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吃粽子真的跟屈原无关,天中节才是端午真正的由来

端午节到了,前祝大家端午节安康。我们都知道端午节又被称为龙舟节或者端阳节,但其实端午节还有很多别称,像重午节、解粽节、天中节等等。

在端午这么多别名中,大多数名字看起来是比较好理解,顾名思义就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叫了...比如龙舟节就是因为赛龙舟活动嘛、解粽节就是因为吃粽子的习俗嘛!

但是其中有一个名字——“天中节”非常特殊,,它的名字来由真的如百科上说的那样:

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故称之为天中节吗?

我想显然不可能这么简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端午节又成“天中节”,真正缘由是什么?

赛龙舟、吃粽子真的跟屈原无关,天中节才是端午真正的由来

根据记载,端午节本是是古代吴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咋一看,这个记载比较模糊难懂的。

你会疑惑,这古吴越地区是哪朝哪代哪地呀?祭祀龙图腾是祭祀的啥呀?是一个人吗?

我来告诉你,古代吴越地区就是今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是古代楚国地区,而祭祀的恰恰就是楚国的始祖火神祝融。

《史记.楚世家》有如此记载:重黎做火官的时候这个职位被命名为祝融,楚国始祖本名吴回,后来吴回做了火官就成了祝融了,因为火官的身份被帝喾命名为祝融。

那祝融为什么不是水神、雷神或者别的神,而偏偏是火神呢?莫非他会玩儿三昧真火?

其实这个火神是跟大火星密切相关的,这个火正祝融正是观测大火星的天文官,所以被称作火神祝融。

何谓大火星呢?大火星,并非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火星,它属二十八宿 之 东方苍龙七宿 的第五宿 心宿第二颗星,即"心宿二"。相传从帝颛顼时开始派人专门观测此星的确切位置即来确定季节的规律。

赛龙舟、吃粽子真的跟屈原无关,天中节才是端午真正的由来

远在上古时期,古人已经把天文和时间规律的深刻理解密切应用于生活中。到了夏历五月,大火星位于中天,为了让百姓能够明白时间的概念,就以祭祀神灵的方式把圣贤们发现的趋吉避凶的规律传达给百姓,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后来成为一种传统。

也正是因为大火星属于东方苍龙七宿,所以,古吴越地区崇拜、祭祀龙图腾和火神祝融正是表示对东方苍龙七宿和其中大火星的崇敬。发展到后来古吴国时期,多采用龙舟竞渡形式来祭祀。这便是天中节的来历了,发展到了今天就是我们的端午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