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有些人骂乾隆?

浪悆


好吧,来谈谈乾隆皇帝。



现在很多人骂乾隆皇帝,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他是个满族人,而不是汉族人。

如果乾隆是个汉族皇帝,绝对是千古一帝的楷模,会被吹得乌央乌央的,与玉皇大帝平起平坐。

做为少数民族,给汉族人当皇帝就难。

朱棣修建了整个北京城,是正确。

乾隆在北京城里修个园子,就是错误。

正德去江南抢花姑娘和找寡妇,是正确。

乾隆下江南就是错误。

有什么办法,穷人就见不得人家富人过日子。



大家可以看看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区,都说乾隆耗尽国力,胡作非为,奢侈浪费,但让他们说说乾隆花了多少钱,浪费了多少银子,有几个能说出来的?

“文字狱”是罪过,我也认为是罪过。但必须要放在当时的历史时代中去考虑问题。

如果在朱元璋时代,有大臣上奏折,落款日期是北元的年号,我不相信朱元璋不动刀。

如果在朱棣年间,发现有来往公文上的日期用的是建文的年号,我不信朱棣会一笑了之。

同理,如果有人说九一八事变是发生于昭和六年,北京奥运会是在平成二十年召开,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抽他。



皇权专制社会,归根结底维护的是一家一姓的统治,爱新觉罗当然不例外,朱家,李家,赵家难道有例外?

至于闭关锁国的政策,“片板不得下海”并不是乾隆的独创。想让他有彼得大帝的觉悟,要求有点高了。就算把彼德和威廉请到中国来当皇帝,让他们感受一下真正的中国皇权是什么滋味,我认为,他们的选择,并不会比乾隆高明多少。



把国家的兴盛和衰败寄托在一个人的思维决策上,是皇权社会的弊病,也是现在很多评论者的封建思想的顽固残余。

做为皇权专制的帝王,执政是否成功,当然应该按皇权专制的标准来看待。

耕地面积有没有增加,财政收入是否增多,社会是否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有提高,国家领土有没有扩大。



从秦汉以来,考核官员政绩的标准,其实不就是考核最高统治者的标准吗?

拿到汉族皇帝身上是一个标准,拿到清朝皇帝的身上就用另外一个标准吗?

以前我就说过,康乾盛世不是满族统治者独自创造的,而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努力而创造的辉煌。贬低康乾盛世就是贬低中华民族自己。

同样的道理,清朝的没落也不是满族人独自的落后,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在那个历史阶段落后于世界,是一个民族的整体没落。



换成汉族皇帝就干得好了?历史曾经给了汉族皇帝二百七十六年的时间,干得也很扯淡。元朝留下的广骛无边的土地,剩下了多少?

做为皇权专制的帝王,乾隆干得算不错了。善始善终,没有出什么大漏子。至于以后的事情,乾隆人家管不着。再当皇帝的,该怎么努力,该怎么因时而动,因势利导,那是后世帝王的事,人家乾隆死了,没拦着你去学习西欧,也没拦着你搞君主立宪,维新变法,你该怎么干是自己的事。这事用不着赖到乾隆头上。

昨天晚上凉了肚皮,全怪秦始皇没给我掖好被子,误了我两千四百多年。



中国古代皇权专制发展到清朝时候,可以算达到极致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毛孔都渗透着皇权思想,就仿佛一个白噩纪的大恐龙。

恐龙的结构不完美?它也是那个时代的极致。但一个气候变化,就走向了覆灭。

中国的皇权专制也是一样,它是被世界发展这个大气候淘汰掉了。你以为换成了唐宗宋祖、秦皇汉武就能凭一已之力对抗世界潮流?

那是做梦!

