、汁白如乳,同时易种植、耐储藏,所以在我国南北皆有种植,现已传种至世界多地。

白菜只是小名,它在古代的名字是菘,据南宋《六书故》载:“菘,息躬切,冬菜也。其茎叶中白,因谓之白菜。”

白菜属十字花科,在远古时期就被人类采集食用,后来被人拿来栽种,在距今约7000年的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里,就出土了瓮藏的白菜种子,可见中国这片土地上很早就开始种植白菜。

随着时代发展,人类开始培育作物,大白菜应运而生。大白菜在北方有悠久的种植史。

每到冬季,北方天寒地冻,几乎没有蔬菜能够熬过去,而“凌冬不凋,四时长有”且耐储存的大白菜就成为主要菜蔬。而且北方大白菜一棵就重十余斤,切开后,雪白水嫩,而且怎么做都行,被誉为菜中王。

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专门总结蔬菜生产技术的篇章,就提到了种菘技术中:“菘菜似芜菁(wú jīng),无毛而大。”

菘菜之美味,竟然成了国礼,南朝梁的使臣前来洛阳时,北魏宣武帝就赐其一船菘菜,让其带到南梁,给皇室尝尝。在品尝过菘菜以后,太子萧统专门写了《谢敕赉河南菜启》和《谢敕赉大菘启》两篇答谢词,称赞菘菜是“周原泽洽,味备百羞”。

到了唐朝,菘菜已经散布至民间,古人的吃货基因怎会比今人差,食材一来,菜品也就跟着来了,如孟诜在《食疗本草》中记述:“菘菜,治消渴,和羊肉甚美。其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气治嗽。”

也有直接入药的,如龙门石窟药方洞,就有用菘菜治病的单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菜的吃法越来越多,有栗子烧白菜、开阳白菜等等名菜,当然,传播最广的还是家常菜,如白菜炖粉条、白菜炖肉片、清炒大白菜、麻辣大白菜、白菜肉馅饺子、腌白菜等。

白菜一年四季都有,经过霜打的白菜,吃起来更是鲜美,可冬天的菜产量毕竟太少,供不应求,以前人们都是在秋天储存白菜过冬,但现在科技发展,各种反季节蔬菜都在冬季上市,储存大白菜已成为历史。


平沙趣说历史


有的哦。

中国大白菜即白菜,白菜原产于我国北方,是十字花科芸薹属叶用蔬菜,通常指大白菜。

世界上栽种白菜最早的是中国,在距今约7000年的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里,就出土了瓮藏的白菜种子。大白菜,是我国祖先培育出来的北方优良的“结球白菜”变种,它是在北魏时期洛阳皇家菜园培育成功的,并且被赋予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菘”。菘是白菜的古称,之所以得名为“菘”,乃是因为白菜有着“凌冬不凋,四时长有,有松之操”的特点。

《六书故》载:“菘,息躬切,冬菜也。其茎叶中白,因谓之白菜。”古人形容菜之美者,称初“春早韭,秋末晚菘”。白菜在洛阳和北方有悠久的种植史。过去,到了冬季,天寒地冻,百叶凋零,是菜的淡季,大白菜成为主要菜蔬。况且北方冬季的大白菜,一棵白菜重十余斤,叶叶紧裹成球形,切开后,雪白水嫩,观之可爱,可炒、烩、汆(cuān)、烧,被誉为“菜中王”。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重建洛阳城,并建了名为光风园的皇家菜园。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载:“大夏门东北,今为光风园,苜蓿生焉。”在皇家华林园中也建有蔬圃,种植各种时令蔬菜。当时蔬菜品种已极丰富,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共有16篇专门总结蔬菜生产的科学技术,在谈到种菘技术中说:“菘菜似芜菁(wújīng),无毛而大。”

菘菜培育成功后,有南梁(南朝的梁朝)使臣来洛阳,北魏宣武帝赏赐其一船菘菜,让其带到南梁皇室。南梁皇太子萧统专门写了《谢敕赉河南菜启》和《谢敕赉大菘启》两篇答谢词,称赞菘菜是“周原泽洽,味备百羞”,比江南的莼菜、巴蜀的葵、芹等菜都要鲜美。

在唐代时,菘菜已遍种于洛阳民间。食疗家孟诜居住在龙门南溪,他在这里种植了大量菘菜,并在《食疗本草》中记述:“菘菜,治消渴,和羊肉甚美。其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气治嗽。”在龙门石窟药方洞,有用菘菜治病的单方。

胶东半岛盛产白菜,北方的白菜运到南方,它就名贵起来,身价也不同了,被人尊称为“胶菜”,还要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用红头绳穿了吊起来,不是放在菜摊上,而是挂在水果店门前来卖,这真是物以稀为贵了。


鲁南制药


白菜在古代也是人们常吃的蔬菜,不过在古代,白菜并不是叫“白菜”,而是叫“菘”。菘是白菜的早期类型,在古代的许多典籍文献里都有记载。

北魏时期的著名农书《齐民要术》在记载蔬菜时就提到了菘,时人对白菜的评价也相当高,“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就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每一时令分别吃哪种蔬菜最好了。

在宋代的著作《清异录》中也介绍过白菜,说道:“江右多菘菜”,即说明了宋代当时在江西路广泛栽培白菜。当时的著名文人苏轼对白菜的评价很高,将它的美味比作乳猪和熊掌,“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在宋代,菘菜大概已经有了白菜之名。

历朝历代,关于白菜的烹饪和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四川地区有一款传统名菜叫“开水白菜”,其汤汁清如白水,实则用鸡肉、火腿等熬制而成,中间浸入白菜心,味道鲜美无比,做法也堪称一绝。

袁枚的《随园食单》里还记载了一道清代白菜的做法,叫芋煨白菜。当时这道菜的大致做法就是将芋头煨烂之后,放入白菜心烹煮。据袁枚自己说,白菜搭配芋艿,能让白菜的美味达到极致。

除了芋煨白菜之外,清代还有一样白菜的经典做法,见载于《中馈录》中。“冬日选黄芽白菜风干,待春间天晴,将白菜洗净,取其嫩心,晒一二日后,横切成丝,又风干,加花椒,炒盐揉之……”就这样经过腌制之后的白菜,也别有一番风味。

通过上述介绍,相信大家对古代白菜的食用状况有了一定了解。总之,白菜在古代被视为蔬菜中的美味,而且做法和食用方法都很广泛。

Cola


亚洲食学论坛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古代有白菜吗?”

