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西藏的“七大措”

關於西藏的“一錯再措”

關於西藏的記憶如果一直停留在布達拉宮、大昭寺這些雄偉的建築上,那對西藏的瞭解就太過膚淺了。以前一直不瞭解為什麼西藏那麼多的地名都會有一個“措”的後綴詞,其實藏語“措”或者“加措”的本意為大海,給湖命名時可能是那裡的先民們為了凸顯湖的浩渺無邊,就加上了“措”這個名字。但是一般的小湖(像北大未名湖,濟南的大明湖那種大小的湖)一般都不會稱作“措”,而是稱作“ zing po”(音譯沒對應的漢字)。而西藏的那些大湖,“納木措”,“羊卓雍措”等就都被稱作“措”了。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西藏最出名的七大“措”~

1. 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有的人簡稱“羊湖”,藏語意為“碧綠的湖”,是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是喜馬拉雅山麓北側最大的內陸湖泊。羊湖湖水碧波如鏡,湖濱水草豐美,是一個豐饒的高原牧場,當地藏族人民用民歌讚美羊卓雍錯:“天上的仙境,人間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冬天,羊湖冰封,似素衣美女橫躺在喜馬拉雅群峰的懷抱裡。被人贊為“湖光山色,冠絕藏南”

西藏的“七大措”

西藏的“七大措”

西藏的“七大措”

2. 納木錯

“納木錯”為藏語,蒙古語名稱為“騰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納木錯是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 也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為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湖的周圍是廣闊無垠的湖濱平原,生長著蒿草、苔蘚、火絨草等草本植物,是天然牧場,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來之前,就把牛羊趕到這裡,度過風雪嚴寒。湖濱平原繞湖四周,每到夏初時節,成群的野鴨飛來棲息,繁殖後代。湖泊周圍常有狗熊、野犛牛、野驢、岩羊、狐狸、獐子、旱獺等野生動物棲居,湖中盛產高原的細鱗魚和無鱗魚類,湖區還產蟲草、貝母、雪蓮等名貴藥材。

西藏的“七大措”

西藏的“七大措”

西藏的“七大措”

3. 瑪旁雍錯

“瑪旁雍措”--“不可戰勝的碧玉之湖”,藏語裡“瑪旁”就是不敗,無不勝的意思。瑪旁雍措最早名為“瑪垂”,或“瑪垂措”,是雍仲本教中廣財龍王的名字。據說瑪旁雍措是最聖潔的湖,是勝樂大尊賜與人間的甘露,聖水可以清洗人心靈中的煩惱和孽障。她是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所有聖地中最古老,最神聖的地方,她是心靈中盡善盡美的湖,她是這個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眾神的香格里拉,萬物之極樂世界。印度教說它是溼婆神的住所。

西藏的“七大措”

西藏的“七大措”

西藏的“七大措”

4. 普莫雍措

普莫雍措位於西藏山南地區洛扎縣和浪卡子縣交界處,離拉薩210公里,海拔5000米。處在去40冰川必經路上。普莫雍錯被連綿的雪山所圍攏,巍峨的“庫拉崗日”神山就在湖旁。藏語中的“措”意為湖泊,“雍錯”意為像碧玉一般的湖泊。

西藏的“七大措”

西藏的“七大措”

西藏的“七大措”

5. 拉昂措

鬼湖拉昂措是聖湖的近鄰,風光同樣美麗,湖水同樣是藍得心醉,可卻被扣上“鬼湖”的惡命,被打入另冊。其實聖湖鬼湖原本為一湖,由於氣候變化,湖泊退縮,水面下降,才由一條狹長的小山丘把它倆分開。當地百姓認為,兩湖底相通,如有一天聖湖之水沿河槽流入鬼湖,且同時流入金色魚與藍色魚,則鬼湖的水也會變得像聖湖之水一般清甜。

西藏的“七大措”

西藏的“七大措”

西藏的“七大措”

6. 巴松措

巴松措又名錯高湖,藏語中是"綠色的水"的意思,是紅教的一處著名聖地,每年都有藏民來此"轉湖"、"轉山"祈福。巴松措湖面海拔3700多米,長約18公里,湖面面積28平方公里,最深處達120米。一座小島被湖水環繞於湖心,名為扎西島,儼然一處世外桃源,可以通過兩道橋往返小島之上。

西藏的“七大措”

西藏的“七大措”

西藏的“七大措”

7. 佩枯措

佩枯措是日喀則地區最大的湖泊,面積300多平方公里。該湖三面環山,地形開闊,魚類資源豐富,湖岸有野馬、藏野驢、藏羚羊、仙鶴、黃鴨、灰鴨等活動。有了希夏邦馬峰(湖南側60公里處)的倒影與雅魯藏布江(湖北側40公里處)的濤聲,佩枯措這座寶葫蘆形代表著吉利的高山海子便有了讓人去感動、去駐足的理由。

西藏的“七大措”

西藏的“七大措”

西藏的“七大措”

更多自駕遊諮詢歡迎添加小編vx:tanjie2011,我們期待與您在路上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