说良心话,咱们若能把人家乾隆皇帝留下那点资产保护好,就算你伟大了。

乾隆皇帝的治理有没有问题呢?当然有,但根子上与修园子和下江南关系并不大。主要问题还是在吏治和财制上,确实给嘉庆留下了个不好收拾的摊子。但换成是雍正继承了这份产业呢?照样也能干得风生水起。



总而言之,我认为乾隆干得相当不错,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中,他是个佼佼者。


馋嘴肥猫铲史官


乾隆因为过度包装而成了圣君,所谓“康乾盛世”的说法也是在乾隆朝才形成的。乾隆在位60年,掌权64年,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现在看来是弊大于利。乾隆不是啥好人,当然也不是啥圣君,明君。

乾隆晚年的时候回忆自己的一生,号称自己是“十全老人”,十全里面涵盖了文治武功,实际上乾隆的文治武功都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乾隆主导修撰四库全书,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删掉的书比保存的书还多,这对中国文化来说是很大的戕害。乾隆自己也附庸风雅,经常作诗,据说乾隆一生当中留下的作品有二万多首,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虽然乾隆活了89岁,但是也绝不可能作诗达两万多首,真相就是乾隆有一个御用的写作班子经常帮他写诗,就这样他才成为了高产的作者。

乾隆的武功则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国库存银的基础之上。平息林爽文起义,征讨大小金川,国库的存银愣是从乾隆继位初的六千万两下降到退位时的不足三百万两。

中国近代的闭关锁国也是从乾隆开始的,乾隆看到海内承平的假象后认为天朝已经十分强大,不用再和其他国家往来,坚持只有广州一口通商,所以有了闭关锁国。

中国近代之衰落,实肇始于乾隆朝也。


青年史学家


客观来说,乾隆还真算不上是一位明君,当然也不昏庸,不然也无法掌控清王朝六十余年。

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骂乾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乾隆对清朝的衰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者可以说乾隆正是清朝衰落的罪魁祸首!

作为一名太平天子,乾隆算得上是相当幸运的。他从父皇雍正手中接过来的清朝,是一个蒸蒸日上,国富民强的帝国。雍正在位十三年,克服重重阻力改革弊政,推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开豁贱籍、摊丁入亩等政策,缓解社会矛盾,进一步释放社会生产力。

当时的中国,虽然在很多领域都已经落后于西方,但清朝国力在雍正的铁腕统治下,还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百姓殷富,社会安宁。然而,乾隆却被眼前的盛世所蒙蔽了,全然没有察觉帝国深处所潜在的种种危机。

事实上,清朝社会矛盾的激化,正是起于乾隆年间。这位自负的天子,大肆的挥霍这祖宗积攒下来的财力。乾隆在位期间,大兴土木不说,还多次南巡游玩,每一次出巡,沿途各州县官吏为了奉承乾隆,不惜劳民伤财,纷纷堆砌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模样给他看,使得沿途百姓不堪其扰,沿途各州县耗损巨大。

生活上穷奢极欲,在吏治方面,乾隆更是乏善可陈,甚至可以说是一塌糊涂。我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和珅,正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和珅在他的庇护下,搜刮了大量民脂民膏。

最后,乾隆更是个好大喜功的皇帝,他自称什么“十全老人”,将一些不怎么光彩的战争都美化成胜仗、大胜仗。其实,通过这一系列的战争,人们就能发现,清军的孱弱早已暴露无疑。

尤其是清缅战争,清军的火器居然还比不上缅甸军队,人家那时都已经使用西方火器,屡屡击退清军。

结果,不少大臣反馈情况,建议改革火器技术,都被这位老头一一驳回,让清朝白白错失了一个改变历史的机遇! 因此,不得不说清王朝正是被乾隆给败掉的。

所以说,乾隆时期绝对算得上是清朝衰落的起源!


