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赛龙舟,喝雄黄,远方老友勿相忘~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

在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中,“龙舟竞渡”是最主要的习俗。赛龙舟的主要目的,一是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驱瘟疫。每逢端午,往往村村出动,水推龙舟,岸涌人流,场面颇为壮观。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如在屈原投水的汨罗江畔,每年龙舟竞渡前,都要先祭屈子庙。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幼,抬着龙头,一批一批地汇聚在屈原像下,叩拜、吊唁、以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然后由主祭人将一条红绸系到“头龙”的头上,由“头桡”将龙头扛到江边洗澡,洗完后将龙头安于船首,这才开始赛龙舟。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龙舟竞渡的壮景。

赛龙舟,喝雄黄,远方老友勿相忘~

古时竞舟场面,以绘画方式,被一一记录在册。元代画家吴廷晖曾经绘制过一幅《龙舟夺标》的作品,其展现了三艘龙舟在河中竞渡的场面,主龙船装饰华丽,前后两舟则摇旗呐喊,锣鼓喧天。目前这幅作品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由宋到清,比较著名的还有张择端的《金明争标图》、宋人《龙舟图》、元人王振鹏《龙舟竞渡图》等。在2001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明代著名画家仇英的《龙舟夺标图》成扇,估价12万至15万港元,成交价达到了46.575万港元。全画用笔工整严谨,楼台、龙舟俯仰曲折,细入毫端,人物虽小,但各尽其态,引人入胜。

赛龙舟,喝雄黄,远方老友勿相忘~

同时,以龙舟为设计题材也出现了众多收藏品中。1991年,湖南汨罗江国际龙舟节暨岳阳国际龙舟邀请赛组委会发行了一枚右上角印有屈原头像的龙舟飞渡奖券,十分精美。国家体委体育彩票中心发行的9543001世界龙舟赛彩票、中国福利募捐委发行的东方红版《赛龙舟》彩票、9802《中国体育彩票四周年》中的第一届世界龙舟锦标赛彩票以及龙年赛龙舟彩票等都是比较珍贵的赛龙舟彩票。这些彩票大都表现了龙舟竞渡这千百年来端午传统风俗的声势及热烈场面。

同样,龙舟也出现在国家名片邮票上。国家邮政在2001年6月25日端午节这天,发行了我国传统节日系列邮票之一的《端午节》邮票,这套邮票共有三枚,分别为赛龙舟、包粽子、避五毒。人民银行于2002年5月15日也发行了中国民俗———端午节纪念银币一枚。该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正面图案为屈子祠,并刊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为龙舟竞赛图,并刊面额。湖北宜昌烟厂设计的“55”烟标,突出了五月初五的主题,画面为龙舟竞渡翻江入海的壮观场面,气势恢弘,动人心弦。山东省临清卷烟厂的“龙舟”烟标,底色采用蓝色,象征江河湖泊,图案为龙舟,展现了人们在端午节里赛龙舟的传统习俗。郴州卷烟厂的“屈原”烟标,用明亮的白色作为底色,显得典雅庄重,既有屈原形象,又有龙舟图案。

赛龙舟,喝雄黄,远方老友勿相忘~

与其说是在欣赏这些精美的艺术品,不如说,是在真真切切感受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独具魅力,做为年轻一代,更应加以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赛龙舟,喝雄黄,远方老友勿相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