白菜是我们餐桌上很常见的食材之一,价格便宜,但营养却丰富,不要小看它,白菜其实很早就已经有了,它产于我国的北方,后来白菜引种南方,而我们全国就都有白菜了。不光这样,在十九世纪的时候,白菜传去入日本,欧洲等国家。而白菜的种类比较多,常见的有山东胶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青麻叶大白菜等等,诸多种类就不一一介绍了。白菜已经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蔬菜了。虽然平时经常见,但是隔两三天仍旧会买一些白菜,因为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也是比较丰富的,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喜欢吃白菜。我想“菜中之王”的称号也不是随随便便给它命名的,这主要因为白菜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具有益胃生津等功效,白菜历史非常悠久,古人认为白菜与“百财”是谐音,所以白菜有着非常美好的寓意,很多人都会在室内摆上白菜的摆件,寓意着自己能够发财。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我是美食领域创作者,谢谢。




走心的吃货


大白菜又称结球白菜.黄芽菜,古代称崧菜,属于十字花科,我国是发源地,据考古界称,早在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在一个陶罐里发现有白菜籽的存在。春秋战国时期,己经开始大面积种植。北魏时期,都城洛阳的皇家菜园里,大白菜品种改良培育成功,建成名为光风园的皇家菜园,种植各种时令蔬菜,以及大白菜,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崧菜似芜菁,无毛而大”。后南梁朝使者来朝,北魏宣武帝,特赏赐一船白菜,带回慰籍皇室。曾经编篡《昭明文选》的南梁太子萧统作致谢词《谢敕赍河南菜启》与《谢敕赉大崧启》以表谢意。唐代大白菜已经普及民间,大诗人韩愈对白菜情有独钟,曾赋诗“晚崧细切肥牛肚,新笋初尝嫩马蹄”。明朝时白菜引进朝鲜,后随郑和下西洋,遍广布世界各地。


当今以山东,京津,河北一带产地产品最为著名,亩产均为7000—15000公斤,以低廉的价格供市场需求。随着科技的发达,彩色大白菜在陕西培植成功,及将大面积推广,这种白菜呈淡黄与橙黄色,不仅色彩鲜艳,而且营养远远于传统品种,胡萝卜素高出约五倍,维生素c高出60%,是最佳的推广良品。


厚土高天识君


我国是白菜的故乡。在陕西西安半坡村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中,就曾发现一个陶罐里有白菜、芥菜一类的菜籽。

白菜故名菘。宋人陆佃在他著的《埤雅》中解释说,菘,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字名松。白菜名菘,最初见于东汉张机《伤寒论》,但汉代的菘和现代的白菜在品质上相差甚远。经过人们的辛勤培育,到了南北朝时已有大的改善,梁陶弘景说这时“菜中有菘,最为常食”。至宋代,白菜的佳种已培育成功,它不同于叶子松散的黑叶白菜之类,而是结实、肥大、高产、耐寒,且滋味鲜美。苏轼用“黑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之句来赞美它。明代人更把黄芽白菜誉为蔬中“神品”。

古人认为菘是蔬菜中佳品。《南史》记载:“齐周颙隐钟山,王俭谓曰:‘卿在山中何所食?’答:‘赤米、白盐、绿葵、红蓼。’又问:‘何者为佳?’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唐诗人韩愈在诗中赞道:“早菘细切肥牛肚。”

旧时传说,只有南方产菘,然而这种说法不尽可靠。宋人苏颂在《图经草本》中说:“旧说北无菘,今京洛种菘,都类南土。”

菘在民间被叫做白菜,这一叫法约始于元朝。


老王说虾


据《六书故》记载,菘,息躬切,冬菜也,其茎叶中白,因谓之白菜。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其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气治嗽。

大白菜含有高达95%的水量,且营养丰富,距今已三千多年的历史。齐白石老先生曾经说过:白菜炒冬笋,不借他味,满汉筵席真不如也。


话说唐元和元年后的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孟郊、卢仝等人去拜访因日与宦者为敌、避谤毁而降职为洛阳县令的韩愈,众人品菘尝笋,煮酒论诗。

苏东坡诗云,把冬笋比熊蟠,说优于嫩马蹄的味道,而白菜似羔豚,言胜过牛肚的滋味;刘禹锡则表示,未能吃到晚秋的白菜,是一种遗憾。


挥弓探赜


自古民间常说:“百菜不如白菜”,“白菜豆腐保平安”,“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等等。充分证明在古代白菜是深受百姓的并且是不可缺少的大众菜。



白菜价格低廉,营养美味,易与多种食材搭配。在东北的冬天,热乎乎的酸菜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因为受气候所限,冬天很难吃到新鲜的蔬菜。在秋季,人们便有挖窖存菜的习俗。

白菜易于种植,生长期短,产量高,所以一直以来受到百姓的广泛喜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