这些历史要读


乾隆,可能是史上运气最好的皇帝了。

(影视剧中乾隆)

他爷爷和他爹把最难搞的问题全部搞定,到他这的时候,人口也上来了,国库里也有钱了,基本没有什么外部威胁,偶尔打个仗还都是没什么悬念的小仗,手底下一帮人也都是服服帖帖的……

那乾隆能干什么?修修园子,旅旅游,倒腾倒腾艺术品。总之,这位就是基本没有什么大作为,还被奉为一代明君——“论有一个好爷爷和一个好爹的重要性”。

乾隆也有很不错的地方啊,比如人家一辈子写了几万首诗,现在没有一首让咱们背诵的。

比如人家牢牢占据着清宫戏的半壁江山,为咱们的娱乐事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疯狂题字盖章)

还有,人家乾隆喜欢在书画作品上乱题字、乱盖章,成为了“弹幕”事业的开拓者!

(网友吐槽乾隆的鉴赏能力)

(《国家宝藏》实力吐槽乾隆的审美水平)

乾隆皇帝谜一般的审美情趣,为后世的艺术品鉴赏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槽点……

你说为什么要骂他,简单来说,他先是打着编纂《四库全书》的名义,有系统的销毁书籍。据统计乾隆大概销毁书籍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多种、8万多块。除了焚毁书籍,他还系统的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就算是留着的,也费尽心思进行篡改……

(《四库全书》)

再者,你说社会发展了,文化繁盛一点多好啊!他偏偏不想这样,努力的打压着文人,闲着没事就搞搞文字狱,整个清朝的“文字狱”,有80%的都是乾隆一手搞出来的。

然后是花钱,败家子用在他身上绝不为过!爷爷和爹给他积攒的强盛国力,到他这,可劲儿造。旅游,修园子,吃喝玩乐……得了,他是玩开心了,老百姓呢?别看那时候人口上来了,但是穷啊!外国人看到的乾隆朝场景,老百姓就一个惨字。不光老百姓穷,他的后代也跟着穷了,说乾隆之后满清一蹶不振,不算夸张。

(乾隆下江南)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事情,乾隆所处的那个时代,整个世界是个大发展的时代。按说乾隆的家底子厚,发展后劲最足。

但是,人家发展工业革命,提高自身实力,练了一身腱子肉;乾隆呢,玩玩玩……看着一个大帝国,一身的虚肉,后来人家一拳就打趴下了。

所以,既然有人能把他夸上天,那就该有人骂骂他。毕竟,历史人物嘛,有槽点很正常的。


七追风


谁人身后不被骂,就连共和国的谛造者也有人毁恶那,乾隆皇帝被后世学者大众骂有一定的原因,,,他登基后有二十多年励经图治,勒俭奉公,克己复礼,心系民生天下苍生,建立了乾隆盛世,天下福足,国泰民安,但尔后好大喜,将其父雍正帝传下来的七千余万两白银挥霍无度,六下江南,大建圆明园,为太后祝寿,贪官污吏纵行天下,祸国殃民,使大清王朝由盛而转哀败,是个管二代,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座井观天闭关锁国,无世界格局,硬是将大英帝国特使嗄夏礼逼迫下跪示弱,二国礼节不同,洋夷只是单腿下拜以示尊敬,他无理的拒绝了二国互汇互利通商贸易,才埋下了恶果,终于他其身后约50年时发生了臭名昭著的鸦片战争,西方邪恶势力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大规模大面积的鲸呑了广荿山河五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由此中囯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囯家,,,世人有怎会不大骂特骂其鼠目寸光,实为祸首。


94310417小云


因为乾隆皇帝是个很自满的皇帝,乾隆初年清朝看起来一片国富明强,其实都是他爷爷康熙和他老子雍正两代人辛苦的结果,造就了康乾盛世的局面,然后乾隆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二十五岁登基时曾宣布自己不会比自己爷爷康熙在位长,那知道自己竟然到了85岁还活的好好的,最后因不能被自己打脸加上对权利的欲望,只禅让皇帝名给嘉庆,扶植了一个傀儡皇帝,自己只不过把皇帝改名太上皇。乾隆晚年比较昏庸宠信权臣和珅,从乾隆后期开始国家已呈现衰退之势,贪污横行、欺民霸女现象横生,乾隆确认为自己一生太完美了,主要满意在:自己当政励精图治使得国富民强、对外征战所向披靡、仿古人行尧舜禅让、个人文采了得等等,竟然封了自己一个十全老人的称谓。


晴空喜欢笑呵呵


皇帝权大无边,谁人敢骂?那是要杀头的,最多也只是心里不舒服,后代人才敢评论。

有人说乾隆风流成性,但皇帝本身就得天独厚,纵使风流成性也无可厚非,很正常。但乾隆帝属大清中期,算是较为兴盛时期,没有多少战乱,自然挥霍无度,却不思进取,也不知“国际行情”,西方的很多国家早就虎视眈眈地瞄着大清这块领土。

而闭关自守的乾隆爷尤如井底之蛙,老子最大,这个时候人家早己有机关大炮,而大清仍然热衷于弓马术和高高的城楼,满以为固如金汤。

当然大清灭亡于宣统,其实这隐患却根源于乾隆期间,倘若当时发展洋务提升国防武能力,或许又不一样。


知足常乐6144539457


说起乾隆,不能说他的不好,这好像成了很多人的痛处,也不能说他的好,也成了好多人的痛处 。

他是中国历史上运气最好的皇帝;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上皇;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高寿皇帝;

等等……

他是中国历史上,或者说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掌舵人。

很不好意思的说,他不合格。

有人说,在皇权社会下,如此的地界管理,广袤无垠,他做的很好了,毕竟周边没竞争,大国不 来打,小国随手灭,然而在其执政期间,的的确确拒绝了放眼看世界的最后机会,并且开始了更 为严厉的闭关。

他的执政,我们分开讨论下,仅以我国某阶段的掌舵人高度来说:

1.政治

政治前期较好,吏治清明,后期大家都知道了,并且废了好多雍正的改革政策,极其不可取。对 其本身八旗制度,彻底放弃治理,终于没办法了,浪费了雍正治理的大好局面。

2.文化

这文化禁锢相信不用多说了,可恶至极。有人说,从满族统治这方面来说,无可厚非,那我只能说,幸亏你不是尹嘉铨,不然肯定不这么想。

在科技创造上呢?是几乎没有,没有!半个世纪的空白啊。还特么不学习其他国家的科技。

3.经济

人口基数庞大,造成盛世的虚假繁荣,但是铁和布的产量,却非常落后,更不用说其他的制造业了。

4.武功

没的说,中国目前的疆域基础,都是他奠定的,这点居功至伟。

我们评价帝王,需要横向纵向对比,作为中华文明的掌舵人——

在纵向对比上,中国之前那么多帝王,乾隆在武功上,奠定了中国广袤的领土基础,内治上,的确算不上好皇帝,当然也不是太昏君,留给嘉庆的是无法处理的吏治和财政。

在横向对比上,华盛顿和他是一个时代的人,欧洲在积极的工业革命了,我们在积极的歌功颂德 。

所以说,在世界变革之际,他这个掌舵人,不合格,完全应该接受批判。


止水山水


这个不稀奇。即使一个家庭在处理一件比较有影响的事情时,也不见得细一次都意见完全一致。由小及大,大到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每每决策、出台、施行一项新的政策或举措,总会触动一些旧有的、固有的一部人或一些利益集团的奶酪。这一部分人或群体就会以各种方式去抵制、设障。向上提意见或建议,这算是正规的表达诉求方式。那么,没有这种表达诉求资格,或这表过诉求之渠道被人为堵塞之后,谩骂便成了不二选择。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单位也如此,一个国家也无法例外,即便听不到谩骂声音,也不能说明普天之下,人人拥护,个个赞成。谩骂之声最少或渐少,就足可证明你的新政或作为是正确的,作为决策者,比如乾隆帝就已然很了不起了!


小崔说历史LanyaLanya


乾隆耗尽国力,只为一人享乐,圆明园、避暑山庄,这样的地方人民能进去吗?六下江南,举国之力供他全家旅游,六十多年的享乐,大清都被他祸祸成人间地狱了,哀魂遍野,可以说乾隆是千古第一昏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